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大蒜漲價不約談(下)

“今年縣中還好,冬天時按村子算,一村一個鍋爐房,家家都用上了暖氣,有人口少的村子,就讓他們遷出來,在外面重新蓋大房子。

冬天時候的反季節蔬菜賣的不如已往,主要是如今會種的人越來越多,繳稅大戶還是碼頭這一塊,河道又向兩邊擴了擴,還專門找的蝦苗與魚苗放到當中養,每隔上一段路就卡住網,去年開始養,今年能有收穫。

過年前有兩個亭子被大雪壓塌,負責檢修的人已經被抓起來,好懸沒壓死人,此事絕不姑息,學堂的孩子因道路不便,連續喝了四十五天的豆漿,大前天才恢復成鮮奶,您那莊子中賣的烤雞和鴨子已經成了本縣的招牌,去年也沒少交稅。

去年雪大,今年開化估計有點影響,我擔心河道轉彎之處會被水衝上岸,派人加固,家禽養殖場做好了分攔防病的工作,有雞四十五萬多隻,有鴨……”

呂縣令跟在張小寶旁邊,如數家珍地對張小寶彙報縣中工作,張小寶也偶爾跳躍性地問上幾句,每當問出來,呂縣令必然是對答如流。

突厥隨來的一羣人聽着看着,又驚訝又羨慕,闕特勤曾聽過默棘連對三水縣的介紹,那時幾不可信,說的實在太神了,哪有一個縣的發展可比上一個州?

如今耳聞目睹,這才知默棘連還是少說了,對呂縣令那詳細的數據介紹更是羨慕不已,如果自己的族中有這樣的能人,前幾年又何必被大唐卡的那麼死?

張小寶聽的比較滿意,對呂縣令也讚揚兩句,算是認可了他的縣令位置,不然一句話立即拿下。

小貝也當過縣令,與呂縣令屬於同行,點頭道:“呂縣令辛苦了,比我在建安縣時強。”

“不敢當,可不敢當,全是縣中的人支持,縣中但凡作出一個對本縣有好處的決策,少部分的百姓寧願自己吃虧,也堅決支持。

比如去年秋天時藥材缺少,準備在縣中選一處土地肥沃的地方種藥,當時選中了兩河灘村,那裡以前有兩條河流過,地有勁,此議剛出,整個村子一百一十五戶,七百二十人,多一句抱怨都沒有,三天內舉村遷徙,沒有他們的付出就沒有三水縣的今天。”

呂縣令連忙謙虛,別看小貝年歲不大,他卻不敢小瞧。

“水運方面還好?”張小寶隨意問了句。

“與已往差不多,只是兩岸的盒飯賣出去的少了,自從有了罐頭,很多外地人不喜歡吃本縣風味的盒飯,自己帶了罐頭,今年我準備從別處招一部分廚子,把服務站再擴大點,讓所有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飯菜。”

呂縣令不作絲毫猶豫,馬上答了出來。

“鹽油方面呢?”張小寶不像默棘連等人,對呂縣令熟悉本縣的事情那樣吃驚,對他來說知道這些事情很常,不知道纔不常,能在三水縣當縣令,必然要有本事,轉口又問起生活必需品。

“鹽的價錢略有下降,主要是曬鹽的地方多了,船隻的製造也更先進,賣鹽的利潤不變,量提高兩成,價錢也就降下來兩成,油的方面,豆油與菜籽油價錢略微提高。

一個是養殖牲畜的多,葷油也跟着多,讓本地人更喜歡吃葷油,另一個是黃河以南的地方喜歡吃素油,大部分運走賣到那裡,稅收跟着多起來。”

“還是儘量要吃素油,回頭寫個告示,就說葷油吃多了對身體不好,不行,要說葷油可以制蠟,多留下一部分,儘量賣到葷油少的地區,把素油的價錢壓下來。”

張小寶怕吃葷油的多,得心血管疾病的人也會跟着多起來,想要在縣中提出,又擔心因自己一句話,素油更有市場,價錢被推到更高的位置,只能迂迴。

呂縣令連連點頭“好,我記下了,回頭說說,今年開春之後的蒜漲價了,漲了不少,有平時的一倍,是不是要找好的地方多多種植?”

