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縣城規劃

晚飯過後,歐陽朔回到房間,登錄遊戲。

遊戲中,歐陽朔從房間走出來,看着稍顯冷清的院子,未免有些不適應。平常,這個時候,映柚和青兒也都相繼起牀,開始在院子走廊上梳洗。

現在,偌大的院子,除了僕役,就歐陽朔一個人。

甩開腦中的情緒,歐陽朔從兵器架上,拿起精鐵槍,開始雷打不動的楊家槍練習。經過這段時間的刻苦修煉,他的楊家槍,總算是正式入門。

上午十點,歐陽朔準時出現在自己辦公室。

歐陽朔拿起桌上的圖紙,開始翻看起來,這是建設司昨天送來的山海縣城總體規劃初稿,主要操刀手,就是建設司司長助理郝建成。

按照建設司的規劃,第二道城牆,邊長六公里,高十二米,寬六米。

跟第一道城牆不同的是,第二道城牆只有三個面。也就是說,第二道城牆的南面,不再建設城牆,而是將東西兩面城牆直接砌到南面山脈根部,與山脈連成一體。換句話說,岩石山脈,就是第四面城牆。

因爲只有三面城牆,因此第二道城牆雖然比第一道城牆要高大很多,但是就工程量而言,也就是第一道城牆的兩倍多一點。以山海縣現在的人口基數,建設司有信心在一個月內,完成第二道城牆的建設。

第二道城牆建好之後,佔地面積三十六平方公里,是舊城面積的四倍,相當於再造三個山海鎮。

於此同時,之前修建的護城河,將搖身一變,成爲內城河,爲城內居民提供足夠的水源。

山海鎮期間,居民飲水,主要是通過打井來解決。以後,除了飲用水,生活用水以及作坊用水都可以到內城河取水,非常的便利。

縣城規劃的第二部分,就是對城區的重新劃分。

按照建設司的規劃,山海縣劃分爲四個城區。第一道城牆內的區域,稱之爲核心區。以第一道城牆北面城牆延伸劃界,北城牆以北的區域,稱之爲北城區。北城區也是四個區中面積最大的一個,足足是山海鎮面積的兩倍。

核心區的東西兩側,分別是西城區和東城區。這兩個城區佔地面積最小,只有山海鎮面積的一半。

縣城規劃的第三部分,也是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對各城區的功能定位。

核心區以南北劃界,分爲上下半區。南半區,將是領地的大腦,類似於古代的皇宮。按照建設司的規劃,南半區又劃分爲左、中、右三部分。

中部不用說,就是升級後的領主府以及領主府後面的花園。左部,是未來的官署區,各司署的衙門,都將集中在這個區域。

右部,現在是文教區。黃帝祠、媽祖廟、城隍廟、招賢館、私塾以及廉州學院,都集中在該區。因爲核心區將不再允許百姓居住,因此媽祖廟和城隍廟,這兩座需要時刻享受百姓香火的廟宇,將從核心區遷到北區。

同樣的,私塾也將從核心區遷出。至於招賢館和廉州學院,則遷到核心區的北半區。也就是說,南半區右部,僅保留黃帝祠一座建築。黃帝祠,將是未來的宗廟,只允許領主祭祀。

核心區的北半區,以中軸線爲界,劃分爲左右兩部分。左部,將是學院區,之前的招賢館和廉州學院,就坐落於此。未來,領地的其他學院,也將建在該區域。至於原本位於北半區左部的高級市場,將遷至廣場西側,與傳送陣一東一西,兩兩相對。

北半區的右部,現在是軍事區。按照規劃,右部將僅保留軍務署和軍營兩座建築。至於甲坊司作坊、弓弩司作坊、武器作坊以及鍊金作坊,將全部從核心區遷出,遷到東區安置。

隨着軍工產業的快展,軍事區已經容不下這些作坊。因此,將四大作坊安置在東區,是非常合適的。

至於西區,則是規劃中的官邸區。各級官員及其親屬,都將在官邸區安置。官邸區緊挨着核心區中的官署區,方便官員應卯和放衙,也就是現在俗稱的上下班。未來的官邸區,不可避免地將演變爲權貴區。

最後,就是佔地面積最大的北區。北區以中軸線爲界,劃分爲東西兩片區,每個片區,都相當於一個山海鎮的面積。原本位於核心區中軸線上的商業街,將整體搬遷至北區中軸線上,規模足足擴大了一倍。

西半片區,就是居民區。除此之外,城隍廟、媽祖廟以及私塾三座建築,也將搬到居民區。考慮到西片區將是案重災區,治安司和提刑司合署辦公的院子,也將遷到居民區,就近維護領地治安。

未來的居民區,不可避免地將演變爲中產階級甚至是富人聚集區。因爲居住在此的,很大一部分都是作坊主或者各大商鋪的掌櫃。他們是最早一批的居民,與領地共同展,積累的個人財富越來越多。後來者,很難再越他們。

東半片區,就是商業區。各大手工作坊,將全部搬遷至此。按照就近管理的原則,四海錢莊、商業司以及稅務司,都將搬遷至此。相比現在的商業區,規劃中的商業區,面積足足擴大了四倍,足夠各大作坊擴大經營規模。

看完建設司的縣城規劃,歐陽朔不禁拍案叫絕。郝建成這位年輕人,不僅完全領會了他的意圖,而且做的更加大膽,更爲徹底。

按照這份縣城規劃,領地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不用再重新調整規劃。只要按照現有規劃,一點一點地填充到相應的區域就行。

就在歐陽朔爲建設司的規劃叫絕的時候,書記官柏南浦走了進來,說道:“大人,徐司長在門外求見。”

歐陽朔一怔,連忙說道:“請他進來。”

“喏!”

