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用糧食購買肥皂

“軍爺,真是我吃的,你們就放過孩子吧。”老頭的額頭已經將鬆軟的黃土叩出一個深深的凹陷。

“老人家,這土豆還沒成熟,你怎麼吃掉它的葉子?那樣這顆土豆不就廢了嗎?”朱由檢想起剛纔小女孩嘴角的綠色水跡,她定然也吃了。

“回軍爺,餓,實在是餓呀。”老頭嚎啕大哭,但乾癟的身子沒有什麼水分,眼淚鼻涕什麼的都沒有,大哭也就變成乾嚎。

這老頭的出現,太過蹊蹺,加上光打雷不下雨,要不是身邊的三個孩子,一個個面黃飢瘦,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王慕九定然以爲,這是隱身功夫太好的刺客。

“什麼,你們因爲飢餓,才吃的葉子?”朱由檢的眼睛瞪得快趕上那孩子的臉蛋了。

“是呀,軍爺。要不是飢餓,誰會吃這呀?軍爺,你看看,這三個孩子,一個個瘦成啥樣了?軍爺,看在他們的爹也是當兵的,你就放過這幾個孩子吧!”

“可是……可是……這能消化嗎?”朱由檢鼻子一酸,但還是強忍住自己的衝動。

“這哪能消化得了呀?每次大便都是……唉!可是孩子們實在是餓呀!”老者似乎發現了什麼,“不,不,孩子們沒吃,都是我一人吃的。”

朱由檢再也抑制不住,眼眶一熱,他趕緊轉過身去,“老人家,你起來吧,我們決不會爲難孩子。”

“多謝軍爺!多謝軍爺!只要你們放了孩子,我跟你們走。”老者又恭恭敬敬叩了三個響頭,才拉着三個孩子站起來。

半響,朱由檢的眼睛已經冷卻下來,他回過身,“老人家,你家裡還有什麼人?”

“還有兩個兒子兒媳,其中一個兒子在當兵。”

八口人,如果不是接近斷炊,誰家捨得讓孩子吃這些怎麼進去就怎麼出來的葉片?“慕九?”朱由檢喚過王慕九,耳語一番,王慕九帶着一名士兵飛馳而去。

“軍爺,你不是答應放過我的孫兒?”老者空洞的眼睛露出懼色。

“老人家放心,我們不會爲難孩子。你兒子當兵,朝廷不是發給軍餉嗎?”

“發是發,可是兒子也只能吃個半飽,還要訓練,哪裡顧得上家裡?”

難怪祖大壽下了死命令,就差沒搶那些大戶了,他也是迫不得已。朱由檢想不明白,這大明的百姓,怎麼就如此貧困?

他現在明白,在後世的歷史上,陝西的義軍多次被招安,又總是在招安之後,重新走上反叛的道路。

因爲他們沒法當一個順民,因爲招安之後,他們還是飢餓。

陝西的匪患他是暫時平息了,但要徹底搗毀義軍存在的土壤,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飢餓,會讓那些即便原本善良的百姓,也會失去本性。

看着這幾個瘦得只剩下皮膚和骨骼的老少,朱由檢的心情異常沉重,他對士兵們說:“將乾糧拿出一點,先讓他們吃飽。”

幾名士兵拿出身上攜帶的乾糧,遞了過去。

三個孩子的眼睛放出光來,面色也霎時紅潤,但他們的小手只是擡了擡,還不敢過去,都把目光投向老者;老者卻是奮力抓住一塊烙餅,就要往嘴裡塞,但卻是瞬間石化了:“老漢就要跟軍爺走了,還是別浪費了,讓孩子們吃吧。”

朱由檢再次眼熱:

“老人家,我們不會帶你走,也不會帶走孩子。你們吃吧。”

老者審視着朱由檢,發現朱由檢似乎不是在說謊。他雙手從士兵們手中搶過烙餅,分給孩子們,自己也是吃了起來。

風捲殘雲,老者恢復了年輕時氣力。

“老人家,慢點吃,別噎着,管飽。那個,給他們水。”

朱由檢的話,他們都聽不到,直到士兵們將水壺遞到他們的手上,他們纔對準水壺猛喝。

一塊烙餅下肚,又喝了半壺水,老者的速度慢了下來。

“老人家,我問你個問題。”朱由檢小心地提問着,就怕老者嗆着噎着。

老者拼命點着頭,眼睛還是盯在手中的烙餅上。

“你們村子的百姓,都和你們一樣嗎?”

