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玄教教主

“這般說來,若想借這因果成事,便當尋名門正派,借派中之力,從中多取好處,少受業報;或是設法窺見玄機,趨福避禍了。.那若不願入因果呢?”梅清問道。

“若不願入因果,則你行事之間,便無須考慮約束顧忌,從心所欲。比如因果中人,無人敢多造殺孽,否則業報匪淺。但不入因果之人,便可以不管不問,不管怎麼樣的殺伐,也不會給你添一點劫數便是。但不入因果之人,一則天劫毫無徵兆,也無規律可循,渡劫時全看修爲高低、心性強弱與運氣好壞,最是令人頭疼;二則修行中人,對此類人物略有偏見,甚至有以魔道視之的。”

“那這般說來,入因果的好處遠大於不入因果,爲何師傅還要我考慮?”梅清有些不明白地道。

“一來,苦大師想也早看出來了,你心性之中,本少因果之念,就算你入了其中,怕也不一定有多大益處。二來麼,唉,這幾百年來,因果帶來的好處漸漸不顯,反倒是益昭其弊了。”張十三有些黯然地說道。

原來因果之說初入中土,爲修行界接收後,有一段時間效果極爲明顯,飛昇之人數量猛增,一時之間,修真界中歡欣鼓舞,盡皆以因果爲不二法門,以爲終於解決了有史以來修真界最頭疼的一個大難題回覆到了從前的水平。開始大家還心存僥倖,沒想到這種情況並未停止,依然近一步惡化。甚至近百年來。竟然再沒有一個飛昇成功的例子!

面對這種情況,各門派也紛紛猜疑。雖然沒人明說或許是因果之故,但其實大家心中,都有此疑念。

“這與因果何干?若是因果之法不佳,爲何初採此法時,飛昇之人猛增?”梅清問道。

“恰是因此之故。初時因果簡單,業報不多。自然大家紛紛飛昇。只是這些人飛昇驟增,此果便要由後人承擔。反倒使後人越承擔的業果越來越重。只是此說也只是猜疑,並無實據可證。本來衆門派頗有破開因果之約束。再復舊法地意思。但是,在前朝時,卻有一個人,不入因果,攪得天下道門大亂。自此之後。各門派關門閉戶,無力多顧,也再少有人敢擇非因果之門了。”張十三目光遊離,有些意態蕭然地說道。

“哦?那人是誰?”梅清追問。

“他便是----玄教教主張留孫。”

張留孫----這個名字,現在梅清聽起來當真是如雷貫耳了。

以一己之力。挑動天下道門大亂,可說是道門之梟雄了。當時梅清便也想過,何以這位玄教教主如此毫無忌憚的行事。今日聽張十三的意思,其中還涉及因果是非的問題,其中怕還有些隱情。

“張留孫此人,天資之高,不作第二人想。梅清或許你也知道此人,本是出身自咱們天師教中。當時門中各位長老,對他也是期許極高。不想在方築基入道後。他便稱道:機緣在我。因果何干?堅稱修道本爲適心暢意,那等畏縮約束、逃避趨讓之道。只合膽小無用的怯懦之徒,他是堅決不肯做的。因此執意不入因果,全憑自意修行。”張十三對着梅清說道。

“當時天下各派,均以因果爲修行金針秘鑰,雖然當時飛昇之人已經漸少,但還不象現在這般嚴重。張留孫此言既出,門中諸位前輩俱都深爲不喜。唉,現在想來,若是門中能更有遠見,爲他指個好師傅悉心教導時,未嘗不會爲教門放一光彩。

“當時張留孫年紀尚輕,雖然天資過人,但他非是正宗所出,爲人又狂傲強硬,再加上這番不擇因果、不服人言的舉動,哪個長老願意收他?最後還是看他天資質過人,棄之可惜,便隨便給他指了個輩份頗高地長老,隨他去了。

“只是那位長老其時已近飛昇,成天閉關,準備應對天劫,根本也沒時間管他。張留孫也自了得,居然便獨自摸索,單憑個人一己之力,竟然在短短數十年內,連過兩階,在當時龍虎山年青一代中,隱隱有第一高手之譽。

“過不多久,張留孫的那個師傅飛昇歷劫未果,張留孫也不願再換門庭,居然就這麼自己一直修行了下來。其後門中改換教主,便是那張宗演。

“張宗演若說修爲,別說和張留孫比,就是在同一代人中,也算不得高明。只是他出身正脈嫡傳,爲人又和善忠厚,他繼任天師,倒也沒什麼人說三道四。尤其另人沒想到地是,一向孤傲狂妄的張留孫,和張宗演居然也是相處甚洽。當時門中長老還頗以此爲喜,誰想那張留孫卻是心計甚深,所謀遠大,非常輩能及。

