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嘉峪關上

陸振恍然大悟的說道:“所以大帥你將他們調入了騎兵?”他雖然很不認同邊重行的這句話,但是作爲邊重行的老部下,他深知邊重行的眼光和爲人。既然邊重行已經這樣說了,那麼必然有他的道理。

邊重行點了點頭:“不錯。只可惜奉帥信帥他們並不在這裡,否則他們五個的進展必定會非常神速。不過這樣也好,至少這是他們摸索出來的經驗,印象也更深一些。”

這次十萬士兵的整編,除了五小郎君的五千騎兵,大部分都被編成了步兵。邊重行本來早就想將五小郎君提拔一級的。但是以前的軍官都已經有了定額,邊重行也不好意思越級提拔。畢竟他們幾個人以前在軍中並無基礎,而且年紀太輕,恐怕難以服衆。看在天意的面子上,全軍上下應該沒人爲難他們。但是怕就怕在河套三路的士兵向來是桀驁不馴,沒有一點手腕是拿捏不住他們的。要是五小郎君因此打擊了信心,那麼必定會在日後的軍事生涯中留下陰影。

不過這次擴軍就不同了

。這次的十萬士兵全部是由預備役直接轉正的新兵,五小郎君的資歷雖淺,但是怎麼說也比新兵強吧。他們又是軒轅軍校的學生,現在兵員又充足,邊重行也就特意將他們提拔了一下,而麾下原本的步兵也變成了騎兵。現在,他們五個應該算是河套最年輕的千騎長校尉了吧。

邊重行將大部分的士兵編成了步兵,這也是和楚相成等人精心商議的結果。現在的河套三路,已經是自成體系。除了昊天自己和天意因爲天下蒼生的原因而繼續終於朝廷,下面的軍政兩方都已經離心。別的不說,就是清風四大名儒之一的林太嶽和以前的朝廷命官夏侯明,他們兩人就覺得河套三路的現狀很好,無論是民生狀況還是行政效率都是遠高於帝國,若是讓他們自行選擇,他們絕對是傾向於現在的狀況。至於推翻清風帝國圖謀自立,他們也許不會贊同,但是也絕對不會反對。

而河套的軍方,那就是上下一心了。血殺等五大戰將就不用說了,邊重行自己就是這樣,在他們五人的眼中,帝國已經失去了最基本的威懾力量。幾個人無論在哪裡張口閉口的都是我們河套如何,而下面的李孝司徒列和春劍賞等人,他們對帝國是完全沒有一點的好感,他們都是河北五路和河套路的百姓,在經過了當年的那一場浩劫之後,他們對帝國的認同感已經消失。不過他們畢竟是河套的高層,在公開場合還知道收斂一點。除了信刻偶爾發發狂言,倒也沒有什麼。而下面的朱石談等人,那就是連帝國最基本的顏面都毫不顧忌了,一個個都是反骨畢現。可以說現在的河套三路,完全有甚於三大世家了。

至於昊天的身邊和河套的兩個盟友。駱祥楚相成和玄機三人一開始就是準備推翻清風的。辛皎此人是無所謂,也許在她的心中,昊天是什麼身份都無所謂。張月婉出身於淮水張家,骨子裡就是反賊。而天舞星河和血色高原,在昊天的身上投入了這麼多本錢,不就是希望昊天能夠造反嗎?

只是,昊天從主觀上來說就不願意自立。雖然楚相成和駱祥保證過,等到河套有能力一統神州的時候,昊天必然會反。但是對於其中的理由,他們卻沒有細說。而天意則是不希望因爲一己之私而讓天下蒙難,而深知昊天和天意爲人的駱祥等人,以後也在沒有在二人的面前提起過。不過他們心中早有計較,我欲下馬,奈何無鞍。黃袍加身的事情又不是沒有發生過,他們絕對不介意再做第二次。

考慮到河套終有一天會牧馬中原。所以在擴軍的時候,楚相成等人就已經考慮清楚了,那就是加強步兵。河套在這之前擁兵近四十萬。其中騎兵在擴軍之後都有十五萬。加上盟友血色高原,河套的騎兵已經達到了恐怖的三十萬

。加上有着優秀的騎兵將領和最精良的血色高原戰馬,如果將騎兵全部集中起來,就算是和西北三大遊牧民族中勢力最大的柔然硬碰硬,都沒有問題。

然而騎兵的費用畢竟太高,而且在帝國南部的江南三路和益州路等地區,騎兵的發揮餘地實在是有限。加上鎮守城池,據險守關,以及大戰的中堅都是步兵,所以在經過了深思熟慮之後,軍政雙方都一致同意多擴張步兵。

