第4649章 世家聚會

洛水浩浩蕩蕩,流過天津橋後於尚善坊、旌善坊北側向東北繞過,水流減緩、水位上漲,於是河水滿溢而出,在惠訓坊、道術坊之南,勸善坊以北形成一片湖泊。

貞觀中,太宗皇帝將此湖連同道術坊一同賜給魏王李泰,故此湖水被稱爲“魏王池”,在湖水與洛水交接之處築堤,名爲“魏王堤”。

此處水波盪蕩、湖面開闊,沿岸遍植垂柳、荷花,每到夏日便成爲洛陽人消遣避暑之處。

……

道德坊內一處庭院深深、裝飾華美的宅邸之中,建有一處數丈高的角樓,登臨此樓,可遙望隔壁道術坊內古木參天、鱗次櫛比,遠處的魏王池水天一色。

此處宅院原爲前隋秦王楊俊長子楊浩的住所,隋亡之後,楊浩不知所蹤,宅院便空置下來,裴懷節耗費巨資將其購買,作爲自己在洛陽的住所。

此刻華燈初上,裴懷節站在樓內,負手眺望佔據整處裡坊的魏王宅邸,燈火輝煌璀璨華美,對身邊一人道:“魏王有宅邸於洛陽城內,然則奉旨前來營建東都卻又避居於尚善坊之內,有家不敢歸,着實諷刺。”

此人年在五旬上下,面白長髯、形容俊朗,只是看上去有些單薄,一身錦袍之下軀體瘦弱,腰間繫着一塊羊脂白玉,聞言笑了笑,道:“長安局勢叵測,不少賊子暗地裡有所綢繆,皇權、宗室、世家、武勳……亂鬥一起。魏王身份特殊,很容易成爲各方勢力狩獵之目標,趕赴洛陽之時更是遭遇連夜刺殺,已然是驚弓之鳥,在未將魏王宅肅清之前,豈敢入住?”

洛陽城外那一次刺殺,現在衆說紛紜,但大抵上各方都認爲極有可能是魏王自己虛晃一槍的“苦肉計”——你們都想要殺我?但我不給你們機會,我自己殺我自己。

經過那一次刺殺,之前有心用魏王性命搞事情的人都偃旗息鼓,甚至彼此攻訐不斷、相互指責,而且魏王入城之後直奔尚善坊,先是拉攏阿史那忠爲其羽翼,繼而有水師全力護衛,甚至水師的艦船就停泊在尚善坊外洛水大堤之下。

自此,再沒人敢打魏王的主意。

身後,坐在茶几邊喝茶的於保寧一身錦袍、氣度不凡,神情卻有些晦暗,聞言哼了一聲:“以我所見,那一次分明就是房俊派人刺殺,否則何以贈送給魏王幾十萬貫?定是刺殺不成想要平息魏王怒火,故意爲之。”

那可是幾十萬貫,大唐一年的財稅纔多少?如此眼也不眨的全部贈送他人,必有所圖。

裴懷節請瘦削老者離開窗戶,回到茶几邊坐下,環視在座其餘數人,沉聲道:“當下局勢便是如此,許敬宗丈量田畝之事已經不可阻擋,都安排下去,盡力配合吧。當然,誰家若是不願,那也由得你們,只不過事後若是不能承受那後果,我也無能爲力。”

有人嗤笑一聲,陰陽怪氣道:“你當然無能爲力,被那個棒槌耍得團團轉,你也只能束手無策,你有什麼能力?”

“誒,”那瘦削老者擺擺手,制止這些攻訐:“裴府尹擔任河南尹多年,對吾等照顧有加,彼此利益一致、共同進退,如今面對困局正該團結一致,何以鬧起內訌?反倒是於家,應該給大家一個解釋。”

於保寧頓時不滿,不悅道:“陰樹森,真以爲攀上陰妃就能成爲河南世家領袖了?指責於家你還沒那個資格!”

瘦削老者淡然道:“吾河南陰氏與武威陰氏雖然同出一脈,卻早已分作兩家,彼此之間並無太多聯繫,何來‘攀附’之說?吾河南陰氏傳承久遠,固然不如於家多出顯貴,卻也自強不息,不需要也不屑於攀附誰。”

陰氏乃是管仲之後裔。

太宗皇帝之陰妃出身武威陰氏,其父陰世師曾是前隋名將,一度門庭顯赫。而河南陰氏則是南陽豪族,曾經有過一位東漢皇帝陰麗華,幫助光武帝團結南陽世家立下汗馬功勞。

兩支家族同出一脈,自然有所聯繫。

裴懷節不耐煩的敲了敲桌子,不滿道:“大敵當前,先行內訌,是想讓房俊、許敬宗之流攻城拔寨將咱們的根基都掘斷嗎?”

陰樹森卻不退縮:“但現在於家已經向房俊投誠,等同於堅固的堤壩開了一道口子,繼而便是洪水決堤、一瀉汪洋,內訌由於家而始,吾等如何團結?”

