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陰險算計 6/18

就算有帝塵部相助,多爾袞還得考慮一個問題:“面對明朝陣營的反攻,清軍是主動迎擊,還是選擇一個合適地點來一場大決戰。”

這同樣很難。

主動迎擊的話,由於明朝大軍採取的是多點進攻戰術,清軍必須跟着分兵,無端增加了很多戰爭風險。

蓋因無論哪一路潰敗,都不是清軍能承受的。

如果選擇大決戰的話,就有些孤注一擲的意味,到不失爲一個好的選擇。問題是,清軍選定好決戰場地,明軍會乖乖趕來嗎?

自然不會。

北方疆域廣闊,明軍大可繞過目標城池,繼續北上,直取燕京。真要那樣的話,清軍就將被置於一個尷尬境地,進退兩難。

“這也不成,那也不行。”

多爾袞是真的犯難了,更讓他頭疼的是,隨着清軍在建業潰敗的消息傳播開來,北方地界已經有不穩態勢,各地開始爆發小衝突。

這也不難理解。

歷史上,清朝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除了跟大順軍、南明軍以及大西軍作戰,還有一股力量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那就是民間反抗勢力。

著名的嘉定三屠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即便在遭遇屠城之後,嘉定百姓依然無所畏懼,但凡有機會,就義無反顧地舉起反抗大旗。

這正是漢家風骨之體現。

甚至在清朝一統天下之後,民間“反清復明”的火焰都一直沒有熄滅。

眼見清軍在建業受挫,南方聯軍更是開始大舉反攻,如何不讓北方地界的漢族百姓心頭火熱,重新燃起反抗大清的熊熊火焰。

尤其是在原大順政權治下,反抗的浪潮更是此起彼伏。

整個北方已經隱隱有不穩之勢,倘若清軍再在跟明軍的對戰中受挫,怕是立即就會引爆整個北方大地,徹底動搖清朝的統治基礎。

用“風雨飄搖”來形容大清,那是一點都不爲過的。

而作爲大清這艘巨輪的實際舵手,壓力全部壓在多爾袞的肩膀上。

思來想去,多爾袞最終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那就是放棄抵抗,任憑明軍長驅直入,直接在燕京城跟敵軍決一死戰。

“這叫置之死地而後生。”

在排除一切其他的可能之後,就只剩下這一種辦法可行了。

眼下的清軍,既無多點作戰的能力,也無一邊跟明軍對決,一邊鎮壓地方叛亂的能力,惟其如此,不如悉數捨棄,孤注一擲。

燕京一戰,清軍若敗,自然一切皆休,技不如人,沒什麼好說的。可清軍一旦取勝,自可攜大勝之勢,再次席捲天下。

清軍能掃蕩一次中原,就能掃蕩第兩次。

關鍵是擊敗眼中這支來勢洶洶的南方聯軍,徹底擊垮漢家希望。

不得不說,多爾袞能在那個年代獨領風騷,確實有其過人之處。此人不僅眼光獨到,能於絕境之中,牢牢抓住扭轉戰局的關鍵點;更是膽略過人,深信自己的判斷,敢於放棄到手的肥肉,有一種以天下爲棋局的梟雄氣概。

可以想見,這一決定將在朝廷掀起怎樣的波瀾,要讓那些剛嚐到甜頭的滿洲貴族放棄剛入口的肥肉,多爾袞又要承受多大的壓力。

就算如此,多爾袞依舊會堅持。

蓋因選擇在燕京決戰,他還有一番其他考量。

別看眼下的南方聯軍氣勢如虹,內部之錯綜複雜其實比清軍還要更甚,異人軍團、江北四鎮、大順軍餘部以及大西軍,互相糾纏在一起。

當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敵人,一個共同的目標時,在異人軍團的調度下,確實能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抗擊清軍。

可一旦這個目標失去了呢?

