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金榜題名(下)

開榜之日,未央宮主門,內城南門,外郭南門。

自輝煌華麗的未央宮南宮門,直至平門城樓,沿途大道,清掃的乾乾淨淨。不能言一塵未染,可也比常時清亮的多。

沿道兩側,所有閭里、店鋪一律緊閉門窗。從宮中抽調的宮廷禁衛,十步一人,數千人列於兩側,皆披精甲,持長戈,綴紅纓,煞是威武。

其身後,則是數之不盡的百姓,擁擠在緊鄰房舍的狹窄地區,望着外面肅靜嚴穆的平門大道,不敢有絲毫異語。

除此外,仍有不計其數的百姓,呆在房舍中,靜靜地等候着開榜之時。

別說普通百姓了,縱是士族子弟都感覺今日開榜,非同尋常。那數以千計的宮廷禁衛,還有肆意一掃便能看到的調查司探子,以及行走在人羣間維持秩序的憲兵,無不是在告訴所有人,好好的守着規矩,別亂搞事。

二三十步寬的平城大道,鐵定容不下太多人。更何況禁軍又隔出足足二十步寬的道路,留給百姓容身的只有十來步寬,數里長的主幹道,能容下一兩萬人就算頂天了。

但整個長安城內居住的百姓,就已經高達三十餘萬。而城外,也有着十餘萬的黔首生活在京畿周遭。

數年裡,從河東安邑不斷搬到長安的富戶、士族不計其數。

誰都不傻,安邑雖是魏王封地,更是周國重鎮,但有能力肯定要往長安靠啊。現在是大周的都城,日後也一定還會是都城。也許,等到天下一統之時,大王起了遷都之心,方許會有變化。

可,縱是如此,長安也一定是屬於陪都級別,在此居住所能獲得的政治優勢,可不是區區安邑所能比擬。

長安的居民,不斷的攀長,同時也帶動了京畿地區經濟的蓬勃發展。

都城的意義,便在於此。

而今日,這不算寬敞的平門大道,卻成爲了長安、大周、乃至天下矚目的地方。

約莫一個多時辰過後,接連不斷的鳴金聲,相繼而起,傳遍整條平門大道。

聞到金鳴聲,兩側民舍二樓的窗戶悉數而開,數不盡的腦袋探了出來,等候着即將出現的王駕。

早在前兩日,平門大道所有的居民都被告知今日的準備,封閉門窗,嚴禁擅自出入。緊接着,無數憲兵和調查司探子鑽進閭里大街小巷之間,逐一排查着所有人。但凡身份不明之人,悉數逐出城外。

全城的話乞丐、流浪民也全都被趕出城去,以免影響了大周的形象。

畢竟,如此盛事,若是被一羣乞丐給壞了事,整個京兆尹上下的腦袋都不夠砍的。

嚴格的排查了一遍後,猶是要求百姓不得擅使他人出入,不得擅自走動。直至現在午時一到,王駕出宮,才允許百姓打開門窗。

同樣,調查司上下、軍法司所有憲兵,全部散入人羣、街巷之中,緊緊盯着周圍有所異動的人。

佇立在道路兩側的禁衛,也緊握大戟,一手握住腰間刀柄。擡首盯着對面打開的窗戶,盯着每個人的一舉一動,謹防宵小。

爲了打出大周的名頭,整個開榜的盛典,都公之於衆,也造成了安保工作的困難。

光是前兩日的排查,調查司就揪出來不下數百人的細作,全都是關東各勢力的密探。目的爲何尚不知曉,但沒人敢保證這些傢伙不會臨時起意,行刺殺之舉。

即便如此,現在調查司的探子也沒有閒下來,不斷的搜索着任何可能忽視的地方。甚至,時不時還要進入百姓家中,再度搜查。

而在未央宮南門外,則是一派欣喜的狀況。

三餘丈高的紅綢,從南宮門門樓外的女牆上,垂直而下,連綿數十條。高聳的門樓,也是打扮的異常喜慶,數不盡的紅綢懸掛於菱角之間,與旌旗相伴相隨。

門下,數以百計的甲士,身披紅綢襯衣,內罩赤甲,頭戴纓盔,腰纏稠結,手持斧鉞,延綿直下階臺。

滿朝文武官員,皆一身官袍,肅立在主殿門前的空敞之地,靜候着殿內的王駕出行。

“王駕出!”

隨着一名小黃門高吼一聲,周圍力士當即齊齊頓聲大喝:“靜!迎!”

