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尾聲

到了傍晚時分,發生在北門大街附近的大戰終於到了尾聲。

各條大街小巷的地面上,全都堆滿了胡人士兵的屍體,用一句屍山血海來形容那是一點也不誇張。

這場從早上一直打到傍晚的巷戰,直接讓二十多萬胡人士兵減員到僅有不到三萬人還活着。

其傷亡之慘重,別說是近年之最,甚至可以說是自大厥立國這上百年來從未有過的慘敗。

反觀西北軍這邊,卻僅有數十人被胡人的弓箭所射傷,死亡人數到目前爲止,竟然一個都沒有。

原本驍勇善戰、橫掃天下的胡人鐵騎,在火槍這種強大的火器面前,已經完全成了被屠殺的一方。

尤其是在狹窄的街道上,受地形所限無法形成大規模衝鋒的胡人騎兵更是被火槍陣給徹底剋制住了。

隨着越來越多胡人士兵被射殺,地面全都是戰馬和胡人的屍體,這時候別說騎上戰馬發起衝鋒,根本連人都很難走。

在西北軍一排接一排的掃射下,胡人發起的任何一次衝鋒都是徒勞的,所有人都會在半路上被無情地射殺。

一波,二波,三波,四波,五波……

當這種徒勞的衝鋒持續了幾十次甚至上百次以後,他們原本以爲漢人的火槍會像弓箭一樣,總會有射完的時候。

可是當胡人親眼目睹面前的火槍陣在打了快一個時辰後,突然一起後退,把位置讓給後面新的火槍隊時,所有胡人這才終於感受到什麼是真正的絕望。

原來每一條大街小巷裡,都配備了三支火槍隊,輪流作戰。

每一支火槍隊在快打盡彈藥的時候,會在隊長的指揮下統一後退,讓其他後備隊伍頂替其位置接着打,而他們就可以趁着這段時間好好休息以及補充彈藥、燧石等物。

因此根本就不會出現胡人想象中,西北軍火槍兵遲早會彈盡糧絕的情況。

最後實在沒辦法,胡人只好用同伴的屍體搭起了一道道簡陋的阻隔牆,來阻擋西北軍的火槍攻擊。

打到現在,不僅身上帶着的箭矢已經全部射光,而且躲在屍牆背後的胡人士兵已經全部陷入到絕望當中,幾乎所有人都在麻木地等死。

就算是一向作戰兇猛的胡人,在親眼目睹自己的同伴猶如飛蛾撲火一般一波接一波地衝上去送死,卻沒能對敵人造成任何傷害時,也難免會產生這種濃濃的絕望感。

打了這麼多年仗,胡人還是第一次遇到如此憋屈、無力的狀況。

躲在人羣當中的大王子阿羅布,以及都統阿卡伊等軍方高級將領,此時也已經無計可施,完全不知該如何突圍。

戰事之慘烈與絕望,完全超出了他們的想象之外。

尤其是曾在宛州城外與謝家的三千火銃兵交戰過的都統阿卡伊,更是作夢也想不到,同樣是火銃陣,在謝家手裡和寧家手裡竟然會相差這麼大。

他們二十多萬大厥軍隊,竟然被這些火槍兵給活生生地屠殺到只剩幾萬人的悽慘地步。

以後其他胡人大軍再對上西北軍的話,這仗還怎麼打?

這時候別說是他,就算是普通胡人士兵也已經看得出來,這場仗他們已經輸得不可能再翻身了,再這樣下去只會全軍覆沒而已。

轉頭望着表情麻木、面如死灰的大王子殿下,都統阿卡伊甚至有幾次忍不住想對他說:殿下貴爲大厥王子,不如就降了吧。或許寧家看在您是大厥王子的份上,會饒您不死也說不定。

阿卡伊是大王子一手提拔起來的心腹大將,自然不想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主子就這樣死在這裡。

然而每次話到嘴邊的時候,他都說不出口。

他心裡害怕啊。

他怕殿下就算主動投降,也無法換來寧家的手下留情。

如果對面是大魏軍隊的話,他一定會建議殿下這樣做。

因爲大魏朝廷一向比較在乎面子,如果看到敵方王子主動投降的話,那多半會答應收俘不殺的請求,這樣殿下日後就有機會被贖回大厥了。

用漢人的話來說,這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然而對面可是鎮守西北上百年的寧家,對方會不會接受這個條件,阿卡伊心裡是真的沒有底。