“嗯,大家都差不多,每天能喝兩頓麥糊,就是村中的大戶了。”老者吞嚥下口中的烙餅,又準備咬下一口。

朱由檢徹底無語,他一直在思索:這陝北,到底要怎樣才能擺脫貧困?

大明沒有經濟學家,朱由檢在後世學的也不是經濟學。

但朱由檢歸納了一個簡單的道理:讓百姓有飯吃,讓百姓有錢花。

但他知道,要實現這些目標,卻是異常艱難。

首先就是吃飯問題不好解決。

大明的糧食並不富裕,有大戶囤積糧食不錯,但大戶囤積的糧食分給數千萬百姓,卻是不值一提。

大明的地域雖然廣闊,但山地太多,真正能種植糧食的耕地太少。

中原地區的小麥,江南地區的水稻。但這兩塊土地的面積跟整個大明相比,則是太小太小。

陝西南部的關中平原,曾經締造了大漢大唐的輝煌,但隨着自然環境溫度氣候的變化,早已沒有昔日的風貌,土地貧瘠、水源枯竭、外族侵略,連養活自身人口都是困難。

後世的歷史上,朱由檢曾經在地圖上看到,南方,大明的疆域之外,有大片的耕地,甚至能種植雙季水稻。

但陝西的飢餓迫在眉睫,朱由檢卻沒有辦法解決。

冬小麥要到春天才能收穫,紅薯、土豆、玉米的種子運來不少,但同樣沒到收穫季節。

朝廷雖然運來一部分糧食,但放到千百萬人口的陝北,不是杯水車薪,而是滴水車薪,朱由檢都不知道自己怎麼去面對高迎祥了。

冬小麥收割,還有四、五個月,即使算上土豆能填補一些糧食的空缺,也還有兩個多月,這麼長的時間,百姓將如何煎熬?

再說讓百姓有錢花,也不是個容易解決的問題。

即使百姓度過這寒冷的冬季和明年的荒春,即使明年不再大旱,百姓也只是剛剛溫飽。距離有錢花還是差了十萬八千里。

朱由檢雖然通過招收農民工來提高百姓的收入,但工廠生產的產品,要能在社會上銷售才行。按現在百姓的購買力,要形成工業市場,還不知道等到哪一年。

“無工不富,無農不穩”。

後世的經驗的確有效,但要實現這個目標,靠朱由檢一人,在他的有生之年,根本實現不了。

“殿下,白麪帶來了。”王慕九終於回來了,白麪就放在馬背上。

“嗯。”朱由檢停止了思索,向老者走過去,“老人家

,這點白麪,你帶回去吧!再也不要吃這些不能消化的葉子了。”

“軍爺?”老者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正對着這些白麪發呆。

“奧,老人家也運不回去。慕九,安排兩名士兵,幫老人家送回去,注意,脫下鎧甲,別嚇着村中的百姓。”

“是,殿下。”

“謝謝軍爺,謝謝軍爺。”老者拉着孫子孫女,再次給朱由檢叩頭。除了叩頭,它實在想不出感激的辦法。

“老人家,回去吧!”朱由檢在那個曾經嘴角流出菜汁的小女孩頭上摸了一把,“過了年,一切都會好起來。

送走了老者,朱由檢已經沒有心情再視察民情了,也不需要再視察什麼民情了。他帶着士兵掉轉馬頭,奔西安而去。

這天午後,大約未時,朱由檢一行終於達到西安。

朱由檢發現,如果這百十名士兵走在西安的大街上,實在太過礙眼。他略一思索,“李俊,你給我留下五名士兵,然後拿着的我的片子,去西安左衛暫住。有事的時候,我自會派人找你。”

