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南海艦隊

朱由檢對鄭芝龍還有些印象,記得他最後是投降滿清了,好像爲此還與他的兒子鄭成功徹底決裂。

鄭芝龍降清倒不是朱由檢擔心的事,他投降的時候,大明已經滅國,只剩下半個福建的南明小朝廷,雖然說軍人應該以死報國,但朝廷腐敗、民心渙散,一名武將要挽狂瀾於既倒,談何容易!

現在的大明蒸蒸日上,鄭芝龍就是想投降,也是沒有機會。

朱由檢要考察鄭芝龍的,主要有兩點:一是能力,看看他到底有沒有統帥南海艦隊的能力,將來有沒有打敗西夷艦隊的能力;二是自立的傾向,鄭芝龍從事海盜多年,身上必然有一種別人沒有的野性,這種野性既有好處,也有壞處,野性能讓他成爲一名海上蛟龍,但如果他的腦子裡沒有國家和朝廷,就會不服管教,萬一與朝廷鬧僵了,很可能會率艦隊自立。

擁兵自重,這是任何皇帝都無法容忍的,何況朱由檢現在特別依賴南海艦隊。

從鄭芝龍的資料中,朱由檢看到,“鄭芝龍有時也劫掠大明沿海的居民,但他以劫財爲目的,從不傷人”,這讓朱由檢有些欣慰。

劫掠沿海的居民,可能是鄭芝龍實在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他需要養活手下的弟兄。但他不傷人,說明他遵循一定的規則:盜亦有道。

看來程朱的理學不僅禁錮大明的女人,也束縛了大明的男人。

鄭芝龍上午抵達京師的時候,朱由檢正在朝會,下午,朱由檢在乾清宮召見了鄭芝龍。

乾清宮是朱由檢的寢宮,在這裡召見鄭芝龍,明顯有拉攏、親近的意味。

“末將叩見陛下!”鄭芝龍恭恭敬敬給朱由檢行了參拜大禮。

“鄭將軍起來吧,看座!”朱由檢沒有起身去扶,他一直在打量鄭芝龍,好像自己就是一個算命的先生。

朱由檢的確看過《周易》,初通文王八卦。

但他結合自己的理解,將人分爲兩種:第一種人目標和意志都非常堅定,控制慾強,個人統治力也極強,在朝即爲帝王級人物,在野則爲大盜,或者像太祖那樣,由大盜轉變爲帝王;第二種人本身的開拓能力很弱,但具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是輔佐型人才,在朝即爲良相,在野則爲順民。

如果選拔一把手,需要第一種人,但要任命副職,第二種人更合適。

朱由檢辨別這兩種人的方法,主要是根據耳垂。

耳垂越大,越接近第二種人,是理想的副職人選,相反,耳垂越小,甚至耳下是一條筆直斜線的人,像范冰冰,絕對是典型的第一種人,工作能力強,但個性也比較張揚。

鄭芝龍是沒有耳垂的人,朱由檢的第一印象還算滿意。

“謝陛下!”鄭芝龍在小太監指定的椅子上落座,他也偷眼打量朱由檢。

年輕,實在是太年輕了,雖然鄭芝龍知道朱由檢的年齡,但他第一眼看到朱由檢時,還是非常吃驚,原來鎮壓陝西民變、剿滅建州女真、收復關外大片土地的皇帝,看上去竟然如此年輕

“鄭將軍遠來勞頓,朕就開門見山了。”朱由檢不願浪費時間,哪怕是重點考察對象,“南海艦隊,現在訓練得怎麼樣了?”

“回陛下,南海艦隊規模龐大,士兵戰鬥力強悍,現在算得上是一支精銳之師,護衛大明南方海疆,絕對不會有問題。”

鄭芝龍自信滿滿,可朱由檢覺得他像是在背口號,“鄭將軍說,護衛大明南方海疆,絕對沒有問題?朕問你,南方海疆有哪些可能的敵人?”

“回陛下,南方海疆,南洋諸國不足慮,主要的對手,還是西夷,西夷已經侵蝕了南洋諸國。”

“如果面對西夷的艦隊,鄭將軍有幾成把握獲勝?”

“回陛下,如果去了西夷的家門口,末將不敢說,如果戰場是在南洋,南海艦隊暫時還沒有對手。”鄭芝龍還是很自信,他當了多年的海盜首領,對南洋的西夷海軍真是瞭如指掌。

朱由檢倒是不太喜歡,鄭芝龍的話說得很滿,難道就沒有意外?再說南海艦隊現在只是在訓練,根本沒有實戰,訓練出來的東西,必須要經過實戰的檢驗,才能轉化爲有效的能力,“那鄭將軍簡要說說西夷在南洋的情況。”

“陛下,南洋地區,現在主要有西夷的三國:荷蘭,也有稱爲尼德蘭的;西班牙;葡萄牙,也稱爲佛朗機。他們佔據着從臺灣、南琉球羣島、爪哇,一直到滿刺加的大片海域,特別是葡萄牙,他們來南洋最早,又封鎖了麻六甲海峽,所有過往的商船,都必須向他們納稅。”

“這三國當中,強弱如何?”沒有英國,朱由檢放心多了,估計英國現在還未完成產業革命和資產階級革命,目標還是在國內。

“以末將來看,本來是西班牙最強,但荷蘭是後起之秀,力量應該不會弱於西班牙,至於葡萄牙,在三國中,力量應該是最弱的。”