萬一寧家鐵了心要殺光這裡的所有胡人,那殿下不僅沒能活下來,就連死後也要揹負主動降敵的罵名。

這對於一個大厥皇族來說,那是多麼大的恥辱啊。

就在雙方僵持之際,與衆多胡人士兵一起躲在屍牆後面的都統阿卡伊忽然看到西北軍那邊出現了新的動向。

上百個身材遠比一般士兵要高壯許多的西北軍士兵出現在各個火槍陣的前面,並且每人手裡都拿着一個水桶一般粗大的橢圓形物件。

看到這些突然出現的彪形大漢,阿卡伊心裡隱隱感到有些不安,不知道西北軍又想搞什麼妖蛾子,但一定不會有好事。

阿卡伊的預感很快就應驗了,只見這些彪形大漢在站定以後,紛紛從腰間拿出一根已經點燃的柱香出來,然後湊到那些大圓球旁邊不知在幹什麼。

緊接着,那些人突然陸陸續續地將手裡的大圓球往屍牆後面的胡人當中扔了過去。

當一個個水桶一般大的圓球落地後,好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最多也就是有一兩個會砸到士兵身上而已。

阿卡伊仔細觀察離他最近的一個圓球時,卻驚訝地看到那個怪模怪樣的大圓球邊上好像有什麼東西在滋滋燃燒着,不斷髮出火花和煙霧。

雖然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但阿卡伊卻本能地覺得這玩意很危險,趕緊對衆士兵大聲命令道:“快把地上這些東西扔出去,快!”

胡人士兵們聽到這個命令,只好小心翼翼地走過去,準備把那些玩意撿起來扔出去。

但一切還是太晚了,隨着“轟”一聲巨響,大量的火光和氣流在人羣當中突然爆開,瞬間就炸死炸傷了上百人有餘。

這一聲突如其來的爆炸,瞬間就把所有人都炸懵了,誰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就連正在發呆的大王子阿羅布,也被這下爆炸聲給驚醒,眼神茫然地看着四周。

然而接下來所發生的事,纔是真正的恐怖。

轟、轟、轟、轟……

只見地上那些水桶一般粗大的橢圓形物體突然一個接一個地炸開,把周圍的胡人成堆成堆地炸飛,那場面之恐怖,讓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尤其幾萬胡人都擠在極爲有限的空間裡,密密麻麻到處都是人。

在這種人員集中的情況下,開花彈的殺傷力得到最大的發揮。

每一個開花彈發生爆炸時,強大的衝擊力和高溫幾乎瞬間就能奪走了數十人的性命。

隨着這些連綿不斷的爆炸聲響起,無數胡人士兵一片接一片地倒下。

那些離爆炸中心較遠的人,就算幸運地避開了爆炸所引起的強大沖擊波,也無法逃過糊在圓球上面的鐵蒺藜的攻擊。

這些尖利的鐵蒺藜一旦炸開,就會像梨花暴雨一般飛散出去,將周圍的胡人士兵扎得血肉模糊、慘不忍睹。

但他們的噩夢還只是開始而已,隨着越來越多開花彈被投擲兵們從屍牆外面拋投進來時,爆炸聲就幾乎沒有停止過。

由於到處都是人,往往隨便一炸就會炸到一大片人,殺傷力十分驚人。

胡人打了這麼多年仗,哪裡見過這樣的場面,幾乎全都嚇傻了。

許多人甚至呆呆地站在那裡眼睜睜地看着同伴滿身是血地倒在地上翻滾、慘叫不止。

就連大王子阿羅布、都統阿卡伊等軍方高級將領也都被這些接二連三發生的爆炸給炸得魂飛魄散,六神無主。

連他們這樣的大人物也變成這樣,那些普通胡人士兵就更不用說了。

慘叫聲、尖叫聲、哭嚎聲,不絕於耳。

到處都是被炸得四處逃竄的胡人,許多人甚至直接推倒了好不容易纔搭建起來的屍牆,然後發瘋一般見路就跑。

然而對於這些慌不擇路的胡人士兵,迎接他們的卻是重新響起的火槍聲。

一排接一排的火槍兵們對這些漏網之魚開始了新一輪的掃射,把所有衝出來的胡人都射殺一空,不留任何活口。

每當胡人士兵重新縮回屍牆後面時,投擲兵們就會再次出現,往屍牆裡面大量扔擲開花彈,不給胡人有任何喘息的機會。

躲在裡面會被炸,衝出去又會被射殺,倖存下來的幾萬胡人猶如被關起來的老鼠一般根本無路可逃。

終於,大王子阿羅布被炸得受不了,他拔出腰刀紅着雙眼大聲說:“既然怎麼都是死,大厥勇士們,陪孤一起衝吧。我們大厥只有勇士,沒有懦夫,給我殺過去!”