“是,殿下。”李俊帶着絕大部分士兵離開了朱由檢。

朱由檢帶着王慕九、柳林、劉坤和五名士兵從北城門進了城。正對着城門的是西安最爲寬闊的道路之一——北門大街。

這時的西安,已經遠不如漢唐時代那樣繁華,但也不是一般的北方城市可比。幾個月前發生在陝西的匪患,對西安影響不大,這兒還是一片祥和的樣子。

“慕九,你去打聽一下,西安哪兒有百姓交易的市,越詳細越好。”

“是,殿下。”王慕九帶着一名士兵奔人流集中的地方去了。朱由檢暫時無事可做,便尋了一間茶肆。

“劉坤,我們先進去喝茶。”其餘的人就在這左近晃悠,接應王慕九。

小二肩搭汗巾,提着水壺,正挨個給客人的茶壺添加熱水。看到朱由檢和劉坤進來,他連忙上前招呼:“客官,請上座,本店有上好的鐵觀音,馬上就好。”

“好,先泡一壺茶。”朱由檢尋了一個靠近窗戶、相對安靜的位置落座。因爲要暫時掩藏身份,劉坤也在朱由檢的下首坐了。

“殿下,我們要去市場做什麼呀?”劉坤到現在都不知道朱由檢爲什麼留下他。

“買房子。我打算在西安的鬧市盤下一間店鋪。”

“店鋪?殿下打算賣什麼?”

“肥皂。錢虎生產的肥皂將主要在西安出售,西安的有錢人多。”朱由檢的目光有那麼一點狡狤。

“殿下,可是誰在這兒出售肥皂呢?”劉坤有一點預感,這銷售肥皂的事,可能跟自己有關。

“你呀!你以爲我讓你來西安,是爲了遊玩呀——當然,將來你想看看大小雁塔,還是有時間的。”

“啊?我?能行嗎?”

“怎麼不行?我將給你一塊信王的腰牌,萬一有什麼事?陝西的地方官府,會鼎力支持你的。我在臨走之前,還會教你怎麼去打開肥皂市場。”朱由檢就不信了,這獨家的生意,只有賣方市場的肥皂,還會做不好。

“殿下……可是……”

“別可是了。我先教你一招,凡購買肥皂的,一律用糧食支付,不要銀子。”

(本章完)

