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 民情

事實上,不僅是碌波縣的百姓羣情激憤,其他爆發瘟疫的地區也紛紛出現了大規模的民亂。

只是奇怪的是,幾乎每個地區都會出現類似於“白先生”這樣的領頭人。

在這些“白先生”的煽動下,原本就因爲被官府圍困在城內等死而心生怨恨的百姓紛紛團結起來衝擊城門,甚至在衝突當中打死或打傷了多個官兵。

雖然官兵有武器,但百姓的人數實在太多了,而且官兵們也懼怕會沾染上瘟疫而不敢太過靠近這些亂民,結果各個縣城的城門很快就被亂民給撞開了。

一旦城門被撞開,亂民就會四散而逃,想抓都抓不回來。

不僅如此,關於京城正在給災民施粥的傳聞在亂民當中越傳越廣,於是大部分亂民都不約而同地往京城而去,只爲了能有口飯吃。

在聽說有大批從疫區出來的亂民正往新京這邊集結的消息時,不管是朝廷官員還是民間百姓,全都被嚇壞了。

這些從疫區裡面出來的百姓,誰也不知道他們身上是否已經染病。

萬一真讓這些亂民逃到新京這邊來,那可如何是好?

一時間,所有人都大爲緊張。

不僅是新京這邊,就連各地府城和縣城也都加緊了戒備,城門緊閉,不讓任何一個外人進來。

是人都要吃東西,那些從疫區逃出來的百姓也不例如。

爲了活下去,他們只能去聽從當初煽動他們反抗官府的那些“白先生”所指揮,開始搶掠沿途遇到的一切村落和小縣城,尤其是將物資運往各地出售的皇商們的商隊。

在有心人的策動下,這些原本安份守紀的平頭百姓爲了活下來,已經徹底變成了亂民。

許多村鎮和商隊都遭到了他們的搶掠,甚至還出現了多人的死傷。

對於這些從疫區出來,身上很可能染有瘟疫的亂民,各地官府都不太願意派兵去抓他們,以免讓自己的士兵也染上瘟疫。

因此只要這些亂民不真的打進來,各地官府都採取睜只閉隻眼的放任態度,隨他們在外面到處搶掠。

在各地官府的有意放水下,亂民越聚越多,形成了多股嚴重影響當地周邊安全的勢力。

不僅周邊村子和小縣城被搶掠一空,就連皇商們的商隊也被搶了好幾次。

使得這些皇商們不敢再輕易派商隊前往各地去做生意,除非有兵馬保護,而且還必須是大隊的兵馬。

因爲亂民的數量衆多,動則上萬人甚至幾萬人,如果負責護送的士兵不夠多的話,這些餓瘋了的暴民照樣會拼死來搶。

在有心人的煽動和引領下,將近二十多萬從疫區跑出來的流民紛紛往京城方向集結,很快就把通往京城的各條道路圍得水泄不通。

這就是仇先生預先埋下的後手。

他早就料到各地官員爲了遏止瘟疫蔓延,多半會採取以前那種將發病的整條村子或整個縣城隔離起來的做法。

這種做法雖然能夠有效防止瘟疫蔓延,但卻很容易引起暴動。

因爲被關在裡面的百姓在知道官府不管他們的死活後,在恐懼自己及家人得病之餘,也肯定會對官府心生怨恨。

仇先生要做的,不過是在沸騰的蒸鍋上開一道口子而已。

他只要讓留在那裡的奸細把這些陷入絕望當中的百姓煽動起來,就足以讓他們成爲一羣敢於反抗官府的暴民。

當地官府因爲害怕沾染到瘟疫,也肯定不敢輕易出兵鎮壓。

這樣一來,這些被煽動起來的暴民就能夠讓整個江南爲之大亂。

而新京那邊正在給災民施粥的消息自然也是他讓人散佈出去的,目的是把所有流民都引往京城。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一切都如仇先生所預料的一樣。

然而這還不是仇先生想要的最終結果,他真正想要的,是更加實在的東西。

……………………

就在各地災民大亂江南之時,一封八百里急報傳至京城,讓朝廷所有人都大驚失色。

這份急報由江口府指揮使杜春林親手所寫,裡面的內容讓人觸目驚心。

一個月前江口府正被二十多萬胡人大軍大舉攻城,戰況十萬火急,杜春林懇請朝廷立刻派兵增援,否則江口危矣!

