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七十一 兒孫滿堂

太上皇在隆武十五年春二月去世了。

去世前三個月,振邦的第三個兒子出生了,太上皇非常高興的抱着自己的又一個重孫子,取了『志雄』的名字。

或許是覺得自己的一生已經圓滿了,三個月後,太上皇在萬壽宮的家宴之後,含笑而終,沒有一點痛苦,享年七十二歲。

而此時,蕭家第三代已經有二十一個孩子了,振邦的側妃張氏又誕下了一個女兒,振邦的第四個孩子出世了。

太上皇應該是非常高興的,很開心的才離去的,當然,唯一有點可惜的是,太上皇去世的時候,小孫子振武還小,才十三歲,還沒能結婚生子。

而今年上半年,振武結婚才半年,一妻一妾全部懷孕,因爲北方冬天冷,她們的預產期又在明年正月,於是振武擔心她們的身體,向蕭如薰請求去了南京行宮陪伴妻妾生子。

蕭如薰在振邦和振武之後就沒再和彩雲生孩子了,彩雲年紀不小了,再生孩子會傷元氣,蕭如薰不捨得讓彩雲冒這樣的危險,就決定不再要孩子。

或許是上天垂簾,把蕭如薰沒有生下來的孩子的份額全給轉移到了振邦和振武身上,兩小子一個比一個能生,振邦結婚半年,一妻兩妾全部懷孕,唰唰唰三個兒子生下來,把太上皇高興壞了。

現在振武也是一樣,一妻一妾全部懷孕,可想而知以後子孫也不會少。

蕭氏皇族的傳承再也沒有任何問題了,大臣們也沒就在這種事情上繼續和皇帝說三道四,皇帝的確只有一個皇后,但是皇帝也讓自己的兒子多娶妻生子,沒有讓兒子們也學自己搞一脈單傳。

蕭如薰是沒有想太多的,但是當他知道自己也當了爺爺的時候,那種感覺還是很奇妙的。

看着小不點們在自己面前亂竄,喊自己皇爺爺,那種感覺,就感覺是突然人生圓滿了一樣,鐵血了一生的蕭如薰在看到這些小肉球的時候,忽然間流露出了讓他自己都難以置信的溫柔。

隔輩親隔輩親,或許,真的是有它的道理的。

老的就是喜歡小的,不喜歡大的,蕭如薰對待振邦和振武一直都保持着嚴父的態度,可面對孫子孫女們的時候,態度就完全軟化了,幾乎毫無立場,讓振邦都忍不住對蕭如薰抱怨,讓蕭如薰不要太寵孩子們。

知道歸知道,做歸做,振邦現在算是明白蕭如薰當年說的話了,爲什麼蕭如薰當初擔心太上皇,就和他現在擔心蕭如薰一樣,會把小孫子小孫女們給寵壞了。

蕭如薰最寵愛的就是振邦的嫡長子志高,志高的名字是太上皇給取的,帶着太上皇和皇帝的期待,是大秦皇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

志高從小就被精心照顧,三歲的時候就被蕭如薰放在腿上教識字,長得濃眉大眼,聰明伶俐的,蕭如薰覺得自己已經把振邦教出來了,接下來,也該好好的教育一下志高,把自己的精神傳承下去。

自己能活多久,就要傳承多久,只要還活着,就要不斷的盡力傳承,不能讓大秦眼下的大好局面遭到破壞。

對振邦,蕭如薰是放心的,振邦會是一個合格的皇帝,而他的孩子們呢?志高呢?可以承擔起這個龐大帝國的重擔嗎?