第419章 大局已定第422章 主政緬甸第110章 最後一次召見內閣第223章 俞沖霄的憤怒第434章 進退兩難第415章 死不瞑目第284章 目標是歸化城第340章 終於勝利了第415章 死不瞑目第140章 薩滿,你在哪裡第40章 囂張的倭寇第446 一定屬於大明第215章 留下三千女人384章 改造蘇祿臣民第1章 北漂的困惑第116章 平臺奏對第46章 回京覆命第406章 潰敗第182章 馬蜂戰術第200章 邊吃邊談第36章 兵發山東第230章 狡猾的漢人第424章 國師的擔憂第346章 暗渡淡水河第336章 巧妙打擊政敵第264章 雅山與風河第190章 退守西平堡第207章 被凍了一夜第351章 第二條貿易路線第299章 得到明軍的協助第422章 主政緬甸第435章 三個條件第503章 佈局(大結局)第335章 被宮女驚醒第268章 百里相迎第337章 查抄施府第99章 用糧食購買肥皂第145章 漢軍牛錄的覆滅第27章 武略將軍第261章 五年過渡期第170章 懦弱的漢人第362章 蒼天有眼呀第261章 五年過渡期第74章 臨時朝會第443章 四塊爭議的土地第63章 不醉不歸第364章 將軍,起火了第71章 認主 (求收藏 求紅票)第481章 留下物事第434章 進退兩難第401章 他隆終於要撤軍了第76章 兵進潼關第289章二十文小費第223章 俞沖霄的憤怒第160章 火炮的盲區第293章 兩個大國的碰撞第247章 兩個特殊的女人第365章 終點馬尼拉第153章 第一次相遇第295章 貝湖第468章 朱慈烺第245章 秘密武器第206章 河邊露營第84章 王佐掛的腦袋第445章 軍人與商人第42章 口袋中的老鼠(求點擊,求收藏)第98章 能吃的土豆葉子第144章 日月軍旗第256章 女真八旗退出歷史舞臺第439章 打古裡的慘狀第411章 大城王朝的使者第330章 文字改革第109章  秘密回京第107章 西宛泛舟第487章 遇上荷蘭艦船第337章 查抄施府第109章  秘密回京第128章 三位尚書第237章 圍點打援第177章 請范文程品茶第165章 他這是要和我拼命第452章 特別朝會第208章 第二夜第214章 奪路而逃第70章 大婚 (求收藏)第31章 釋放柔情第196章 鑲藍旗的旗主第432章 空中打擊第219章 自殺式衝鋒第286章 三院十部制(下)第276章 改革方案被全盤否定第468章 朱慈烺第449章 南洋急報第218章 大淩河畔第120章 東林黨四巨頭第144章 日月軍旗第358章 魚餌第25章 閹黨與東林黨第99章 用糧食購買肥皂第350章 第二十三個省
第419章 大局已定第422章 主政緬甸第110章 最後一次召見內閣第223章 俞沖霄的憤怒第434章 進退兩難第415章 死不瞑目第284章 目標是歸化城第340章 終於勝利了第415章 死不瞑目第140章 薩滿,你在哪裡第40章 囂張的倭寇第446 一定屬於大明第215章 留下三千女人384章 改造蘇祿臣民第1章 北漂的困惑第116章 平臺奏對第46章 回京覆命第406章 潰敗第182章 馬蜂戰術第200章 邊吃邊談第36章 兵發山東第230章 狡猾的漢人第424章 國師的擔憂第346章 暗渡淡水河第336章 巧妙打擊政敵第264章 雅山與風河第190章 退守西平堡第207章 被凍了一夜第351章 第二條貿易路線第299章 得到明軍的協助第422章 主政緬甸第435章 三個條件第503章 佈局(大結局)第335章 被宮女驚醒第268章 百里相迎第337章 查抄施府第99章 用糧食購買肥皂第145章 漢軍牛錄的覆滅第27章 武略將軍第261章 五年過渡期第170章 懦弱的漢人第362章 蒼天有眼呀第261章 五年過渡期第74章 臨時朝會第443章 四塊爭議的土地第63章 不醉不歸第364章 將軍,起火了第71章 認主 (求收藏 求紅票)第481章 留下物事第434章 進退兩難第401章 他隆終於要撤軍了第76章 兵進潼關第289章二十文小費第223章 俞沖霄的憤怒第160章 火炮的盲區第293章 兩個大國的碰撞第247章 兩個特殊的女人第365章 終點馬尼拉第153章 第一次相遇第295章 貝湖第468章 朱慈烺第245章 秘密武器第206章 河邊露營第84章 王佐掛的腦袋第445章 軍人與商人第42章 口袋中的老鼠(求點擊,求收藏)第98章 能吃的土豆葉子第144章 日月軍旗第256章 女真八旗退出歷史舞臺第439章 打古裡的慘狀第411章 大城王朝的使者第330章 文字改革第109章  秘密回京第107章 西宛泛舟第487章 遇上荷蘭艦船第337章 查抄施府第109章  秘密回京第128章 三位尚書第237章 圍點打援第177章 請范文程品茶第165章 他這是要和我拼命第452章 特別朝會第208章 第二夜第214章 奪路而逃第70章 大婚 (求收藏)第31章 釋放柔情第196章 鑲藍旗的旗主第432章 空中打擊第219章 自殺式衝鋒第286章 三院十部制(下)第276章 改革方案被全盤否定第468章 朱慈烺第449章 南洋急報第218章 大淩河畔第120章 東林黨四巨頭第144章 日月軍旗第358章 魚餌第25章 閹黨與東林黨第99章 用糧食購買肥皂第350章 第二十三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