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仁川登陸

第323章 仁川登陸

經歷近一個月的海路航行,陳操終於在七月底八月初抵達仁川港,上岸之後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躺在地上,親切的撫摸大地。

“李倧沒有派人來嗎?”

面對陳操的詢問,劉興祚搖頭:“漢城周邊有三千餘建奴軍隊,末將上岸之後與朝鮮的錦衣衛探子聯繫上了,據報,建奴聽聞有一支孤軍進入朝鮮之後,立刻派兵南下想要吃掉咱們,一萬五千人正在南下,朝鮮總督阿敏率軍三萬跟在身後,算日子,應該已經抵達漢城了。”

阿敏的軍隊在平安道,他們從北趕來至少比陳操坐船來的快。

趙信作爲錦衣衛指揮使,上岸之後便是緊急聯繫在朝的錦衣衛探子,不時便走進了都護府的院子內:“王爺,李倧的胞弟,綾原大君李俌派了人來。”

“這麼巧?”陳操有些好奇,然後擺手:“把人帶進來。”

不多時,一個頭纏白布,一身粗布白衣的朝鮮百姓打扮的漢子被趙信帶入了衙門內,那漢子當即便朝着陳操跪了下去,滿口朝鮮話。

“這李俌有毛病,明知道來接洽派的人連漢話都不會說。”

陳操抱怨之後便看向了趙信,趙信也不懂朝鮮話,不過隨軍的翻譯倒是很多,當即便將來人說的話翻譯給了陳操。

原來在張英武仁川登陸之後,漢城的朝鮮王李倧等便得到了消息,朝鮮國內便形成了兩個情況,一個是以李倧爲首的首鼠兩端左右派,一個便是以綾原大君李俌爲首的親明派。

明朝在朝鮮人的心中地步確實是天·朝上國,以至於明朝亡國許久之後朝鮮國依然供奉崇禎帝的靈位,準時祭。

陳操聽完翻譯之後看着身旁的徐孚遠:“這李倧看來還是怕了建奴了。”

熟悉朝鮮內情的劉興祚開口道:“當年阿敏在漢城大開殺戒李倧在瀋陽跪了皇太極。”

“老一套啊...”陳操嘆了一聲,滿清入關對於漢人的政策就是‘殺’字,殺漢人心服口服,最終成爲了清末那種沒有民族脊樑的猥瑣模樣。

而且陳操至始至終都以爲建奴那種辮子頭當真讓人看着沒有精神氣。

陳操低頭看着來人:“李俌的意思是想要與我軍裡應外合?”

得到翻譯之後的話後,陳操搖頭:“朝鮮國王李倧不顧我大明天朝的君臣之誼,居然貪生怕死跪拜建奴賊酋,絕對不能姑息,綾原大君李俌深明大義,當先派人來接洽,你回去告訴他,待本王大軍肅清朝鮮建奴賊兵之後,李倧便不再是朝鮮國王,可從李倧的兄弟當中選取賢能之人代替。”

使者聽聞之後瞬間大喜,然後又朝着陳操跪伏行禮數次,說了幾句感恩戴德的話便離開。

自上次周立勳表現良好之後,陳操這次出征朝鮮也依舊帶着他。

“王爺,這綾原大君是個鑽營之輩。”

陳操不以爲意的看了一眼遠去的歡天喜地的使者,然後笑着看着周立勳:“咱們此行朝鮮的目的是很明確的,所以不管是誰上位,朝鮮終究是我的掌中物。”

說完陳操轉頭看着趙信:“高崇回來沒有?”

廖耀文主要負責倭國情報,而高崇則是負責朝鮮。

趙信搖頭:“老高要負責聯繫朝鮮境內的所有密探,登陸之後便帶着人潛行漢城去了,李俌的人便是他派人引薦而來。”

陳操若有所思的點點頭,然後道:“五十二師立刻前出始興府,引誘建奴駐紮漢城周邊的兵馬,看他們會不會渡過露樑,然後分兵肅清始興府周邊各地,讓周邊各朝鮮駐軍全部投降。”

張英武敬禮:“是...”

