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亂(上)

查看玩家日誌,可以得出自己在戰場上斬殺了多少普通士兵,多少有官職但修爲不高的武將。參加一場戰爭,無論是否殺人都會得到軍功,軍功的多少根據各人的官位而定。做爲一名三品官,小馬哥無論是否親自上陣做戰,只要他是部隊主將,都能夠獲得到3萬的軍功。

此次親自上陣可謂驚險連連,除了獲得到大量的軍功外,小馬哥一無所獲,就連一匹戰馬的戰利品也沒有得到,這讓小馬哥很無奈。正跟部將們討論接下來的戰事時,傳令兵進入,說袁紹請小馬哥前往主營帥帳處商議。

一進入帥帳就聽到爭吵的聲音,做爲後勤負責人,袁術收集戰利品並進行清點,然後再根據各州在戰場上的表現,記述戰利品的分配。孫堅認爲此次他長沙江東子弟兵當記首功,袁紹等諸候也同意,但袁術拿出來的戰利品卻是袁紹拿了首功,遼州拿了次功,荊州爲第三,而孫堅卻是沒有功勞的。

袁術的意見是孫堅屬於荊州軍,功勞都記到了荊州軍身上,豈可分成兩份?這個說法倒是合理,但孫堅卻是不同意,荊州牧劉表也不同意,因此幾方人馬就吵了起來。

小馬哥聽到自己拿了第二功很是吃驚,再聽聽爭吵與議論的內容,發現居然沒有人反對自己拿二等功,這讓小馬哥吃驚的同時也感到疑惑。坐在帳內的矮椅處,小馬哥仔細回想了自己的戰場表現,再拿出玩家日誌上上下下看了一遍,發現並沒有殺死什麼重要的人物,也沒有立下什麼奇功,怎麼這些傢伙會不反對他的功勞呢?

起身走到正當不明真相圍觀羣衆的士燮身邊,跟士燮扯了幾句天氣不錯的話後,士燮果然將話題轉到小馬哥二等功的事情上。

“馬遼州勇武啊!在戰場上殺了個來回卻沒有受到什麼傷,若不是敵軍派出數將阻攔,想來馬遼州定可斬獲敵方主帥戰旗,若是如此,可謂大功也。”

聽這話就明白了,原來自個跑錯了方向,一路衝殺居然誤打誤撞的衝進敵方主陣中,並且還非常狗運的衝到了近前,難怪有五名武將向自己圍殺過來。早知道這樣,當時打出了黃巾聖旨,就該一直衝進去,看來還是戰場經驗不足啊。

人家武將在戰場上邊殺還能眼觀八路,耳聽四方的,這一點在孫堅身上就可以看得出來,而此時主帥帳內的諸候可是沒有上陣打戰的,全都站在瞭望臺上觀戰,居然也能看清那麼遠地方發生的戰事,其眼力可真夠銳力的。

解開自己心中的疑惑,小馬哥也當起了圍觀羣衆,聽袁術一人與孫堅、劉表辯論,其口才倒也了得,口水四濺中辯得劉表跟孫堅節節敗退,最終孫堅含恨甩袍離去,劉表則一臉微笑的繼續呆在帳內,顯然這傢伙也不是很真的心幫助孫堅。

雖然戰事還沒有結束,但論功行賞這種事情還是要做的,否則大家都提不起勁打仗不是?這就跟在現實中打工,老闆欠了好幾月的工資,誰TM還願意繼續爲老闆賣力啊?但如果老闆工資發的準時,並且偶爾也會發些補貼得話,員工們自然幹勁十足。

同樣的道理,打戰之前喊出的口號全是假的,諸候們爲什麼要征討董卓,一方面是董卓這傢伙把持朝政的時候,損害了各州在洛陽境內的利益,同時董卓還把持了通往西域的商路,阻礙了大家發財,所以諸候們藉着這機會征討一下,讓董卓知道,吃獨食可不是什麼好習慣。

還有一方面則是有關樑皇后的,如果沒有徵討董卓,那麼朝政就會被樑皇后把持,這對諸候們來說也不是什麼好事,所以順帶着收拾一下野心勃勃的樑皇后,重新將漢少帝劉辯拉出來當傀儡。

