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八十三 去把常洛帶來

乾清宮內。

朱翊鈞坐在自己的御座之上,面色平靜。

當然,如果他的雙手沒有死死的扣在扶手之上,手背上不曾青筋暴露的話,他就真的很平靜。

老態龍鍾的李太后正坐在他的身旁。

她很安靜,安靜的就好像十幾年前,她陪着年幼的朱翊鈞一起上朝臨朝聽政那時候一樣。

而以沈一貫爲首的三十多名主要文臣武勳站在殿內,裝備精銳的士卒守在宮殿之外,將宮殿守衛的水泄不通,至少在這裡面的事情有個瞭解之前,他們不會離開。

“臣沈一貫拜見陛下,拜見太后。”

以沈一貫爲首,三十多名文臣武勳一起下跪,向他們的皇帝做最後一次朝拜。

“臣等拜見陛下,拜見太后。”

對於李太后會出現在這裡這件事情,沈一貫絲毫不覺得奇怪,李太后雖然年紀大了,也不想參加政務了,但是她到底還是那個當初的大明鐵三角唯一活到現在的人。

由於奉行小門小戶政策,所以大明曆代國母之中,除了建國初期的馬皇后之外,名聲最大的就是她了,權力最大的也就是她了。

在萬曆初期那個主少國疑的時期,她和張居正還有馮保聯手,將內廷和外廷的力量空前的結合在一起,在那十年間幾乎創造了永樂宣德以來大明朝唯一一次振奮向上發展的輝煌期。

這個女人有着女強人的一面,但是小門小戶的出身和大明朝的大環境限制了她的野望,讓她沒有敢於繼續向上追求什麼東西,於是,她退了下來。

可是即使如此,她在眼下的大明朝朝堂當中仍然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

她在這裡,雖然閉着眼睛不曾說話,但是羣臣都稍微有些顧慮。

和李太后安之若素的樣子不同,朱翊鈞平靜的面容瞬間變得猙獰起來。

“臣?你們是臣?拜見朕?沈一貫,你是在嘲諷朕嗎?”

朱翊鈞竭力壓制着自己的怒火。

“臣等自然是臣,陛下是知道的,臣等始終忠於大明。”

“忠於大明?你這是在忠於大明?”

朱翊鈞緊要着牙關:“沈一貫,你背叛了朕,你是大明的逆臣!叛逆!”

“陛下!臣忠於大明,而非陛下一人!”

沈一貫擡起頭,直視着朱翊鈞:“臣身爲內閣次輔,主掌朝政,自然不能對狂妄之人和狂妄之事熟視無睹,臣要爲天下萬民負責!

陛下輕信小人讒言,誤會羣臣,竟然要做出引外軍入京問罪羣臣之事!陛下!這和後漢末年何進招董卓帶兵入京又有什麼區別?陛下如何知道蕭賊就不是懷着董卓的心?

陛下欲除掉臣等容易,可除掉臣等之後,陛下以爲還有誰會保護陛下?蕭賊起了謀逆篡位之心,陛下又該如何應對?”

朱翊鈞勃然大怒,猛然站起身子指着沈一貫破口大罵。

“你放屁!沈一貫!滿口胡言亂語!朕看錯你了!朕瞎了眼!看錯了你!董卓?董卓會告訴朕京城外面朕看不到的地方都發生了什麼?董卓會對朕說實話?蕭卿若是董卓,你又是誰?

沈一貫,還有你們這些混帳叛逆!不要再往自己臉上貼金了,你們都是叛逆,都是逆臣!朕無能,不能保住祖宗基業,讓天下落入你們這些叛逆之手!這是朕的無能,朕無話可說!

朕不怨天不怨地,只能怨自己,怨自己無能!怨自己不聽老首輔之言,怨自己沒有先一步將駱思恭你這逆賊凌遲處死!!”

朱翊鈞滿目猙獰的喘息着,一下子跌回了自己的御座之上。

駱思恭低着頭,不言不語,只是稍微後退了一兩步,也不知道是不是心虛所致。

“陛下對臣等誤會之深,讓臣心寒。”

沈一貫平靜的說道:“臣爲國家奉獻數十年,只換來陛下如此的對待與評價,臣心寒了。”

說罷,沈一貫跪伏於地。

“臣,懇請陛下退位!”

朱翊鈞呼吸一滯。

“你……”

“臣等懇請陛下退位!”

殿中三十餘名文官武勳緊隨沈一貫之後跪下,大聲呼喊。

“臣等懇請陛下退位!!”

殿外數百名官員一齊下跪,大聲呼喊。

“反了!反了!真的反了!!”