當北方廣袤無垠的地盤,就這般毫無防備地,完全不設防地擺在他們面前時,張獻忠他們就不會起私心?肯定會的。

別人不說,張獻忠這位起義軍領袖之一,肯定就會忍不住搶着霸佔地盤。

如果張獻忠動了,大順軍餘部也一定會步張獻忠的後塵,不服調令,瘋狂地佔地盤,企圖收復大順領土。

這兩股勢力本就是推翻明朝統治的中堅力量,他們又怎會對北方領土無動於衷。說不定還沒等到大決戰,他們就互相打起來。

甚至於說,到時連江北四鎮都可能捲入其中。

正所謂:“明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從崇禎皇帝自縊的那一刻起,明朝就不再是天下正統。南明政權只是一個新生政權,並不能代表明朝,早已成爲天下人的共識。

闖王李自成攻佔燕京,建立大順國時,就已經以天下正統自居。

要不然的話,在清軍入關之後,大順軍也不會一路磨磨蹭蹭,撤退的很是不果斷,跟他們此前推翻明朝統治時的表現大相徑庭。

那時的大順軍縱橫整個明朝疆域,來去如風,毫不拖泥帶水。

張獻忠也是如此。

在建立大西國之後,這位起義軍領袖的心態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立國之前,他只是明朝境內的一股“流寇”,自然無所顧忌。

立國之後,那他張獻忠就是這片土地的主人。

既是主人,自然就守土有責,因而在清軍征討大西國時,張獻忠纔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反擊,寸土不讓。

這就是心態跟身份地位的不同了。

如果清朝主動放棄北方領土,那麼無論是大西軍,還是大順軍餘部,他們有什麼理由,不趁機將其納入治下呢?!

就算是坐鎮建業的弘光帝,怕也不會無動於衷。

“等到那時,就非常有趣了!”只要一想到那個場景,多爾袞就不會不自覺地露出笑意。

不得不說,多爾袞的這一招“以退爲進”,確實是神來之筆。

如此一來,清軍不僅能將軍隊合爲一處,更能憑藉燕京的堅城利炮,佔據天時地利之便。更妙的是,還能借此分化南方聯軍,使其不戰自潰。

等到南方聯軍反目成仇,就是清軍出擊之時。

整個計劃環環相扣,把人心揣摩的無比透徹,不愧是多爾袞!

此時的多爾袞遠眺南方,喃喃自語:“說起來,還真是有些期待啊!”

