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一十一 一將難求

前面大佬在衝鋒陷陣,那麼後面的小弟們的危險係數就大大降低了,大多數人一看,那就跟着算了。

反正到時候責任也不是咱們這些底下人擔負。

他們想的也非常明確。

就是跟在大佬後面燒殺搶掠,搶到的都是咱們自己的,這筆買賣怎麼算也不算虧,就算到時候朝廷追究又能怎麼的?這裡五萬多士兵還能一起追究不成?你朝廷有這個膽子?

權衡再三,所有將官紛紛表示一定支持蕭如薰的北伐,蕭如薰終於統一了內部思想,確定了以歸化城爲北伐目標的戰略意圖,並且大膽的予以實施。

至於請示。

蕭如薰決定收復大同之後再做請示,先斬後奏,等朝廷指令抵達的時候,他搞不好已經把歸化城拿下,正在裡面歡慶勝利呢!

不過皇帝那裡還是需要交代一下的,蕭如薰目前緊靠皇帝面對羣臣,反正就是不會和羣臣站在一起,所以就要靠皇帝的支持來站穩腳跟,自然需要對皇帝交代一些事情,正好,把那些價值最高的珍寶也一起獻給皇帝就是了。

他秘密寫了一封密摺,讓親兵進到他的帳篷裡面,然後小聲耳語幾句,親兵點點頭,轉身離開了。

正月二十八日,蕭如薰率兵抵達了太原城,在太原城做了一番安排,給大軍補充了糧食,從那些糧洞裡面將堆積如山的糧食給弄了出來充作軍糧,將軍隊的後勤工作做好,整頓軍隊一天,然後動兵往北邊的雁門關而去。

就目前得到的軍事情報來分析,北虜一開始是兵分兩路的,一路是平型關,一路是雁門關,平型關這裡早早地攻破了,雁門關這裡被山西巡撫魏允貞帶兵死守兩個月,愣是沒讓北虜攻破。

後來北虜發現事不可行,又得知平型關被攻破了,就分兵一部分往平型關而來。

結果正好撞上了柴國柱帶兵收復了平型關,被柴國柱用紅夷大炮狠狠收拾了一頓之後,又發現平型關也拿不下來,這樣子拉鋸了好一段時間之後才從平型關撤走。

撤走之後,按照雁門關的來報,那一批北虜就沒有再回去,不知道是去了大同的別的什麼地方,反正平型關已經被柴國柱守住了。

而雁門關門口還有北虜在嘗試進攻,人數大約有三萬多,努爾哈赤率領遼東騎兵抵達之後,魏允貞便轉消極防禦爲積極防禦,屢次下令努爾哈赤率領遼東漢騎出擊關外北虜。

關外北虜被努爾哈赤連消帶打,也就是人數多扛得住,而努爾哈赤兵少,不足以及破他們,饒是如此,他們也被努爾哈赤斬殺了三名將領,斬首三百多顆,無法再直接威脅雁門關城。

魏允貞用自己的毅力和堅持將雁門關死死守住,沒有讓另一股北虜從雁門關南下,可以說蕭如薰可以從容調兵進攻扯力克並且最終全殲扯力克軍,魏允貞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

若是沒有魏允貞死守雁門關牽制一路敵軍,山西的戰況怕是早就更加惡化了,與此相比的,董一奎在平型關戰死就略顯唏噓了。

蕭如薰還記得當初在寧夏和董一奎共事的時候,聽聞董一奎戰死在平型關的消息,蕭如薰還有些難過,等柴國柱傳來戰報說只找到了董一奎的首級而沒有找到董一奎的屍身的時候,蕭如薰就更加唏噓了。

將軍百戰死。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尤其是在大明將門普遍衰落的萬曆時期,雖然傳聞中又一蕭如薰爲首的五虎大將,但是誰都看得出來,眼下的局面不過是一時興盛,大明的一時興盛非常勉強,這些將軍們的橫空出世也非常勉強。

除了蕭如薰一個人可以獨當一面在各方面戰場取得勝利堪稱帥才之外,其餘的將軍們也只是將軍,可以率領偏師,而無法統御全局,面對一路偏師敵軍可以與之戰,但是面對對方全力衝擊的一場國戰,他們一人就無法抵禦。

這不是他們自身的能力不足,而是所處的環境限制了他們的發揮,他們無法成爲帥,因爲只有文人可以做帥,武人只能做將。

他們沒有蕭如薰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可以得到掌握十幾萬大軍的權力,他們最多也只能帶一兩萬人做一路偏師罷了。

