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 退兵

“大帥,謝老賊這回是真的打算退兵?”一大早,望着城下開始陸陸續續收拾行當一副準備上路模樣的魏軍士兵,李定北半信半疑地問道。

寧志遠冷笑道:“他不退兵又能怎麼辦。映林已經被我們拿下,而且我們又有火器在手,他敢繞過我們帶軍深入內陸嗎,真不怕半路被我們給包了餃子?

最重要的是,他們已經沒多少糧草了,此時不走還待何時。”

寧雅楓忍不住說:“父親,既然我們有火槍這種大殺器在手,何不乘勝追擊,再殺他們一回。”

“是啊大帥,二公子說得對,只要有火槍陣在,魏軍根本不是我們的對手。

趁着他們退兵之際,我們正好乘勝出擊。”

其他幾個大將也紛紛表示贊同,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在親眼見過火槍陣的強大威力後,他們都對這種新式武器充滿了迷之信心。

對於下屬們的積極請戰,寧志遠卻搖了搖頭說:“我們雖然有火槍在手,但魏軍的數量畢竟遠勝我等。

只要謝老賊不兵分多路分薄兵力,就算我們追上去,也無法對其造成致命一擊。

有時打仗就跟賭錢一樣,要懂得見好就收。切忌一見贏了錢,就把全副家當都押下去,這隻會輸到傾家蕩產。

這場與魏軍之戰,我們已然大勝。

與其冒險追擊,還不如就這樣放他們走。”

“確實是這個道理,大帥英明。”李定北也不贊成追擊魏軍,畢竟雙方兵力相差太遠了。

其他大將見狀,只好熄了乘勝追擊之心。

寧雅楓問:“父親,惠陽和安慶這兩城怎麼辦?真要讓魏軍拿在手裡嗎?”

寧志遠胸有成竹地說:“放心,他們拿不住的。

大軍一退,惠陽和安慶就會成爲孤城。

我們連映林這樣的關鍵城池都能在短短几個時辰內拿下,惠陽和安慶就更不用說了。

謝老賊這回損兵折將了這麼多人馬,他不會再浪費大量人力物力去死守這兩座孤城的。

不過以謝老賊的尿性,我估計他在撤兵之時,很可能會放火燒城,希望別真讓我給猜中。”說到這裡,寧志遠的表情隨即變得凝重起來。

但很可惜,寧志遠的猜測還是成真了。

幾天後,惠陽和安慶這兩座大城分別燃起了熊熊大火。

火光沖天,濃煙四起,幾乎百里可見。

這兩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城池,就這樣在熊熊大火中變成了一片廢墟。

正如寧志遠所推測的那樣,魏軍並沒有留下人馬看守惠陽和安慶。而是在撤軍之時,把這兩座西北大城給生生燒掉了。

雖然早已料到,但包括寧志遠在內的衆多軍方將領在知道此事後,還是氣得咬牙切齒。

這場大戰,以寧家爲首的西北軍大勝爲最終結果。

除去惠陽、安慶、映林這三座城池合計六萬多守軍全軍覆沒外,加上映林攻城戰以及邊關守城戰所損失了人馬,西北軍方面一共折損了將近七萬人。

至於魏軍方面,光是攻打惠陽、安慶、映林這三座城池就已經傷亡了近二十萬人。再加上映林城偷襲戰中被殺被俘的四萬守軍,以及在正面戰場上被火槍陣所殺傷的人馬,魏軍的傷亡人數直逼二十六萬大關。

