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吳王虎子

鹽碼頭的對峙最後以元景曜投降而結束了,他不得不投降,他可以因爲吳王待他的恩重而難以抉擇,但他的士兵、他手下的低級軍官們卻沒有任何顧慮,在不投降就死的情況下,他們紛紛選擇了保全自己的性命,隨着最北面的一隊士兵放下武器,舉手叫嚷着投降,數千士兵終於崩潰了。

他們紛紛放下武器,按照北唐軍的指示向北邊空地上集中,十而百、百而千,元景曜連聲喝止,沒有任何效果,當他拔刀殺了兩人後,反而激起了更大規模的投降浪潮,羊羣效應被迅速放大了,一人放下武器,帶動身邊三四人放下武器,四千人投降了三千六百餘人,頃刻之間土崩瓦解,元景曜環顧左右,只剩下不到四百人,大勢已去,只得長嘆一聲,下令道:“放下武器,投降!”

最後四百士兵放下了武器,但北唐軍依然一動不動,保持着最高的戰備狀態,稍有動靜便將隨時殺出。

連略有不服氣的元景曜也不得不暗歎安西軍堅如磐石般意志了,竟然冷靜到了這個程度,連士兵全部投降了,他們都視而不見,這一戰,他敗得心服口服,除非他放棄鹽碼頭逃跑,否則不管他在地上還是在水上,他都必敗無疑。

元景曜脫去戰袍,赤着上身,命人將自己捆綁了,跪在軍前,大喊道:“罪將元景曜,願意歸降!”

遠遠地,李抱真聽見了喊聲,他的脣角這才冷冷地迸出了兩個字:“受降!”

前後北唐騎兵緩緩向元景曜的降軍靠攏了,四千餘人跪在地上,一隊隊騎兵冷冰冰的馬蹄從他們身邊踏過,將這四千餘人和地上武器分隔開,隨即四千降卒按百人一隊進行列隊,有幾名投降士兵被發現仍然藏有短刃,立刻被北唐騎兵毫不留情刺死.....

寒風凜冽,夜色深沉,一隊隊投降士兵被帶走了,消失在夜幕之中,元景曜跪在地上,上身已被凍成了青紫色,瑟瑟發抖,他低着頭,一言不發。

李抱真緩緩催馬來到他身邊,凝視着他,半晌,才緩緩問道:“你若投降,你留在丹陽的家人如何?”

“吳王不敢殺人寒將心。”

“若是吳王之子要殺你家眷呢?”

元景曜心中一陣悲鳴,他忘記了吳王之子李易,吳王心慈手軟,不會對叛逃將領的家眷下狠手,但吳王之子襄城王李易卻心狠手毒,殺人不眨眼,自己投降,恐怕家人難保了。

他一咬牙道:“家人若不保,卑下將再娶再生。”

“哼!”李抱真冷笑一聲,道:“我不會接受你的投降,我會宣佈你爲戰俘,事後將你釋放,至於你家人能不能保住,你向上天祈禱吧!”

不等元景曜說話,李抱真一揮手道:“帶走!”

幾名士兵將元景曜押了下去,這時,旁邊一名軍官低聲道:“李將軍,聽說這元景曜善於水戰,正是我軍需要的人才,爲何不用他?”

李抱真搖搖頭道:“此人妻子是東吳重將李成式的妻妹,李璘必然不會殺她,他妻子在李璘手中,李璘對他又一直恩重,從此番他投降便可以看出,他是最後迫不得已才投降,一旦用他領水軍,他一定會重新投靠回去,使我們損失慘重,壞了大將軍的南征大計,所以決不能用他。”

“那爲何不殺了他?”

“暫時不能殺他,殺他會寒了其他南唐將領的投降之心。”

“李將軍高見!”

衆將紛紛豎大拇指讚揚,李抱真笑了笑,用劍一指遠處的水寨問道:“水寨可有動靜?”

正好一名士兵跑來稟報道:“稟報將軍,水寨官兵願意投降,請將軍收錄!”

“命他們放下武器上岸,可以接受投降。”

很快,在一片獵獵的火光中,一隊隊士兵舉着手,下船投降了,這時,一艘小船靠岸,揚州司馬李銑上了岸,走上前對李抱真施禮笑道:“恭喜李將軍兵不血刃,奪取鹽碼頭。”

李抱真回禮笑道:“不知胡逗島那邊駐兵情況怎麼?”

“我剛纔已經問過,胡逗島原本有兩千駐兵,但現在已全部撤走,只剩下幾百戶漁民,島上並無一人駐兵。”

“很好,我想請李司馬上島再仔細探查一番,事關重大,請李司馬莫要推辭。”

“李將軍有令,我安敢不從,我這就連夜上島,鹽港後事也可交由我處理,李將軍請返回江都。”

“那一切就拜託李司馬了!”