邊重行自己本來就是步戰名將,這些士兵落到了他的手中,自然是得心應手。除了三萬被派遣到血色高原邊緣做適應性訓練的士兵,其餘的士兵和着嘉峪關原有的守軍一起全部被邊重行打亂了編制,重新分成四部,由他麾下的拉諾四人分別負責一部。每部三萬人,以半天爲限,輪流防守城牆。嘉峪關依山而建,號稱天下第一雄關,其地勢自然是險要至極。當年西方軍團防守這裡的時候,平時兵力最多的情況下也就是五萬士兵。西布加沙的士兵雖多,但是受限於嘉峪關的地勢,每次能夠投入的最大攻城兵力也就是五萬人。依託着城牆上經過林遠柯改進後的完備的防禦工事,即使率領的只是一羣新兵,但是在河套將領的同心協力下,防線依然是固若金湯。

“大帥。”陸振有些疑惑的說道:“我們河套現在留守的總兵力不過二十八萬,其中還有十萬還是新兵。而我們嘉峪關一線就集中了十五萬士兵,現在玉門關駐軍僅有三萬,安州駐軍兩萬,煌州和定州各有一萬。剩下的三萬騎兵坐鎮延州,以方便對周邊地區的支援。而我們周邊各大勢力和我們河套的關係都不太友好,屬下擔心,若是任有一方舉兵突襲,我們的情況都不甚樂觀。”

邊重行微微一笑:“你說的確實是事實,不過本帥心中自有計較。玉門關雖然僅有三萬駐軍,但春劍賞也是一名悍將。西北三大遊牧民族在去年的一戰之中受創頗深,鐵鷹名將橫石哈桑和秋明孟菲斯由於巨大的損失,聽說已經被閒置。所以他們短時間內不可能舉兵南征。烏瑪王朝雖然已經反叛,但是宰相郭淮爲人精明,以烏瑪的國力,除非他們追隨鐵鷹秋明,他們絕對不會單獨出兵。所以那裡唯一要提防的就是太行路武州方向的東北三國聯軍。但是爲了應對東南局勢,卡辛巴斯從幽雲十六州整整抽掉了四十萬兵力到揚州路。加上東北三國在大河防線上兵力,曼丹雖然強盛,但是一時之間也無法調集太多的兵力。別忘了,冠英的噬魂可是死死的盯着他們軍隊的一舉一動啊。再說,本帥還特意給安州壺口渡口的司徒列配備了整整兩萬騎兵,其中還有一萬重騎兵,若是曼丹真的突襲沙州,那麼在春劍賞證明對敵的時候,司徒列還能夠東渡大河偷襲對方的後背。延州城中還有三萬騎兵,只要他們能夠支撐三天,我們這邊的援軍就能夠以組快速度抵達河西路沙州

。”

“那陰風山脈一線了?李家和宋家對我們可是念念不忘啊。”陸振繼續說道。

“李鐵鳴老謀深算,李蕭漠兄弟甚有乃父風範,若非迫不得已,秦川路絕對不會輕易捲入和我們河套之間的戰事。況且主公和傾城主母的十五萬大軍還在豫州路,若是李家真的敢從陰風古堡出兵,那他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怎樣應對主公的十五萬精銳士兵。至於益州路,宋正風是有四十萬大軍不假,但是此人最喜歡的就是落井下石撿人便宜。上次他偷襲煌州,結果被本帥輕易破解,所以現在必定不會這麼草率。況且血帥和獨帥的十萬士兵就駐守在滇南路,血色高原還有我們盟友的十萬雄兵,如果宋正風真的有膽量發兵北上,那麼血色高原必然會舉兵東進。而以血帥和獨帥的性格,大怒之下必定會率領着大軍北上益州路。宋家向來喜歡計較得失,輕易是不會冒犯我們的。”

“大帥英明。”陸振心悅誠服的說道。

“哼,若是沒有充足的考慮,你以爲楚大人會同意本帥這樣排兵佈陣?那樣的話,你也太小看楚大人了吧?本帥這些天正在考慮,如果時間合適,是不是將河套的所有留守兵力輪流調往我嘉峪關,以增強他們實戰經驗。不然就這麼一羣新兵,以後憑什麼助主公爭霸天下。”邊重行淡淡地說道。舉目遠眺,卻發現颯珊大軍正換下了一批進攻的戰士,而是換上了來自西域三十六國的聯軍。

雖然戰事進展不順,但是西布加沙的心情還算是不壞,只是連續四天的進攻,颯珊王朝已經損失了三萬多士兵,這多少讓西布加沙有些不悅。原本打算的是一來就給對反給一個下馬威,哪知道對方不僅裝備精良,而且將士調度得體,不僅沒有佔到便宜,而且自己的損失也是不小。