這還只是人員方面的統計,而在物資方面,隨着魏軍的放火燒城,西北軍失去了惠陽和安慶這兩個大城,這損失並不算小。

西北軍最大的收穫,就是在攻下被奪的映林城,成功拿到了魏軍存放在城中的大量糧草,極大地緩解了軍糧緊張的窘境。

但不管怎麼樣,光是從七萬對二十六萬的傷亡比例來看,西北軍方面絕對可以說是大獲全勝。

值得一提的是,西北軍在攻佔映林城後,還活捉了安國公的庶孫謝長宇。

這場大戰的勝利,可謂意義重大。

不僅給整個西北和東北爭取到了寶貴的發展時間,還讓火槍和開花彈這兩種跨時代的新式武器在戰場上真正投入到實戰當中,影響巨大。

池非相信,這一戰之後,不僅是西北這邊會繼續製造更多的火槍,大魏朝廷也會傾全國之力拼命仿造這種殺人利器,甚至就連胡人那邊也有可能會爭相仿造。

隨着火槍的大量出現,不久之後整個戰爭場面將會變得完全不同。

不僅會變得更加血腥,也會變得更加殘酷。

正如池非所料,戰敗而回的安國公回到京城後,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工部立刻找出前朝火銃的圖紙和實物,然後加緊時間研究改良。而且必須要在一年內做出跟西北軍一樣的火銃出來,否則全部問罪。

接到這個命令後,工部哪裡敢怠慢,立刻把放在庫房內幾乎已經快發黴的前朝火銃給翻了出來,然後加以研究。

由於手上沒有實物,工部衆人根本不知道西北軍手裡的火銃是什麼樣,只能根據前線士兵的描述,再加上前朝火銃的圖紙和樣版來進行改良。

其中的艱難,可想而知。

還好從一些戰馬的屍體上,他們找到了由火槍射出的鉛彈。

由此可知西北軍手裡的火銃已經不像前朝火銃那樣使用鐵沙或碎石,而是以鉛彈作爲噴出物。

這一發現讓工部上下大爲振奮,終於找到一絲頭緒了。

……………………

池非並不知道這件事,就算知道也無能爲力。

此時的他,跟岳父寧志遠一樣,正忙得不可開交。

雖說與朝廷的大戰已經結束,但要處理的事情卻堆積如山,而且幾乎每件都是要緊事。

其中最重要的是惠陽和安慶這兩個府城的重建問題。

由於惠陽和安慶這兩個大城已經被魏軍一把火燒成了廢墟,根本無法再住人,必須要進行大規模的重建。

廢城重建絕對是一個曠日持久的大工程,寧志遠從西北境內以及東北各地召集了大量工匠過來參與重建。

但這裡就產生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平民百姓的房子要重建的話,這筆錢由誰來出。

按照以往胡人入侵西北的做法,凡是被胡人燒掉房子的人家,官府只能給無處安身的百姓搭建簡單的茅草房來暫時安置,最終重建房子的事還是得由戶主自己解決。

畢竟房子是胡人燒的,這筆帳總不能算在官府頭上,官府也沒這麼多錢來給每戶災民進行房屋重建。

這回情況類似,城中大量平房都是被魏軍所燒,理應按以前的方法來處理。

但池非卻不這樣認爲,因爲這回被燒燬的房子實在太多,受災程度也遠非以往可比。

西北當局作爲當地的管治組織,理應對這種大規模的災害給予全力的援助,而不是僅僅安置受災百姓就完事了。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否則民心何來?