李抱真率軍押解戰俘返回江都,李銑命五百人看守鹽港,自己率三百人過江向胡逗島而去。

......

三天後,由於與港鹽失去了聯繫,江南的軍隊立刻意識到,鹽港的元景曜軍出事了,江南的氣氛漸漸地變得緊張起來,吳王李璘下達命令,命令浙東、浙西的軍隊向長江沿岸集結,兩千艘戰船,十二萬大軍部署在江寧以西的江面上,近百名細作扮成往來商賈,混入江北,刺探江北情報。

李璘的新吳王府位於蘇州,但他的臨時行營此時卻在潤州丹徒縣,在長江岸邊,是一片密密麻麻的營帳羣,在營帳中間有一頂鑲有金絲的巨大羊毛帳篷,這裡便是李璘的王帳了。

和歷史上一樣,李璘的割據並沒有得到地方官府的支持,他曾有意試探在江南登基的可能,造出天降瑞兆、聖人將出的輿論,但卻遭到了杭州太守韓滉、蘇州太守李希言、常州太守韋黃裳、潤州太守閻敬之等數十名地方重臣的一致反對,李璘迫不得已,只得以臣弟的身份向南唐李亨臣服,被李亨加封爲淮南道、江南東道觀察使,揚州大都督、東路軍大元帥。

儘管李璘得不到地方官府支持,但他還是利用當初李隆基給他的鹽鐵權,壟斷了江淮一帶的鹽田,利用販鹽獲取滾滾暴利,又利用鹽利招兵買馬、打造戰船,盡取揚州軍庫兵甲,短短一年半時間,便招募到一支十餘萬人的大軍,隨即李璘殺死了反對他最厲害的潤州太守閻敬之,奪取朝廷儲存在潤州的兩百萬石漕糧,江左盡駭,至少無人再敢公開牴觸他。

此時在大帳中,李璘憂心忡忡地揹着手來回踱步,他心中憂慮到了極點,並不僅僅是因爲鹽港失守、江陽失守,而且他接到了消息,揚州城在大量招募士兵,調集船隻,李慶安要做什麼?李璘有一種預感,極可能是李慶安要對他下手了,如果真是這樣,那他該怎麼辦?

大帳內站着李璘的一些心腹謀士,他的私人幕僚李白坐在帳下,李白負責給李璘草擬命令,凡李璘下達的命令,都是由李白負責記錄,並加以潤色發出,李白已效力一年,頗得李璘的尊敬,而且他對李璘的不少建言,李璘的也能聽進七分,至少態度非常恭敬,常對人說,太白之語,乃金玉良言也!

這就讓李白很有一種成就感,他求仕十幾年,總想能發揮自己胸中抱負,但李隆基只把他當着一個名人供奉,而不給他半分施展才華的機會,最終還賜金歸鄉,將他趕出京城,使他遭到了極大的挫折。

前年,李白寫信給好友王昌齡,想在安西謀一職,王昌齡毫無消息,不知道是沒收到他的信,還是李慶安不給他機會,讓李白心灰意冷,重遊江南,並在江南隱居,直至被李璘三顧茅廬而請出。

正因爲體驗到了這種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才使李白對李璘忠心耿耿,盡心輔佐。

大帳內除了李白外,還有三名李璘的心腹謀士,薛鏐、李臺卿和蔡垧,這三人鼓動李璘登基,並替他製造天相,勸說地方官府支持,是李璘的得力助手,其中薛鏐管錢糧,蔡垧管鹽鐵,而李臺卿負責給他出謀劃策,此時,三人見李璘憂心忡忡,便交換一下眼色,李臺卿上前勸道:“殿下不必擔憂,就算李慶安有南攻之心,但我們卻有長江天險,又有雄兵十萬,戰船千艘,李慶安是北人,不悉水戰,只要我們據守長江天險,戰船遊弋江中,李慶安也難有勝券。”

旁邊的薛鏐也勸道:“河北戰事未平,李慶安只能是趁冬季攻打江南,只要我們堅持到開春,河北戰亂又起,李慶安只得退兵,殿下不必擔心,天時地利人和,皆不利於李慶安,他倉促攻打江南,必敗無疑。”

雖然三人輪番勸說李璘,但李璘始終憂心難釋,他長嘆一聲道:“夏天時我便有心傾全力攻打荊襄,皇兄也願出兵相助,當時就是沒有下定決心,若當時能狠下心去打,現在我便已和皇兄連爲一片,可以西撤回蜀中,何必在這裡擔心受怕呢?”

“父王說話好沒志氣!”