第八百四十章 黃帝后裔第二百八十八章 軍團試煉第二百七十三章 圍點打援第六百三十八章 尚方寶劍第七百六十七章 Z1型戰艦第四十八章 苦澀的勝利第五百七十五章 盟軍的絕地反擊第一百八十一章 瘋狂大采購第五百三十三章 李牧的果決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聖張仲景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理,大理第一百四十二章 涿鹿之戰 十六第七百九十二章 赦免我?可笑!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乘勝追擊第二百二十一章 引狼入室第八十四章 彩蠶第五百三十一章 鏖戰桂平關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算計全人類請假條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師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只能站着死,不能跪着生第六百九十四章 請君出戰第七十八章 農貿市場第七百零一章 斬首行動第八十三章 春季攻勢第四百四十九章 盟軍南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十九人會議第五百九十二章 封狼居胥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聽雨樓 的意志第七百六十六章 工業署第一百五十六章 移民計劃第二百零八章 牧野之戰 十第一百五十四章 招降 900訂閱第九百六十二章 西南一統第九百八十五章 大漢王朝第九百三十六章 兄妹對話第五十八章 木蘭月第八百三十一章 考覈官的小伎倆第八百七十一章 天子龍拳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漢武帝的痛 二合一第九百八十三章 國戰設定第五百七十四章 領地架構調整第五百九十章 讓對手無路可走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商第三百一十章 神轉折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非洲再起硝煙第一百八十二章 卑鄙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河內告急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楔形戰術第六百三十六章 爪哇國的叫囂第九百二十八章 《跨地中海貿易伙伴關係協定》第七百八十章 海瑞海青天第九百二十六章 一次要兩第三百五十章 搶紅包活動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兩面開花第二百零九章 牧野之戰 終章第八百七十八章 鬥爭與團結第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自保爲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招降 900訂閱第四百八十一章 山海城區規劃第一千零二十章 飛熊軍怒了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登基爲皇第九十九章 前奏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不一樣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屯墾戍邊第九百二十章 神獸黑斑金豹第八十六章 領地更新第三百九十五章 命懸一線第九百一十七章 亂了,一切都亂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山地部隊第八百九十八章 馬超在此,廉頗老兒休走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聞發佈會第九百五十八章 騎兵不衝鋒,跟鹹魚有什麼區別第三十八章 委託協議第三百九十八章 撿了一個包袱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北宋無將,南宋無相第二百九十三章 姜尚出山第二百章 牧野之戰 二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大夏軍的反常舉動第三百七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安南的反擊第九十一章 軍務署第一千三百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七百四十五章 宗主國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明可亡,國不可滅第一百七十二章 山蠻定居點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軍出征第三百零二章 山雨欲來第七百六十四章 作訓司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不一樣第六百二十四章 滅國之戰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一真一假第四百二十三章 蕭何歸心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京師第一百零九章 掃尾第九百九十三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七十一章 水匪 上第五百四十章 整編太平軍第八百零四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九百零七章 以和爲貴
第八百四十章 黃帝后裔第二百八十八章 軍團試煉第二百七十三章 圍點打援第六百三十八章 尚方寶劍第七百六十七章 Z1型戰艦第四十八章 苦澀的勝利第五百七十五章 盟軍的絕地反擊第一百八十一章 瘋狂大采購第五百三十三章 李牧的果決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聖張仲景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理,大理第一百四十二章 涿鹿之戰 十六第七百九十二章 赦免我?可笑!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乘勝追擊第二百二十一章 引狼入室第八十四章 彩蠶第五百三十一章 鏖戰桂平關第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算計全人類請假條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師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只能站着死,不能跪着生第六百九十四章 請君出戰第七十八章 農貿市場第七百零一章 斬首行動第八十三章 春季攻勢第四百四十九章 盟軍南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十九人會議第五百九十二章 封狼居胥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聽雨樓 的意志第七百六十六章 工業署第一百五十六章 移民計劃第二百零八章 牧野之戰 十第一百五十四章 招降 900訂閱第九百六十二章 西南一統第九百八十五章 大漢王朝第九百三十六章 兄妹對話第五十八章 木蘭月第八百三十一章 考覈官的小伎倆第八百七十一章 天子龍拳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漢武帝的痛 二合一第九百八十三章 國戰設定第五百七十四章 領地架構調整第五百九十章 讓對手無路可走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商第三百一十章 神轉折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非洲再起硝煙第一百八十二章 卑鄙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河內告急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楔形戰術第六百三十六章 爪哇國的叫囂第九百二十八章 《跨地中海貿易伙伴關係協定》第七百八十章 海瑞海青天第九百二十六章 一次要兩第三百五十章 搶紅包活動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兩面開花第二百零九章 牧野之戰 終章第八百七十八章 鬥爭與團結第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自保爲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招降 900訂閱第四百八十一章 山海城區規劃第一千零二十章 飛熊軍怒了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登基爲皇第九十九章 前奏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不一樣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屯墾戍邊第九百二十章 神獸黑斑金豹第八十六章 領地更新第三百九十五章 命懸一線第九百一十七章 亂了,一切都亂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山地部隊第八百九十八章 馬超在此,廉頗老兒休走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聞發佈會第九百五十八章 騎兵不衝鋒,跟鹹魚有什麼區別第三十八章 委託協議第三百九十八章 撿了一個包袱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北宋無將,南宋無相第二百九十三章 姜尚出山第二百章 牧野之戰 二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大夏軍的反常舉動第三百七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安南的反擊第九十一章 軍務署第一千三百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七百四十五章 宗主國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明可亡,國不可滅第一百七十二章 山蠻定居點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軍出征第三百零二章 山雨欲來第七百六十四章 作訓司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不一樣第六百二十四章 滅國之戰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一真一假第四百二十三章 蕭何歸心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京師第一百零九章 掃尾第九百九十三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七十一章 水匪 上第五百四十章 整編太平軍第八百零四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九百零七章 以和爲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