二十罈美酒、十萬兩黃金、100匹戰馬、300名俘虜、10匹絲綢,一柄品相很不錯的長槍,這就是小馬哥此次獲得到的戰利品及獎賞。

“幽槍,紫階,重80,攻擊力+4000,全屬性+1%,真氣恢復速度+1%,配合戰技附加+1000攻擊,寶石孔0/3,無自帶技能。”老瘋愛不釋手的撫/摸着幽槍,爲了拿到這柄槍,他欠下鉅額債務。在小馬哥的幫助下,老瘋也擁有上限70的心法“風斬槍繫心法”,此心法非獨一無二,但卻也算得上極品,而他的戰技名爲“鋒刃槍技”上限50,同樣不是獨一無二,卻也很牛擦。

穿胸罩加防使劍、戴套套減命中使刀,此二人的心法與戰技同樣也獲得到,不過跟老瘋相比,檔次還是相差很大的。

遼州營帳內,小馬哥與正太三人組正坐在一起飲酒,酒自然就是打仗得來的獎賞,有意思的是,玩家酒量的深淺,與修爲也是息息相關的。小馬哥修爲82層,修爲的層數除以10,就是玩家的酒量,小馬哥可以飲8壇的酒,算得上是海量了。

“小馬哥,這戰我怎麼越看越不明白。”一口飲盡碗中美酒,套子此時有些醉意,搖頭晃腦的搭着老瘋的肩膀問道。

小馬哥原本也是不明白,但他有首席軍師戲志才,在前往參加虎牢關聯盟軍時,戲志才就跟小馬哥有過數小時的討論。這數小時內,基本上都是戲志纔在說,小馬哥在聽。戲志才的話歸結起來就是,這戰會打,而且打得非常的頻繁,但卻不會大打。

此戰就是諸候們展示軍事力量的平臺,向天下所有心懷不軌的人展示出各州的肌肉,讓全天下的人明白,大漢王朝雖然風雨飄搖,但卻仍然有這麼一大批的忠臣存在,任何敢挑戰大漢王朝威信的人,必將受到嚴重的征討。

這裡的大漢王朝威信實際上就是各州的利益,也就是誰觸動了各州的利益,誰就是公敵。各州派出來的兵力都不是很多,這是各州存了保存實力的心思,即有保存實力的心思,戰自然不會打得太大,只會小打小鬧,最終把董卓趕回涼州,大家就安逸了。

因此,聯盟軍只是駐紮在虎牢關外,並不急着攻城,攻城可是會死傷慘重的。

不過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的,在虎牢關外每天都有仗打,打了半個月,董卓軍方面死了三萬多兵,聯盟軍方面也死了三萬多。董卓軍內部出現了不同的意見,聯盟軍倒沒什麼,傷亡分攤下去,各方也就是死了千八百人,不算傷筋動骨。

但董卓軍派出去的都是對董卓有意見的兵馬,其中有來自西涼金城郡的韓遂、馬騰、邊章、北宮玉等人。這些人早期在黃巾起義時做亂,被大漢王朝的張溫討伐,後內部產生混亂而分裂,等董卓崛起時,將這些亂黨份子一一打趴下,全部臣服在董卓帳下。

(此書不依任何史,只記述武將,或許早期死的武將會仍然活着,或許後期纔出現的武將,也會早早出現)

韓遂與馬騰是結義兄弟,兩人也是造反起家的,董卓入京時曾邀請過他們,他們隨後整軍入京,董卓卻是受了重傷逃入虎牢關。李儒等董卓親信主持大局,韓馬二人遵從軍令,派兵迎戰,連日的仗打下來,韓馬二人發現自己的兵馬死傷慘重,而董卓的嫡系軍馬卻沒有什麼損傷,這讓韓馬二人感到蹊蹺。

韓馬二人的兵馬與董卓的兵馬都是同時出擊的,雖然主攻方向不同,但韓馬二人並沒有發現董卓嫡系兵馬有什麼扯後腿,又或避戰的動作,那麼爲什麼自己兵馬打下來死了兩萬多,而董卓嫡系兵馬卻只有數千人呢?除非董卓與聯盟軍方面早己經有了密約。

當然是有密約,董卓嫡系軍主攻的方向就是小馬哥紮營的地方,當然小馬哥的兵力只有1萬,並且也不可能讓自己的部下被砍死。因此,董卓軍與遼州打得時候,雙方几乎是沒有死亡的,輕傷倒是有。

