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是誰

最新一期文學報上市的時候,搶購的人明顯少了一些。

因爲上一期的最新一章《重生》結尾處,池非先生已經說過,第二卷《重生》整書即將上市。

因此第二天一早就有許多書迷在各書店門口排隊搶購新書。

既然書都已經買到了,報紙上接下來幾章要連載的劇情也知道了,因此搶購文學報的人就少一些。

雖然文學報上也連載着其他幾本新書,但跟《重生》相比,對讀者的吸引力還是差太多了。許多人就是爲了看《重生》纔會長期買文學報。

第二卷《重生》的總體劇情,就是描寫江銘和周海清參加童子試的整個經過。

童子試亦稱童試,一共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的考試。

縣試一般由知縣主持,本縣童生要有同考者五人互結,並且有本縣廩生作保,才能參加考試。試期多在二月,考四到五場,內容有八股文、詩賦、策論等,考試合格後纔可應府試。

府試由知府或直隸州知州、直隸廳同知主持,考試內容和場次與縣試相同,試期多在四月。府試合格方可參加院試。

院試又叫道試,由主管一省諸儒生事務的學政主持。院試合格後稱秀才,方可正式參加科舉考試。

第一關縣試是最簡單的,江銘和周海清很順利就通過了。

第二關府試就要命了,因爲最後一場考試抽到了臭號,也就是茅坑旁邊的號舍。

在經歷各種既噁心又搞笑的折磨後,原本江銘都以爲自己鐵定考不上了。

結果他運氣好到爆,竟然剛好排在最後一名,非常驚險地通過了府試。

在得知長子成了童生後,江父大喜過望,恨不得立刻大擺宴席,但被江銘攔住了,說等他參加完院試再說。

看到江銘越來越有出息,繼母茶氏心裡越發焦急,於是又想出了一條毒計:她叫自己表哥去買通幾個見錢眼開的亡命之徒,然後讓他們冒充山賊,好在路上殺掉江銘。

還好江銘早就擔心路上可能不安全,於是乘坐自家的馬車帶着周海清跟隨一支商隊一起上路。

由於商隊人多勢衆,而且還有一批專門負責保護商隊安全的保鏢,那些冒充山賊的亡命之徒不敢輕舉妄動,只能眼睜睜地放他們溜走。

江家正好在省城也有房子,到了省城後,江銘和周海清在隨行管家的安排下,住進了自家的房子,開始作最後的準備。

茶氏的表哥見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他先找來一個當地的小偷,然後指使他把一些寫有答案的試題找機會偷偷塞到江銘的考籃裡。

只要官兵檢查的時候從江銘身上發現這些東西,立刻就能讓江銘身敗名裂。

這招真是太毒了。讀者們看到這裡,都恨得牙癢癢。

果然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茶氏和她表哥真是一丘之貉,都是心思歹毒之人。

幸好江銘不是真正的無知孩童,而是活過一世的人,對陌生人充滿了警覺。

他在考場外面等待開門的時候,看到有個形跡可疑的男人正鬼鬼祟祟地靠過來,他立刻心生警惕。

就在對方剛準備將試題塞到江銘的考籃時,已經練武一年多的江銘立刻抓住對方的手腕不讓他得逞。

那小偷知道自己被人發現了,不敢再亂來,趕緊抽回被抓的那隻手調頭就跑。

因爲考試要緊,江銘不想引起騷動,只好就這樣放他走。

進入考場領到考題後,江銘和周海清分別開始考試。

池非知道像簡書棋這樣考過科舉的人,肯定會以過往的試題來進行練習作答。就像現代的考生往往會以歷年真題來練習一樣。

因此他特意請簡書棋挑出幾個他以前做過的,有代表性的真題,然後直接用這些真題作爲文中的考題,並且用簡書棋所寫的答案作爲江銘的答案。這就保證了答案的真實性和原創性。

能憑自己本事考上舉人的簡書棋還是有真材實料的,他的答題自然不會差到哪裡去。

這一下果然是神來之筆。不僅那些普通讀者看到這些考題和答案的時候覺得精彩無比,就連那些有志於科舉的讀書人也不禁拍案叫絕,更加深信池非先生果然是考過科舉的前輩,對他更加推崇備至。

院試結束後,江銘和周海清開始心神恍惚地等待着結果。

能否通過院試成爲秀才,對他們兩人都同樣重要。

周海清是爲了改變窮困的生活,讓母親不再那麼辛苦,並且讓自己能有更好的前途。

而江銘則是爲了不再重複上一世悲慘的結局,想通過科舉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因此能否考上秀才對他同樣重要。