“蒜漲了?怎麼漲的?我是問一次漲起來的,還是一點點漲上去的?”這時在一旁一直沒出聲的王鵑突然問道。

張小寶也想知道,他明白這個時候的人喜歡吃蒜,很多人去飯店的時候先問一句有沒有蒜,有的話就進去吃,沒有轉身便走,都說蒜和肉一起嚼香,他到是不覺得,只是知道吃香腸的時候吃算味道不錯。

呂縣令想了想,回道:“兩次漲起來的,頭一次是剛剛過完年,漲了三成價,後一次是前幾天漲的,一下子把價錢漲到了原來二倍的程度,說是產蒜多的地方被大商人給買走,估計還要漲。

咱三水縣的人還比較穩重,沒有出現搶購的情況,聽說別處的蒜漲的更厲害,只要有蒜出來,馬上被搶購一空,也不知道出了什麼事情,我總覺得有人故意如此,卻想不出辦法。”

張小寶點點頭“呂縣令自去忙,我等邊走邊看,不打擾呂縣令了。”

呂縣令如盟大赦,聽話地讓到一旁,等張小寶一行人走遠,這才擡起袖子擦擦額頭上滲出的汗水,對旁邊跟隨的衙役說道:“嚇死我了,多虧一直沒放鬆,張家的小公子果然厲害,連很多數據的誤差都能發現,真要是隨意遍個數據,一定會被他找出毛病,感覺他一直在縣中沒離開過一樣。”

衙役們也是一副佩服的樣子,依舊當着衙役,並且成爲新捕頭的宋陽笑着說道:“大人,張公子自然不一般,要知道當初三水縣能從中縣變成上縣,很多人傳說,就是張公子推動的,當時連推八手,根本沒有他家的高人,三水縣是他們家的根基,又怎會不盡心?人都說他是小神仙呢。”

王鵑不知道有人在背後把她和張小寶傳的神乎其神,此時低個頭想事情,直到前面的路突然變寬,並有流水聲傳來,發現到了一條小河邊,這才醒過身,對張小寶問道:“是不是有人刻意炒高大蒜的價錢?”

“估計是。”張小寶回了一聲。

“那該怎麼辦?最怕遇到的就是這種事情,到最後就算有了辦法,真領頭的人也跑掉了,只有一些跟着炒的人才倒黴,那時蒜已轉了至少三手,要不要下一道命令,凡是在大蒜上囤積居奇的一律抓起來?”

王鵑想到了自己那個時候,從百年前開始,一直到她和張小寶過來,對這種事情都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心中擔憂。

張小寶搖搖頭“憑什麼抓人?大蒜又不是生活必須品,不像糧油鹽,知道你想起以前,以前那個時候你心中明白,真的大頭全是長輩在京中爲官或曾經爲官,別說是炒蒜,就算是炒更重要的東西,誰有能把他們如何?”

“不說那個時候的事情,只說眼前,愛吃蒜的人多,怎麼不是必須品?今天他們炒蒜,你不攔着他們,明天他們就會炒別的,哪怕最後下決心收拾,也要有很多人跟着吃虧,不行,我寫信進京,告訴李隆基。”

王鵑顯得非常着急,她明白這不僅僅是蒜的價錢問題,處理不好會讓民衆對朝廷的信任度降低,說着話想進車裡去寫信。

張小寶一伸手給拉住,道:“你真想用行政命令來解決經濟問題?以前不是說過麼,除非是迫不得已,不然不這樣幹,行政命令好用,可弊端也不少,會讓對方覺得朝廷沒本事,從而繼續找漏洞攻擊。

雖然政治經濟學是聯合起來的一種學問,當不能這樣用,如果說買大蒜也是囤積居奇,那麼買姜呢?買蔥呢?買布呢?如何定位?你就不怕命令一下,地方官員趁此機會隨自己意思得好處?

我這麼跟你說,換成我是商人,你下達命令的時候如果說是打擊大蒜囤積居奇,我馬上換成其他的東西,你要是直接說打擊囤積居奇,那地方官員就可能挨各商人抓,商人做買賣必然會有存貨,算不算囤積?”

“那約談呢?把他們找一起商量,嚇唬他們,再給他們好處,讓他們別那樣貪得無厭。”王鵑想到了另一種辦法。

“人家要賺一百萬貫,你約談了之後,就算是嚇唬了他們,可人家少賺了,人家不出聲,忍了,等明年蒜下來的時候人家就不收蒜,使勁壓低價格,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規矩,誰敢隨便伸手去收?到時種蒜的人咋辦?這種事情是會反彈的。

然後你是不是再約談?你自己不覺得丟人嗎?人家就問你了,是怎麼意思?賣高了不行,賣低了也不行,那就派官員來經商多好?你們朝廷說什麼價錢就是什麼價錢,你覺得會有什麼後果?”

張小寶給王鵑分析了一通,反問道。

王鵑忍着氣想想“會變成純粹的計劃經濟,到時候種地的人沒有勁頭,買賣上也會出現問題,畢竟經濟搞的好的人通常都不會當官,會當官的人需要拿出更多的精力放在官場上,那時更亂了。

就像沒有我們到來,唐朝會出現鹽稅,從而讓鹽的價錢一高再高,那怎麼辦?要不用我們家的買賣與之合作?”