“殿下說得對,我們大厥只有勇士,沒有懦夫,我們陪殿下一起殺出去!”胡人都統阿卡伊也紅着眼眶拔出了腰刀大聲呼應。

其他還活着的胡人士兵也紛紛拔刀響應。

“殺啊!”大王子阿羅布一馬當先,帶領所有胡人往前方衝了出去。

這支只剩下兩萬人不到的殘軍一路上,踩到了無數同伴的屍體,但依舊阻擋不住他們這最後一次的衝鋒。

看着這支直衝出來的胡人殘軍,神機營指揮使孟平冷笑道:“來得好,兒郞們,給我好好打,我們要替大帥殺光這些胡狗,讓他們再也不敢踏足中原半步。

第一排準備,開火……”

最後一輪新的屠殺再次開始了。

和安八年冬,新京城內,西北軍神機營衆將士用巷戰絞殺胡人大軍二十四萬有餘,包括大厥王子阿羅布在內,全軍盡墨,無一倖免。

大戰之後的數年間,這幾條血滲磚石的街道,成了當地最爲有名的鬧鬼之地。

據說每晚深夜時分,住在附近的人都能聽到無數胡人亡魂所發出的陣陣哀嚎聲和慘叫聲,讓人毛骨聳然,難以入眠。

282 伏兵372 城破236 鹽田291 媳婦276 故里034 貴客011 大綱173 囤糧394下場365 敗兵238 水路147 小人273 選拔163 阿芷188 書信215宗祠025 要不要試試379內城125 新稿017 搬離161 及笄085 街上079 救人147 小人012 往事如煙103 面談347 江口110 萬事俱備188 書信210 改變182 口罩115 上鉤169 世人391稅賦231 盤庫269 火槍275 監國361 胡來379內城355 落炮312 祭拜097 法陣350 有變305 推廣212九盞250 挖渠367 撤離362 中計257 同行332 生育297 故人339 接管165 女主人279 收攏396接受082 方子315 畏戰231 盤庫031 新稿014 手稿157 真知報125 新稿044 盜文206 宴席342 先手010 悲劇025 要不要試試007 話本109 入住316 叩關335 匆匆243 南方026 買一送一168 準備198 臣子189 驗證224 出逃148 毒物010 悲劇109 入住287 望江樓142 捷足先登153 異事244 決策394下場178 措施301 供述241 貢鹽265 清廉158 稚子218 驚變045 開篇118 醫緣317 夾擊260 山寨058 正軌079 救人073 鋪位367 撤離094 轉變
282 伏兵372 城破236 鹽田291 媳婦276 故里034 貴客011 大綱173 囤糧394下場365 敗兵238 水路147 小人273 選拔163 阿芷188 書信215宗祠025 要不要試試379內城125 新稿017 搬離161 及笄085 街上079 救人147 小人012 往事如煙103 面談347 江口110 萬事俱備188 書信210 改變182 口罩115 上鉤169 世人391稅賦231 盤庫269 火槍275 監國361 胡來379內城355 落炮312 祭拜097 法陣350 有變305 推廣212九盞250 挖渠367 撤離362 中計257 同行332 生育297 故人339 接管165 女主人279 收攏396接受082 方子315 畏戰231 盤庫031 新稿014 手稿157 真知報125 新稿044 盜文206 宴席342 先手010 悲劇025 要不要試試007 話本109 入住316 叩關335 匆匆243 南方026 買一送一168 準備198 臣子189 驗證224 出逃148 毒物010 悲劇109 入住287 望江樓142 捷足先登153 異事244 決策394下場178 措施301 供述241 貢鹽265 清廉158 稚子218 驚變045 開篇118 醫緣317 夾擊260 山寨058 正軌079 救人073 鋪位367 撤離094 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