文官,武勳,認識的,不認識的,親近的,不親近的,討厭的,不討厭的,在這一刻,全都在讓他退位,讓他離開這個位置。

朱翊鈞瞪大眼睛,怒氣更甚,剛要破口大罵,一直閉目不說話的李太后忽然睜開眼睛站起了身子。

“好了,不要再說了。”

李太后沒看朱翊鈞,面朝沈一貫和羣臣站定:“沈一貫,哀家問你,你今日所爲,究竟是爲了什麼?真的只是爲了讓皇帝退位?而不是要改朝換代?還是殺了皇帝?”

朱翊鈞渾身一抖。

沈一貫趕快叩首。

“太后誤會臣了,臣只是不忍看大明江山傾頹,故而決定不惜萬世罵名,也要撥亂反正,廢無道之君,迎立有道明君,再創大明盛世。”

“所以呢?”

“臣願奉皇長子常洛爲新帝,輔佐新帝開創大明盛世。”

沈一貫跪伏在了地上。

即使早有預料,此時此刻,朱翊鈞還是覺得自己的大腦瞬間變得一片空白無法思考了。

而李太后似乎非常冷靜。

“你只是爲了立新帝,而不是爲了謀江山?你不會仿司馬懿故事,做一回宣帝吧?”

李太后十分認真地看着沈一貫。

沈一貫再次叩首:“臣不敢,臣深受大明國恩,一家滿門具爲大明之忠臣,臣此番所作所爲實爲剷除奸佞迫不得已之舉,誰若敢覬覦大明帝位,不論是臣的家人,還是在場的任何人,臣,都會誅之!”

“你會保護大明皇家,以後也會一直保護嗎?”

“就算是臣死了,臣也絕不會讓任何人傷害大明皇家。”

李太后閉上了眼睛,而後緩緩睜開。

“皇帝退位以後,你當如何安置?”

沈一貫開口道:“請陛下退位爲太上皇,居西苑玉熙宮頤養天年,一應侍奉照舊,一應伺候人等經費支出由內閣安排,按照皇朝慣例,太上皇仍是皇,臣等依然尊奉太上皇。”

李太后深深吸了一口氣,而後緩緩吐出。

“願你牢記今日之言。”

朱翊鈞瞪大了雙眼,不可置信般的看向了自己的母親。

沈一貫瞳孔一縮,再次跪伏於地。

“臣不敢忘!”

李太后點了點頭。

“去把常洛帶來,帶到哀家身邊來。”

“遵旨!”