“臣等恭迎王駕!”

以閻象、段煨爲首的文武官員,俯身恭拜,山呼一聲。

大殿左側,轉出五馬攆駕,大纛、王旗、斧鉞、節杖林聚,甲士如側。

攆駕停到殿門前,佇立在此。

“請大王如駕!”

“臣等恭請大王如駕!”

山呼過後,殿門離開。

早已準備妥當的高誠,身着王袍,頂着珠玉王冕,闊步出殿,行下臺階。

身後內臣、侍婢,緊緊相隨。

來到殿前,高誠擡目,順着冕簾間的縫隙,望了一眼衆多的臣子。

雄心壯志復燃!

想當年,自己不過一無名小卒,仗着穿越者的身份,征戰天下。這其中兇險不多,亦有不少。慶幸的是,老天或許真在護佑着自己,方使那一步步走下來,安然至今。

若非天佑,步差分毫,必是死無葬身之地。

“諸卿,起!”

高誠壓下心中的舊情之思,微微擡手,虛扶諸官,口中喃呢一句。

身旁聽的清清楚楚的內臣,立即高吼一聲:“諸君,起!”

周圍力士,亦緊接高唱:“起!”

得到大王授意,衆多躬身作禮的官員,當下齊呼:“臣等謝大王!”

一番君臣客氣後,高誠也不多說二話,折身進入王駕,肅身端坐,板正無奇。

“行!”

“行!”

周圍將士齊聲一吼,御者輕輕一拽繮繩,五匹良駒,馬蹄齊動。

王攆緩緩掠過諸官後,閻象與段煨亦是帶着羣臣,相伴於後。

行至前殿,早已準備就緒的諸衛士,已經悉數行軍禮恭迎。

宮門大開,王駕出行。

一出宮門,整個內城彷彿都戒嚴了一番。同時,也響起連綿不絕於耳的高呼聲。

“恭迎王駕!”

“恭迎王駕!”

“恭迎王駕!”

數之不盡,呼聲不絕。

高誠透過車簾,望向外面兩側,路邊沒有一個百姓,只有那佇立在路旁的將士。

想來也是,這裡是內城,百官公卿、世家豪族及其家眷所居。湊熱鬧的心思,自是沒有普通百姓那麼重。其次,內城的官制,可比外城要嚴格的多。

縱觀各朝各代,不論戰亂還是內亂,宮城永遠都是一個帝國最後的防線。只要宮城穩定,一切都有機會。

而居住在此的家眷,自是成爲帝王掌控重臣的一個把柄。

王攆緩緩出行,未到內城,便能感受到其外不斷呼嘯響起的聲音。雖然聽不清在山呼什麼,可從那頓挫節奏上來看,並非是壞語。

後面的百官,或是乘車駕,或是乘馬,也都緊緊跟隨王駕,駛出內城。

一出深遠的城門動,高誠便感一陣熱浪滾滾而來。

“大王萬年,大王萬年!”

沒有絲毫的秩序,全然是百姓自發山呼,如同海嘯一番,驚天動地,震人心脾。

高誠感受着這歡呼的氣息,心中波動不大,僅是微微一笑而已。不可否認,在長安百姓的眼中,自己無疑是一名明君。畢竟,灑了這麼多的好處給他們,若是都換不來一個好名聲,那未免也太失敗了。

但是,不代表所有人都會讚揚自己。有人得利,必有人失利。

雙贏,在這個百姓與豪族矛盾尖銳的年代裡,根本不存在。

自己,也只能選擇大多數人。

王駕緩緩而過,每路過一段,必然是山呼海嘯滾動,百姓舉足歡迎。

他們不似內城居住的官宦人家,時不時都能夠見到王上及王室貴胄。今日能夠見到大王車駕,已是幸運。

君不見,長安尚有數十萬百姓,不得來此,一觀王上尊容。

雖然有着車駕相隔,他們也看不到,可禁不住人腦的幻想。再說了,別人又不知道,到時候說自己親眼見到了王上,豈不是倍有面。

隨着車駕的不斷前進,高誠也終於領着百官公卿,來到長安南城主門之一的平門。

平門外,早已是人山人海,京畿守備軍的一師將士,正在盡力的維持着秩序。三四千人,將十幾萬人,隔在城門外三百步遠的位置。

而城門下,則是有五十人,肅裝佇立。

他們已經站在這裡一個上午了,氣候溫和,不冷不熱。但長時間的久站,還是使得腿腳痠麻,強撐着等候王駕的到來。

今日之事,關乎往後,豈能些許疲累而卻之。

不同於後世,大周所謂的開榜,又不一樣。

在甲乙雙榜中策考生等第確定下來後,一個個的給中策考生傳訊,使其今日及時在平門外靜候。

至於那些沒中策的人,直接統計名單,下發到太學院及上林學宮,使諸學官來通知他們。

而現在,最關鍵的時刻,也是最期待的時刻,終於到了。

王駕出平城主門,來到諸學子前。

“恭迎大王!”

