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 崩潰

139崩潰

說到這裡,施樹德走到門旁,輕擊了兩下手掌,外間五六名粗使婦人搬進來十餘個大小包裹,他指着這些包裹道:“娘娘,陛下擔心你在這裡住的不習慣,本欲將你在宮中用慣的器皿送來,但又怕那隱藏在暗中的賊人在宮中有耳目,誤了大事。便又暗中遣人重新挑選了一套一摸一樣的,遣老奴這次帶來!”

“奴家愚鈍,誤了郎君之心!”聽到這類,沈麗娘已是淚盈雙眼,先前對呂方的滿腔怨尤完全化作了自責,她走到案邊,取來筆墨,揮毫寫下數行文字,待墨幹了,小心折作一條鯉魚狀,轉身來到施樹德身旁低聲道:“勞煩公公將此物帶與陛下,麗娘在這裡謝過了!”

施樹德鄭重其事的雙手接過信箋,納入袖中,低聲道:“娘娘且放心,老奴自當省得!請娘娘在這裡安居一些時日,諸事必當有所轉機!”說罷便躬身離去,他出得屋來,臉上立刻又恢復了先前那股冷峻神色,在旁人眼裡,哪裡還有半點屋中模樣,全然是剛剛受呂方之命來這裡呵斥有罪嬪妃的欽使模樣。

在此之後,建鄴城中還是老樣子,呂方躲在未央宮中,沒有任何表示,只是發出旨意,將呂雄任命爲權知陵墓使,擔任監造呂淑嫺的陵墓的任務,本來呂方自己就有在鐘山腳下選了一塊墓地,也有開始動工,呂淑嫺的突然死亡,使得工程進度必須加快。呂雄得到詔命後,當天夜裡就搬出建鄴城,到工地上吃住去了。朝中羣臣見狀,誰也不知道上意如何,正當羣臣莫衷一是的時候,突然宮中有使節趕到,吳王要立即召見羣臣。

未央宮,內殿,十餘名文武重臣分兩廂站開,雖然他們竭力壓抑住自己的情緒,裝出一副鎮定自若的樣子,不讓自己的臉上流露出內心的激動,但每個人都在小心的觀察着別人,想要從別人的舉止中猜測是否這次召見的目的,是否和自己的前途相關。但每個人都是一無所獲。

“吳王到!”隨着一聲拖長了的通傳聲,羣臣趕忙抖擻精神,肅立起來,隨着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呂方從屏風後面走了出來,坐在當中的那張矮榻上。和往日不同,此時的他身上穿着一件明黃色的錦袍,胸口和袖口的金絲龍紋在燭光下閃着光,分外耀眼。

“微臣拜見陛下!”隨着整齊的聲音,羣臣向矮榻上得呂方下拜行禮,站在矮榻旁的施樹德用尖銳的聲音答道:“衆卿平身!”

呂方的目光掃過每個人的臉上,他稍微停頓了一下,最後用平靜的聲音說道:“有消息傳來,四天前晉軍大將李嗣源由鄆州出發,疾行數百里,攻破粱都汴梁!樑帝朱友貞下落不明,鎮守徐州的樑國重臣敬翔已經遣使來,請求內附!”

呂方話音剛落,羣臣稍微靜了一下,旋即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了呆滯的表情,雖然這些年來衆人對於樑國都貶稱爲“逆賊”、“亂臣賊子”、“黃巢餘孽”,但事實上,在唐帝國崩潰之後,在諸藩鎮當中,樑國據有了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塊領土,不但長安、洛陽東西兩京在其控制範圍之內,而且下轄的人口、資源都是其他藩鎮無法比擬的。如果從過往的歷史來看,樑國在後世會被稱爲“中國”,中原、正統;而呂吳則只能和偏安、南朝、江東之類的詞彙相關。即使在贏得了襄州之戰,俘獲了十餘萬樑軍;吳臣中最樂觀的人也不認爲北伐中原,一統天下是短時間內就能達到的目標。而突然之間,樑國這個龐然大物突然崩潰了,通往中原的大門已經敞開在衆人的面前,這幾乎讓他們有些不敢相信。

“大喜,大喜呀!”高奉天第一個反應了過來,他上前一步,腳下卻被地毯絆了一下,險些摔了一跤,他的上身晃了一下,旋即站穩了身子,高聲道:“陛下有天命在身,天賜良機,天賜良機呀!”