“經濟的問題最好用經濟的手段來解決,我與他們合作?約談?我給他們臉了?慣他們毛病,不就是大蒜漲價麼?我讓他們漲,賠死他們,回頭給我調查,誰領的頭,我讓他們以後寸步難行。”

張小寶對這種妥協的事情嗤之以鼻,蔑視地說道。

王鵑笑了,抱住張小寶的胳膊“我就知道小寶你有辦法,剛剛出現的事情,你便想出來應對的招數,快更我說說,具體如何做。”

“不急,進縣城休息下再說,總歸不會讓他們好過,先確認一下,萬一情況不像我們說的那樣,想出來的辦法也沒有用武之地了。”

“怎麼不是,又沒有傳來消息說是哪個產蒜的地方有大災害,價格突然變動幅度這樣大,不是纔有鬼了,是不是要從其他地方收蒜運過來賣?”

“從哪收蒜也不行,只要收,那個地方必然漲價,你說茄子蒸好拌醬吃,是不是比直接炒了好?”

“各有各的味道,與茄子有什麼關係?”

“沒關係,今天我準備蒸茄子,等以後土豆多了,也蒸好,拌在一起吃,想想就流口水。”

“辦法呢?”

“回去再說。”

張小寶一行溜溜達達朝三水縣的縣城走,一直走到晚上掌燈了,也沒到縣城,剛剛來到連通到京城的河邊。

因三水縣的百姓有錢,家家住二層的房子,對其他方面的需求也高了,在河的兩邊立起來無數的路燈,整個大唐,除了陸州、京城,也就三水縣有這個本事。

路燈的光並不是很穩定,忽明忽暗的,放在河中旁邊的水力發電機轉的點快,路燈就亮,轉的慢那自然會暗。

即便如此,也把闕特勤等人唬到了,望着那夜色中藉着路燈走在岸邊路上的行商隊伍,瞧着有睡不着覺的人提着蝦籠子過來釣蝦玩,七十多個人以爲自己已經不在凡間。

“這就是我說的在京城當時看到的路燈。”默棘連的目光順着河而下,被兩岸絢麗的色彩迷住了眼後,對同樣傻呆呆的闕特勤介紹。

“不知我族那裡能不能有同樣的東西?有亮光,想是狼不敢輕易在晚上襲擊羊圈吧?”闕特勤羨慕不已,同時知道自己一族與大唐人之間的差距,在自己族中,點蠟都顯得奢侈更多的是用油燈時,人家大唐可以有電燈。

夏天的時候晚上睡不下,出來溜達溜達,那該多舒服?恩,就像現在,不遠處的亭子中的事情一樣。

默棘連也看到那個亭子,裡面有幾個小孩子,也不嫌冷,在四面透風的亭子裡面吃東西,一股風從那邊吹來,油炸東西和烤肉的味道順着飄至,真幸福,嘆聲道:“別多想了,我族已經沒了。”

