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聖張仲景

王昭君正在堂下糾結呢,歐陽朔再次說話了。

“昭君,你想過以後要做什麼嗎?”

“啊?”王昭君明顯一愣,臉色跟紅了,劇本不對啊,好在她也是見過世面的,很快就穩住心神,恭敬說道:“妾身之前就是一位宮女,如果王上不嫌棄的話,妾身願意到王宮當一名宮女。”

王昭君在山海城舉目無親,除了進宮,她還真不知道有什麼其他出路。在古代,女子的美貌往往會招來大麻煩,尤其是絕色美人,就更是“紅顏禍水”。

除了是禍水,自古紅顏多薄命,便是如此了。

在鎮安郡時有木蘭月這位郡守庇護,都少了是非,這是也王昭君同意木蘭月的提議,願意來山海城面見王上的原因之一。

用木蘭月的話來說,當今荒野能庇護昭君的,唯王上一人爾。

歐陽朔聽了,心中搖頭,這般絕色的宮女他可不敢要,就算宋佳再寬容大度,怕也容不下這樣一位絕世美人放在身邊。

“你喜歡彈琵琶唱歌嗎?”歐陽朔問。

王昭君又是一愣,不知王上何意。

歐陽朔見此,略微解釋道:“以你的容貌才華,做一名宮女未免明珠暗投,我卻是又一個好去處,不知你是否願意。”

說着將現實中的歌手簡單地給王昭君科普了一番。

這一下,不獨王昭君聽的一愣一愣的,就是一側的青衣也跟着擡起頭,眼睛睜得大大的,像看怪物一樣看着歐陽朔。

外界總是傳聞,說大夏王朝能走到今天,其中一個緣由就是歐陽朔這位掌舵人思維天馬行空,不拘一格。

可這一次,未免也太離經叛道了一點。

“把王昭君培養成偶像明星?虧他能想。”青衣是徹底的服了。

雖然不敢相信,青衣還是不由自主地在腦中想象王昭君登臺演唱的情景,這麼一腦補,還真是有點充滿小期待。

“那,妾身試試?”

王昭君不知該如何拒絕,只能這般回答。

歐陽朔也知道這事急不來,笑着說道:“好,那就先這樣,具體事情本王會讓王后跟你交待。”

“諾!”

王昭君見此,識趣地告辭離開。她不知道,自這一刻起,她的命運已經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一顆超級偶像巨星,正在冉冉升起。

望着王昭君的窈窕背影,歐陽朔卻是想到舉薦王昭君的木蘭月,這姑娘在郡守任上歷練了一年半,已成大器,可堪大任。

再加上木蘭月此番舉薦王昭君有功,歐陽朔卻是想提拔木蘭月,由木蘭月出任摩洛哥行省總督一職。

摩洛哥行省孤懸海外,總督人選必須是歐陽朔心腹信任之人。倘若要說信任,木蘭月絕對是歐陽朔最信任的人之一。

至於能力嘛,可以比照先前的鎮安郡,給木蘭月配幾位得力輔官。事實證明,別看木蘭月一開始沒什麼主見,卻是一位難得的政治人才。

這一年半,木蘭月將鎮安郡治理的有聲有色,很是出乎歐陽朔的預料。

只是摩洛哥行省孤懸海外,這一任命還得徵詢木蘭月本人的意見。想到這,歐陽朔轉頭對青衣說道:“給鎮安郡守木蘭月下詔,讓她即刻啓程,趕來王城述職。”鎮安郡沒有傳送陣,卻是要走驛站,不是能隨時抵達的。

“是!”

青衣眼中閃過一絲疑慮,還是點頭應下。按理現在纔是五月,並不是地方郡守述職之時,此時招木蘭月進京,怕是另有深意。

作爲秘文閣學士,青衣卻是恪守本分,知道不該問的最好別問。

…………

送走王昭君,歐陽朔第二個接見的卻是一位武將,正是著名的伏波將軍馬援,同時也是馬服君趙奢後人,西涼五馬的先祖。

馬援,字文淵,西漢末至東漢初年著名軍事家,東漢開國功臣之一。

新朝末年,天下大亂,馬援爲隴右軍閥隗囂的屬下,甚得隗囂信任。後歸順光武帝劉秀,爲劉秀統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戰功。

天下統一之後,馬援雖已年邁,但仍請纓東征西討,西破羌人,南征交趾,官至伏波將軍,因功封新息侯,被人尊稱爲“馬伏波”。馬援老當益壯、馬革裹屍的氣概甚得後人的崇敬,後於討伐五溪蠻時身染重病,不幸去世。

“末將馬援,拜見王上!”

現身荒野的馬援年近五旬,是一員老將。算上趙奢、趙括,再加上三國時期的西涼五馬,馬氏一族在大夏王朝爲將者已達八人,可謂武將世家。

馬援此番投奔大夏王朝,一則趙奢、馬超等族人皆在王朝出仕爲將,互相之間有個照應;二則大夏王朝開朝立國,萬象更新,自然吸引四方之士。

“將軍請起!”