於保寧面色陰晴不定,不過自知理虧,並未爭吵。

這就是於家“投誠”帶來的壞處了,導致整個河南門閥攻守不一、進退失據……

所以他果斷轉換話題,問裴懷節道:“府尹之後去了魏王官廨,想必也見到房二,不知可否探問中樞打算在丈量田畝之後,如何處置不在賬冊之土地?”

這纔是之所以造成當下局勢的問題核心,沒有人知道中樞到底打着什麼主意,故而只能抵制、阻撓,唯恐中樞將這些年侵佔的土地予以收回。

土地是世家門閥來以生存的根基,沒有土地就沒有產出、沒有產出拿什麼維繫鐘鳴鼎食的享受,拿什麼去結交人脈、舉薦子弟、出仕爲官?

шшш⊙ тTk ān⊙ ¢ ○

所以兼併、侵佔土地是世家門閥與生俱來也不可割捨的特質。

雖然現在海貿搞得轟轟烈烈,但一則距離河南世家太遠,還看不真切前景能否始終這般興旺,再則海貿基本掐在房俊手中,誰家想要進行海貿,就要看水師以及其背後掌控者房俊的臉色。

將自家賴以生存之命脈託付於旁人之手,焉能安枕?

裴懷節道:“倒也不虞中樞將這些土地收回,據房二所言,大抵只是要各家拿錢以市價將這些田畝購買,而後即可登記造冊、產權永久。”

諸人先是鬆了一口氣,繼而又抱怨起來。

“以市價購買?那可是一大筆錢!”

“誰說不是呢,原本這些田畝可是很多荒地的,咱們僱人開荒、墾植,生地變成熟地,卻還要市價購買?”

“不公平啊!”

裴懷節默默喝着茶水,聽着諸人抱怨,並不說話。

人性就是如此的,如果中樞執意將這些田畝收回,各家肯定是不幹的,只盼着不要收回就好,其餘條件皆可談;可現在中樞只是要求以市價購買,他們又心疼錢了,覺得價格應該便宜一些,甚至賒賬最好……

待到吵嚷了好一陣,裴懷節才放下茶杯,沉聲道:“此番之後,我大抵是要被調回長安擔任閒職,所以當下就是最後一次幫諸位解決問題。時間有限,各位商討之後給我一個準話,如論如何,我都會盡全力幫助諸位,也算是答謝這麼多年來對我之支持。”

他坐上河南尹這個位置、以及坐穩這麼多年,的確是依靠河南世家的支持,但他同樣也依仗手中職權給予他們無數回報,故而雙方其實說不上誰欠誰。

最後一次,即便他們的條件再是不合理也會全力以赴予以幫助,此後便好聚好散,江湖路遠、各自珍重了。

諸人面面相覷,都沉默下來,各自盤算。

雖然裴懷節的意思是不管大家提出什麼條件,他都會盡力周旋,但也都不是傻子,明白現在想要不掏錢是萬萬保不住那些侵佔、兼併過來的土地的。

所以,就是一個錢多錢少的問題。

陰樹森嘆了口氣,無奈道:“非是吾等不願拿這個錢,而是着實拿不出。”

這倒不是他哭窮。

大唐立國之初便推行“均田制”,丁男和十八歲以上的中男授永業田二十畝,口分畝八十畝;老男、篤疾、廢疾各授口分田四十畝;工商業者減丁男之半,寡妻妾各授口分田三十畝。

其中“口分田”是不允許買賣的,因爲產權歸於國家,“永業田”雖然可以買賣,卻並非普通意義上的買賣,而是“得賣其盈”“買所不足”。

“諸桑田皆爲世業,身終不還,恆從見口,有盈者無受無還,不足者受種如法;盈者得賣其盈,不足者得買所不足;不得賣其分,亦不得買過所足”……

既然有“土地不得買賣”的法令存在,那麼想要兼併、侵佔土地的成本自然水漲船高,而且隨着貞觀年間人口暴增,國內繁華大邑周邊、水土肥沃之平原的土地早已告罄,這就導致土地的價格進一步攀升。

洛陽地處“天下之中”“三河之地”,水流豐沛土壤肥沃,地價更是天下第一,較之長安亦不遑多讓,上等水田的價值已經逼近每畝三十貫,即便是旱田也不低於十五貫。

現如今,整個河南府超過三千萬畝的耕地有六成集中於世家門閥手中,而這六成之中大抵有不下於一成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侵佔、兼併而來,數額大抵在一百八十萬畝。