“王上萬年,王上萬年!”

五十名中策學子齊聲見禮,隨即便被城外數之不盡的百姓的呼聲給壓下。

高誠王駕頓了一下,在五十名學子前駐留片刻,卻也沒有別的動靜。

隨後,車駕再起,來到警戒的將士,以及十幾萬位於兩側的百姓之前。

車簾一開,高誠躬身而出,站在御者身後,衝着無數百姓揮了下手,高呼一聲:“諸君萬康!”

一如先前,由宦官傳至力士之耳,而力士則哉傳至諸人之耳。

簡單的和百姓見個禮,高誠再度回到車駕內。

足夠了,自己亮個像就行了,反正那些距離數百步外的百姓,也看不清自己的面龐。

回到車駕,再次來到五十名學子身前。

高誠這回徑直下了王攆,來到領首之人面前。

“汝便是魯子敬吧,孤自蔡師、公瑾耳中,可謂是多有耳聞。只可惜,直至今日,方纔謀面,果然不失毅重。”

高誠走到魯肅身前,微笑着讚了一句。

魯肅寵辱不驚,俯身躬禮:“肅拜見大王,今得大王厚愛,金榜題名,惶恐不已。”

“無需如此,爾魯子敬,當的這狀元郎之名。即今日起,便是這平門,亦將改爲狀元門。汝魯子敬,乃吾國朝首位狀元,自當殊榮相加。”

高誠說完,回頭衝着身旁的內臣點了下頭。

內臣會意,轉頭看向城樓,略作示意。

城門上,城門名號已被紅綢遮蓋,而現在隨着紅綢逐漸升起,那新的名字,也逐漸顯露在所有人面前。

狀元門。

三個剛勁有力的大字,已經重新刻在城門上。

望着這個新的城門名,五十名學子心中皆是驚歎不已。他們已經想象到自己的殊榮會不小,但也沒想到國朝居然會爲此而更改長安城門。

“肅叩謝大王,餘生必奮身振吾大周,佐助王上橫掃六合!”

一向肅重的魯肅,此刻也不禁動容。

而高誠僅是神秘一笑,突然間莫名其妙的拍了一下魯肅的肩膀,言道:“子敬細看,這看上面刻的可有汝這位狀元的名號。日後每屆科舉狀元,皆題名於此。”

“嘶~”

魯肅猛地吸了一口涼氣,心中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士爲知己者死,莫過於此!

隨後,高誠分別授予狀元魯肅、榜眼傅允、探花楊修三人,百鍊鋼刀,曰君子劍。其餘甲榜七人,皆賜寶劍。四十名乙榜學子,皆賜下絲帛,以慰其心。

寶劍授下後,就只剩下最後一個環節了。

‘東華門’外唱名肆耀。

車駕緩緩調頭,高誠徑直佇立在御者身後,身旁魯肅恭敬佇於後。傅允、楊修,則是立於二人之後,同爲遊街。

其餘甲榜七人,則在百官公卿之前。乙榜四十人,則在百官公卿之後。

回到熱鬧大街,車駕前,力士不斷鳴金高呼:“恭迎狀元魯肅、榜眼傅允、探花楊修。”