蕭如薰不敢說,也不敢揣測,只知道自己一定要這樣做,要盡到自己的努力,儘可能地把這個局面延續下去,延續個一兩百年之類的。

再往後會發生什麼,誰也不知道,蕭如薰也不知道。

臨近年末,快要過年了,蕭氏皇族也準備着張羅着要過年了,今年蕭氏皇族的數量和當初隆武二年過年的時候完全不一樣了,當初只有二十幾人,現在,已經有五十多人了。

小傢伙們滿地亂跑,看的蕭如薰很是開心。

對皇族,蕭如薰是優待的,也是限制的,多加思慮,多加照顧,現在三位兄長都還在,不過三名王爵的繼承人蕭如薰已經確定了,剩下的第二代的孩子們,也是各有安排。

除了繼承爵位香火的三個,其他的都給放到外面部門去辦事,振武對火器很有興趣,就被蕭如薰丟到了軍工部,跟在趙士禎身邊學習,擔任職位。

大哥二哥三哥的孩子們也有被丟到軍工部的,丟到工部的,還有一個去了教育部,一個去了醫部,蕭氏二代的男丁們就這樣被安排妥當了。

蕭如薰的本意就是讓他們自謀生路,在沒有爵位加成的情況下用自己的才學爭取俸祿生活,而不是去做寄生蟲。

蕭氏皇族有最好的教育資源和教育環境,如果這樣還不能學有所成,蕭如薰會對他們非常失望,更不會給他們什麼好東西了。

政治穩定永遠是第一位的,皇位的傳承永遠容不得任何人的干預,蕭如薰不管對後代們多麼仁慈,這一點永遠也不會改變。

好在現在通過他的安排和統籌,這個模式得到了比較好的運行,之後會發生什麼,他也不能預測。

振邦的皇位繼承權是板上釘釘的,至於他的下一代,蕭如薰也不知道能不能活着看到他們長成。

處理完了書房裡的事情,蕭如薰去了坤寧宮,去見彩雲,彩雲的精神和身體都還不錯,現在將振邦的兩個女兒清麗和清荷帶在身邊照顧着。

家裡男孩子多,蕭如薰就更加寵愛清麗和清荷兩個小孫女,看到她們,就忍不住上前抱住兩個討人喜歡的小丫頭。

“清麗清荷總是讓我想起當年盈盈還小的時候,可惜那個時候我四處征戰,沒什麼時間陪着振邦和盈盈,所以現在能陪着清麗和清荷,也算是一點微不足道的補償吧,對了,盈盈最近可有來信?”

蕭如薰詢問彩雲。

彩雲溫婉的笑着,把剝好的蜜橘送了一瓣到蕭如薰的嘴裡:“還來什麼信啊?這不馬上就要回來了嗎?也是你不好,把竟成派到了那麼遠的地方戍邊,否則盈盈也不用大老遠去探望竟成了。”

“男兒漢大丈夫,還是大秦軍人,軍校畢業,如果不能去邊疆戍守,吹風吃沙,是會被人看不起的,以後還怎麼升職?竟成可是大秦最年輕的旅帥了,你想讓竟成一輩子都只做個旅帥?那麼好的天分,在振邦這一代人裡,竟成可是數一數二的。”