徐叔達是很少走進歐陽朔辦公室的。這位文教司長,正印進士,將廉州學院治理的井井有序。因此,歐陽朔很少干預文教司的工作。

“大人!”徐叔達進來之後,向歐陽朔躬身行禮。

歐陽朔笑着點點頭,用手示意,“叔達,坐!”

“大人,屬下有一個請求,還請大人批准。”徐叔達開門見山。

“請講!”

“屬下請求,將議事廳的椅子撤去。”徐叔達說的很鄭重,顯然這件事,對他而言,非常的重要。

歐陽朔又是一怔,這倒是稀奇,不動聲色地問:“爲何?”

“隨着領地等級以及大人您爵位的提升,必須時刻維護領主的威嚴。如果再像之前那樣,大家都坐在椅子上議事,不分尊卑,有違禮制,與禮法不合。”

歐陽朔眉頭一皺,“叔達,你的意思,是讓大家都站着?”

徐叔達搖頭,說:“如果大人您體釁屬臣,不願讓臣子站着受累,那麼可以效仿古制,在議事廳佈置矮案几,大家席地而坐。”

歐陽朔這才釋然。

禮,在古代社會,佔據重要地位。六部當中,禮部佔其一,由此可見一斑。它是儒家“德治”的基礎,也是封建統治者統治的基礎。

儒家極端重視禮在規範人們行爲上的作用,並提出“禮治”的口號。儒家認爲,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地位的行爲規範,便“禮達而分定”,達到孔子所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目的。反之,棄禮而不用,便“禮不行則上下昏”。

爲了不輕易打破這種局面,儒家提倡一種“各安其分”的行爲準則:對統治者,禮要求君王效法遠古,像堯舜禹那樣去治理國家和處理家事,大到德治天下,小到進膳更衣,都有一套既定的程序;對於普通百姓,各種禮數更是數不甚數:冠禮、昏禮、賓禮、葬禮等等,每樣都要嚴格依禮而行。而儒家就是通過這樣一套全方位的社會規範體系來實現其教化的。

作爲玩家領地,當然不可能完全照搬這一套禮儀體系。不說別的,就拿映柚來講,如果按照儒家那一套行事,那麼根本就不容許她走到臺前。

山海縣的體系,是歐陽朔一手設計的,很多地方,都借鑑了現代知識體系,與封建社會顯得格格不入,就更不可能照搬儒家的那一套。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禮,確實可以在維護領主統治,維持領地穩定方面,揮積極的作用。關鍵就在於,如何去除儒家禮治的糟粕,取其精華。

山海縣並沒有設立專門的機構,來規範和引導領地各階層的行爲禮儀。

這個時候,文教司,或者說是徐叔達,能夠主動站出來,糾正不合禮制的地方。更爲關鍵的是,能夠根據歐陽朔的價值觀念,進行靈活調整,無疑讓歐陽朔非常欣慰。

歐陽朔笑着看向徐叔達,說:“叔達,你的提議很好,我批准了。議事廳的佈置,就交給文教司負責,我會吩咐物資儲備署配合你們的。”

“喏!”徐叔達欣然,能夠遇到一位善於納諫的主公,無疑是幸運的。(未完待續。)