歐陽朔對馬援也頗爲敬重,馬援算是馬氏一族承上啓下的關鍵人物。而且摩洛哥真正進行軍隊整編,正需要馬援這等經驗豐富的老將。

歷史上的馬援雖算不上一代名將,也是一代良將,爲後世推崇。

【姓名】:馬援(王級)

【朝代】:西漢末年至東漢初年

【身份】:大夏王朝將領

【職業】:高級武將

【忠誠】:75點

【統帥】:75 【武力】:75 【智力】:68 【政治】:50

【特長】:良將(提升部隊攻擊力15%,提升行軍速度25%)

【功法】:《付波刀法》

【裝備】:大刀

【評價】:援得事朝廷二十二年,北出塞漠,南度江海,觸冒害氣,僵死軍事,名滅爵絕,國土不傳。

來拜見王上之前,馬援已經在山海城呆了一段時間,跟趙括等族人有過交流,對大夏王朝並非一無所知。

此番得知王上親征,大勝歸來,馬援知道他出仕的機會來了。

果然,稍稍聊了一下,歐陽朔就暗示,將會在接下來的軍隊整編中,安排馬援出任師團長一職。

末了,歐陽朔笑着說道:“就是不知將軍是否願意在海外統兵?”摩洛哥行省孤懸海外,又位於關竅之地,勢必是要駐紮重兵的,否則難以長治久安。

馬援常年在邊境作戰,對這一點並不介意,抱拳說道:“末將願往!”

歐陽朔滿意地點了點頭,道:“那好,老將軍且在王城休整一番,馬騰、馬超以及馬休等禁衛軍將領也已回京,正好團聚,等待樞密院的正式調令。”

“諾!”

馬援得令,告辭離去,他也想見一見馬超等人。

…………

送走老將馬援,歐陽朔接見的最後一位歷史人物也是一位老者。老者不是別人,正是赫赫有名的醫聖張仲景。

張仲景,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郡涅陽縣人。

張仲景生活的東漢未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爲動盪的時代。據史書記載,東漢桓帝時大疫三次,靈帝時大疫五次,獻帝建安年間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萬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難。

張仲景的家族本來是個大族,人口多達二百餘人,自建安初年以來,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族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於傷寒者竟佔十分之七。

面對瘟疫的肆虐,張仲景內心十分悲憤,因而痛下決心,潛心研究傷寒病的診治,一定要制服傷寒症這個瘟神。

建安年間,張仲景行醫遊歷各地,親眼目睹了各種疫病流行對百姓造成的嚴重後果,也藉此將多年對傷寒症的研究付諸實踐,進一步豐富經驗,充實和提高了理性認識。

經過數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張仲景終於寫成了一部名爲《傷寒雜病論》的不朽之作。這是繼《黃帝內經》之後,又一部最有影響的光輝醫學典籍。

張仲景願意來大夏王朝出仕,固然跟大夏王朝聲名遠播有關,更重要的還是大夏王朝正在全力推行的基礎醫療改革,吸引了這位醫聖的注意。

張仲景醉心醫學,對官場並不留戀。因爲出身世家,張仲景承襲家門,在漢靈帝時被州郡舉爲孝廉,建安年間更是被朝廷指派爲長沙郡太守。

即便如此,張仲景依然不忘行醫。在古代,官員是不能隨便進入民宅,接近百姓的。可是不接觸百姓,就不能爲百姓治病,醫術也就不能長進。

於是張仲景想了一個辦法,擇定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大開衙門,不問政事,讓有病的百姓進來,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個地仔細爲羣衆診治。

“坐堂醫生”一說,便是源自醫聖張仲景的這一傳奇經歷。

【姓名】:張仲景(聖級)

【封號】:醫聖

【朝代】:東漢

【身份】:大夏王朝醫官

【職業】:特級大夫

【忠誠】:70點

【根骨】:20 【悟性】:22 【魅力】:12 【福源】:18

【特長】:醫聖(提升王朝百姓身體素質15%,降低王朝百姓患病機率15%,提升王朝醫學研發機率15%,提升王朝大夫技能熟練度25%)

【典籍】:《傷寒雜病論》

【評價】:張仲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醫學家之一,創作傳世鉅著《傷寒雜病論》,確立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牀的基本原則,中醫靈魂所在。