還好皇天不負有心人,在經過緊張而漫長的等待後,官府終於貼榜了。

排在榜首第一名的正是周海清,他成了案首。

而江銘排在第六位,也順利上榜成爲了一名新科秀才。

在看到紅榜上自己的名字時,不僅周海清哭了,就連江銘也忍不住淚流滿面。

這一刻,江銘知道,這一世他的命運終於發生了改變,他不會再重蹈覆轍了。

看到這一幕,許多讀者也覺得十分感動。

江銘確實不容易啊。

這就是《重生》第二卷的內容,讀者們對這卷讚不絕口,新書幾度賣斷貨。各地無數訂單紛紛涌向出版的聚雅齋,再度開啓了趕貨節奏。

隨着第二卷的出版,文學報的銷量按理來說應該會減少一些,畢竟接下來的內容也都知道了。

然而誰也沒想到,最新一期文學報卻突然出現了從未有過的斷貨。

不僅一萬七千份全部售磬,而且許多人想買也買不到。

造成這波銷量大爆發的原因,竟然是因爲池非先生在正文末尾所寫的幾行字。

只見在《重生》的正文下方,寫着這樣一段話:

最近池某做了件錯事,辜負了一個好朋友。

原本池某應該親自上門道歉的,但因爲某些原因不方便登門,只好借文學報向那位朋友致歉。

如果這些話對各位造成什麼不便的話,請各位見諒。

以下是我對那位朋友所說的話,希望對方能夠看到。

阿止,對不起,我不是有心瞞你的。

只是很多事不知怎麼開口,這才造成了今天的誤會。

在這裡我真誠向你道歉,希望你能夠原諒我。

如果你方便過來的話,我一定爲你準備一桌好菜作爲賠罪。

池非敬上。

………………………………

所有第一次看到這段話的讀者,腦子裡只有一個想法:阿止是誰?

053 第三卷347 江口284 徵兵131 新京報160 回升308 局勢285 和安094 轉變144 復刊087 準備002 入城189 驗證110 萬事俱備199 迴歸083 營收298 失火185 散佈121 參觀308 局勢241 貢鹽279 收攏182 口罩265 清廉178 措施075 烈酒023 新工155 泥坑220?名聲207 傳話173 囤糧346 民情098 大戰032 分成301 供述025 要不要試試019 第二部大綱145 實錘303 初臨085 街上360 幹陽194 神藥156 現世報371 反水059 現象141 另一條路219 殺局217 撤離033 侯府236 鹽田059 現象084 請人182 口罩158 稚子097 法陣018 新居015 銀票186 實驗196 組閣115 上鉤296 刑訊028 好東西326 糧草045 開篇254 回程335 匆匆147 小人259 南下280 分兵176 西北036 出新書了049 茶館370 攻伐039 畫作218 驚變265 清廉004 入職019 第二部大綱043 又撒謊了275 監國380巷戰118 醫緣322 神機329 退兵107 準備253 處置051 自制009 衝動296 刑訊284 徵兵172 機緣198 臣子014 手稿038 破廟195 審查062 加印095 眷侶285 和安137 該不該賣076 隨緣055 江南
053 第三卷347 江口284 徵兵131 新京報160 回升308 局勢285 和安094 轉變144 復刊087 準備002 入城189 驗證110 萬事俱備199 迴歸083 營收298 失火185 散佈121 參觀308 局勢241 貢鹽279 收攏182 口罩265 清廉178 措施075 烈酒023 新工155 泥坑220?名聲207 傳話173 囤糧346 民情098 大戰032 分成301 供述025 要不要試試019 第二部大綱145 實錘303 初臨085 街上360 幹陽194 神藥156 現世報371 反水059 現象141 另一條路219 殺局217 撤離033 侯府236 鹽田059 現象084 請人182 口罩158 稚子097 法陣018 新居015 銀票186 實驗196 組閣115 上鉤296 刑訊028 好東西326 糧草045 開篇254 回程335 匆匆147 小人259 南下280 分兵176 西北036 出新書了049 茶館370 攻伐039 畫作218 驚變265 清廉004 入職019 第二部大綱043 又撒謊了275 監國380巷戰118 醫緣322 神機329 退兵107 準備253 處置051 自制009 衝動296 刑訊284 徵兵172 機緣198 臣子014 手稿038 破廟195 審查062 加印095 眷侶285 和安137 該不該賣076 隨緣055 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