而有做帥才潛力的幾個人,董一奎就算一個,可惜他戰死了。

剩下的幾個人裡面,有的地域之見太甚,名聲太壞,已經沒有做帥的未來了,比如李如鬆;有的則是前景不明,生死不知,讓蕭如薰甚爲擔憂,比如麻貴。

所以綜上所述,大明的名將們各自爲戰,可以在各自的戰場上將各自面對的敵人打敗,最不濟也能牽制住。

但是一旦遇到一場雙方都傾盡全力的國戰的時候,誰也無法單獨抵禦強大的北虜南下,而可以統御全局的人物卻根本不能被允許存在。

文官集團忌憚文帥更甚於忌憚武將,一旦有功就必須要調離前線壓制起來,比對付武將還要犀利,因此,大明問題的根結在於過於強大的文人政府和他們奉行的省錢主義,若是不能改變這些,那麼談什麼都是假的。

蕭如薰緬懷了一會兒董一奎,便繼續率軍北上了,不過在率軍途徑汾州晚上紮營休息的時候,蕭如薰被一名錦衣衛總旗求見了。

“你說你是駱指揮使派來的?”

蕭如薰坐在帥帳之中,一邊寫軍令一邊看了看這名錦衣衛總旗。

“正是,蕭總督,某家是奉了駱指揮使的命令而來,而駱指揮使則是奉了陛下的命令而來,我等前來就是爲了將山西大同兩地晉商大戶藏糧之處告訴蕭總督,請蕭總督指揮我等將這些藏糧洞全部拿下。”

蕭如薰停下了筆端,看了看這個總旗,嘲諷的笑了。

“我還真以爲你們錦衣衛天不怕地不怕,百官見了你們都要逃命,結果也有你們怕的?這還真是一物降一物啊!”

這名總旗面不改色道:“蕭總督說的是,這件事情是錦衣衛的不是,但是那種情況之下,我們探知這些藏糧洞的時候,已經死傷了百餘名弟兄,只是以爲對方勢力過大,我等實在是無可奈何。”

“看起來駱指揮使的日子不好過啊!”

蕭如薰寫完了一份軍令,拿起來吹了吹,放在了一旁。

“都是爲陛下辦事而已。”