陳操環顧這矮小的都護府衙門,不禁搖頭,後世因爲工作保密原因,根本沒有機會出國,只在棒子電影裡看過他們的古代建築,現在再看,也就那麼回事。

中屋臨時會議所內,陳操貓着腰進了屋子,那房門的高度真的讓他不敢恭維,或許是低人一等的情況,朝鮮在建築方面雖然全部仿製明朝,但都縮小了一半。

“王爺,這是李俌派人送來的京畿道輿圖,另外還有朝鮮各軍的駐防圖。”

高崇將地圖擺在案几上,他是傍晚時分才從始興府那邊趕回來,還帶着幾個朝鮮密探:“李倧的確是被迫投降,遣使議和了數次,阿敏派杜度和濟爾哈朗劫掠了漢城三天,搶奪了百姓的財物,便是現在漢城百姓和王公貴族也沒有緩過氣;

另外據平安道傳來的消息,建奴正在集結朝鮮八旗各部回援,不過沒有其它兵馬。”

陳操皺着眉頭,然後看着還沒有出發的劉興祚:“當年你出征朝鮮的事情記得多少?”

劉興祚轉頭看着陳操:“回王爺,與高大人所言出入不大,當年李倧派人數次前往平壤求和,濟爾哈朗等人都表示同意回軍,唯阿敏不許,便派末將前往江華島責問李倧,只不過末將抵江華島之後阿敏的大軍便抵達了高陽郡內,並且將李倧圍困在北漢山城之內,打了三天,李倧被迫投降,還被帶到了瀋陽去。”

說完劉興祚又道:“有一件事,當時濟爾哈朗商議回軍,阿敏卻讓末將與杜度一起留在朝鮮,杜度堅決反對,阿敏無奈才選擇回軍,不過依然控制了朝鮮。”

徐孚遠聽完便道:“這阿敏好像有自立朝鮮的心思。”

“朝鮮火炮火器精良,遼東的一些火炮甚至出自於朝鮮,他們佔據北漢山城地利優勢,居然也打不過?”

劉興祚看向高崇:“彼時建奴的前鋒以遼東漢人與投降的大明衛所兵爲主,火器再犀利,裝填也沒有現在咱們的好,建奴騎兵一個衝鋒便到了,那些個朝鮮火器部隊只有被屠殺的份。”

“對了,漢城駐軍乃是阿敏的兒子,叫愛爾禮,還是一個建奴封的鎮國公...”

陳操倒是建奴的爵位,這個鎮國公與明朝的爵位不一樣,鎮國公只封給愛新覺羅皇室成員。

“王師抵達朝鮮各地之後,各地朝鮮駐軍紛紛投降,有些地方甚至連兵馬也沒有,仁川都護府各地的朝鮮官吏都不對咱們反感,反而當地百姓跪地哀求請咱們救助。”

壬辰倭亂過去才三十年不到,沒有大明朝的救助,朝鮮早就沒了,是以當地百姓都對明國軍隊抱着感恩的情懷。

陳操不停的敲着案几,良久之後才道:“我也沒想到朝鮮人對於咱們大明如此有好,既然如此,那麼也就沒必要逐個攻破了,等五十二師佔領始興府之後,大軍全部行動,直逼漢城,爭取在漢城與建奴打一個決戰也好;

對了,渡江的地方有哪些?”

高崇在地圖上點了點:“漢江北面無渡江之處,中部中浪甫對面有一個,但無法通過大軍,僅有西部廣州府境內的廣津關可以通行,若是從廣津關,必得與建奴在廣津關經歷一場大戰。”

“露樑呢?”

