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衛聖令

“西聖教乃是西大陸的精神支柱,必須以雷公打豆腐之勢一舉將其蕩平。當然,剷除西聖教是不現實的,我們現在有這個時間,有這個能力,但沒這個必要,除非我們想將西大陸所有國家全部沒了。我們要給他們一個終身難忘的教訓,讓他們明白,對於我們的任何挑釁,都絕對是很不明智的。”

說道這裡,玄機有些擔心的說道:“這個計劃唯一的漏洞就是,如果西聖教對西大陸這些公爵領主們的影響力真的有那麼巨大,趁着我們主力離開,他們不惜一切代價的率軍圍攻達科,那主公你的處境就危險了。要不,將鳳舞或者龍驤軍團留下一個?”

昊天哈哈一笑:“軍師,西大陸的這些老爺兵,不是我昊天吹噓,我們河套將士以一敵十是輕輕鬆鬆。只要你們那邊能夠保持一如既往的強勢,那這些公爵領主們就會老老實實的跪在我昊天的腳下。況且,如果他們真的出兵,就算抵擋不住,我們也能夠向東撤退。易北河已經冰封,我們的浮橋也還在,對岸還有奉敬和虎賁軍團的二十萬精銳將士,他們能拿我昊天怎樣?”

昊天冷哼了一聲,臉上的表情也猙獰起來:“如果他們真的有這個膽量,我昊天倒是求之不得!”

河套方面都是殺伐果斷之人,玄機只用了不到一盞茶的時間就拿出了作戰方案,經過駱祥的潤色,立刻傳達下面的各個軍團長。駱祥關心的主要是軍隊的後勤補給問題,不過發現玄機對四路大軍的行軍路線都做出了明確的指示,都是通過這些已經向河套臣服的小公國和地方領主的地盤,根本不用擔心補給的問題,駱祥不由得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次河套調集了整整六十萬大軍出征,四路大軍的領兵大將全部都是神州的頂尖將領,而拉丁王國總兵力不過二十五萬,大半還集中在那不勒斯山系,根本無法擋住河套大軍的攻擊。勝利是必然的,但需要的是勝的漂亮。

“主公請放心,最多半月,我們就能將拉丁王國徹底蕩平。”玄機傲然說道。

昊天只是哈哈一笑:“既然如此,那我就在這裡等着你們的好消息。不過,我希望你們能夠在臘月三十之前趕回來,不然,今年的祭春節,我們將相當的孤獨啊。”

達科之戰後,西大陸再次戰雲密佈。而在遙遠的東方神州,也同樣是不甘寂寞。

祭春節將至,李鐵鳴準備趁着這個機會反動大規模的進攻。在復辟的中興帝的同意下,烏必蒼雄率領十萬騎兵突襲青寧,李鐵戰率領已經恢復爲赤眉軍團的破滅軍團十萬將士強攻陰風古堡,而作爲主力的定南、黃巾、極樂和中興帝新組建的禁衛軍共計三十萬人則是準備踏着已經冰封的大河,出兵幽雲十六州。

不過,河套方面早就洞悉了李鐵鳴的全盤作戰計劃,並且在數天之前,邊重行就對河套大軍的不妨作出了調整。血色高原戰區由靈仙全權統帥,下轄血色一族留守的十五萬士兵和磐石軍團三萬士兵。麒麟軍團歐先亮的四萬步兵已經調遣到了大河防線。

陰風古堡戰區,最高指揮爲磐石軍團大將拉諾。下轄磐石軍團五萬士兵和赤蛇軍團包括副軍團長賈俊樓在內的四萬將士,防止秦川士兵北上。

至於大河防線,自然是邊重行親自鎮守。他手中除了朱希高的五萬磐石軍團老部下,還有張振奮的五萬青龍軍團騎兵和剛剛抵達的麒麟軍團歐先亮四萬步兵,總兵力十四萬。

大河冰封之前,高麗水師便已經撤退到東海之上,現在邊重行能夠依靠的只能是自己。

在此戰之前,朱兆和李鐵鳴等人曾經無數次的推演過戰局的過程。對於河套大軍來說,他們唯一的依仗就是大河天險,而大河冰封,高麗水師已經前往東海之上,邊重行手中僅僅只有十五萬不到的士兵,要想防住長達千里的大河防線,根本不可能。

