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草莽英雄(下一)

自古草莽多英雄,時勢又造就英雄。

孔二狗就是來自草莽的英雄,他的出現純屬機緣巧合。首先,他在洛陽城內居住數年,旁邊都是認識的NPC鄰居。其次,他本身是一名武將,並且擁有官職,這使得他在洛陽城大亂的時候,可以憑藉武藝與官職,而獲得到百姓的認同。最後,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洛陽百姓們的家園被燒,其悲憤的心情可想而知,一旦有了起了頭,自然就會跟隨。

草莽英雄從來都是悲情人物,孔二狗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努力讓自己不悲情。但當他召集部隊,挑選強壯的洛陽青年入伍的時候,偶然間看到一具屍體,待認真且仔細看過後,孔二狗知道,自己的悲情是註定的。

俯身搜了一下那具年約十幾歲的小青年屍體,從其懷中搜出一塊方圓五寸,上方雕五龍,邊角鑲金的印璽,孔二狗雙手有些顫抖的望着這塊印璽,翻轉正面,可看到八個篆字,“受命於天,即壽永昌。”

“MB的,傳國玉璽啊!”孔二狗低聲吼道,他見這劉辯,所以一看到那具屍體,就知道自己悲情了,搜出傳國玉璽,二狗知道,自己的悲情就是命中註定的。但儘管如此,孔二狗卻不願意就這樣被悲情,他死活也要拼上一把。

“這是玉璽?”身邊不知何進出一位身穿儒衫的文士,此文士盯着二狗手中的玉璽半晌後,纔出聲說道。

孔二狗嚇了一跳,趕緊將傳國玉璽放入儲物戒中,卻得到提示,此乃特定物品,不能放入儲物戒中。無奈,孔二狗只好將它塞進胸懷中,然後起身裝着不在意的樣子,正欲說話時,那位文士卻盯着那具屍體,孔二狗心中大叫不好。

“皇帝死了,皇帝死了。”文士就如癲狂的一樣,扯着嗓子嚎叫道。

嚎叫着半天,文士雙眼紅通通的直盯着孔二狗,孔二狗大驚,心想着這NPC不會就是傳說中的忠臣吧?

周圍可都是洛陽的百姓,他們與皇帝是居住在同一座城市內的,儘管他們只是百姓,但這可是首都的百姓,從來就比其餘各州的百姓要有更強的優等感。而對皇帝,他們感覺即親切又陌生,親切是因爲大家同住一座城池,陌生是因爲皇帝不經常出現在公衆面前。

但就算不經常出現,洛陽城的百姓也是有機會見到皇帝的,雖然隔得有些距離,但皇帝的樣子還是有很多百姓記住。因此那文士一嚎叫,無數的百姓就跑過來查看,說來也奇怪,皇帝全身被踩得骨頭都斷裂,就是臉沒有被踩。

“陛下駕崩啦。”百姓們痛哭失聲的叫喊道,一時間,十幾萬的百姓全都跌坐在地上,哭喊着。

而那個文士雖然紅着眼,但他沒有哭,而他之前喊的是皇帝死了,而不是陛下駕崩,由此句話就可以得出,此人肯定不是大漢的忠臣。

孔二狗此時被無數的百姓圍在中心位置,正不知如何辦的時候,那位一直緊跟着他的文士突然跪地大喊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的聲音先是被旁邊的百姓聽到,愣了,隨後越來越多的百姓知道了這一幕,全都停止了哭泣,傻傻的看着這位文士,又看了看一臉悲催的孔二狗,不知道爲什麼文士會叫孔二狗做皇帝。

“主公,若想成就大事,速速將傳國玉璽取出。”文士低聲急叫道。

孔二狗此時早就蒙了,這就跟打麻將時連糊幾十把,佔莊佔了幾十把,整個人都贏得有些蒙一樣,一蒙就有可能抓錯牌,聽錯牌。孔二狗聞聽文士的話後,居然很聽話的就從懷中取出傳國玉璽,高舉過頭頂。

“此乃傳國玉璽,是真正的玉璽,只有皇帝纔可以擁有,現今大漢皇帝死亡,天下大亂,玉璽落入我家主公手中,正是天命所授,爾等需遵從天命,成從龍之業,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文士口沫四濺的咆哮道。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十數萬百姓紛紛跪地高聲喊道。

