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現已連和突厥、李密,形勢對我軍極爲有利。”劉文靜注視着李淵,很自信地說,“倘若大將軍此時下令發兵,必將很快拿下長安城。”
“是啊,大將軍,機不可失,請三思!”緊跟着,裴寂也站出來催促李淵發兵入關。
隨後,李建成、長孫順德、劉政會、殷開山、段志玄等人也紛紛懇請李淵下令舉兵起事。
李淵瞧着衆人態度如此懇切,求戰慾望如此強烈,甚爲歡欣。考慮了好大會兒後,李淵終於點頭同意了大家的請求,決定發兵入關。
經過一番精心準備之後,李淵請夏侯端占卦擇吉日,並於該日上午召集所有將士于軍營前誓師。大將軍李淵身披金甲,威風凜凜地立在點將臺上。面對着臺下黑壓壓一片操戈的將士,他情緒激揚,慷慨陳辭,以鼓舞士氣。將士們聽着大將軍極具鼓動的激越言辭,一個個熱血沸騰,激情澎湃,敞開大嗓門高呼,一時間聲如雷鳴,響徹雲霄。
誓師儀式完畢,李淵一聲令下,全軍開拔。於是,千軍萬馬頂着盛夏炎炎烈日,沿着官道快速前行。一時間馬蹄山響,塵土飛揚,遮天蔽日。
三天後,李淵率領大部隊進入西河。郡丞親自出門相迎,言語十分謙恭卑屈。接着,他又設宴款待衆將領。
由於不久前發生過戰事,所到之處皆是殘垣斷壁,破屋廢墟,情景相當凋敗。作爲此役的統軍李世民眼看此情此景,心中不免有些黯然神傷,長吁短嘆。然而他清楚天下紛亂之際,唯有通過戰爭才能獲取安定與和平。戰爭是殘酷的,卻又是不可或缺的。他站在夕陽映照着城牆上,環顧四周,一邊思想着。他明白戰爭對他來說纔剛剛開始,更殘酷的現實還在後面等着自己。
李世民並不是一個嗜血的好戰者,但他內心深處很渴望戰鬥,因爲它能爲他實現心中偉大的抱負和理想。他希望通過戰爭,奪取政權,建立一個和平、繁榮和富強的國家,讓天下蒼生安居樂業,富足幸福。對於如此宏偉的藍圖,他纔剛剛拿起筆來描繪,前景無疑是個未知數。不過,這個意志堅定、滿懷信心的年輕人相信,只要努力奮鬥,一切都會實現。他激動地伸出拳頭,對着落日使勁揮動了一下。
這時,李建成悄沒聲息地走到李世民身旁。李世民見了大哥,趕忙施禮。李建成沒說什麼,那張有點陰沉的瘦長臉上擠出絲笑容。沉默地眺望了好大會兒暮色漸濃的原野和青山,李建成方回過頭低聲問李世民義軍能否順利攻佔長安。李世民目光堅毅地注視着大哥,沉吟片刻後,非常自信地回答他一定能攻入長安,平定天下。李建成聽二弟這麼一說,心中的疑慮釋去不少,面色也明朗了許多。隨後,兄弟倆便迎着夾着股熱氣的風,談論着即將到來的戰鬥,內心涌動着豪情壯志。
李淵深知民心向背對自己事業的成敗有多麼重要。因此,他一進西河郡,就四處奔走,慰勞官吏和百姓,並且開倉放糧,賑濟貧民。緊接着,他又大封官職,凡年紀七十以上者均授予散官職務,對那些豪強俊傑更是大加賞識,委以重任,依據才能授予官職。李淵可謂視烏紗帽如粗布,一天竟然任命官員達一千餘人,實屬罕見,甚至可以說是空前絕後。這一舉措自然令滿城人欣喜萬分,高度讚揚了唐國公的美德與慷慨大度。爲此李淵也非常欣慰,因爲他僅用幾擔麥粟和隨口而出的烏紗帽,就換來了現在自己最需要的民心。真是太高明瞭!李淵暗自爲自己的才智而得意洋洋。
然而,李世民那張豐滿英俊的面龐上佈滿了愁雲。因爲他遇事能冷靜思考,且高瞻遠矚。他清楚父親這樣大批量地生產烏紗帽會使官員隊伍迅速膨脹,增加府庫支出,爲將來治理國家埋下隱患。當然,他心裡也很明白父親這樣做,是爲了收買人心,爲自己樹立良好的形象,從而讓天下人歸順他。
得民心者,得天下。李世民從聖賢之書中明白這個道理,也從父親的一言一行中體會到其中三昧,並儘量將它運用到自己的實踐中去。因此,面對父親無所顧忌地拿帽子換取民心時,他一時茫然不知所措。他想告訴父親這樣做所帶來的嚴重後果,勸他適可而止,可心裡又清楚父親肯定不會聽自己的,到時反倒會受父親的訓斥,罵他不懂民心是何等重要。因此他只能悶在心裡,不敢吭聲,心情自然不暢。
就在李世民爲父親有欠考慮的舉措而煩惱之時,李淵下令部隊日夜兼程,開往霍邑。因爲他們已經刺探到了敵情,隋將宋老生已率部隊屯守霍邑,屈突通也領兵數萬駐紮河東。所以,李淵想倍道前進,趕在宋老生尚未完成部署之前打他個措手不及。
然而,天公不作美,陰沉沉的空中不斷地飄灑着秋雨,時大時小。氣溫倒是因陰雨驟然降低了不少,令人感受到了初秋的涼意。可道路泥濘,給行軍造成了極大的困難。特別是進入山村地帶之後,路面越發崎嶇陡峭,泥濘不堪,故而常有馬匹陷入泥潭,或滑落峭崖之下。李淵心裡雖焦急不已,卻也無奈,爲了保證兵馬的安全,只好令部隊減速行軍。
比預期延誤了兩天,大部隊才翻過雀鼠谷,抵達距離霍邑五十餘里的賈胡堡,並在周圍的空曠地帶安營紮寨,連夜修築防禦工事。
李淵很想立馬與宋老生決戰,然天不相助,雨水連綿,且雨勢不斷加大,因而只好按兵不動。李淵仰天長嘆了一陣,然後便安下心召集手下文武官員商議軍政大事。衆人暢所欲言,各執一詞。李世民、劉文靜等人主張借雨強行進軍霍邑,而李淵裴寂則認爲雨水過後再全力攻打宋老生,現今正好趁下雨之際休整兵馬,養精蓄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