大帳口忽然傳來一個雄壯的聲音,只見一名年輕英武的大將快步走進了大帳,此人便是李璘的兒子,襄城王李易,李易今年只有十九歲,長得身材魁梧雄壯,身高足有八尺,使一杆一百五十斤重的鎏金鳳尾刀,一把六石穿雲弓,百發百中,號稱江南第一猛將。

他身着金盔銀甲,目光傲慢,對父親後悔不拿下荊襄不屑一顧,他上前躬身施禮道:“父王若心懼北唐,不妨隨從我江邊看我演練一番,便可視北軍爲土雞瓦狗,父王請隨我去。”

如果說,李璘還有什麼依憑和北軍一戰的話,那就是他這個兒子了,李璘對自己這個兒子有一種盲目的信任,甚至有點懼意,他最初起兵時,去潤州要糧,卻遭到潤州太守閻敬之嚴厲拒絕,他惱羞成怒,派兵攻打,閻敬之率一千團練兵死守瓜洲,正是李璘的這個虎子,率三百人衝破防禦,一把大刀殺透數百人的圍陣,將閻敬之斬於旗下,威震江南諸軍。

李璘對兒子極爲信任,加上他本人是一隻跛腿,指揮軍隊不便,他便將軍權逐漸轉移給了兒子李易,在軍事上幾乎是對他言聽計從。

既然兒子要堅決抵禦北軍,李璘也驚懼之心漸去,便點點頭笑道:“虎兒既然已有準備,我當移駕前去一觀!”

.......

李璘登上了他由三百人扛擡的王輦,在三千近衛軍的護衛下,帶着一班文臣武將,浩浩蕩蕩向江邊而去.

不多時,一行人便來到了長江邊,只見波光浩淼,江面上風力強勁,幾乎將李璘的金邊大旗吹翻。

只見大江之上戰船如雲,數百艘大船分兩隊一字排開,正在操演江中對抗,一方是大將李成式,另一方便是襄城王李易,只見鼓聲如雷,雙方船隻漸漸靠攏,喊殺聲震天,一艘舊樓船被裝扮成李慶安的帥船,桅杆上方一面大旗獵獵飛揚,上書‘安西李’三個大字。

只見十幾艘快船迅速從四周將帥船包圍,帥船見勢不妙,調頭要逃,最先一艘快船船頭上,李易口中咬着一把橫刀,手執硬弓,只見他抽出一支鏟頭箭,張弓搭箭,‘嗖!’地一箭射去,箭去如流星,正中桅杆大繩,大繩被剷斷了,船帆轟然落下,引來一片鼓聲大作,連李璘也忍不住面露笑容,鼓起掌來,不錯!虎子勇力,不愧爲萬人敵。

李易傲然挺身,他再抽一支箭,一箭又射斷了李慶安的帥旗,黑色大旗被風捲入空中,霎時間不見了蹤影。

他毅然下令道:“射石!”

每艘戰船上都裝有一部小型射石機,只見聽一片‘砰砰!’巨響,頃刻之間,李慶安的帥船被打得千創百孔,江水洶涌而入,大船掙扎了幾下,便沉入江中,船上的十幾名敵軍也被水軍俘虜。

這時,江中爆發出一片吶喊聲:“李慶安已命喪江底,北軍何不早降?”

只見北軍戰船倉皇而逃,南軍大獲全勝.......

片刻,李易得意洋洋上了岸,向李璘躬身施禮,笑道:“父王,看了如何?”

“不錯,你們的快船確實很犀利。只怕李慶安的北軍也沒有這麼弱吧!”

“父王有所不知,在岸上,我承認他的軍隊確實厲害,可到了水中,他的安西精銳都變成了旱蟲,他所依仗的揚州水軍,都不過是新募之軍,缺乏訓練,安能和我們的水軍對抗,他們必敗無疑!”

這時,李白在一旁擔憂道:“如果李慶安的軍隊走海路,抄我們後路怎麼辦?”

一句話提醒了李璘,他連忙道:“是啊!我們不可大意。”

李易卻一陣仰天大笑,“父王真是糊塗了,江北哪裡有海船?那些漕船入海,還不是去喂龍王嗎?”

