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捷足先登

還是像以往一樣在宮中清波湖的湖心亭內,大皇子趙焞裕和公主趙焞芳在相隔了半個月後,再次碰面了。

大皇子先問了一下胞妹最近母后的情況如何,是否還有咳嗽。

焞芳公主回答道:“皇兄放心,經陳太醫的調理後,母后的咳嗽之症已經好了很多,只是偶爾會發作而已。”

“那就好,母后這咳嗽之症已經很多年了,幾乎每年這個時節都會發作,我一直頗爲擔心。”

“母后知道皇兄你爲人淳厚至孝,一直都很欣慰。”

“我已經成年,不方便經常入宮,以後母后的事就辛苦焞芳你好生看顧了。”

“皇兄說的這是什麼話,母后也是我親生孃親。我身爲人子,這本來就是我該做的事,何來辛苦一說。”

“是皇兄說錯話了,焞芳不要生氣。”

“你是兄長,焞芳哪裡敢生你的氣。

聽說皇兄最近打了兩場勝仗,焞芳在這裡先恭喜皇兄旗開得勝。”

大皇子微笑道:“你說的這兩場仗,第一場是意料之內,第二場卻是意料之外,讓我也覺得頗爲意外。”

“哦?我還以爲第二場仗也是皇兄有意安排的結果,原來不是嗎?”

“當然不是,如果不是趙焞安主動將把柄放到我面前,我一時間還真找不到這麼好的機會對付他。

說起來,在這件事當中,你最喜歡的那個池非確實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焞芳公主紅着臉嬌嗔道:“皇兄胡說什麼,什麼我最喜歡的池非,我只是喜歡他寫的話本而已。”

“是我口誤了,焞芳不要介意。

不過此事的確有點蹊蹺,我認爲池非這人很有可能是有意想引我出手對付趙焞安。”

“這就奇怪了,難道他跟皇兄打過交道?”

“沒有,我只知道他這個人,卻從未見過他,更別說跟他有所接觸。

但只要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趙焞安是趙焞豐的人。

這回趙焞安要強搶文學報,正好發生在私鹽案之後,很顯然是趙焞豐指使他這樣做的。

目的應該是想利用文學報來跟我的新京報打對臺。”

焞芳公主冷笑道:“二哥最大的敗筆就在於他把此事交給趙焞安來做。

趙焞安這人一向貪得無厭,做事太絕,幾年前就因爲侵佔京郊的民田而逼死過好幾個農戶。

幸好事情很快就被壓了下來,纔沒有太多人知道此事。

就因爲那件事,父皇把他召進宮內當面訓斥了他一遍,並將他禁足半年。

此事二哥也是知道的,但他依舊把購買文學報的事交給他來辦,確實是失策了。”

“如果他不失策的話,我又豈能抓到這麼好的機會。

說回池非這人,他連發兩份報紙,在京城內引起軒然大波。如果不是抱着必死的決心要跟趙焞安硬槓到底的話,那就很有可能是另有目的。

經過我的仔細調查後,我覺得應該是後者。

因爲此人做事一向小心謹慎,絕非衝動魯莽之人。

面對趙焞安的蠻橫搶奪,他大可獨自離開京城,最多也就是損失掉報社而已。

就算事後趙焞安知道他就是池非本人,也已經來不及了。

然而他卻沒有這樣做,反而公開登報跟趙焞安直接撕破臉,大有不懼生死之勢。

最讓人玩味的是他發的第二份報紙,不僅聲明自己是被人誣陷的,還主動承認自己就是池非本人,讓所有人都對此事無比關注。

這樣一來,不僅趙焞安等人會有所顧忌,而且也爲我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出手機會。

這種種作爲,你覺得此事真是個巧合?”

“這麼說,池非確實是有意想引皇兄你出手?”

“極有可能。”

“如果是真的,那此人也實在太大膽了,簡直就是在拿自己的性命在賭你會不會出手。”

“可是他賭中了,不是嗎?”

“看樣子皇兄很欣賞他。”

“我確實很欣賞他,此人有勇有謀,而且名氣又大,是個可用之人。”

“這麼說,皇兄你想招攬他?”

“我確有此意,可惜晚了一步,被人捷足先登了。”

“是誰?不會是二哥吧?”

“當然不是,如果趙焞豐真有這種只求人才,不計前嫌的氣度,那我才頭痛呢。

此人是連心高氣傲的趙焞豐也不敢輕易得罪的人。

別說是你,我也想不到,那個人竟然是鎮國公寧志遠。

就在幾天前姚尚書家中舉行的晚宴上,他當衆承認,他的小女兒已經跟人訂婚了。

對方不是別人,正是文學報的東家蘇真,也就是如今風頭正盛的池非。”

“你說鎮國公把小女兒許配給池非?這怎麼可能?”焞芳公主整個人聽呆了。

“我聽說此事後也覺得不可思議,實在搞不清楚這老狐狸的葫蘆裡究竟在賣什麼藥。

鎮國公沒有庶子庶女,只有兩個嫡子和兩個嫡女,任何一個都是極好的聯姻對象。

如今一聲不吭就把小女兒許給了一個平民,這簡直就是天大的浪費。

要說池非是個人才這點我承認,但以他的身份也完全不值得鎮國公把自己親生女兒許配給他,實在讓人猜不透這老狐狸究竟在打什麼算盤。”

焞芳公主想了好一會才若有所思地說:“也許,鎮國公也是迫於無奈。”

“此話怎講?”