“玩家孔二狗獲傳國玉璽,被十數萬百姓擁護而稱帝,史稱玉璽加身。”系統全公告。

天下愕然,諸候大怒。

“亂命,此乃亂命。”翼州牧袁紹發檄文怒吼道。

“僞帝,此乃僞帝。”荊州牧劉表發檄文叫喊道。

“弒君之徒,天下諸候共討之。”幷州牧呂布發檄文說道。

“臥槽。”遼州牧馬永貞發檄文罵道。

天下十四州的州牧共發檄文聲討孔二狗的行爲,稱其是僞帝,袁紹起檄征討孔二狗,諸候們應檄而起,紛紛發兵,再次進軍洛陽,天下再次大亂。

“董卓之亂結束,遊戲進入帝璽之爭。”系統全公告。

“僞帝孔二狗傳檄天下,大赦天下囚徒。”系統全公告。

“您若想恢復正名聲,可前往洛陽僞帝處,領其官職,成其部將。”呆在虎牢關的洛鸞聽到了這個系統提示。

被孫堅攻返回打得大敗的爬牆等紅杏聽到了這個提示,乾隆十三爺聽到了這個提示,汗高租留班聽到了這個提示,老外聽到了這個提示,還有無數造反失敗的玩家聽到了這個提示。

於是,孔二狗身邊彙集了至少三萬多名造反失敗的玩家,同時又有十幾萬的玩家前來投奔,更有十數名武將,謀臣投奔,孔二狗勢力大漲。

洛陽城還在燃燒中,孔二狗聽從那位推他登上帝位的文士所言,率軍進逼平陽郡,那裡是整個洛陽最爲空虛的地方,攻破平陽府後,孔二狗利用傳國玉璽傳旨天下,立國,國名爲“夏。”

那位推孔二狗登上帝位的文士也是很有名頭的,他的名字叫“郭嘉”。

孔二狗也是知道文士的名字後,纔對其言聽計從,否則他早就扔了傳國玉璽逃命去了。

郭嘉是一名憤青,他入洛陽就是想求得一個官職,卻始終沒有獲得到,這讓郭嘉對此世道感到失望。在洛陽呆了快一年的時間,恰逢天下大亂,郭嘉原以爲這是自己的機會,他在洛陽被包圍的時候,就求見過於禁。

可於禁並不鳥他,並且對他投入府中的策略也是不屑一看,這讓郭嘉更是憤怒。聽聞遼州馬永貞正在虎牢關,郭嘉想着自己與馬永貞有過交情,想着是不是去投奔馬永貞,但洛陽城被圍了個水泄不通,郭嘉無法出去。

如此一耽擱,洛陽大火,郭嘉恰巧在孔二狗開的酒樓內吃飯,孔二狗提刀拼殺,並受到左鄰右舍的擁護,組成數十人的義軍,隨後義軍不斷的擴大,郭嘉也跟着孔二狗一路殺出了洛陽。

然後郭嘉就看到劉辯的屍體,看到孔二狗拿到了傳國玉璽,郭嘉認爲這是一個機會,一個向全天英雄展示自己智慧,體現自己價值的機會。於是,他鼓動孔二狗稱帝,並憑着三寸不爛之舌,蠱惑十數萬洛陽百姓相信這就是天命,使十數萬洛陽百姓跟隨孔二狗。

郭嘉是一個妖孽,他擅長利用機會,而此時正是最佳的機會。

天下各州都在忙着平亂,就算稱帝,想要征討卻也是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同時,洛陽境內被董卓軍,聯盟軍禍害的不淺,無數的百姓流離失所,一旦稱帝的消息傳出,肯定有無數的百姓會投奔而來。

洛陽境內有三股強大的軍隊,一股是遼州黃巾軍,一股是西涼徐榮軍,一股是西涼郭李軍。郭嘉的打算就是招降徐榮軍與郭李軍,而且能招降到的機會非常大。原因就是徐榮與郭李此時都是無根之人。

不過郭嘉卻也知道徐榮與郭李二人有齷齪,收集情報,分析時局是一位成功謀士的基本功,郭嘉的基本功非常的紮實。衡量過後,郭嘉與夏帝孔二狗商量組成一個使者團,前往河內郡見郭李二人。