坦白地說,西布加沙並不贊同國王阿加硫斯的決定。清風現在雖然已經是衰弱不堪,但是他們的幾個地方領主的實力還是很強大的。別的不說,單單是佔據了青寧路的血色一族和河套的昊天,就不是易於之輩。

嘉峪關他並非沒有來過,在他征戰沙場的四十多年裡,他至少有十年的時間消耗在了嘉峪關下,但是四十年來,他從來沒有登上過嘉峪關的城牆。而在嘉峪關下面折損的士兵,加起來不下二十萬。尤其是當年隨着年輕氣盛的阿加硫斯東征嘉峪關,結果當時一戰就被鐵真斬殺將士近十萬。作爲一名軍人,他以能夠攻陷這樣的雄關而驕傲。不過如果這是以無數士兵的生命作爲代價,最終靠着無數的屍骨而硬攻下來,那他寧願不要。身爲名將,就要有名將的覺悟,他們的榮光,絕非是用戰士的無辜屍骨堆砌而成

。但是,他也明白嘉峪關的重要性。

以宗教立國的颯珊王朝應該是在五十年前和嘉峪關接壤的。那時候的颯珊剛剛滅掉了嘉峪關西南面的中大陸大國安息。當時的國主哈代挾大勝之勢,準備強攻嘉峪關,一窺天朝之富庶。但不幸的是,當時正好是清風在山海關外被東北三國與高麗王朝伏擊的第二年,滿腔怒火的清風帝國當時是將全部的怒火發泄到了颯珊之上。結果颯珊三十萬大軍攻關就越,士兵折損大半,連帶着哈代自己也被城牆上的投石機砸成了肉醬。成爲了颯珊王朝的國恥。西布加沙還清晰地記得,就在他們攻關的頭一年,清風帝國才喪失了整整五十萬精銳,而當時嘉峪關的駐軍僅僅只有三萬。即使是到了最後,嘉峪關的駐軍也就僅僅是六萬。而當時的駐軍統領就是一年前剛剛纔從東北長城防線掉過來的偏將鐵真。而十多年前再次大舉進攻的時候,又是這個鐵真,剛好那時候他被貶謫安西路,結果颯珊又再次碰了一鼻子的灰。當然,現在的鐵真已經是清風的兵部尚書兼天下兵馬大元帥了。

就是這個已經是九十多歲的老人,他不僅兩次重挫了颯珊王朝,而且將西域三十六國的地盤牢牢的抓在了手裡,使其成爲清風在面對颯珊和柔然時的一道屏障。好不容易等到這個老人調回了天都聖京,但這個時候柔然已經開始躍過西域三十六國,頻繁劫掠颯珊北部國土。最憤怒的時候,清風帝國是倒下了,但在西北剛剛站起來的河套昊天,也明顯不是一隻好鳥。至少眼前的這個邊重行就不是一個好啃的骨頭。

因爲無法在東面取得理想的戰果,所以颯珊只好把注意力西面的西大陸和東南面的孔雀王朝。然而攻取孔雀王朝要先越過卡塔爾大沙漠,而這個時候的孔雀王朝雖然已經瀕臨崩潰,但是在西北邊疆上的駐軍卻是特別強悍,因此颯珊每次都是無功而返。

而要是西進,那麼必然會再次和奧布斯堡帝國交手。阿加硫斯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妻子是尼古拉斯二世的女兒,但是他不可以不在乎奧布斯堡帝國那彪悍的軍事實力和蘇加涅夫那凌厲的攻勢。當年若不是西布加沙拼死擋住了蘇加涅夫的凌厲攻勢,恐怕現在的颯珊都已經亡國。

因爲這個原因,颯珊不得不把注意力轉移到西域三十六國身上。死亡之海大沙漠固然可怕,但是由於商路的通暢,西域三十六國積累的財富也同樣誘人。然而西域三十六國雖然單體實力很弱,但是聯合起來之後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加上還有柔然在背後支持,因此並沒有取得多大的戰果。所以在經過了深思熟慮之後,颯珊還是決定將突破點選在了嘉峪關上。