聯盟軍是進行輪戰的,小馬哥不可能天天出戰,董卓軍除了跟小馬哥有密約外,肯定跟別的州也有密約,否則不會只死上幾千人那麼少。而韓遂與馬騰的軍隊就是聯盟軍的主打對象,董卓出了多大的代價,讓聯盟軍做打手,這一點,小馬哥很好奇。他與董卓的密約中賺得自然也是很多,由及推他人之下,小馬哥猜別州肯定也是隻多不少的。

189年夏中,虎牢關內,韓遂、馬騰、北宮伯玉、樑興、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成宜、馬玩、楊秋等將領密會,覺得不能再這樣被董卓算計。衆人商定明日就抽兵返回涼州,不跟董卓這狗賊混了。

同一時間,郭汜與李傕正在某處把酒交談,聽聞手下探子報說韓馬等將在密談,兩人對視一眼後大笑,李傕起身與郭汜一起前往韓馬密會的地方,兩人並無任何掩飾的踢門而入,內裡衆將大驚,紛紛拔出兵器欲要拼殺,韓遂卻制止了各將。

虎牢關之戰打了一個月半後的某天,關內突然起了大火,隨後震天的喊殺聲傳出,正在整兵列陣的聯盟軍大爲吃驚,派出探子去前查探,探子回報說虎牢關內正在大戰,交戰的有好幾個方面,但全都是董卓軍系的。

袁紹大喜,命全軍待命。

曹操不滿,說何不趁此良機,一舉攻入虎牢關。

袁紹卻是不願意,曹操怒而甩袍離去,徑直返回自己的軍營中,點起兵將朝虎牢關衝去。曹軍正奔行時,探子回報說在左側之處也有一支軍隊正在奔行,看旗號應是遼州軍馬。隨着年歲的增長,曹操早就將當初在洛陽時與小馬哥的怨隙拋置一邊,在聯盟軍時,也與小馬哥把酒言和,談及當年之事,曹操說是年少輕狂。

聽到是遼州黃巾的軍隊,曹操趕緊派出信使前往交洽,小馬哥回信說,他在主帥帳內覺得孟德兄所說的很正確,所以也一起出兵。曹操大感英雄所見略同,再派信使商議雙方如何協同做戰。

還沒有商議出個屁來,虎牢關的城門突然洞開,無數的散兵潰將從內奔跑而出,曹操嚇了一大跳,大叫結陣。可惜他的兵力實在是太少了,陣還沒有結成,董卓軍的潰兵己經奔跑而至,曹操的部隊瞬息之間就被衝的四零八散,曹操本人也被夏侯惇等人擁護之下,不知方向的狼狽而走。

“我了個去,這些傢伙暈了頭啊?怎麼不往孟津方向跑,反而朝洛陽方向跑。”小馬哥的部隊同樣也不能避免,在被如洪流般的潰兵衝散時,小馬哥抓着爪黃飛電的馬繮破口大罵。

跟急着逃命的士兵打那自然會死傷慘重,兔子急了還咬人呢,何況是精銳的西涼兵。虎牢關內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小馬哥不清楚,他隨着潰兵奔跑了一段路程後,周圍的潰兵稀少了很多,而他的遼州黃巾兵卻也少了很多,一萬多的黃巾兵,還跟着他的也只約有一千多人,部將更是一個也沒有見到,正太三人組也被衝得不知影蹤。

若是返回聯盟軍主營,估計會被人笑掉大牙,小馬哥一發狠,率着一千多的黃巾軍再次掉頭,朝虎牢關衝去。這次沒有十數萬的潰兵出現,小馬哥一路通暢的衝進虎牢關,一入關內就是一股腥血之味撲鼻而來,滿地的屍體,斷肢及還在燃燒的房屋。

虎牢關,小馬哥以前也有來過,知道虎牢關的最重要建築在哪裡。拍馬率兵朝那府衙奔去,奔到近前時才發現,整個府衙的圍牆己經全部塌陷,半個府衙陷入火海中,這讓想要打劫庫房的小馬哥死了心,掉轉馬頭率軍朝虎牢關通往河津方向的關門衝去。