第595章 戰爭背後第83章 人口販子第113章 幕僚李白第647章 上黨戰役(九)第459章 抓捕奸細第108章 有朋遠來第113章 幕僚李白第670章 靜室密商第590章 緊急求援第553章 河北大遷(上)第244章 西曹之戰第434章 皇莊驚魂(中)第3章 凌山打獵第657章 意料之外第632章 商人牽線(下)五十六章 夜遊長安上第228章 步步爲營第一百四十一章 皇帝接見第157章 隱龍之會第607章 真兇是誰第80章 小崔請客(下)第185章 葛胡王子第432章 三個條件第26章 紫宸決策第554章 河北大遷(下)第546章 野心之將第129章 絕密武器第534章 裴家名份第404章 致命國情第355章 拒不交權第477章 順者昌盛第656章 放線釣魚第700章 安心爲相第211章 第三條計五十四章 獨孤相親上第201章 亂點鴛鴦第693章 荔非選美第143章 慶王之邀第583章 霧娘所求第281章 哥舒之慮第611章 誰爲左相第656章 放線釣魚第618章 吳王虎子第4章 拔煥之旅第113章 幕僚李白第682章 暴風前夜第681章 路遇明珠第533章 夜市偶遇第396章 致命一擊第485章 敵蹤初現第147章 臨朝大封第387章 張掖驚魂第187章 查封茶莊第217章 鳥擇良木第63章 殺楊保楊第183章 初學騎馬第347章 釜底抽薪第272章 棣王李琰第270章 引君入甕第567章 力取褒城第101章 龍虎爭鬥(上)第340章 再立規矩第97章 慶王李琮第616章 家事國事(下)第306章 共同敵人第693章 荔非選美第552章 激戰任丘第50章 大殿封賞(上)第621章 國有小人第646章 上黨戰役(八)第189章 兩個王子第253章 迴歸正身第318章 吐蕃戰役(下)第670章 靜室密商第164章 天若無情第278章 危機暗藏第639章 上黨戰役(一)第448章 先禮後兵第330章 流水有意第445章 漢中驚變第625章 請君入甕第622章 哥舒之死第502章 截斷歸途第171章 再會沙陀第180章 如畫當壚第478章 烽煙漸起第174章 天山春獵(下)第350章 配合默契第524章 驅狼入蜀?第210章 貴妃說情第580章 事態蔓延第668章 兄弟鬩牆第307章 漫天開價第486章 金山狼羣第125章 引蛇出洞第615章 家事國事第229章 突胡內訌第220章 兵敗碎葉第553章 河北大遷(上)第158章 上元觀燈(上)
第595章 戰爭背後第83章 人口販子第113章 幕僚李白第647章 上黨戰役(九)第459章 抓捕奸細第108章 有朋遠來第113章 幕僚李白第670章 靜室密商第590章 緊急求援第553章 河北大遷(上)第244章 西曹之戰第434章 皇莊驚魂(中)第3章 凌山打獵第657章 意料之外第632章 商人牽線(下)五十六章 夜遊長安上第228章 步步爲營第一百四十一章 皇帝接見第157章 隱龍之會第607章 真兇是誰第80章 小崔請客(下)第185章 葛胡王子第432章 三個條件第26章 紫宸決策第554章 河北大遷(下)第546章 野心之將第129章 絕密武器第534章 裴家名份第404章 致命國情第355章 拒不交權第477章 順者昌盛第656章 放線釣魚第700章 安心爲相第211章 第三條計五十四章 獨孤相親上第201章 亂點鴛鴦第693章 荔非選美第143章 慶王之邀第583章 霧娘所求第281章 哥舒之慮第611章 誰爲左相第656章 放線釣魚第618章 吳王虎子第4章 拔煥之旅第113章 幕僚李白第682章 暴風前夜第681章 路遇明珠第533章 夜市偶遇第396章 致命一擊第485章 敵蹤初現第147章 臨朝大封第387章 張掖驚魂第187章 查封茶莊第217章 鳥擇良木第63章 殺楊保楊第183章 初學騎馬第347章 釜底抽薪第272章 棣王李琰第270章 引君入甕第567章 力取褒城第101章 龍虎爭鬥(上)第340章 再立規矩第97章 慶王李琮第616章 家事國事(下)第306章 共同敵人第693章 荔非選美第552章 激戰任丘第50章 大殿封賞(上)第621章 國有小人第646章 上黨戰役(八)第189章 兩個王子第253章 迴歸正身第318章 吐蕃戰役(下)第670章 靜室密商第164章 天若無情第278章 危機暗藏第639章 上黨戰役(一)第448章 先禮後兵第330章 流水有意第445章 漢中驚變第625章 請君入甕第622章 哥舒之死第502章 截斷歸途第171章 再會沙陀第180章 如畫當壚第478章 烽煙漸起第174章 天山春獵(下)第350章 配合默契第524章 驅狼入蜀?第210章 貴妃說情第580章 事態蔓延第668章 兄弟鬩牆第307章 漫天開價第486章 金山狼羣第125章 引蛇出洞第615章 家事國事第229章 突胡內訌第220章 兵敗碎葉第553章 河北大遷(上)第158章 上元觀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