“我覺得會不會是因爲鎮國公的小女兒寧雅芷對池非心有所屬,鎮國公看在小女兒的份上,纔不得不答應這椿婚事。”

“這怎麼可能?”

“皇兄你忘了嗎?蘇真可不僅僅是文學報的東家,他還是大名鼎鼎的池非先生。

凡是看過他作品的閨閣少女,傾慕於他的人品和才情的大有人在。

如果鎮國公的小女兒正是其中一個,那就不足爲奇了。

聽說鎮國公對女兒一向嬌養,尤其是這小女兒寧雅芷,更是從小帶在身邊的掌上明珠。

假如寧雅芷意志堅定地表示非君不嫁,那像鎮國公這樣疼女兒的父親可能會因此而同意也說不定。

雖然聽上去有些不可思議,但這是我能想到的唯一比較合理的解釋。”

大皇子想了一下,覺得這個猜測雖然有些離奇,但也確實說得過去。

等大皇子離開後,仍然獨坐在湖心亭的趙焞芳慢慢拿出一本書來。

那本書看上去有些破舊,顯然已經被翻了很多遍。

這是她最喜歡的一本書,也是那個人所寫的第一本書。

她也是從看過這本書以後,纔開始關注那個人的。

她想知道能寫出這種動人心魄的故事的人,本身是個怎麼樣的人。

那個人所寫的其他作品,以及發表過的所有言辭,她全都看過,也全都記得。

她知道自己貴爲公主,跟那個人的身份天差地別,根本不可能有任何交接的機會。

然而當聽到皇兄說鎮國公把小女兒許配給那個人時,她心裡卻有種說不出來的刺痛,以及一種空蕩蕩的茫然感。

她相信自己的猜測應該是對的,寧雅芷一定是對那個人心有所屬,才迫使鎮國公這樣做的。

對那個人心生愛慕的,又何止她一個。

031 新稿053 第三卷222 糧草092 春去秋來294 亂黨139 絕筆183 入城252 編修050 各有歡愁062 加印380巷戰369 矛盾293 官差038 破廟259 南下366 連帶386 國庫103 面談318 投擲041 置業241 貢鹽220?名聲059 現象245 清查370 攻伐024 這鄰居134 審結384入城060 死戰238 水路328 衝鋒351 換糧067 少年300 圍府336 商議359 火銃360 幹陽379內城390條件013 慢工出細活325 壓制243 南方151 連載204 春去秋來354 大港072 手術282 伏兵304 手信356 上貢096 魔族321 肥餌218 驚變246 亂民389大戶385正名058 正軌250 挖渠347 江口143 緣由177 寧府222 糧草365 敗兵260 山寨220?名聲141 另一條路122 新報216 選擇098 大戰258 海外338 差距289 變化369 矛盾130 阿止394下場130 阿止162 又一年082 方子376封城330 印花097 法陣183 入城117 女作者015 銀票291 媳婦172 機緣383尾聲285 和安107 準備297 故人100 休息008 掉坑134 審結078 面具008 掉坑350 有變224 出逃141 另一條路036 出新書了337 遷都195 審查
031 新稿053 第三卷222 糧草092 春去秋來294 亂黨139 絕筆183 入城252 編修050 各有歡愁062 加印380巷戰369 矛盾293 官差038 破廟259 南下366 連帶386 國庫103 面談318 投擲041 置業241 貢鹽220?名聲059 現象245 清查370 攻伐024 這鄰居134 審結384入城060 死戰238 水路328 衝鋒351 換糧067 少年300 圍府336 商議359 火銃360 幹陽379內城390條件013 慢工出細活325 壓制243 南方151 連載204 春去秋來354 大港072 手術282 伏兵304 手信356 上貢096 魔族321 肥餌218 驚變246 亂民389大戶385正名058 正軌250 挖渠347 江口143 緣由177 寧府222 糧草365 敗兵260 山寨220?名聲141 另一條路122 新報216 選擇098 大戰258 海外338 差距289 變化369 矛盾130 阿止394下場130 阿止162 又一年082 方子376封城330 印花097 法陣183 入城117 女作者015 銀票291 媳婦172 機緣383尾聲285 和安107 準備297 故人100 休息008 掉坑134 審結078 面具008 掉坑350 有變224 出逃141 另一條路036 出新書了337 遷都195 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