面對這聲名傳於關中的三人,百姓們仍舊爆發出極高的熱情。

來回唱名兩道,時間早已是瀕近日落。

三人之名,也很快傳遍大街小巷,原本不曉得狀元、榜眼、探花花落誰家的百姓們,也盡數知之。

待到日頭一降,高誠等一行人,便折身回宮。

科舉可不是考個試就完了,後面如何安置中策學子纔是關鍵。

第628章 當在今夜第104章 削髮代首示衆第537章 對峙第454章 倉廩實第827章 大戟士第596章 新城第675章 益州劉氏第487章 複議第359章 軍旗第918章 宵小之徒第905章 破勢(4)第871章 軍議(下)第896章 渡江第725章 犍爲之戰(33)第875章 湖中閣第409章 張魯從之第830章 爭城(中)第96章 出兵第359章 軍旗第600章 袁渙第174章 美陽之戰(14)第204章 傳報第635章 舉城大慶第575章 漢中王璽第438章 烽煙四起第112章 激戰將起第404章 三將相王第440章 欲圖合縱第724章 犍爲之戰(32)第426章 周瑜入蔡府第860章 顏面盡失第656章 追贈第789章 冬季攻勢(15)第124章 去職、削食邑第804 冬季攻勢(30)第203章 豐鎬大捷第66章 破城!第690章 雨第263章 南渡大河第139章 朱儁請辭第411章 焉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第9章 遠赴荊楚第736章第833章 天子北駕第247章 李相如歸降第573章 洛陽!第635章 舉城大慶第911章 破勢(10)第630章 漫漫長夜講述一下官職問題。第754章 河東第573章 洛陽!第354章 姜紓訓弟第57章 退保長社第821章 雁門關外第540章 彌留之際第842章 鮮卑肆虐第325章 虢亭會戰(11)第98章 殺胡令、招賢令第64章 試探攻城第486章 殺於扶羅第600章 袁渙第830章 爭城(中)第62章 千金買馬骨第628章 當在今夜第17章 拜將授爵第763章 朝會 謬論!第104章 削髮代首示衆第481章 周瑜大婚第12章 坐觀城破第926章 弱蜀豈難分第23章 蜀道難第118章 青石岸之戰(上)第669章 退兵第519章 換相第139章 朱儁請辭第564章 入夜第200章 下駟決上駟第204章 傳報第550章 據殿死守第584章 戰起第88章 無題第494章 藺縣之變第77章 天下局勢第307章 困虎第253章 殤第344章 甲乙種軍第860章 顏面盡失第401章 離石相王第819章 籌備第780章 冬季攻勢(6)第936章 亂戰第921章 成都交鋒第116章 夜襲第569章 士族第628章 當在今夜第364章 錢幣第911章 破勢(10)第678章 諸路伐蜀
第628章 當在今夜第104章 削髮代首示衆第537章 對峙第454章 倉廩實第827章 大戟士第596章 新城第675章 益州劉氏第487章 複議第359章 軍旗第918章 宵小之徒第905章 破勢(4)第871章 軍議(下)第896章 渡江第725章 犍爲之戰(33)第875章 湖中閣第409章 張魯從之第830章 爭城(中)第96章 出兵第359章 軍旗第600章 袁渙第174章 美陽之戰(14)第204章 傳報第635章 舉城大慶第575章 漢中王璽第438章 烽煙四起第112章 激戰將起第404章 三將相王第440章 欲圖合縱第724章 犍爲之戰(32)第426章 周瑜入蔡府第860章 顏面盡失第656章 追贈第789章 冬季攻勢(15)第124章 去職、削食邑第804 冬季攻勢(30)第203章 豐鎬大捷第66章 破城!第690章 雨第263章 南渡大河第139章 朱儁請辭第411章 焉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第9章 遠赴荊楚第736章第833章 天子北駕第247章 李相如歸降第573章 洛陽!第635章 舉城大慶第911章 破勢(10)第630章 漫漫長夜講述一下官職問題。第754章 河東第573章 洛陽!第354章 姜紓訓弟第57章 退保長社第821章 雁門關外第540章 彌留之際第842章 鮮卑肆虐第325章 虢亭會戰(11)第98章 殺胡令、招賢令第64章 試探攻城第486章 殺於扶羅第600章 袁渙第830章 爭城(中)第62章 千金買馬骨第628章 當在今夜第17章 拜將授爵第763章 朝會 謬論!第104章 削髮代首示衆第481章 周瑜大婚第12章 坐觀城破第926章 弱蜀豈難分第23章 蜀道難第118章 青石岸之戰(上)第669章 退兵第519章 換相第139章 朱儁請辭第564章 入夜第200章 下駟決上駟第204章 傳報第550章 據殿死守第584章 戰起第88章 無題第494章 藺縣之變第77章 天下局勢第307章 困虎第253章 殤第344章 甲乙種軍第860章 顏面盡失第401章 離石相王第819章 籌備第780章 冬季攻勢(6)第936章 亂戰第921章 成都交鋒第116章 夜襲第569章 士族第628章 當在今夜第364章 錢幣第911章 破勢(10)第678章 諸路伐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