第362章 昊天的承諾第704章 徵東都護府第762章 塞外白骨城第771章 首戰颯珊第332章 清風帝國輓歌(三)第653章 勸說第649章 平郎之死第120章 五小郎君第304章 太行風雲再起(六)第463章 戰颯珊第723章 耶律滄海隕落第703章 秋沐獻計第437章 畢其功於一役(四)第722章 獨孤的神話第517章 麒麟滅青雲破第815章 騎虎難下第57章 祭春宴會第421章 太牢祭天第497章 論水師第295章 海西來襲第219章 奉敬領兵(四)後記第157章 獨孤領兵(上)第206章 蓄勢待發第159章 獨孤領兵(下)第705章 破城第154章 昊天出遊(上)第143章 昊天的擔心第184章 初戰江南(下)第245章 滇南有急第607章 決戰菜子壩(上)第517章 麒麟滅青雲破第170章 白耳遇襲第250章 流氓將領第819章 英雄遲暮第435章 畢其功於一役(二)第296章 中計的金德山第208章 戰極樂(上)第490章 結盟烏瑪第677章 潛在的新世家第746章 人竟相食第370章 攻城汝州第16章 北伐(三)第557章 等待第262章 要價第486章 龍錚揚威第622章 楚相成南下第556章 棋逢對手第290章 掣肘第342章 雲朵金詔第506章 彪悍靈仙第369章 極樂建國第231章 彪悍的信刻第263章 英烈帝的決心第331章 清風帝國輓歌(二)第348章 昊天的迷茫第161章 初戰金花第124章 極樂聯盟第346章 河套軍人第699章 拜京援軍第268章 探底(四)第753章 屠烏瑪第350章 新兵第331章 清風帝國輓歌(二)第688章 巡視領地第429章 並肩抗敵第29章 靖北侯府第342章 雲朵金詔第97章 援兵何在(三)第147章 西線偏師(上)第260章 朝議(中)第86章 壺口會戰(二)第366章 昊天家宴(上)第342章 昊天的轉變第111章 戰桑州第331章 清風帝國輓歌(二)第93章 壺口會戰(九)第602章 將軍百戰死第221章 奉敬領兵(六)第462章 西路軍第204章 會面第215章 欲戰第489章 迷惑第284章 花園渡口(上)第33章 密豐城第675章 滅東倭(下)第418章 軍事改革的前奏第52章 再遇刺殺第317章 北上第155章 昊天出遊(中)第630章 最後的將軍第286章 呂布迷第113章 月婉到來第486章 龍錚揚威第250章 流氓將領第173章 嘉峪關上第219章 奉敬領兵(四)第109章 兵發何處第147章 西線偏師(上)第132章 淮水危急
第362章 昊天的承諾第704章 徵東都護府第762章 塞外白骨城第771章 首戰颯珊第332章 清風帝國輓歌(三)第653章 勸說第649章 平郎之死第120章 五小郎君第304章 太行風雲再起(六)第463章 戰颯珊第723章 耶律滄海隕落第703章 秋沐獻計第437章 畢其功於一役(四)第722章 獨孤的神話第517章 麒麟滅青雲破第815章 騎虎難下第57章 祭春宴會第421章 太牢祭天第497章 論水師第295章 海西來襲第219章 奉敬領兵(四)後記第157章 獨孤領兵(上)第206章 蓄勢待發第159章 獨孤領兵(下)第705章 破城第154章 昊天出遊(上)第143章 昊天的擔心第184章 初戰江南(下)第245章 滇南有急第607章 決戰菜子壩(上)第517章 麒麟滅青雲破第170章 白耳遇襲第250章 流氓將領第819章 英雄遲暮第435章 畢其功於一役(二)第296章 中計的金德山第208章 戰極樂(上)第490章 結盟烏瑪第677章 潛在的新世家第746章 人竟相食第370章 攻城汝州第16章 北伐(三)第557章 等待第262章 要價第486章 龍錚揚威第622章 楚相成南下第556章 棋逢對手第290章 掣肘第342章 雲朵金詔第506章 彪悍靈仙第369章 極樂建國第231章 彪悍的信刻第263章 英烈帝的決心第331章 清風帝國輓歌(二)第348章 昊天的迷茫第161章 初戰金花第124章 極樂聯盟第346章 河套軍人第699章 拜京援軍第268章 探底(四)第753章 屠烏瑪第350章 新兵第331章 清風帝國輓歌(二)第688章 巡視領地第429章 並肩抗敵第29章 靖北侯府第342章 雲朵金詔第97章 援兵何在(三)第147章 西線偏師(上)第260章 朝議(中)第86章 壺口會戰(二)第366章 昊天家宴(上)第342章 昊天的轉變第111章 戰桑州第331章 清風帝國輓歌(二)第93章 壺口會戰(九)第602章 將軍百戰死第221章 奉敬領兵(六)第462章 西路軍第204章 會面第215章 欲戰第489章 迷惑第284章 花園渡口(上)第33章 密豐城第675章 滅東倭(下)第418章 軍事改革的前奏第52章 再遇刺殺第317章 北上第155章 昊天出遊(中)第630章 最後的將軍第286章 呂布迷第113章 月婉到來第486章 龍錚揚威第250章 流氓將領第173章 嘉峪關上第219章 奉敬領兵(四)第109章 兵發何處第147章 西線偏師(上)第132章 淮水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