即便以平均價二十貫計算,“贖買”這些土地也需要三千六百萬貫……

河南世家是肯定拿不出這個錢的,幾百年傳承、子孫前赴後繼的積累家業自然各個富甲一方,但這可是現錢。

整個大唐都不一定有如此之多的銅錢……

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各方關注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政治宣言第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驅虎吞狼第八十五章 鏖戰趙信城(下)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驅虎吞狼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 戰火重燃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蕭府議事第九百五十六章 怒氣難消第二百九十四章 高陽的心思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郵政第九百五十四章 血火戰場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出征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魏王第四百零八章 農莊記事第二百九十三章 我在唐朝講西遊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九十八章 武氏兄弟第4634章 門閥阻力第九章 出大事了(續)第一百四十章 怨恨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血戰突圍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山林突襲第五百二十章 水師抵達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 給什麼錢,都搬回來!第八百六十五章 作繭自縛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文武相爭第十章 雪地刺殺第六百六十七章 政事堂會議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勸進第兩千四十七章 鳩佔鵲巢第五百九十八章 拜神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左右爲難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等唐軍入甕?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攻勢如潮第4261章 討價還價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忠臣,逆賊第五百六十五章 狄家第4505章 苟且偷生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決戰之夜(下)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公主駕到(下)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殺人是不可能殺人的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坐地起價第一百二十章 “中二”的李佑第五十二章 各方反應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阿倍比羅夫第九百五十三章 出鎮河西第四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零一章 長孫衝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時辰已到第七百六十六章 犯顏直諫第九十章 盛世佛,亂世道(下)第二百三十章、不知所謂第三千九十六章 心有埋怨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怒氣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皇宮御宴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納妾、故人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薛大傻子第九十六章 盛世?(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出乎預料第四百五十六章 國家戰略(中)第五百三十章 定局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指點江山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有所懷疑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勝負立分第六百零一章 挑撥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盧氏教子第四百四十六章 房俊監考(下)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暴戾之君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你房玄齡就是個溜鬚拍馬的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嫉妒之火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定論第七百九十九章 兩難抉擇第五百六十一章 煙花(上)第三千三十三章 內訌第九百九十六章 你得帶路啊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合縱連橫第4651章 背刺盟友第三百三十三章 逼供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治攬權第4568章 御前對質第4583章 不許入城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愛民如子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推卸責任第五百八十章 殿下饒命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牛肉真香第三百一十二章 抵死不認第4493章 一心爲公第九百六十九章 君臣,父子(下)第一百零八章 手足相殘(下)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爹,請聽題!第四百八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自以爲是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無法掌控第三千一百零八章 風雨如晦第一千九百章 俯首認錯第三百七十九章 毒辣計策第六百零七章 證據第三千八十二章 劉洎投誠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離間?
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各方關注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政治宣言第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驅虎吞狼第八十五章 鏖戰趙信城(下)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驅虎吞狼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 戰火重燃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蕭府議事第九百五十六章 怒氣難消第二百九十四章 高陽的心思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郵政第九百五十四章 血火戰場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出征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魏王第四百零八章 農莊記事第二百九十三章 我在唐朝講西遊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九十八章 武氏兄弟第4634章 門閥阻力第九章 出大事了(續)第一百四十章 怨恨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血戰突圍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山林突襲第五百二十章 水師抵達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 給什麼錢,都搬回來!第八百六十五章 作繭自縛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文武相爭第十章 雪地刺殺第六百六十七章 政事堂會議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勸進第兩千四十七章 鳩佔鵲巢第五百九十八章 拜神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左右爲難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等唐軍入甕?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攻勢如潮第4261章 討價還價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忠臣,逆賊第五百六十五章 狄家第4505章 苟且偷生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決戰之夜(下)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公主駕到(下)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殺人是不可能殺人的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坐地起價第一百二十章 “中二”的李佑第五十二章 各方反應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阿倍比羅夫第九百五十三章 出鎮河西第四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零一章 長孫衝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時辰已到第七百六十六章 犯顏直諫第九十章 盛世佛,亂世道(下)第二百三十章、不知所謂第三千九十六章 心有埋怨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怒氣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皇宮御宴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納妾、故人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薛大傻子第九十六章 盛世?(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出乎預料第四百五十六章 國家戰略(中)第五百三十章 定局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指點江山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有所懷疑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勝負立分第六百零一章 挑撥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盧氏教子第四百四十六章 房俊監考(下)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暴戾之君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你房玄齡就是個溜鬚拍馬的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嫉妒之火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定論第七百九十九章 兩難抉擇第五百六十一章 煙花(上)第三千三十三章 內訌第九百九十六章 你得帶路啊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合縱連橫第4651章 背刺盟友第三百三十三章 逼供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治攬權第4568章 御前對質第4583章 不許入城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愛民如子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推卸責任第五百八十章 殿下饒命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牛肉真香第三百一十二章 抵死不認第4493章 一心爲公第九百六十九章 君臣,父子(下)第一百零八章 手足相殘(下)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爹,請聽題!第四百八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自以爲是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無法掌控第三千一百零八章 風雨如晦第一千九百章 俯首認錯第三百七十九章 毒辣計策第六百零七章 證據第三千八十二章 劉洎投誠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離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