第二百零三章 牧野之戰 五第八百章 蜀山鋼鐵集團第九百三十七章 不是燃燒彈,是手榴彈第四百四十九章 盟軍南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籌碼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這很歐陽朔第四百七十七章 基礎公共事業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最後一場戰役第六百三十六章 爪哇國的叫囂第七百七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八百二十章 違約條款第三百九十六章 雷州易主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南疆一統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蓋亞降臨第四百七十五章 軍銜體系第九百八十三章 國戰設定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忍與不忍第九十三章 勢如破竹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捨我其誰第四百三十七章 呂不韋第八百三十九章 地底探險第九百一十二章 征討索馬里第九百一十六章 他們來了!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騎兵不死,只是換新顏第六百八十七章 立國之議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八大戰區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地獄屠夫第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地圖歸零第九十章 收編第七百三十一章 蛟龍一出天下驚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陣法與符籙第六百八十章 蒙古帝國第五百五十九章 張廷玉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天竺幽靈第四百八十一章 山海城區規劃第七百八十五章 推你一把第六百五十六章 神秘晶石第三百四十五章 郡縣制和分封制第四百零四章 領地氣運第三百八十七章 雷州風雲第七百三十四章 專機第一百零二章 拍賣會 下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選邊站第七百零二章 王於興師第五百二十五章 天京政變第六百六十一章 蛙人大隊第八百六十二章 夏王打白條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羞辱第一百七十四章 鎮南關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軍壓境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天災降臨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師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熱熱鬧鬧第八百五十五章 賈詡的毒計第六百二十七章 殘忍手段第一千零六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十章 自由模式第八百四十六章 登基大典 中第七百二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一十六章 木蘭要塞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小迷妹第九百八十五章 大漢王朝第五百八十九章 千里追蹤霍去病第四百八十四章 城邦時代降臨第五百三十五章 忍下這口氣第四十四章 決裂第三百五十章 搶紅包活動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非洲大混戰第七百六十七章 Z1型戰艦第八百零一章 大發戰爭財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肩負起全球治理責任第一百三十二章 涿鹿之戰 六 400訂閱第九百九十五章 血戰長安第三百三十五章 山海城淪陷?第七百七十五章 兒郎們,歡迎回家!第三百六十五章 落子嶺南第九百六十七章 道森王朝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名單第九百六十六章 火器的崛起--萌芽第一千零五十章 天差地別第三百四十六章 神醫扁鵲第二百五十四章 背叛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全球霸主初顯威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一招鮮,吃遍天 15/18第一百八十四章 全球在線第二百六十章 兵不血刃第七十五章 二級鄉鎮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炎黃盟 解體第七百八十一章 全球拍賣會 上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理,大理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理,大理第三百三十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乘勝追擊第七百四十六章 呂布來投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決戰棉蘭老島第三十一章 排行榜第九百二十六章 一次要兩第六百三十一章 鎮國神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兩清第四十七章 揭牌儀式
第二百零三章 牧野之戰 五第八百章 蜀山鋼鐵集團第九百三十七章 不是燃燒彈,是手榴彈第四百四十九章 盟軍南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籌碼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這很歐陽朔第四百七十七章 基礎公共事業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最後一場戰役第六百三十六章 爪哇國的叫囂第七百七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八百二十章 違約條款第三百九十六章 雷州易主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南疆一統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蓋亞降臨第四百七十五章 軍銜體系第九百八十三章 國戰設定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忍與不忍第九十三章 勢如破竹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捨我其誰第四百三十七章 呂不韋第八百三十九章 地底探險第九百一十二章 征討索馬里第九百一十六章 他們來了!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騎兵不死,只是換新顏第六百八十七章 立國之議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八大戰區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地獄屠夫第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地圖歸零第九十章 收編第七百三十一章 蛟龍一出天下驚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陣法與符籙第六百八十章 蒙古帝國第五百五十九章 張廷玉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天竺幽靈第四百八十一章 山海城區規劃第七百八十五章 推你一把第六百五十六章 神秘晶石第三百四十五章 郡縣制和分封制第四百零四章 領地氣運第三百八十七章 雷州風雲第七百三十四章 專機第一百零二章 拍賣會 下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選邊站第七百零二章 王於興師第五百二十五章 天京政變第六百六十一章 蛙人大隊第八百六十二章 夏王打白條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羞辱第一百七十四章 鎮南關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軍壓境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天災降臨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師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熱熱鬧鬧第八百五十五章 賈詡的毒計第六百二十七章 殘忍手段第一千零六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十章 自由模式第八百四十六章 登基大典 中第七百二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一十六章 木蘭要塞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小迷妹第九百八十五章 大漢王朝第五百八十九章 千里追蹤霍去病第四百八十四章 城邦時代降臨第五百三十五章 忍下這口氣第四十四章 決裂第三百五十章 搶紅包活動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非洲大混戰第七百六十七章 Z1型戰艦第八百零一章 大發戰爭財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肩負起全球治理責任第一百三十二章 涿鹿之戰 六 400訂閱第九百九十五章 血戰長安第三百三十五章 山海城淪陷?第七百七十五章 兒郎們,歡迎回家!第三百六十五章 落子嶺南第九百六十七章 道森王朝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名單第九百六十六章 火器的崛起--萌芽第一千零五十章 天差地別第三百四十六章 神醫扁鵲第二百五十四章 背叛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全球霸主初顯威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一招鮮,吃遍天 15/18第一百八十四章 全球在線第二百六十章 兵不血刃第七十五章 二級鄉鎮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炎黃盟 解體第七百八十一章 全球拍賣會 上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理,大理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理,大理第三百三十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乘勝追擊第七百四十六章 呂布來投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決戰棉蘭老島第三十一章 排行榜第九百二十六章 一次要兩第六百三十一章 鎮國神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兩清第四十七章 揭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