“是呀!陛下有天命在身,微臣爲陛下賀!”

“萬喜,萬喜呀!”

內殿頓時充滿了狂喜的氣氛,即使是互不想讓政敵,這個時候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了真誠的笑容,每個人都意識到了這一切意味着什麼,他們大聲的歡笑着,以至於都忘了此事的禮儀。呂方也沒有打斷他們,只是坐在矮榻上微笑着看着他們。

範尼僧大聲道:“陛下,此乃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淮北諸州,徐州爲大,當年楊行密雖然橫行江淮之間,但未得徐州,不得窺中原之地,敬翔歸附,正是北上中原的大好時機呀!”

“範長史所言甚是,樑國瓦解,若我以輕軍出泗口入徐州,一軍由襄州越義陽三關,經葉縣直指汴梁,大發檄文,中原各軍州定然望風而降,臣敢情大王立即發兵!”陳璋也出列大聲道,襄州之戰後,他也隨着呂方一同返回建鄴,作爲一名武將,他對於現在吳軍的態勢更爲了解。在襄州之戰後,吳軍的大部分機動兵力都已經在以襄城爲中心的漢水中游廣大區域,只有隸屬殿前司的部分軍隊隨呂方返回建鄴。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要沿着廣陵——楚州——徐州——汴梁這個方向發起進攻,以吳軍現有的態勢是不現實的,但如果要進行調整,則需要相當的時間。以現有的情報來看,晉軍已經攻陷了汴京,而且朱友貞本人的情況不明,很有可能已死或者落入晉軍的手中。如果吳軍的行動遲緩,中原的大部分還在觀望中郡縣都會投入晉軍的陣營,甚至已經投靠己方的也會改變主意,轉而投靠晉軍。這種後果對吳國是無法接受的。而陳璋的建議則是立即從建鄴派出一支輕裝部隊,沿着運河而上,直入徐州,先控制住這個淮北重鎮,同時讓襄州的吳軍主力通過義陽三關,越過大別山脈,然後向北進軍。

呂方點了點頭,但對於陳璋的意見卻並沒有立即表達意見。原因很簡單,從理論上講陳璋方纔提出的方略是很不錯的,兩路吳軍協同進軍,出義陽的吳軍主力可以牽制佔領汴京的晉軍,使其不敢貿然南下,進攻兵力空虛的徐州;而佔領了徐州的吳軍則可以利用敬翔對樑國殘餘地方勢力的號召力,不戰而獲得淮北衆多郡縣的支持,使得由西而至的吳軍主力免去轉運糧食的困苦,使其進軍的速度更快,而現在這個時候,速度往往就意味着勝利。但兩路吳軍相距近千里,想要有效的協同極爲困難。更重要的是,晉軍和樑軍不同,對於吳軍來說這是一個陌生的敵人,敵軍的數量、已經控制的範圍,粱國各個郡縣對其的態度等等情報都一無所知,在情報如此匱乏的情況下,發動大軍分兵合進是非常冒險的行爲。

呂潤性站在下首,卻有些神不守舍,一條條深深的皺紋刻在了他本來光潔的額頭上——這是這些天來的苦悶和打擊給他留下的留下深深地痕跡。四周衆人的激動和興奮好似和他都沒有什麼干係。

“如果在一個月前,自己也會像其他人一樣歡呼雀躍,大聲要求父王將最困難的任務交給自己,滿懷着信心帶領大軍,去征討敵人吧!”此時他不禁有些羨慕起王自生來,自己的這個好友不用像自己這樣苦惱,只需要打敗戰場上有形的敵人就可以了,然後就可以獲得功勳和恩賞。而自己則還要對付那些在自己背後的無形的敵人。這可就太困難了。想到這裡,呂潤性的嘴角微微翹起,露出一絲自嘲的苦笑來。

“殿下!”