朱兆和成國赤等人對自己的指揮才華都有着充分的自信。朱兆乃是當年的極樂第一名將,即便是在整個神州大陸都是赫赫有名。而定南軍團乃是歐陽靖忠南方軍區的老部下,戰鬥力自然非同小可。二十餘萬大軍兵分三路,成國赤從豫州路洛州、張珂亮黃巾軍團從許州花園渡口、朱兆從揚州路寧州同時出兵北上。中興帝的五萬禁衛軍則是作爲大軍的最後機動力量,隨時準備增援前方。

“河套大軍打仗向來喜歡集中優勢兵力,營造局部優勢。如果我們合兵一處,以邊重行的軍事才華,說不定還真能夠將我們擋住。因此,不妨兵分三路,邊重行最多就是擋住一路。而我們只要有一支軍隊能夠殺入幽雲十六州,那就是勝利。”開戰之前,安永昌自信滿滿的說道。

根據情報人員的彙報,邊重行將河套主力置於北原路和東海路交界附近,張珂亮的黃巾軍團應該是河套的重點防範對象,而在東西兩路的突破點上,河套並沒有佈置有力的軍隊。

“王爺,你堅持住,只要你這裡能夠拖住邊重行主力,本軍團長和朱帥大軍突破大河防線之後,立刻兩面夾擊邊重行。”成國赤笑呵呵的說道。由於淮水張家有擁戴中興帝復辟之功。因此中興帝特地冊封張珂亮爲威遠王。

張珂亮愁眉苦臉的說道:“兩位一定要儘快啊,邊重行乃是天下第一防守名將,而且又佔據地利,我們可不能有絲毫的大意。”

成國赤和朱兆自然是滿口答應。而中興帝看見張珂亮如此的不上道,乾脆將自己新組建的禁衛軍也撥了兩萬給他壯膽。

安永昌的計劃很是周全,在成國赤進攻的洛州段防線上,河套確實沒有佈置多少兵力,確切的說,僅僅只有一個人在這裡鎮守。

卻說成國赤率領定南軍團小心翼翼的跨過兵鋒的大河,正要派兵四面出擊,一人一騎已經踏着清晨的露水朝着定南軍團馳來。定南軍團的先鋒一遇到這個人,居然止住了腳步。成國赤和副軍團長朱赤崖大怒,兩人親自來到前鋒營,不過一看見瞠晨霧中出現的這個老人,兩人頓時也鄢了。來人正是清風帝國時的南方軍區鎮守使歐陽靖忠。

歐陽靖忠一看見自己的兩個不肖部下,頓時勃然大怒,好在他脾氣一向很好,並沒有提起馬鞭便抽人,而是將兩人加上幕僚長方勤山以及遠在天都聖京的顧長風狠狠的痛斥了一番,然後讓兩人立刻率領大軍滾回去。

歐陽靖忠掌控南方軍團近三十年,成國赤等人全部都是他的老部下,整個南方軍團的將士全部都是這個老人一手招募,並且在老人的指揮下奮勇作戰,和向行的東方軍團一起,成爲當時日落西山的清風帝國最後的支撐。一看見歐陽靖忠,頓時整個軍團的人都沒氣了。居然連反駁都不敢,成國赤和朱赤崖灰溜溜的率領着南方軍團的將士返回大河以南。

“混賬!成國赤他們究竟在做什麼?歐陽靖忠投降逆賊昊天,乃是十惡不赦之人,他們居然被他一言喝退,還有沒有帝人的氣節?還有沒有將朕的命令放在眼裡?”中興帝得知前線的情況,氣得七竅生煙。

安永昌也是愁眉不展,他也沒有想到,河套一兵不出,就將三路大軍中戰鬥力最強的定南軍團逼退。他和歐陽靖忠同朝爲臣數十年,自然知道歐陽靖忠是怎樣的一個人,有着怎樣的人格魅力。掌控大湖路近三十年,歐陽靖忠簡直就是大湖路的無冕之王。而且比起三大世家來,歐陽靖忠更得民心。即便是在清風帝國強盛時期,歐陽靖忠在大湖路都是一言九鼎。當時神宗顯烈帝的聖旨如果沒有歐陽靖忠的點頭,根本無法在大湖路傳達。