沈一貫立刻吩咐駱思恭將朱常洛帶到殿內。

七百二十三 多事之秋五百 後悔的李成樑(下)四十三 地道挖成二百五十四 封賞的難題三十三 葉公夢熊四百零二 羅馬教廷的目的五百四十五 消失的北虜(上)三百四十九 大戰在即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七百五十六 朱翊鈞最大的錯誤一千零九十九 安南之亂二百七十四 決然的母子(下)一百一十六 強襲開城(上)七百二十三 多事之秋八百七十七 進軍松江府三百六十六 袁黃的期待一千零五十七 建州兵崩潰七百零九 你們不給,我來搶一千零四十四 他們活着比死了更有用五百七十三 楊俊民的處境非常艱難一千零二十八 有軍事天賦的蠻夷九百零九 皇帝結婚三百四十二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下)三百二十九 大明的無敵艦隊四百六十二 海戰結束五百二十九 將軍心緊握在手一千三百零五 與虎謀皮七百七十九 口出粗鄙之語的傻子七百九十 抵達鎮江八百二十六 屋漏偏逢連夜雨八百六十四 劉鄧之爭六十八 李如鬆不服!一千一百八十一 陰謀的大幕緩緩拉開三百四十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上)一千零二十三 不安的努爾哈赤一百二十七 穩渡臨津江一千二百五十 最後的港灣一千一百一十四 交戰四百二十四 歸來的利瑪竇一千零三十 生存戰爭六百一十三 進兵計劃一百一十五 混亂的明廷一千一百零二 戰爭已經開始九百九十五 過猶不及六百七十 羽翼已成四百零七 理想社會四百八十二 塞北的嚴寒八百三十 爲難的李化龍三百三十六 火器狂人蕭如薰一千零七十八 楊應龍的挑釁三百八十四 朱翊鈞的韜光養晦六百四十六 做戲就要做全套一千零七 兩杯酒一千零五十九 毛文龍的決定五百零四 守將雖死,但是巡撫仍在!五百三十二 另有圖謀四百零三 大義凜然的騙子一千二百三十三 成立自衛隊六百八十八 抄家進行時(下)二百五十 王錫爵請見朱翊鈞三百八十三 歸來六十七 最後一關五百一十九 李成樑的政治失誤九百七十七 遼東巡撫一千三百零八 趙士禎的擔憂一千二百二十六 熔爐一千零六十四 向大秦求援一千零六十四 向大秦求援一千一百五十 強弩之末(下)三百三十八 新的敵人四百二十八 興師問罪(一)七百五十九 京城不是可以久留的地方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一千零三十二 努爾哈赤成功了一百零一 新的軍令一千二百一十二 駱尚志率軍進擊一百零九 強勢否決五百零二 炸膛的火器一千二百一十六 他就是這樣一個果決的人一千三百二十二 血吸蟲之患(上)一千三百七十一 兒孫滿堂四百八十五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九百八十一 土司攻略(上)五百零六 董一奎死守平型關一千零八十三 啼笑皆非五百六十二 死有餘辜(下)六百四十四 爲敵(下)四百六十一 巨大的鼓舞七百二十四 迎刃而解一千零五十八 渡江去朝鮮一千一百零八 咱們老蕭家又添男丁了五百三十八 縱馬奔馳的李如鬆一百六十四 盛大的接風宴一千零六十四 向大秦求援三百一十七 華人的憂慮五百九十二 徐光啓的決定(下)八百五十九 自信滿滿的將軍們三百二十九 大明的無敵艦隊二百一十 豐臣秀吉的最後時刻七百七十八 最後一步
七百二十三 多事之秋五百 後悔的李成樑(下)四十三 地道挖成二百五十四 封賞的難題三十三 葉公夢熊四百零二 羅馬教廷的目的五百四十五 消失的北虜(上)三百四十九 大戰在即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七百五十六 朱翊鈞最大的錯誤一千零九十九 安南之亂二百七十四 決然的母子(下)一百一十六 強襲開城(上)七百二十三 多事之秋八百七十七 進軍松江府三百六十六 袁黃的期待一千零五十七 建州兵崩潰七百零九 你們不給,我來搶一千零四十四 他們活着比死了更有用五百七十三 楊俊民的處境非常艱難一千零二十八 有軍事天賦的蠻夷九百零九 皇帝結婚三百四十二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下)三百二十九 大明的無敵艦隊四百六十二 海戰結束五百二十九 將軍心緊握在手一千三百零五 與虎謀皮七百七十九 口出粗鄙之語的傻子七百九十 抵達鎮江八百二十六 屋漏偏逢連夜雨八百六十四 劉鄧之爭六十八 李如鬆不服!一千一百八十一 陰謀的大幕緩緩拉開三百四十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上)一千零二十三 不安的努爾哈赤一百二十七 穩渡臨津江一千二百五十 最後的港灣一千一百一十四 交戰四百二十四 歸來的利瑪竇一千零三十 生存戰爭六百一十三 進兵計劃一百一十五 混亂的明廷一千一百零二 戰爭已經開始九百九十五 過猶不及六百七十 羽翼已成四百零七 理想社會四百八十二 塞北的嚴寒八百三十 爲難的李化龍三百三十六 火器狂人蕭如薰一千零七十八 楊應龍的挑釁三百八十四 朱翊鈞的韜光養晦六百四十六 做戲就要做全套一千零七 兩杯酒一千零五十九 毛文龍的決定五百零四 守將雖死,但是巡撫仍在!五百三十二 另有圖謀四百零三 大義凜然的騙子一千二百三十三 成立自衛隊六百八十八 抄家進行時(下)二百五十 王錫爵請見朱翊鈞三百八十三 歸來六十七 最後一關五百一十九 李成樑的政治失誤九百七十七 遼東巡撫一千三百零八 趙士禎的擔憂一千二百二十六 熔爐一千零六十四 向大秦求援一千零六十四 向大秦求援一千一百五十 強弩之末(下)三百三十八 新的敵人四百二十八 興師問罪(一)七百五十九 京城不是可以久留的地方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一千零三十二 努爾哈赤成功了一百零一 新的軍令一千二百一十二 駱尚志率軍進擊一百零九 強勢否決五百零二 炸膛的火器一千二百一十六 他就是這樣一個果決的人一千三百二十二 血吸蟲之患(上)一千三百七十一 兒孫滿堂四百八十五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九百八十一 土司攻略(上)五百零六 董一奎死守平型關一千零八十三 啼笑皆非五百六十二 死有餘辜(下)六百四十四 爲敵(下)四百六十一 巨大的鼓舞七百二十四 迎刃而解一千零五十八 渡江去朝鮮一千一百零八 咱們老蕭家又添男丁了五百三十八 縱馬奔馳的李如鬆一百六十四 盛大的接風宴一千零六十四 向大秦求援三百一十七 華人的憂慮五百九十二 徐光啓的決定(下)八百五十九 自信滿滿的將軍們三百二十九 大明的無敵艦隊二百一十 豐臣秀吉的最後時刻七百七十八 最後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