與洛陽方向的戰場草木皆被割除得一乾二淨不同,通往河津郡方向的地方滿是綠意蔥蔥,官道上還有數股的軍隊在彼此交戰,見到黃巾軍也沒有理會,仍然收拾着自己的對手。小馬哥手頭兵力太少,也不敢去砍這些士兵的腦袋,他也不知道自己追上來到底要做什麼,只是都追到這地方了,就繼續追吧。

追了約半個小時,經過一片樹林,聽到裡面傳來兵器交擊及喊殺聲,小馬哥派出一名士兵前往查探,很快那名士兵就跑回來,跪地說道:“主公,林裡有兩夥人正在交戰,雙方人數約爲一百多。”

小馬哥一聽才一百多人立即豪氣沖天,手一揮率率一千多名士兵衝進了林中,士兵們在主公的命令下,將兩夥還在交戰的人全部重重包圍起來。那兩夥人見到黃巾軍衝進來時就想停手,但打架這種事也不是說停就停的,等他們全都停下來時,己經被包了個水泄不通。

望着同樣服飾的董卓軍,小馬哥有些納悶這些打架的人是如何分辯敵我的,正思量間,那包圍圈中一個受傷的人,在同伴攙扶下站了起來,朝小馬哥行揖後喊道:“可是遼州馬上峰兄?”

喊話之人約四十歲左右,一張國字臉,臉色較黑,身材修長,身着一身將軍鎧甲,腰間懸着刀銷,刀卻不在銷內,估計在打鬥中脫了手。

小馬哥很認真的看了半天,確認自己並沒有見過此人,在馬上行了個禮後說:“某正是遼州馬永貞,爾乃何人?”

“某乃涼州金城韓遂韓文約。”那人回答道。

“你就是韓遂?”小馬哥很是驚訝的問道,然後從馬上跳了下來,正欲朝韓遂走去時,與韓遂敵對的那方人中也傳出一聲音。

“上峰兄,咳咳咳。”

聲音有點熟,扭頭一看,確實是熟人,這不是賈詡嗎?賈詡此時可是年輕的很,約二十多歲,平時愛穿白色長衫扮斯文,其實丫一肚子壞水。不過他此時可就有些慘,白衫早被鮮血與汗水浸得花裡胡哨的,頭巾也不知哪裡去,搞得賈文和那是披頭散髮,人模狗樣,丫估計受了蠻重的傷,臉色白慘慘的,同樣在士兵攙扶下勉強站了起來。

雙方都認識小馬哥,自然也不需要再打下去,打下去也討不到好處,在小馬哥調停之下,賈詡跟韓遂都坐到了小馬哥剛搭建起來的營帳中。小馬哥一直不清楚虎牢關內發生了什麼事情,現在有兩個當事人在此,想來很快就能弄個清楚。

小馬哥爲什麼聽到是韓遂的時候就願意放過對方,並且充當調解人呢?這內中的關係還得從黃巾起義的時候說起,張家三兄弟扯杆子起義之前,遠在涼州金城的韓遂就與張角有書信來往,後來黃巾倉促起義,而韓遂也馬上在金城拉起人馬造反,呼應黃巾軍。黃巾軍從184年開始造反,到了186年的時候,張家三兄弟全部掛掉,小馬哥成爲新一任黃巾天師,並歸附大漢政府,可以說黃巾起義是失敗了。

張角還活的時候是重點培養過小馬哥的,與誰誰之間有過書信來往,與誰誰誰是同道中人等等都有提到,韓遂在張角的介紹中就多次提起過,所以小馬哥知道韓遂與黃巾軍還是有很深厚的階級兄弟感情滴。

從儲物戒中取出草藥,小馬哥充當了一回江湖郎中,替兩個受傷頗重的傢伙把了把脈,然後鼓搗出兩劑中藥,沖水後讓這兩個傢伙服下。賈詡與韓遂服下藥後就睡了過去,小馬哥雖然急着想聽故事,卻也只能等兩個傢伙傷勢好一點後再聽。

故事的主角睡着了,護衛兩人的士兵可就沒有那麼好命,被黃巾士兵一個個提審,詢問虎牢關內發生的事情。士兵們所處的位置讓他們無法獲得深入的內情,綜合一百多位士兵的話後,小馬哥也沒有得出個所以然來。