“當時正是元朝,前朝地皇帝好佛喜道,對天師門頗有青眼。只是他畢竟是異族之主,咱們雖然修真之輩,但總不是不理紅塵,也不見得便服膺於他。只是自因果大興以來,各門各派,各路修真,無不以少惹是非、少沾因果爲務,一個個明哲保身,只肯順其自然,哪會有出頭紛爭的?咱們天師門,也自然就虛與委蛇,只求無過便好。不想朝廷偏偏降下旨意,要當代天師入朝晉見,這一下,倒是頗令人爲難。“只是當勢如騎虎,哪容得遲疑?最後張留孫主動站出來道:既然大家都怕沾是非因果,便由他這個不怕因果的人,陪了張宗演走一遭。張宗演只管做個樣子,一切應對疑難,盡由他對付便是。

“人人都不願趟這混水,難得出來個不怕事的,哪有不人人贊同的?何況張留孫修爲進境極快,比起一些門中前輩來,也差不到哪去,由他陪着張宗演去面聖,自然是再合適不過了。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張留孫這一去,卻是惹了無數地是非出來。自此以後,天下道門南宗一合爲正一,弄得元氣大傷,家家閉戶自立;而張留孫玄教別立,我龍虎山竟幾乎成了道門公敵。唉,箇中因果,又有誰能說得清呢?”

張十三語態蕭然,說不出的感慨悲憤。

雖然張十三沒有細說張留孫進京面聖的諸多往事,但梅清也可以想象張留孫以一己之力,打動元帝,受封國師,進而脫門自立,創建玄教,又力合天下符於正一一門,這等翻雲覆雨的手段,此時聽來,還不由令人心驚。

“當時張留孫欲獨立玄教時,門中長老,也曾勸阻,更言道只需他復歸龍虎山,定然薦於大長老門下,門中秘籍法門,任其自擇。張留孫卻道:他雖別立玄教,亦未嘗忘本,定然有報於龍虎山,使天師一門發揚光大。至於秘籍法門一事,他卻言道:我道由我,不乞他人。男子漢大丈夫,既行逆天修道,又何懼路險人言?拾前人遺唾,步他人腳印的事,張留孫卻是不幹。”張十三在提到這位前輩時,面上表情頗爲複雜。

“我道由我,不乞他人”,梅清喃喃道:“這位玄教教主有此心胸,怪道能獨步海內,自成一派。”

“唉,其實他這般說,心中未嘗不是存了怨恨門中之意。當時他那般天材資質,卻未得公正待遇。其他弟子都有師傅悉心指點,唯有他,全靠着一些低級弟子人人可能地二流法門,硬是修到了煉氣之階前。只是到了這時候,他便再無法門可循,除非咱們這樣的名門大派,誰還有那般高深的法籍可爲指引?因此當時門中以此爲言,確實有些要挾的意思。不想張留孫此人居然高傲至斯,寧可自己動心機,毀了神霄門去弄了旁家的法籍回來,也不肯再受天師門中的法門了。”張十三搖頭說道。

梅清也不由喟然而嘆。這張留孫果然是驕傲得有些過份了,只因當年在天師門中未能得授真傳,便再不肯承其法門。修行之路,開始時憑些粗淺法門,摸索前行,憑着天資過人,尚有可爲;待到精深處,沒有真正的修行之法,是萬難有寸進的。原來張留孫不惜花了天大力氣,毀了神霄門,不只是爲了一統正一,掃平障礙,也是爲着取得修煉法門,爲立派修行之基。

張十三說到這些往事,也不由聲音暗啞,顯得心情頗爲激動:“當時他道有報於本門,衆人還只當他是隨口一說。沒想到他居然說動朝廷,下詔令合天下符於正一,以龍虎山爲祖庭,統攝天下道門。這份報答,果然是使天師門發揚光大,爲創道以來所未有。只是誰也沒有想到,此舉也使我天師一門,將其他道門得罪不淺。現在看看前些年朝廷奪去天師之稱,各派紛紛落井下石,導致門庭凋落,大有一蹶不振之態,又何嘗不是當日盛極之果?”