呂潤性耳邊傳來一個細不可聞的聲音,他驚訝的轉過頭來,只見陳允站在他身旁,正和其他人一般面朝着呂方,滿臉都是激動,不像是有話和自己說的樣子。呂潤性本以爲是自己耳朵出了問題,耳邊卻又傳來一聲:“殿下,你何不請戰!”

這時呂潤性已經很確定聲音是來自陳允這邊,但陳允還是面朝着呂方,嘴脣也是閉合,並無說話的樣子。這時他突然想起父親呂方曾經和自己提起過陳允以前曾是一名隱士,會很多奇異之術,其中就有一種奇術,可以口齒不懂,而從腹中傳出話語,想必現在自己聽到的便是這“腹語”之術了。

“殿下可曾記得重耳、夷吾故事?”陳允看到呂潤性已經聽到了自己的腹語,第三次用腹語低聲道。

“重耳、夷吾故事?”呂潤性一愣,旋即他便反映了過來,他低下頭去,做出整理自己衣袖的樣子,低聲道:“在內則亡,在外則生?”

陳允並沒有回答,只是點了點頭。呂潤性頓時感覺到一股涼意,他咬了咬牙,上前行禮道:“父王,出兵徐州之事,孩兒願服其勞!”

殿中頓時靜了下來,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了呂潤性的身上。呂方撫摸了一下右手的憑几,沉聲道:“潤性,眼下敵我情況不明,出兵之事風險甚大,你可想清楚了?”

88 曲折下35 石城山346 清口117 夜襲125 城破319 劇戰375 決戰160 後備兵68 風向91 饑民184 趕回42 交鋒108 奇兵21 突變13 計謀113 謀亂2 愛妻26 破城2126 決戰269 初戰103 鬼神10 告身32 鼓動113 血戰356 賭鬥38 崔珂43 父子下67 死間下6 勸農167 父子64 私心93 團結20 亂兵85 戰後556 激變3 借糧71 火炮上36 奪槊240 去世15 安吉縣3130 溫暖151 初遇237 石城山560 後備兵202 異常251 清口6103 罪己62 慘敗83 築基146 聯姻下4 說服43 沈麗娘135 峰迴路轉49 風起122 ju劇戰681 大戰359 盾牆113 血戰346 茶市中23 劇戰7160 撞擊278 越州中52 楊劉2186 結束131 渡河110 反撲下60 後備兵3 劉安212 蛇頸關下8 廢墟5 虎狼1 暴雨105 借道16 龜船226 絕路1173 巧遇113 賺城147 故人105 突襲上31 誆騙下89 僵持9 拒絕111 絕望230 依偎92 蕭牆679 合議83 築基45 茶市上40 膠着1225 廟算50 風氣239 投降244 螳螂與黃雀390 分戰場265 董真83 戰後312 王自生3102 倒黴39 弒主23 堤壩
88 曲折下35 石城山346 清口117 夜襲125 城破319 劇戰375 決戰160 後備兵68 風向91 饑民184 趕回42 交鋒108 奇兵21 突變13 計謀113 謀亂2 愛妻26 破城2126 決戰269 初戰103 鬼神10 告身32 鼓動113 血戰356 賭鬥38 崔珂43 父子下67 死間下6 勸農167 父子64 私心93 團結20 亂兵85 戰後556 激變3 借糧71 火炮上36 奪槊240 去世15 安吉縣3130 溫暖151 初遇237 石城山560 後備兵202 異常251 清口6103 罪己62 慘敗83 築基146 聯姻下4 說服43 沈麗娘135 峰迴路轉49 風起122 ju劇戰681 大戰359 盾牆113 血戰346 茶市中23 劇戰7160 撞擊278 越州中52 楊劉2186 結束131 渡河110 反撲下60 後備兵3 劉安212 蛇頸關下8 廢墟5 虎狼1 暴雨105 借道16 龜船226 絕路1173 巧遇113 賺城147 故人105 突襲上31 誆騙下89 僵持9 拒絕111 絕望230 依偎92 蕭牆679 合議83 築基45 茶市上40 膠着1225 廟算50 風氣239 投降244 螳螂與黃雀390 分戰場265 董真83 戰後312 王自生3102 倒黴39 弒主23 堤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