陳操指了指始興府境內的露樑。

高崇又道:“露樑之地也可行,不過只能選擇船隻渡江,對岸地勢平坦,若是建奴早有準備,恐怕我軍會有麻煩。”

除卻五十二師沒有戰馬代步之外,其餘定武軍三個師都有,陳操想了想,便看着一旁馮中平的道:“把你們第一師的戰馬讓一部分出來,另外讓第二師也分出一部分戰馬,全部交給張英武的五十二師;”

說着看向了劉興祚:“你部前往廣津關,給建奴造成假象,能打則打,不能打就托住他們。”

劉興祚點頭:“末將明白...”

高崇又道:“此處前往廣州府的廣津關若是尋常步行要四天時間,若是戰馬代步,至多兩天半。”

朝鮮境內多山,官道不整,大多是小路,而前往廣津關的路還要繞道,即便是朝鮮駐軍不抵抗,時間上也不同大明朝的道路好節省。

“好...”陳操一拍手掌:“明日一早,五十二師先行出發。”

.

坐落於漢江南部的露樑鎮並不是李舜臣戰死的那個露樑,那個露樑在慶尚道,隔着老遠,北邊便是平坦的漢江平原,朝鮮的商船和各種船隻行駛在漢江上,總會在北面的平原港口休整。

愛爾禮坐鎮漢城之時沒少幹壞事,不過針對的都是朝鮮的王公大臣,對於百姓還是可以的,直到他得知明軍在仁川登陸之後,事情便發生了極大的改變。

不過好在他的父親阿敏已經率軍抵達高陽郡,在得知李倧並沒有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後,還是派了兵馬圍住了朝鮮王宮,然後調集漢城周邊的朝鮮僞軍分別駐守西南面的廣津關和露樑北面的平原,連帶木浪甫的渡橋也是嚴加防守。

“主子爺...”

愛爾禮的奴才快步跑進他位於王宮西南面的府邸之內:“露樑消息,在南面發現大批明國軍隊。”

愛爾禮站起身皺眉:“前日不是剛剛得報明軍去了廣津關?”

那奴才搖頭:“奴才不知,不過斥候回報的確有大批明軍出現在露樑南面。”

愛爾禮來回踱步:“傳我軍令給額爾蘭,讓他坐鎮港口,若是發現明軍渡江,必須全力阻攔。”

奴才又道:“朝鮮軍的火器犀利,莫不如讓他們協助作戰。”

愛爾禮點頭:“有道理,我這就去王宮一趟。”