第二百九十七章 鴻門宴第一百九十八章 陣營選擇第六百四十五章 饒你一命第九百一十九章 看笑話第六十四章 除夕 中第七百四十二章 組建虎豹騎第一百四十二章 涿鹿之戰 十六第二百零四章 牧野之戰 六第七百九十七章 禁衛軍入蜀第五百三十一章 鏖戰桂平關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北宋無將,南宋無相第三百五十二章 幸運躲在黴運裡第九百二十五章 朝中新貴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文的應對第八百五十一章 地中海起波瀾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理,大理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不一樣的近衛軍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颶風過崗,伏草惟存第七百九十五章 來自行政總署的阻力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北宋無將,南宋無相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不是惡漢,不當陌刀兵第七百一十三章 白毦精兵第六百零三章 冊立郡主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炎黃盟 解體第六百六十九章 基點城第一章 重生第四百二十二章 帝塵的風度第八百四十六章 登基大典 中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湛藍徽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縣城規劃第七百九十八章 《天魔策》殘卷第九百六十六章 火器的崛起--萌芽第九百一十八章 人海戰術第二百七十章 烽煙再起第五百三十五章 忍下這口氣第八百五十一章 地中海起波瀾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漢武帝的痛 二合一第九百五十九章 有一種絕望叫無力迴天第四百二十二章 帝塵的風度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叢林流浪第七十三章 水匪 下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震盪餘波第一百三十二章 涿鹿之戰 六 400訂閱第九百三十三章 老狐狸到底要幹什麼第八百二十一章 安撫盟友第七百一十九章 夷陵之戰第三百零二章 山雨欲來第二百九十五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六百四十章 異國風情第六百四十章 異國風情第三百三十六章 空城計第八百七十二章 非洲大陸,狼來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真相大白第八百一十九章 超新星第二百九十九章 杯酒釋兵權第二百八十八章 軍團試煉第八十三章 春季攻勢第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秋後算賬第二十六章 備戰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最野蠻的攻城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陷山海關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借道吐蕃第六百八十六章 科普講座第八百四十七章 登基大典 下第七百二十五章 長史第六百八十五章 君上臨朝第九百六十七章 道森王朝第八百三十八章 開朝立國第二百五十二章 月兒島戰役 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炮陣地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戰狼宿命第一千兩百二十章 西夏求援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朱元璋與康熙第八百九十六章 轉戰荊州第六百四十五章 饒你一命第十六章 二級村落第六百八十八章 君王之相第八百六十九章 國王逃了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南宋很弱?並不!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對賭 二合一第四百九十章 佈局鋼鐵產業第二百九十一章 天下第一郡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互相利用 9/18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波斯投降第九百五十八章 騎兵不衝鋒,跟鹹魚有什麼區別第九百零四章 集團化戰略 2/18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一個時代的逝去第四百三十一章 儒法之爭第六百四十九章 榮譽爵士第二十七章 私塾第三百六十八章 沉寂的三月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獸潮與炸營 二合一第六百八十七章 立國之議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英雄氣概第三百七十章 情報網絡第六百六十九章 基點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籌碼第三百四十七章 祖孫對答第三百六十二章 行會聯盟第五百三十五章 忍下這口氣
第二百九十七章 鴻門宴第一百九十八章 陣營選擇第六百四十五章 饒你一命第九百一十九章 看笑話第六十四章 除夕 中第七百四十二章 組建虎豹騎第一百四十二章 涿鹿之戰 十六第二百零四章 牧野之戰 六第七百九十七章 禁衛軍入蜀第五百三十一章 鏖戰桂平關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北宋無將,南宋無相第三百五十二章 幸運躲在黴運裡第九百二十五章 朝中新貴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文的應對第八百五十一章 地中海起波瀾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理,大理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不一樣的近衛軍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颶風過崗,伏草惟存第七百九十五章 來自行政總署的阻力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北宋無將,南宋無相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不是惡漢,不當陌刀兵第七百一十三章 白毦精兵第六百零三章 冊立郡主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炎黃盟 解體第六百六十九章 基點城第一章 重生第四百二十二章 帝塵的風度第八百四十六章 登基大典 中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湛藍徽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縣城規劃第七百九十八章 《天魔策》殘卷第九百六十六章 火器的崛起--萌芽第九百一十八章 人海戰術第二百七十章 烽煙再起第五百三十五章 忍下這口氣第八百五十一章 地中海起波瀾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漢武帝的痛 二合一第九百五十九章 有一種絕望叫無力迴天第四百二十二章 帝塵的風度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叢林流浪第七十三章 水匪 下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震盪餘波第一百三十二章 涿鹿之戰 六 400訂閱第九百三十三章 老狐狸到底要幹什麼第八百二十一章 安撫盟友第七百一十九章 夷陵之戰第三百零二章 山雨欲來第二百九十五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六百四十章 異國風情第六百四十章 異國風情第三百三十六章 空城計第八百七十二章 非洲大陸,狼來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真相大白第八百一十九章 超新星第二百九十九章 杯酒釋兵權第二百八十八章 軍團試煉第八十三章 春季攻勢第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秋後算賬第二十六章 備戰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最野蠻的攻城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陷山海關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借道吐蕃第六百八十六章 科普講座第八百四十七章 登基大典 下第七百二十五章 長史第六百八十五章 君上臨朝第九百六十七章 道森王朝第八百三十八章 開朝立國第二百五十二章 月兒島戰役 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炮陣地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戰狼宿命第一千兩百二十章 西夏求援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朱元璋與康熙第八百九十六章 轉戰荊州第六百四十五章 饒你一命第十六章 二級村落第六百八十八章 君王之相第八百六十九章 國王逃了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南宋很弱?並不!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對賭 二合一第四百九十章 佈局鋼鐵產業第二百九十一章 天下第一郡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互相利用 9/18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波斯投降第九百五十八章 騎兵不衝鋒,跟鹹魚有什麼區別第九百零四章 集團化戰略 2/18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一個時代的逝去第四百三十一章 儒法之爭第六百四十九章 榮譽爵士第二十七章 私塾第三百六十八章 沉寂的三月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獸潮與炸營 二合一第六百八十七章 立國之議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英雄氣概第三百七十章 情報網絡第六百六十九章 基點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籌碼第三百四十七章 祖孫對答第三百六十二章 行會聯盟第五百三十五章 忍下這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