而且最重要的是,以西北如今的財政能力,是足以重建兩城的。

池非是九江知府,對於九江每年所產生的巨大利潤是一清二楚的,所以他知道岳父是有足夠資金來做這件事的。

但他也很清楚,此事不能隨便開頭。

否則以後一旦再遇到戰爭、颱風、地震等大災,百姓就會習慣性地等着官府來出錢重建他們的房子。

一旦官府沒錢重建的話,民衆就會產生強烈的怨氣,這顯然並非好事。

爲此,池非想出了一個折衷的做法,那就是由官府出面,通過長期低息貸款的方式來借錢給百姓重建房子。

這官方貸款的期限可以延長至十年到十五年,低息要極低,最好是無息。

這樣一來,不僅百姓有錢重建房子,而且官府也不用白白出錢,也算是一舉兩得。

還有,關於工錢結算方面,池非覺得不能用常規的按日算,而是按件來算。

因爲這回是全城重建,其工程量遠比平日可比。

如果再按日算錢的話,那重建費用就會變得無比高昂。

所謂按件結算,就是指一幢房子建好後,房主要按當初說好的價錢支付工匠工錢,不管工匠花了多少時間來建,只要建好就該付錢。

至於房子建造質量如何,就由房主自己來全程監管,官府只是起一個監督協調的作用。

這樣一來,工匠們爲了多接工程,肯定會提高建房的速度。這速度一提升,房主也能更快入住新房,這對於雙方都有利。

關於改變工錢結算方式還好說,問題不大,真正關鍵緊要的是官府低息貸款給災民這個提議。

此例一開,以後很可能就會變成常例。

池非不敢當着其他人的面提出,而是先在私下裡跟岳父提出這兩個建議,想先看看他的意思。

寧志遠聽完池非的提議後,表情複雜地看着他說:“這回火燒雙城是人禍,以後很可能就是天災。

你可知道你這頭一開,以後我們要花錢的地方就多太多了。”

池非微笑道:“所以我們要大力發展商業和海貿,這樣才能多賺錢養家嘛。”

寧志遠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然後對一旁的長子說:“去把老章叫進來,我們一起來商量此事。”

“是,父親。”寧雅柏忍着笑,快步走了出去。

同樣站在一邊看熱鬧的寧雅楓則乾脆是滿臉笑容,他知道父親已經基本同意此事了。

……………………

幾天後,惠陽和安慶兩地貼出了官府榜文,大概意思是:官府願意爲所有災民提供長達十到十五年的低息貸款,幫助災民重建住房以及恢復舊業。凡是願意接受貸款者,可以到當地衙門去登記備案。

此榜文一出,頓時讓所有人無錢重建房子的百姓激動不已,紛紛奔走相告。

消息傳開後,寧家在西北民間的威望進一步提高,如日中天。

360 幹陽300 圍府122 新報115 上鉤112 開局116 投稿392隨記172 機緣312 祭拜331 問責108 報童026 買一送一063 成品028 好東西355 落炮263 想法093 第八卷274 分工020 熱銷221 檄文182 口罩178 措施164 能吏112 開局330 印花287 望江樓213包圍206 宴席195 審查171 抗倭040 親疏遠近147 小人192 回稟090 追逐290 親事162 又一年395民心250 挖渠363 回防067 少年091 來日方長040 親疏遠近124 各有算計294 亂黨191 舉薦014 手稿191 舉薦320 土製116 投稿039 畫作143 緣由024 這鄰居127 其實389大戶041 置業331 問責290 親事027 工錢187 接種115 上鉤200 續章178 措施309 決議198 臣子392隨記064 大牛069 八卦380巷戰085 街上086 惡少062 加印199 迴歸288 無恙325 壓制090 追逐041 置業261 鑽孔094 轉變342 先手172 機緣195 審查104 番外篇一045 開篇132 舊案086 惡少333 打聽365 敗兵006 學帳284 徵兵335 匆匆121 參觀055 江南010 悲劇316 叩關055 江南119 生意上門148 毒物021 新鮮事375兵臨城下284 徵兵
360 幹陽300 圍府122 新報115 上鉤112 開局116 投稿392隨記172 機緣312 祭拜331 問責108 報童026 買一送一063 成品028 好東西355 落炮263 想法093 第八卷274 分工020 熱銷221 檄文182 口罩178 措施164 能吏112 開局330 印花287 望江樓213包圍206 宴席195 審查171 抗倭040 親疏遠近147 小人192 回稟090 追逐290 親事162 又一年395民心250 挖渠363 回防067 少年091 來日方長040 親疏遠近124 各有算計294 亂黨191 舉薦014 手稿191 舉薦320 土製116 投稿039 畫作143 緣由024 這鄰居127 其實389大戶041 置業331 問責290 親事027 工錢187 接種115 上鉤200 續章178 措施309 決議198 臣子392隨記064 大牛069 八卦380巷戰085 街上086 惡少062 加印199 迴歸288 無恙325 壓制090 追逐041 置業261 鑽孔094 轉變342 先手172 機緣195 審查104 番外篇一045 開篇132 舊案086 惡少333 打聽365 敗兵006 學帳284 徵兵335 匆匆121 參觀055 江南010 悲劇316 叩關055 江南119 生意上門148 毒物021 新鮮事375兵臨城下284 徵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