第938章 不卑不亢無平等第161章 想做好人太爲難第975章 新羅日本設新府第130章 要忙他事無閒暇第71章 才子佳人來聚會第174章 安排事情旁人做第484章 夏日炎炎心蠢動第484章 夏日炎炎心蠢動第372章 大海茫茫偶相遇第7章 打探就給送情報第117章 過年纔好賣鞭炮第19章 兵貴神速顯人性第77章 逆境之時騰空起第709章 重工底蘊所爲何第617章 世間茫茫誰害雞第395章 碧海銀沙始降價第944章 冠冕堂皇道輸贏第13章 一天瑣事終不斷第57章 遠方送來制醬蝦第413章 格局不穩隨之變第765章 面對百姓來彙報第68章 ——第六十九章第72章 三人合計出損招第7章 爲其父母壯熊膽第977章 歸家之時天已明第一百一十三章第24章 天降大難徒奈何第45章 一天或許一變幻第835章 一夜之間新開店第600章 初次交鋒互算計第157章 傲骨嶙峋破冰行第517章 鐵路暢通尋因果第202章 誰把江濤心中刻第933章 贈送禮物不敢要第8章 二人出手只輕風第382章 軍民魚水一家親第949章 點點滴滴非平凡第455章 算來算去如先前第733章 拖拖拉拉不利索第717章 一路閒聊願望達第2章 欲問消息求不得第32章 所有錢財換頓飯第594章 遠方嫁女歸鄉至第952章 女人也可是資源第917章 誰的驕傲誰在嬌第19章 張家制度不一同第819章 拍攝電影挖礦去第778章 所聽所見有出入第18章 中午歸來心不寧第177章 考試之前遇棉花第938章 不卑不亢無平等第299章 遊玩之時暖風徐第709章 重工底蘊所爲何第207章 境況悽慘尋破局第77章 逆境之時騰空起第170章 推着縣城往上爬第55章 計劃之中遇奇事第65章 早飯正吃有投湖第197章 千般努力付東流第137章 張家莊子誰嚇人第12章 半夜當中遇火險第262章 路上行人紛紛駐第145章 融資用來買莊子第210章 大雨滂沱後勤營第52章 遠來東家收稻穀第828章 但爲珍珠約對賭第509章 君說梅香梅應香第15章 安下心中一煩憂第18章 雨中閒談思路開第338章 欲想輕閒事又來第238章 故作無事把魚釣第88章 棉花好用在冬天第802章 兵力調動已道破第628章 取捨付出應有擇第382章 軍民魚水一家親第737章 單純的競技與體育第141章 刺史妙計傷枝葉第149章 一邊努力一邊難第776章 尤是臉厚當如官第837章 關鍵時刻有情報第966章 縣令早至撤橋板第489章 手牽着手逛青樓第319章 朝中朝陽聞衆議第274章 縣中三官寒中站第108章 價錢上面出錯了第60章 逃跑之人先送錢第26章 災難來臨誰捨生第618章 免稅內涵緣如此第67章 願意爲友或爲敵第503章 欲擴疆土非西北第127章 夜色朦朦幾許事第41章 見面先提太飢餓第871章 問天尋命醫待改第870章 縱向橫向時間催第十四章第242章 秋後收糧定價貴第130章 要忙他事無閒暇第654章 無根無蒂話諜報第289章 衝突到來於提前第9章 連串政策送出來
第938章 不卑不亢無平等第161章 想做好人太爲難第975章 新羅日本設新府第130章 要忙他事無閒暇第71章 才子佳人來聚會第174章 安排事情旁人做第484章 夏日炎炎心蠢動第484章 夏日炎炎心蠢動第372章 大海茫茫偶相遇第7章 打探就給送情報第117章 過年纔好賣鞭炮第19章 兵貴神速顯人性第77章 逆境之時騰空起第709章 重工底蘊所爲何第617章 世間茫茫誰害雞第395章 碧海銀沙始降價第944章 冠冕堂皇道輸贏第13章 一天瑣事終不斷第57章 遠方送來制醬蝦第413章 格局不穩隨之變第765章 面對百姓來彙報第68章 ——第六十九章第72章 三人合計出損招第7章 爲其父母壯熊膽第977章 歸家之時天已明第一百一十三章第24章 天降大難徒奈何第45章 一天或許一變幻第835章 一夜之間新開店第600章 初次交鋒互算計第157章 傲骨嶙峋破冰行第517章 鐵路暢通尋因果第202章 誰把江濤心中刻第933章 贈送禮物不敢要第8章 二人出手只輕風第382章 軍民魚水一家親第949章 點點滴滴非平凡第455章 算來算去如先前第733章 拖拖拉拉不利索第717章 一路閒聊願望達第2章 欲問消息求不得第32章 所有錢財換頓飯第594章 遠方嫁女歸鄉至第952章 女人也可是資源第917章 誰的驕傲誰在嬌第19章 張家制度不一同第819章 拍攝電影挖礦去第778章 所聽所見有出入第18章 中午歸來心不寧第177章 考試之前遇棉花第938章 不卑不亢無平等第299章 遊玩之時暖風徐第709章 重工底蘊所爲何第207章 境況悽慘尋破局第77章 逆境之時騰空起第170章 推着縣城往上爬第55章 計劃之中遇奇事第65章 早飯正吃有投湖第197章 千般努力付東流第137章 張家莊子誰嚇人第12章 半夜當中遇火險第262章 路上行人紛紛駐第145章 融資用來買莊子第210章 大雨滂沱後勤營第52章 遠來東家收稻穀第828章 但爲珍珠約對賭第509章 君說梅香梅應香第15章 安下心中一煩憂第18章 雨中閒談思路開第338章 欲想輕閒事又來第238章 故作無事把魚釣第88章 棉花好用在冬天第802章 兵力調動已道破第628章 取捨付出應有擇第382章 軍民魚水一家親第737章 單純的競技與體育第141章 刺史妙計傷枝葉第149章 一邊努力一邊難第776章 尤是臉厚當如官第837章 關鍵時刻有情報第966章 縣令早至撤橋板第489章 手牽着手逛青樓第319章 朝中朝陽聞衆議第274章 縣中三官寒中站第108章 價錢上面出錯了第60章 逃跑之人先送錢第26章 災難來臨誰捨生第618章 免稅內涵緣如此第67章 願意爲友或爲敵第503章 欲擴疆土非西北第127章 夜色朦朦幾許事第41章 見面先提太飢餓第871章 問天尋命醫待改第870章 縱向橫向時間催第十四章第242章 秋後收糧定價貴第130章 要忙他事無閒暇第654章 無根無蒂話諜報第289章 衝突到來於提前第9章 連串政策送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