第006章 學校風雲III第013章 青春期第346章 變幻莫測的戰場第205章 大炮就是真理第282章 杭州不能丟第004章 名揚金陵第401章 淮安終結戰II第380章 藩王分封制度第052章 淮安漕幫III第134章 親自帶兵的總大將第313章 遼東將軍第032章 都是朋友第323章 仁川登陸第339章 局勢逆轉II第108章 一勞永逸第085章 先禮後兵第232章 逆臣賊子第050章 淮安漕幫第333章 決戰碧蹄館II第056章 激烈交鋒第143章 第一個天守閣第180章 大家都是自己人第261章 要付出代價第448章 濟南戰事II第380章 藩王分封制度第004章 名揚金陵第105章 和諧社會第151章 讓人意想不到第289章 吾乃涼國公陳操是也II第345章 整軍備戰,萬事俱備第398章 司吾山第083章 投其所好第002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236章 改數百年之弊端第374章 山雨摧滿樓II第418章 徐州會戰IV第007章 偷樑換柱第002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301章 南都攻防戰第012章 雨花臺第443章 冊封諸王,立太子妃第030章 天啓二年第183章 大朝爭鋒第195章 松江府要聽指揮第148章 牧原之戰III第013章 青春期第408章 飲恨江北IV第030章 天啓二年第368章 風雲激盪,江山震動第348章 軍心,人心,意志力第034章 上帝保佑第023章 秦淮八豔第270章 洪承疇的本事第302章 南都攻防戰II第340章 局勢逆轉III第249章 避禍是不成的第110章 中國正朔第315章 暴雨分水關第112章 新式商業第359章 捷足先登第138章 神風護佑的船隊II第294章 治世下的民生第032章 航海圖志第398章 司吾山第287章 杭州大亂破城在即第110章 中國正朔第020章 寧波之禍第325章 不堪一擊第122章 龍虎山水IV第011章 皇太子第266章 沒有後退可言第282章 杭州不能丟第389章 北伐,北伐第196章 新的通商口岸第003章 四大名著第446章 絕對實力第461章 漢家的天下第423章 火炮陣地II第329章 餘光下的漢陽城第272章 血戰華亭II第376章 大明聖武元年第232章 逆臣賊子第127章 事不可爲第013章 金陵風華第378章 論功賞爵第013章 青春期第439章 全面佈局第241章 民心是關鍵第070章 廣寧之役II第271章 血戰華亭第008章 遼東李氏第438章 受傷第125章 結成聯盟第156章 熊本城旌旗飄揚第063章 上岸被襲第322章 兩線作戰第042章 還之彼身第182章 深夜拜訪第070章 廣寧之役II第443章 冊封諸王,立太子妃
第006章 學校風雲III第013章 青春期第346章 變幻莫測的戰場第205章 大炮就是真理第282章 杭州不能丟第004章 名揚金陵第401章 淮安終結戰II第380章 藩王分封制度第052章 淮安漕幫III第134章 親自帶兵的總大將第313章 遼東將軍第032章 都是朋友第323章 仁川登陸第339章 局勢逆轉II第108章 一勞永逸第085章 先禮後兵第232章 逆臣賊子第050章 淮安漕幫第333章 決戰碧蹄館II第056章 激烈交鋒第143章 第一個天守閣第180章 大家都是自己人第261章 要付出代價第448章 濟南戰事II第380章 藩王分封制度第004章 名揚金陵第105章 和諧社會第151章 讓人意想不到第289章 吾乃涼國公陳操是也II第345章 整軍備戰,萬事俱備第398章 司吾山第083章 投其所好第002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236章 改數百年之弊端第374章 山雨摧滿樓II第418章 徐州會戰IV第007章 偷樑換柱第002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301章 南都攻防戰第012章 雨花臺第443章 冊封諸王,立太子妃第030章 天啓二年第183章 大朝爭鋒第195章 松江府要聽指揮第148章 牧原之戰III第013章 青春期第408章 飲恨江北IV第030章 天啓二年第368章 風雲激盪,江山震動第348章 軍心,人心,意志力第034章 上帝保佑第023章 秦淮八豔第270章 洪承疇的本事第302章 南都攻防戰II第340章 局勢逆轉III第249章 避禍是不成的第110章 中國正朔第315章 暴雨分水關第112章 新式商業第359章 捷足先登第138章 神風護佑的船隊II第294章 治世下的民生第032章 航海圖志第398章 司吾山第287章 杭州大亂破城在即第110章 中國正朔第020章 寧波之禍第325章 不堪一擊第122章 龍虎山水IV第011章 皇太子第266章 沒有後退可言第282章 杭州不能丟第389章 北伐,北伐第196章 新的通商口岸第003章 四大名著第446章 絕對實力第461章 漢家的天下第423章 火炮陣地II第329章 餘光下的漢陽城第272章 血戰華亭II第376章 大明聖武元年第232章 逆臣賊子第127章 事不可爲第013章 金陵風華第378章 論功賞爵第013章 青春期第439章 全面佈局第241章 民心是關鍵第070章 廣寧之役II第271章 血戰華亭第008章 遼東李氏第438章 受傷第125章 結成聯盟第156章 熊本城旌旗飄揚第063章 上岸被襲第322章 兩線作戰第042章 還之彼身第182章 深夜拜訪第070章 廣寧之役II第443章 冊封諸王,立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