賈詡所領的士兵們提到,今天凌晨三點多時,大家就迷迷糊糊的被將軍們叫起來,整裝備軍後埋伏在虎牢關內各巷道中。沒過多長時間,一隊人馬從關外衝了進來,士兵們點亮手中的火把,不過並沒有立即開戰,約過數個時辰的時間,突然喊殺聲四起,士兵們就糊里糊塗的跟着大部隊撕殺,一殺就殺到了這裡。

韓遂的士兵在時間上則提前了一些,不過大致內容跟賈詡的士兵一樣,都是迷迷糊糊被叫起來,起鍋造飯吃了個飽後,就集結起來到達虎牢關下,等了沒多久,關門居然開了,將軍們率士兵進了關,卻不料很快就發現陷入了包圍,然後就是等了數個時辰的時間,又很突然的四方八方亂戰起來,一戰就戰到了此處。

次日,傷勢雖然很重,但精神己恢復的韓遂與賈詡,就將虎牢關內發生的事情說了出來,小馬哥也就把虎牢關內發生的事情弄了個清楚。韓遂是當事人,賈詡是計劃策謀者,兩人的講述,基本上就是全部的實情。

PS:說上幾句啊!在我看來寫書是一件蠻快樂的事情,泡上一杯茶,點上一根菸,聽着喜歡的歌,敲着鍵盤,安逸啊。做爲一個非職業的寫手,我一直把寫書當成樂趣,每天三更?五更?我倒也能辦到,但如果這樣的話,會讓我覺得碼字變成了任務,變成了一種差事,那樂趣就沒有了,厭煩感就會增加,從而TJ就產生了。

此書上傳以來己有三個多月,我一天也沒有斷更多,平均一天都是五千多字,這個字數正是讓我感到舒服碼字,快樂碼字的底線,所以,兄弟們就不要老是報怨更的太少了。

之所以要寫上這幾句話,是因爲發現最近紅票越來越少了?莫非書寫得太差了?大家有什麼想法,可以發言說嘛,月傷副版主是我多年老友,他都會天天給我說留言版上的事情,若是大家願意的話,也可以入羣來說,我都有在的。