一番商談下來,郭李二人被郭嘉的三寸不爛之舌說動,反正他們攻打洛陽己經是大逆不道,歸附夏帝也是一條出路。因此,在孔二狗稱帝后不久,郭李二人歸附新成立的大夏王朝,成爲大夏王朝的柱石,併成爲兩位異姓王。

封王原本是任何一名武將的最高期盼,但是孔二狗開了一個壞頭,大家現在知道,原來當皇帝也是如此容易的事情,那麼王這個字號就太過低檔次了,要當就要當皇帝。不過郭李二人卻是很滿意,在歸附被封王后,他們出兵攻下洛陽境內的幾個郡。

孔二狗同時移師“朝歌郡”,這個郡的名字好啊!朝歌正是夏朝時的首都名字,因此,孔二狗也將國都定在了朝歌城,郭李二人派軍駐入朝河郡。

郭嘉是有兩個後手準備的,一是招降郭李與徐榮,若是能招到李郭,就不理會徐榮,若是郭李與徐榮都不能招到。郭嘉的另一個後手就是與遼州黃巾軍聯繫,當然招降黃巾軍是不可能的事情,郭嘉的殺手鐗的就是把傳國玉璽送給馬遼州。

如果真的送給馬永貞的話,郭嘉一點也不擔心馬永會反口,一旦馬永貞真的接受傳國玉璽,郭嘉肯定第一時間傳檄天下,說馬永貞搶到了傳國玉璽,到時候天下諸候跟馬永貞就會打個你死我活,而新成立的大夏王朝則就獲得到發展壯大的時間。

由此可見鬼才確實是鬼才,那個叫毒辣啊!