這總旗小聲的說道。

一千一百七十六 秦軍改組計劃和北伐五年計劃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一百二十九 碧蹄館遭遇戰(下)八百九十七 張延壽兵變二百一十六 太閣的頭顱四十七 戰後七百二十七 勳貴的擔憂(上)七十三 歷史發生了劇變一千零六十四 向大秦求援八百七十二 白桿兵的特殊任務二百四十七 議功一千 朱應槐圖謀造反三百零一 翁婿夜話(下)六百零四 生擒扯力克四百九十九 後悔的李成樑(上)四百六十六 阿門!一千三百二十八 百年大計一千零一十九 軍隊的忠誠九百九十八 天子之怒九百八十七 一家團聚一千零三 現在他想做個好人五百七十一 肉搏!肉搏!肉搏!三百四十四 王的抉擇(上)七百八十八 良知(下)四百三十三 喪心病狂(上)一千零四十二 你不覺得你太過分了嗎?八百七十五 心臟(上)九百八十三 大秦宗室(上)六十四 戰與和(上)三百四十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上)一百五十二 撤兵刻不容緩三百一十四 出征(上)六百一十二 唯一的路二百三十四 王對王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下)五百七十三 楊俊民的處境非常艱難一千三百五十八 藏兵來援四百四十 準備戰爭吧一千零一十 來我這兒吧一千一百零八 咱們老蕭家又添男丁了一百七十六 崩潰的宗氏一百二十二 蕭如薰兵壓臨津江一千三百二十三 血吸蟲之患(下)八百八十四 安祿山與郭子儀一千二百七十二 去把袁儼殺了二百六十一 十萬兩白銀一百一十七 強襲開城(下)六百八十六 廢人(下)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三百零五 暹羅(上)三百七十三 心情複雜的納瑞宣一千二百二十六 熔爐七百七十 毒九百四十七 我不改革了,我要重新制定規則九百八十六 奏請選秀一千三百四十四 倒黴的西班牙人四百二十二 心底最深的野望一千零三十七 還有轉機九百八十三 大秦宗室(上)九百三十一 水德四百七十一 猜忌(上)六百四十 相顧無言的故人一千三百四十七 大秦已經做好準備了四百二十六 豪情一千一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六百四十一 難以回首五百四十三 被扭轉的戰局二百零四 提督與軍師之爭鋒五百三十八 縱馬奔馳的李如鬆二百九十九 老丈人駕臨九百零三 強幹弱枝七十七 弄瞎倭寇的眼睛二百九十六 不甘的李成樑十一 何樂而不爲一千一百零一 大秦的警告一千二百七十六 沐氏最大的功勞一千一百零七 做個參謀吧一千零二十一 衛改府七百一十四 亂臣賊子一百八十二 蕭如薰的大禮九百四十八 蕭季馨,我就先走一步了七百一十三 先斬後奏一千三百二十一 養鴨治蝗一千二百七十七 朝氣蓬勃沐五郎一千一百零四 孫時泰的覺悟(下)三百二十二 未戰先亂八百六十五 蜀道難五百七十九 仇敵(上)一千三百六十 一戰功成九百六十二 爲難的老臣一千二百五十 最後的港灣二百四十三 不能和背主之賊共存於世一千零四十七 步步爲營四百九十九 後悔的李成樑(上)七百三十四 太祖皇帝啊,您開開眼吧!三百零四 政治至上一千一百四十八 特洛伊木馬(下)六百四十八 愉悅的笑容四百五十 詔書到六百三十七 開槍!
一千一百七十六 秦軍改組計劃和北伐五年計劃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一百二十九 碧蹄館遭遇戰(下)八百九十七 張延壽兵變二百一十六 太閣的頭顱四十七 戰後七百二十七 勳貴的擔憂(上)七十三 歷史發生了劇變一千零六十四 向大秦求援八百七十二 白桿兵的特殊任務二百四十七 議功一千 朱應槐圖謀造反三百零一 翁婿夜話(下)六百零四 生擒扯力克四百九十九 後悔的李成樑(上)四百六十六 阿門!一千三百二十八 百年大計一千零一十九 軍隊的忠誠九百九十八 天子之怒九百八十七 一家團聚一千零三 現在他想做個好人五百七十一 肉搏!肉搏!肉搏!三百四十四 王的抉擇(上)七百八十八 良知(下)四百三十三 喪心病狂(上)一千零四十二 你不覺得你太過分了嗎?八百七十五 心臟(上)九百八十三 大秦宗室(上)六十四 戰與和(上)三百四十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上)一百五十二 撤兵刻不容緩三百一十四 出征(上)六百一十二 唯一的路二百三十四 王對王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下)五百七十三 楊俊民的處境非常艱難一千三百五十八 藏兵來援四百四十 準備戰爭吧一千零一十 來我這兒吧一千一百零八 咱們老蕭家又添男丁了一百七十六 崩潰的宗氏一百二十二 蕭如薰兵壓臨津江一千三百二十三 血吸蟲之患(下)八百八十四 安祿山與郭子儀一千二百七十二 去把袁儼殺了二百六十一 十萬兩白銀一百一十七 強襲開城(下)六百八十六 廢人(下)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三百零五 暹羅(上)三百七十三 心情複雜的納瑞宣一千二百二十六 熔爐七百七十 毒九百四十七 我不改革了,我要重新制定規則九百八十六 奏請選秀一千三百四十四 倒黴的西班牙人四百二十二 心底最深的野望一千零三十七 還有轉機九百八十三 大秦宗室(上)九百三十一 水德四百七十一 猜忌(上)六百四十 相顧無言的故人一千三百四十七 大秦已經做好準備了四百二十六 豪情一千一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六百四十一 難以回首五百四十三 被扭轉的戰局二百零四 提督與軍師之爭鋒五百三十八 縱馬奔馳的李如鬆二百九十九 老丈人駕臨九百零三 強幹弱枝七十七 弄瞎倭寇的眼睛二百九十六 不甘的李成樑十一 何樂而不爲一千一百零一 大秦的警告一千二百七十六 沐氏最大的功勞一千一百零七 做個參謀吧一千零二十一 衛改府七百一十四 亂臣賊子一百八十二 蕭如薰的大禮九百四十八 蕭季馨,我就先走一步了七百一十三 先斬後奏一千三百二十一 養鴨治蝗一千二百七十七 朝氣蓬勃沐五郎一千一百零四 孫時泰的覺悟(下)三百二十二 未戰先亂八百六十五 蜀道難五百七十九 仇敵(上)一千三百六十 一戰功成九百六十二 爲難的老臣一千二百五十 最後的港灣二百四十三 不能和背主之賊共存於世一千零四十七 步步爲營四百九十九 後悔的李成樑(上)七百三十四 太祖皇帝啊,您開開眼吧!三百零四 政治至上一千一百四十八 特洛伊木馬(下)六百四十八 愉悅的笑容四百五十 詔書到六百三十七 開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