最後,聲嘶力竭的大喊,要紅票啊。

第十三節 叫你一聲爹(上)第六節 路(上二)第十一節 寶物批發商(上)第四節 黃巾大頭號目(上)第十八節 激戰華容迷蹤陣(上)第一節 天下大勢(上)第一節 縣守是幹啥滴(下)第九節 賣城(上)第十二節 家族(上)第三節 間客(下二)第十五節 神棍很給力(下)第二十節 能(上一)第十二節 迴轉中原(上)第九節 新的劇目(下)第十九節 威名所累(下)第十八節 多寶(下)第十四節 聚(上)第一節 豔遇(上一)第十四節 揚州多美女(上)第五節 三進出(下)第三節 圈內圈外(上)第六節 邀戰(上)第十六節 龐統說,我能(上)第五節 天下皆反(上)第十八節 空(上二)第二十節 兇物暴虐(下)第十節 寶物隨便拿(下)第十六節 龐統說,我能(上)第六節 子母八封象傳送陣(下)第十九節 帝(上一)第十七節 滯(上一)第七節 質(上)第一節 豔遇(上一)第二節 戰吼(下一)第六節 子母八封象傳送陣(下)第十一節 寶物批發商(下)第十四節 竹馬(上)第九節 談談(下)第十七節 滯(下一)第六節 狠人歌(上)第六節 路(下二)第十五節 士(上)第七節 質(下)第十二節 青龍塔(下)第七節 190年(下)第四節 七星寶刀(上)第七節 質(上)第七節 高驪(下)第二十節 團隊(上)第十四節 兵幾何第七節 妞暖牀(上)第三節 堂下何人吶(上)第六節 路(下一)第六節 草莽英雄(下一)第七節 呂蒙(上)第二節 戰吼(下二)第七節 妞暖牀(下)第十六節 僧(上二)第十節 丁原之死(上)第四節 奇聞(上)第五節 上草原的外客(下)第七節 質(下)第十八節 多寶(下)第十五節(良將(下)第九節 玄甲兵陣(上)第十節 大漢風景(下)修第七節 何處爲基業(下)第五節 天下皆反(中)第九節 大漢威(上)第五節 天下皆反(上)第二十節 能(下二)第十八節 劉備家的二奶(下)第十節 丁原之死(下)第十六節 我黃巾,萬勝,殺(上)第三節 勢之分析(下)第六節 路(上二)第二十節 能(下一)第五節 虞兮虞兮奈若何(上)第九節 玄甲兵陣(上)第十一節 大家都玩躲貓貓(下)第四節 進與退(下)第十五節 爭霸的前提(中)第四節 庸人自擾(下)第二十節 咆哮(上一)第十二節 青龍塔(中)第十二節 家族(上)第十六節 我黃巾,萬勝,殺(中)第十四節 此時正是造反好時機(上)第九節 新的劇目(上一)打破金身,偶要請假第十四節 揚州美女多(下)第五節 奔竄(上)第四節 黃巾大反攻(中)第十九節 周瑜是個受(上)第五節 舊友舊事(下)第十四節 此時正是造反好時機(上)第三節 勢之分析(上)第二節 戰吼(上一)第四節 庸人自擾(上)第十節 寶物隨便拿(上)
第十三節 叫你一聲爹(上)第六節 路(上二)第十一節 寶物批發商(上)第四節 黃巾大頭號目(上)第十八節 激戰華容迷蹤陣(上)第一節 天下大勢(上)第一節 縣守是幹啥滴(下)第九節 賣城(上)第十二節 家族(上)第三節 間客(下二)第十五節 神棍很給力(下)第二十節 能(上一)第十二節 迴轉中原(上)第九節 新的劇目(下)第十九節 威名所累(下)第十八節 多寶(下)第十四節 聚(上)第一節 豔遇(上一)第十四節 揚州多美女(上)第五節 三進出(下)第三節 圈內圈外(上)第六節 邀戰(上)第十六節 龐統說,我能(上)第五節 天下皆反(上)第十八節 空(上二)第二十節 兇物暴虐(下)第十節 寶物隨便拿(下)第十六節 龐統說,我能(上)第六節 子母八封象傳送陣(下)第十九節 帝(上一)第十七節 滯(上一)第七節 質(上)第一節 豔遇(上一)第二節 戰吼(下一)第六節 子母八封象傳送陣(下)第十一節 寶物批發商(下)第十四節 竹馬(上)第九節 談談(下)第十七節 滯(下一)第六節 狠人歌(上)第六節 路(下二)第十五節 士(上)第七節 質(下)第十二節 青龍塔(下)第七節 190年(下)第四節 七星寶刀(上)第七節 質(上)第七節 高驪(下)第二十節 團隊(上)第十四節 兵幾何第七節 妞暖牀(上)第三節 堂下何人吶(上)第六節 路(下一)第六節 草莽英雄(下一)第七節 呂蒙(上)第二節 戰吼(下二)第七節 妞暖牀(下)第十六節 僧(上二)第十節 丁原之死(上)第四節 奇聞(上)第五節 上草原的外客(下)第七節 質(下)第十八節 多寶(下)第十五節(良將(下)第九節 玄甲兵陣(上)第十節 大漢風景(下)修第七節 何處爲基業(下)第五節 天下皆反(中)第九節 大漢威(上)第五節 天下皆反(上)第二十節 能(下二)第十八節 劉備家的二奶(下)第十節 丁原之死(下)第十六節 我黃巾,萬勝,殺(上)第三節 勢之分析(下)第六節 路(上二)第二十節 能(下一)第五節 虞兮虞兮奈若何(上)第九節 玄甲兵陣(上)第十一節 大家都玩躲貓貓(下)第四節 進與退(下)第十五節 爭霸的前提(中)第四節 庸人自擾(下)第二十節 咆哮(上一)第十二節 青龍塔(中)第十二節 家族(上)第十六節 我黃巾,萬勝,殺(中)第十四節 此時正是造反好時機(上)第九節 新的劇目(上一)打破金身,偶要請假第十四節 揚州美女多(下)第五節 奔竄(上)第四節 黃巾大反攻(中)第十九節 周瑜是個受(上)第五節 舊友舊事(下)第十四節 此時正是造反好時機(上)第三節 勢之分析(上)第二節 戰吼(上一)第四節 庸人自擾(上)第十節 寶物隨便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