定南軍團是南方軍區的老兵底子,這些人都是歐陽靖忠的老部下,要他們違抗歐陽靖忠的命令,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安永昌同情的看着中興帝,好不容易重新登上王位,雖然只是一個沒有任何實權的空殼子,不過至少圓了復辟的夢想。然而如果不能在昊天返回神州之前擊敗邊重行或者是鞏固目前的防線,那座下的龍椅很快就會成爲過眼煙雲。

五路大軍同時出發,烏必蒼雄還沒有踏出邏些,便被單賀奇率領大軍途中偷襲,如果不是單賀奇看在同爲血色一族的份上,並沒有趕盡殺絕,而磐石軍團的三萬步兵明顯不適合追殲戰,否則安永昌不敢想象烏必蒼雄還能夠帶着多少士兵回去。

李鐵鳴兄弟的赤眉軍團在陰風古堡下奮戰了一天一夜,寸功未建,己方損失慘重。李鐵戰甚至懷疑自己在這裡浪費兵力是否有意義。

成國赤的定南軍團原本是大河戰線上最鋒利的尖刀,但沒想到歐陽靖忠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冒了出來,一句話就讓定南軍團滾回大河以南。

朱兆率領的三萬極樂聖教士兵倒是順利跨過大河防線,結果剛剛上岸,還沒看清敵情,河套的青龍軍團就已經到來,張振奮和朱兆也算是老對頭。雙方一見面自然用不着任何的客套,提起兵器就乒乒乓乓的開打。朱兆麾下全部是步兵,即便是在極樂聖教全盛時期,他們的單兵素質也無法和河套的主力軍團相比。何況現在這支軍隊還是草草成軍的壯丁軍?朱兆一看見情況不對,啥都不說,丟下幾千士兵斷後,自己立刻率領大軍逃走。

不得不說,朱兆確實是天下第一流的名將,尤其是在逃命功夫之上,根本沒有人能夠和他相提並論。三萬步兵出去,最後居然讓他帶着超過兩萬五千士兵返回大河以南。

至於中路的張珂亮黃巾軍團,剛剛踏過大河就遭到了邊重行的主動進攻。在所有人的印象之中,邊重行都是當之無愧的防守大師,於是所有的人都忽視了一點,那就是善守者必善攻,而善攻者未必善守。剛剛升任威遠王的張珂亮老將軍就爲自己的認識誤差而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黃巾軍團剛剛過河,邊重行就到了。磐石軍團五萬士兵爲中軍,邊重行獨臂提槍親自領軍上陣,麒麟軍團歐先亮從側翼突擊。立足不穩的黃巾軍團士兵被養精蓄銳的河套大軍輕鬆擊潰,張珂亮匆忙率軍撤退。出征時的十萬大軍,能夠回到大河以南的,還不到六萬,其餘的絕大部分都成了俘虜。

“黃巾軍團士兵的戰鬥力太差,如果是在淮水本土或是江南三路,他們絕對不會如此不濟。張珂亮的指揮藝術相當的差勁,雖然是打了一輩子的仗,但只能用才能平庸來形容。他唯一值得驕傲的就是在戰場上這麼多年居然沒有不幸戰死。張家士兵的士氣也很低落,僅僅是被圍困,就放下兵器投降。在張蒼雄時代,黃巾軍團絕對算的上是一支勁旅。”李蕭漠侃侃而談道。