這封急報之所以會足足拖了一個月多月才送到京城,並非身爲江口府指揮使的杜春林有意怠慢,實在是沒有辦法。

原來就在胡人大舉出兵圍攻江口府之時,杜春林在加強防禦的同時,立刻派出傳令兵騎快馬趕往京城報信。

可是一邊好幾天過去了,卻毫無消息,也不知出了什麼事。他只能再派出多個探子前去打探。

這一打探才得知,原來京城周邊的各條通道早就被大批流民給佔領了,別說戰馬,連人都過不去。

那傳令兵可能半路上就被人給殺了,怪不得音信全無。

這一來一回,就已經耽擱了快半個月,而胡人的攻勢卻是越來越猛。

更要命的是,原本足有二十萬大軍鎮守的江口府,如今卻只剩下十七萬士兵可用,其餘三萬士兵全都染上了散瘡之症被關了起來。

除了有三萬多士兵染病外,同樣感染了瘟疫的還有兩萬多民夫和工匠,他們同樣被關了起來進行隔離。

而偏偏就在這個節骨眼上,胡人卻突然率大軍來攻城。

在這種萬分緊急的情況下,杜春林急得直冒火,甚至連嘴角都起了多個水泡。

無奈之下,杜春林只能命多名探子僞裝成亂民混進去,希望可以儘快把信送往京城。

在幾經周折下,終於有一個探子成功混了進去,好不容易纔把信送到了京城。

這就是這封急報在足足拖了一個月多月才送到京城的原因所在。

而這一切,卻全在仇先生的計劃當中。

他派出奸細煽動流民集結新京的目的,就是爲了阻礙江口府的傳令兵到新京送信,爲胡人攻打江口府爭取儘可能多的時間。

這封急報不僅震驚了所有人,也讓病中的安國公不顧病體重新回到了軍部,然後迅速點齊人馬以次子謝昱珩爲主帥,命其率領二十萬大軍以最快速趕往江口增援。

爲了以防萬一,安國公甚至把那兩千多杆壓箱底的寶貝火銃也給了次子謝昱珩帶上。

由於情況緊急,安國公已經顧不上再像以往那樣先請和安帝下旨,然後再出兵這套流程了,乾脆越過和安帝直接出兵。

之所以要如此迫切出兵,那是因爲安國公很清楚,江口府乃扼守江南入口的咽喉要地,一旦江口失守,胡人大軍就可通過那裡大舉入侵江南。

謝家已經失去了西南和南方,北方也遲早會落到寧家手裡,江南是他們最後的地盤和翻身之處。

如果江南有失,那他們謝家還能去哪裡?

謝家,已經沒有退路了。

此乃謝氏一族生死存亡的一戰,無論如何一定要守住江口,守住江南!

145 實錘019 第二部大綱024 這鄰居131 新京報011 大綱123 百花齊放106 爭論133 心事219 殺局240 蘇元府347 江口359 火銃284 徵兵001 新來報道133 心事126 佈局342 先手137 該不該賣092 春去秋來182 口罩020 熱銷177 寧府372 城破159 婚約206 宴席295 除名229 新帝386 國庫059 現象352 共濟119 生意上門141 另一條路348 雙鬼367 撤離098 大戰029 可惜了103 面談254 回程375兵臨城下352 共濟251 內遷167 高人131 新京報049 茶館128 紅影295 除名181 防疫207 傳話056 長慶坊089 秘寶118 醫緣298 失火097 法陣196 組閣097 法陣302 投誠177 寧府280 分兵091 來日方長022 原來被罵也是好事203 先入爲主119 生意上門243 南方175 準備015 銀票359 火銃035 梁祝改146 依恃008 掉坑030 戲班369 矛盾054 試劍126 佈局249 活路211大婚363 回防165 女主人075 烈酒101 閒聊360 幹陽263 想法251 內遷203 先入爲主060 死戰292 筆記028 好東西258 海外235 製鹽075 烈酒309 決議374行刑392隨記095 眷侶145 實錘053 第三卷137 該不該賣073 鋪位040 親疏遠近377拒馬陣150 改稿
145 實錘019 第二部大綱024 這鄰居131 新京報011 大綱123 百花齊放106 爭論133 心事219 殺局240 蘇元府347 江口359 火銃284 徵兵001 新來報道133 心事126 佈局342 先手137 該不該賣092 春去秋來182 口罩020 熱銷177 寧府372 城破159 婚約206 宴席295 除名229 新帝386 國庫059 現象352 共濟119 生意上門141 另一條路348 雙鬼367 撤離098 大戰029 可惜了103 面談254 回程375兵臨城下352 共濟251 內遷167 高人131 新京報049 茶館128 紅影295 除名181 防疫207 傳話056 長慶坊089 秘寶118 醫緣298 失火097 法陣196 組閣097 法陣302 投誠177 寧府280 分兵091 來日方長022 原來被罵也是好事203 先入爲主119 生意上門243 南方175 準備015 銀票359 火銃035 梁祝改146 依恃008 掉坑030 戲班369 矛盾054 試劍126 佈局249 活路211大婚363 回防165 女主人075 烈酒101 閒聊360 幹陽263 想法251 內遷203 先入爲主060 死戰292 筆記028 好東西258 海外235 製鹽075 烈酒309 決議374行刑392隨記095 眷侶145 實錘053 第三卷137 該不該賣073 鋪位040 親疏遠近377拒馬陣150 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