二百零八 德川的同志遍佈豐臣內外一千一百零一 大秦的警告二百四十二 三方會談(下)七百二十 十年之內,北虜不復爲患矣一千二百五十八 名存實亡的暹羅(下)一千一百六十一 猜忌一千三百二十六 皇帝的意志七百八十四 我可憐的孫孫喲六百四十三 爲敵(上)二百二十五 換約之戰(中)三百六十三 洛猜之死(下)一百九十四 他註定找不到識字的人九百六十六 後路六百五十二 劉邦會不會在看着我們七百二十 十年之內,北虜不復爲患矣七百七十七 退一步,萬劫不覆,進一步,海闊天空一千零三十九 褚英覺得有些委屈三百五十八 夜襲(三)八百零五 天上掉餡餅一千三百三十七 西南土改七 成立鳥銃隊六百四十二 報應一千二百七十八 海波平二百一十 豐臣秀吉的最後時刻二百七十九 門庭若市的蕭府一千零一 顧大理的名單二百七十七 救火隊員李太后(下)一千零三十三 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二百八十一 雙生子一千二百五十一 滄海桑田,物是人非一千零五十 努爾哈赤的決定三百八十八 緬甸正在如火如荼的發展着五百一十六 蕭鎮南到京城了!一千二百一十四 大魚都在後面一千三百三十 召方從哲入京覲見二百一十七 明軍總攻四百九十一 張閣老誤國八百三十一 柴總兵可願帶兵主動出擊?一千一百六十三 被動的等待六百六十二 穩穩的做飯一千一百零二 戰爭已經開始四百一十九 事辦成了一千二百一十八 石田三成成爲了第一個覺悟的人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三百七十三 心情複雜的納瑞宣二百零八 德川的同志遍佈豐臣內外三百六十六 袁黃的期待一千零六十九 柳成龍進軍開城一千二百四十七 他們畢竟也不是什麼哲學家一千三百三十九 秦軍近代化(上)一百九十三 壓倒性的優勢五十三 朝鮮來使一千二百一十一 短視七百六十一 老夫親自爲你牽馬一百五十一 流言蜚語一百五十二 撤兵刻不容緩一千零一十九 軍隊的忠誠五百六十八 北虜來了一千二百九十 李昖的心思三百六十八 進擊的明軍四百一十四 西班牙人的準備六百七十一 可怕的風暴正在醞釀六百六十 男人的慾望一千三百四十九 北伐的準備(上)八百零一 不堪一擊四百六十三 向馬尼拉進軍一千二百三十一 人口甄別部隊八百六十七 見鬼了嗎?一千零八十五 遍讀史書的太上皇三百五十七 夜襲(二)一百九十三 壓倒性的優勢關於結尾七十二 癡兒啊!六百七十一 可怕的風暴正在醞釀三百九十一 三年(上)一千二百零三 豐臣秀次決定玩一把大的三百一十九 挖角計劃七百零三 北伐的決心(上)三百六十二 洛猜之死(上)七百三十七 老首輔以爲沈一貫當真不能爲首輔嗎?一千一百八十六 早晚會有一戰一千三百四十四 倒黴的西班牙人一千零七十六 斷尾求生三百八十三 歸來一百四十四 不安的宇喜多秀家六百七十四 討伐洞武遺民(下)一千零四十一 絕望的褚英八百六十三 馬千乘做出了決定一千二百七十六 沐氏最大的功勞五百五十八 太原騷亂(下)五十二 強龍不壓地頭蛇五百一十 扯力克的決心八百七十六 心臟(下)一百一十二 紅線九十 最後的準備四百三十二 興師問罪(五)一千零一十二 一個人在戰鬥三百五十六 皇帝的復甦九百七十八 混亂的朝鮮一百五十六 武裝朝鮮水師(二更)
二百零八 德川的同志遍佈豐臣內外一千一百零一 大秦的警告二百四十二 三方會談(下)七百二十 十年之內,北虜不復爲患矣一千二百五十八 名存實亡的暹羅(下)一千一百六十一 猜忌一千三百二十六 皇帝的意志七百八十四 我可憐的孫孫喲六百四十三 爲敵(上)二百二十五 換約之戰(中)三百六十三 洛猜之死(下)一百九十四 他註定找不到識字的人九百六十六 後路六百五十二 劉邦會不會在看着我們七百二十 十年之內,北虜不復爲患矣七百七十七 退一步,萬劫不覆,進一步,海闊天空一千零三十九 褚英覺得有些委屈三百五十八 夜襲(三)八百零五 天上掉餡餅一千三百三十七 西南土改七 成立鳥銃隊六百四十二 報應一千二百七十八 海波平二百一十 豐臣秀吉的最後時刻二百七十九 門庭若市的蕭府一千零一 顧大理的名單二百七十七 救火隊員李太后(下)一千零三十三 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二百八十一 雙生子一千二百五十一 滄海桑田,物是人非一千零五十 努爾哈赤的決定三百八十八 緬甸正在如火如荼的發展着五百一十六 蕭鎮南到京城了!一千二百一十四 大魚都在後面一千三百三十 召方從哲入京覲見二百一十七 明軍總攻四百九十一 張閣老誤國八百三十一 柴總兵可願帶兵主動出擊?一千一百六十三 被動的等待六百六十二 穩穩的做飯一千一百零二 戰爭已經開始四百一十九 事辦成了一千二百一十八 石田三成成爲了第一個覺悟的人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三百七十三 心情複雜的納瑞宣二百零八 德川的同志遍佈豐臣內外三百六十六 袁黃的期待一千零六十九 柳成龍進軍開城一千二百四十七 他們畢竟也不是什麼哲學家一千三百三十九 秦軍近代化(上)一百九十三 壓倒性的優勢五十三 朝鮮來使一千二百一十一 短視七百六十一 老夫親自爲你牽馬一百五十一 流言蜚語一百五十二 撤兵刻不容緩一千零一十九 軍隊的忠誠五百六十八 北虜來了一千二百九十 李昖的心思三百六十八 進擊的明軍四百一十四 西班牙人的準備六百七十一 可怕的風暴正在醞釀六百六十 男人的慾望一千三百四十九 北伐的準備(上)八百零一 不堪一擊四百六十三 向馬尼拉進軍一千二百三十一 人口甄別部隊八百六十七 見鬼了嗎?一千零八十五 遍讀史書的太上皇三百五十七 夜襲(二)一百九十三 壓倒性的優勢關於結尾七十二 癡兒啊!六百七十一 可怕的風暴正在醞釀三百九十一 三年(上)一千二百零三 豐臣秀次決定玩一把大的三百一十九 挖角計劃七百零三 北伐的決心(上)三百六十二 洛猜之死(上)七百三十七 老首輔以爲沈一貫當真不能爲首輔嗎?一千一百八十六 早晚會有一戰一千三百四十四 倒黴的西班牙人一千零七十六 斷尾求生三百八十三 歸來一百四十四 不安的宇喜多秀家六百七十四 討伐洞武遺民(下)一千零四十一 絕望的褚英八百六十三 馬千乘做出了決定一千二百七十六 沐氏最大的功勞五百五十八 太原騷亂(下)五十二 強龍不壓地頭蛇五百一十 扯力克的決心八百七十六 心臟(下)一百一十二 紅線九十 最後的準備四百三十二 興師問罪(五)一千零一十二 一個人在戰鬥三百五十六 皇帝的復甦九百七十八 混亂的朝鮮一百五十六 武裝朝鮮水師(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