第679章:李家歸降第305章:朝議(一)第171章:樸志成的小計第714章:滅極樂(五)第394章:淮水張家第774章:三路出擊第908章:反正我信了第688章:單挑第234章:何去何從第131章:安永昌的面目第172章:勝利告終第5章:天意的義父第124章:欲南下第1章:謀劃第870章:亂石荒原(三)第530章:獨孤的疑惑第687章:辛皎教子第236章:極樂聖教第218章:金花猴子第27章:火攻第674章:求和第53章:試探第10章:駱詳的逆襲第920章:什麼叫做悽慘第208章:幽雲的老者第550章:傾城解惑(一)第659章:白帝城陷落第342章:太行風雲再起(二)第103章:英武再現第862章:絕對優勢第50章:合兵一處第660章:決戰菜子壩(一)第901章:各出奇兵第6章:天機谷第329章:呂布迷第622章:虎賁出擊第426章:如何出兵?第107章:黛絲兒第915章:演戲第889章:樓蘭第56章:卜先至第636章:使者北上第587章:無奈的隱瞞第280章:崇明島水戰(三)第476章:龍勝歸來第65章:憐花人第828章:辛皎進言第415章:東倭名將的才華第300章:金川海子(一)第441章: 兩腳羊第745章:淮水請降第126章:猶豫不決第239章:嘉峪關上第8章:問對(一)第344章:太行風雲再起(四)第62章:離去第466章:洪州會晤第880章:決戰乘風海子(一)第5章:天意的義父第605章:驚天陰謀第567章:玄機的建議第714章:滅極樂(五)第160章:昊天出遊(二)第111章:勤王令第588章:秦川水師第233章:名將朱兆第548章:信刻之敗第899章:謠言四起第484章:並肩抗敵(二)第70章:相互算計第339章:全勝第259章:邊重行的用兵之道第900章:戰颯珊第79章:嫁與不嫁?第191章:初戰江南(二)第312章:探底(二)第224章:樸志成第479章:極樂流寇第293章:安越王國第555章:衝鋒!(三)第493章:殺!殺!殺!第185章:先發制人(二)第811章:窘境第107章:黛絲兒第254章:西北的戰事第889章:樓蘭第193章: 河邊的大戰第465章:大戰前夜第471章:血洗臨州第936章:刮地皮第384章:刑杖第636章:使者北上第338章:中計的金德山第326章:漏掉的一環第689章:妾年四十絲滿頭第145章:突襲之戰(一)第61章:發難第428章:聞香識敵軍第783章:擒王(二)第245章:偷香
第679章:李家歸降第305章:朝議(一)第171章:樸志成的小計第714章:滅極樂(五)第394章:淮水張家第774章:三路出擊第908章:反正我信了第688章:單挑第234章:何去何從第131章:安永昌的面目第172章:勝利告終第5章:天意的義父第124章:欲南下第1章:謀劃第870章:亂石荒原(三)第530章:獨孤的疑惑第687章:辛皎教子第236章:極樂聖教第218章:金花猴子第27章:火攻第674章:求和第53章:試探第10章:駱詳的逆襲第920章:什麼叫做悽慘第208章:幽雲的老者第550章:傾城解惑(一)第659章:白帝城陷落第342章:太行風雲再起(二)第103章:英武再現第862章:絕對優勢第50章:合兵一處第660章:決戰菜子壩(一)第901章:各出奇兵第6章:天機谷第329章:呂布迷第622章:虎賁出擊第426章:如何出兵?第107章:黛絲兒第915章:演戲第889章:樓蘭第56章:卜先至第636章:使者北上第587章:無奈的隱瞞第280章:崇明島水戰(三)第476章:龍勝歸來第65章:憐花人第828章:辛皎進言第415章:東倭名將的才華第300章:金川海子(一)第441章: 兩腳羊第745章:淮水請降第126章:猶豫不決第239章:嘉峪關上第8章:問對(一)第344章:太行風雲再起(四)第62章:離去第466章:洪州會晤第880章:決戰乘風海子(一)第5章:天意的義父第605章:驚天陰謀第567章:玄機的建議第714章:滅極樂(五)第160章:昊天出遊(二)第111章:勤王令第588章:秦川水師第233章:名將朱兆第548章:信刻之敗第899章:謠言四起第484章:並肩抗敵(二)第70章:相互算計第339章:全勝第259章:邊重行的用兵之道第900章:戰颯珊第79章:嫁與不嫁?第191章:初戰江南(二)第312章:探底(二)第224章:樸志成第479章:極樂流寇第293章:安越王國第555章:衝鋒!(三)第493章:殺!殺!殺!第185章:先發制人(二)第811章:窘境第107章:黛絲兒第254章:西北的戰事第889章:樓蘭第193章: 河邊的大戰第465章:大戰前夜第471章:血洗臨州第936章:刮地皮第384章:刑杖第636章:使者北上第338章:中計的金德山第326章:漏掉的一環第689章:妾年四十絲滿頭第145章:突襲之戰(一)第61章:發難第428章:聞香識敵軍第783章:擒王(二)第245章: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