第七節 何處爲基業(上)第十五節 神棍很給力(下)第九節 天下布武(上)第六節 幽鏡天獄第四節 賣官(上二)第三節 勢之分析(上)第二十節 黃巾的故鄉(下)第三節 堂下何人吶(上)第六節 路(下二)第二節 白波軍小頭目(下)第十二節 菜(上)第十三節 將(上二)第七節 190年(下)第十三節 主公意欲何爲(上)第十二節 迴轉中原(下)第十六節 閒等之事(上)第十二節 青龍塔(中)第八節 幹客(下)第十一節 潘無雙(下)第七節 質(下)第十節 丁原之死(上)第一節 遼州黃巾政權(下)第十一節 陣(上)第十四節 主公不易做(下)第十六節 因何名震天下(上)第十一節 潘無雙(上)修第十四節 復王與復帝(下)第六節 幽鏡天獄(上)第十六節 龐統說,我能(下)第十五節 黃巾旗第十六節 晃悠(上一)第十四節 此時正是造反好時機(上)第十六節 閒等之事(上)第五節 虞兮虞兮奈若何(上)第十二節 搞搞(上)第五節 上草原的外客(下)第十節 有風(上)第八節 打亂架(上)第十一節 遼州牧(上)第一節 天下大勢(下)第十一節 潘無雙(上)修第四節 賣官(上二)第一節 浩浩蕩蕩行軍難(下)第十五節 部將們的心思(下一)第六節 封印之典(上)第十二節 家族(上)第一節 豔遇(上一)第十三節 黃巾毒師(上)第十二節 青龍塔(中)第六節 封印之典(中)第三節 堂下何人吶(下)第六節 幽鏡天獄(上)第二節 紙醉金迷洛陽城(上)第一節 遼州黃巾政權(下)第十四節 主公不易做(上)第一節 徵(上)第十五節 黃巾旗第十節 丁原之死(下)第十五節 神棍很給力(下)第十六節 我黃巾,萬勝,殺(中)第六節 路(下二)第九節 命(上)第六節 子母八封象傳送陣(下)第一節 遼州黃巾政權(下)第十一節 寶物批發商(下)第二十節 兇物暴虐(下)第八節 命魂之鑰(上)第三節 勢之分析(中)第六節 幽鏡天獄第十節 丁原之死(上)第二十節 黃巾的故鄉(上)第七節 風水之戰(上)第十三節 當神棍遇上神棍(下)第十八節 激戰華容迷蹤陣(下)第七節 呂蒙(上)第十四節 聚(下)第十節 盤點(中)第一節 浩浩蕩蕩行軍難(下)第十七節 滯(上一)第十一節 被俘(上)第八節 海外基地(下)第二十節 滿城盡是黃巾賊(中)第六節 草莽英雄(下二)第六節 狠人歌(上)第八節 打亂架(上)第一節 長安夜匪(上)第二節 殺機暗(上)第一節 遼州黃巾政權(中)第二十節 戰馬全死了(下)第十七節 滯(下一)第八節 打亂架(上)第十四節 主公不易做(中)第七節 190年(上二)第八節 命魂之鑰(上)第一節 幷州曲(下)第十五節 士(上)第十五節 兵逼洛陽城(上)第十三節 主公意欲何爲(上)第四節 奇聞(下)第十四節 揚州多美女(中)
第七節 何處爲基業(上)第十五節 神棍很給力(下)第九節 天下布武(上)第六節 幽鏡天獄第四節 賣官(上二)第三節 勢之分析(上)第二十節 黃巾的故鄉(下)第三節 堂下何人吶(上)第六節 路(下二)第二節 白波軍小頭目(下)第十二節 菜(上)第十三節 將(上二)第七節 190年(下)第十三節 主公意欲何爲(上)第十二節 迴轉中原(下)第十六節 閒等之事(上)第十二節 青龍塔(中)第八節 幹客(下)第十一節 潘無雙(下)第七節 質(下)第十節 丁原之死(上)第一節 遼州黃巾政權(下)第十一節 陣(上)第十四節 主公不易做(下)第十六節 因何名震天下(上)第十一節 潘無雙(上)修第十四節 復王與復帝(下)第六節 幽鏡天獄(上)第十六節 龐統說,我能(下)第十五節 黃巾旗第十六節 晃悠(上一)第十四節 此時正是造反好時機(上)第十六節 閒等之事(上)第五節 虞兮虞兮奈若何(上)第十二節 搞搞(上)第五節 上草原的外客(下)第十節 有風(上)第八節 打亂架(上)第十一節 遼州牧(上)第一節 天下大勢(下)第十一節 潘無雙(上)修第四節 賣官(上二)第一節 浩浩蕩蕩行軍難(下)第十五節 部將們的心思(下一)第六節 封印之典(上)第十二節 家族(上)第一節 豔遇(上一)第十三節 黃巾毒師(上)第十二節 青龍塔(中)第六節 封印之典(中)第三節 堂下何人吶(下)第六節 幽鏡天獄(上)第二節 紙醉金迷洛陽城(上)第一節 遼州黃巾政權(下)第十四節 主公不易做(上)第一節 徵(上)第十五節 黃巾旗第十節 丁原之死(下)第十五節 神棍很給力(下)第十六節 我黃巾,萬勝,殺(中)第六節 路(下二)第九節 命(上)第六節 子母八封象傳送陣(下)第一節 遼州黃巾政權(下)第十一節 寶物批發商(下)第二十節 兇物暴虐(下)第八節 命魂之鑰(上)第三節 勢之分析(中)第六節 幽鏡天獄第十節 丁原之死(上)第二十節 黃巾的故鄉(上)第七節 風水之戰(上)第十三節 當神棍遇上神棍(下)第十八節 激戰華容迷蹤陣(下)第七節 呂蒙(上)第十四節 聚(下)第十節 盤點(中)第一節 浩浩蕩蕩行軍難(下)第十七節 滯(上一)第十一節 被俘(上)第八節 海外基地(下)第二十節 滿城盡是黃巾賊(中)第六節 草莽英雄(下二)第六節 狠人歌(上)第八節 打亂架(上)第一節 長安夜匪(上)第二節 殺機暗(上)第一節 遼州黃巾政權(中)第二十節 戰馬全死了(下)第十七節 滯(下一)第八節 打亂架(上)第十四節 主公不易做(中)第七節 190年(上二)第八節 命魂之鑰(上)第一節 幷州曲(下)第十五節 士(上)第十五節 兵逼洛陽城(上)第十三節 主公意欲何爲(上)第四節 奇聞(下)第十四節 揚州多美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