第7章 殺人古硯第13章 溫室花朵第35章 說一不二第79章 必死之局第58章 鶴舞溟海第2章 漁女清歌第62章 破陣而入第4章 木匣寶硯第41章 人外有人第15章 話說當年第37章 玉瓶瓊果第48章 瘋狂修煉第62章 不三不四第31章 判若兩人第27章 柳靈現身第77章 佳人風情第24章 關帝化身第16章 學海無涯第1章 典水梅花第13章 且是爲何第41章 北地來客第79章 螳螂捕蟬第71章 村中盜隱第2章 婚姻大事第42章 生米熟飯第46章 煉器之學第24章 河東柳氏第30章 長春行宮第7章 天生一對第38章 五行遁術第54章 最後一擊第75章 三人成鼎第49章 七眼俱活第60章 存神奪舍第55章 各有所思第50章 劍氣縱橫第81章 奇峰突起第71章 村中盜隱第54章 三才五行第10章 你爭我奪第1章 古城海陽第60章 存神奪舍第70章 與君一戰第2章 淒涼之地第49章 聲東擊西第5章 溟海蒼茫第5章 惡夢驚魂第50章 劍氣縱橫第19章 一陽初動第44章 修爲盡失第89章 法號悟空第54章 最後一擊第85章 煉器法訣第53章 隱身之人第4章 木匣寶硯第18章 二師一徒第70章 與君一戰第62章 破陣而入第80章 血祭之法第55章 各有所思第53章 天溪玉女第13章 且是爲何第3章 暗渡陳倉第36章 天已不早第5章 父母之言第18章 雙喜臨門第90章 疑問重重第52章 郭府之禍第16章 學海無涯第26章 上古云篆第91章 萬事俱備第58章 鶴舞溟海第18章 不動如山第9章 華嚴六相第44章 師傅光臨第36章 五雷正法第83章 子鼎之爭第31章 判若兩人第26章 上古云篆第55章 各有所思第78章 香銷玉隕第85章 煉器法訣第8章 一僧一道第7章 殺人古硯第63章 你就是我第82章 黃雀在後第38章 五行遁術第32章 破陣三策第28章 性命雙修第41章 北地來客第72章 劉氏兄弟第4章 木匣寶硯第39章 強敵窺側第4章 木匣寶硯第61章 假作真時第66章 雷禁之術第71章 尸解散仙第45章 高手如雲第26章 上古云篆第1章 遊子初回
第7章 殺人古硯第13章 溫室花朵第35章 說一不二第79章 必死之局第58章 鶴舞溟海第2章 漁女清歌第62章 破陣而入第4章 木匣寶硯第41章 人外有人第15章 話說當年第37章 玉瓶瓊果第48章 瘋狂修煉第62章 不三不四第31章 判若兩人第27章 柳靈現身第77章 佳人風情第24章 關帝化身第16章 學海無涯第1章 典水梅花第13章 且是爲何第41章 北地來客第79章 螳螂捕蟬第71章 村中盜隱第2章 婚姻大事第42章 生米熟飯第46章 煉器之學第24章 河東柳氏第30章 長春行宮第7章 天生一對第38章 五行遁術第54章 最後一擊第75章 三人成鼎第49章 七眼俱活第60章 存神奪舍第55章 各有所思第50章 劍氣縱橫第81章 奇峰突起第71章 村中盜隱第54章 三才五行第10章 你爭我奪第1章 古城海陽第60章 存神奪舍第70章 與君一戰第2章 淒涼之地第49章 聲東擊西第5章 溟海蒼茫第5章 惡夢驚魂第50章 劍氣縱橫第19章 一陽初動第44章 修爲盡失第89章 法號悟空第54章 最後一擊第85章 煉器法訣第53章 隱身之人第4章 木匣寶硯第18章 二師一徒第70章 與君一戰第62章 破陣而入第80章 血祭之法第55章 各有所思第53章 天溪玉女第13章 且是爲何第3章 暗渡陳倉第36章 天已不早第5章 父母之言第18章 雙喜臨門第90章 疑問重重第52章 郭府之禍第16章 學海無涯第26章 上古云篆第91章 萬事俱備第58章 鶴舞溟海第18章 不動如山第9章 華嚴六相第44章 師傅光臨第36章 五雷正法第83章 子鼎之爭第31章 判若兩人第26章 上古云篆第55章 各有所思第78章 香銷玉隕第85章 煉器法訣第8章 一僧一道第7章 殺人古硯第63章 你就是我第82章 黃雀在後第38章 五行遁術第32章 破陣三策第28章 性命雙修第41章 北地來客第72章 劉氏兄弟第4章 木匣寶硯第39章 強敵窺側第4章 木匣寶硯第61章 假作真時第66章 雷禁之術第71章 尸解散仙第45章 高手如雲第26章 上古云篆第1章 遊子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