“難道西夷的海軍,就一點沒有可取之處?”朱由檢見鄭芝龍過於自信,不忘點撥一下。

“陛下,這三國的艦隊,基本上上都不是國家的軍隊,而是商人的武裝船,與他們正式的海軍,肯定有差距,所以末將自信能打敗他們。”

“武裝船與艦船有什麼區別嗎?”朱由檢對於海軍的艦船,基本上是外行。

“陛下,武裝船就是普通的商船,再裝上火炮,進行海戰時,基本上就是靠數量,多船勝少船,大船勝小船,火炮數量多的勝火炮數量少的,海上無法隱匿,沒有什麼戰法。”

“奧?”

“陛下,現在南海艦隊艦船的數量遠遠超過西夷三國,甚至超過三國的總和,而且,大明有了開花彈,而西夷的艦船還是實心彈,所以末將認爲,如果在南洋進行海戰,大明一定能取勝。”

“那真正的海軍艦船是什麼樣的?你見過西夷真正的戰艦嗎?”

“陛下,末將以前見過西班牙的戰艦,船底不像商船那樣是平的,而是尖的,再壓上石塊,這種戰艦不僅在海浪中非常穩固,而且行駛的速度也快。”

“萬一西夷要是派來真正

的戰艦呢?你有辦法對付嗎?”

鄭芝龍搖頭:“真正的戰艦,速度快、裝備的火炮數量也多,南海艦隊真要遇上他們,獲勝的難度很大。”

“那南海艦隊呢?我們有真正的戰艦嗎?”

“南海艦隊的船隻,大部分都是由商船改裝的,只有新式福船屬於戰艦,雖然比廣船小,但火炮卻是達到十四門,比廣船還多了兩門。”

朱由檢大驚,“難道廣州造船廠還在生產商船?”

“是,陛下,他們無法設計大型戰艦,只能生產大型商船。”鄭芝龍隱隱有了一些期待,如果大明能生產大型戰艦,那對付南洋的西夷,簡直就是獅子搏兔了。

朱由檢思索良久,他苦心組建的南海艦隊,原來不過是一堆廢船,不行,必須生產真正的戰艦。

既然福建造船廠能生產戰艦,那就將福建的工匠集中起來,專門研究戰艦。

如果有現成的圖紙就好了,但朱由檢知道,這不過是妄想,就連成祖時代的鄭和艦隊,也全部是商船,根本沒有真正的戰艦。

朱由檢想起來了,好像現在的英國,已經生產出裝有百門火炮的海上巨無霸,大明遲早會撞上英國。

想到這兒,朱由檢問道:“新式福船的噸位有多大?”

“回陛下,新式福船的排水量有五十噸,固定裝十四門火炮。”

“才五十噸?”朱由檢不禁搖頭,“朕立即下令南京、福州和廣州的造船廠停產,讓他們多備木料,待設計出新的戰艦後,再行生產。”

朱由檢期望,新的戰艦,排水量至少達到二百噸,安裝火炮四十門左右,作爲南海艦隊的小型戰艦,待生產技術成熟之後,再生產更大的戰艦,艦炮要達到百門。

“陛下,這種戰艦什麼時候開始生產?”

“現在還不知道,”朱由檢只得苦笑,“朕立即集中優秀的工匠,再從大明科學院抽調人員,儘快拿出圖紙,先生產兩艘試驗艦,你們一邊訓練,一邊讓工匠們改良圖紙。”

“是,陛下。”

“鄭將軍,新式戰艦一時半會指望不上,你還有打敗西夷的信心嗎?”

“陛下,攻打南洋西夷,根本不用新式戰艦,他們也沒有新式戰艦,南海艦隊現有的戰艦就足夠了,等到他們的援軍不遠萬里來到南洋,大明的新式戰艦,應該已經制造成功了。”

“嗯,”朱由檢也是這麼想的,但新式戰艦必須抓緊設計、建造,將來還會有英國的戰艦來到南洋,“鄭將軍如果率領南海艦隊出南洋,打算怎麼做?”這一刻,朱由檢基本認可鄭芝龍了,也就是說,鄭芝龍已經初步通過朱由檢的考察。

“陛下,如果進軍南洋,第一戰必須攻佔臺灣,然後以臺灣爲據點,襲取麻六甲,逐步控制貿易通道。”鄭芝龍是海盜出身,他念念不忘富得流油的麻六甲,以前他的勢力不如荷蘭人,現在有了南海艦隊,他自然要將麻六甲控制起來,別說海外貿易,就是向過往的船隻徵稅,也會是天文數字。

(本章完)

第130章 高手的歸宿第203章 一舉兩得第5章 歷史創傷第9章 密室之謀第285章 三院十部制(上)第352章 真的不夠殺第236章 兄弟三人就可以團聚了第426章 荷蘭信使第397章 阿瓦的東大門第422章 主政緬甸第148章 與馬奶酒爲伴第225章 恐怖的開花彈第331章 孔貞運鬧個大花臉第448章 自治省第489章 蘭竹風土人情第292章 明碼標價第170章 懦弱的漢人第444章 和談的誠意第326章 爲明軍做嫁衣第280章 戰馬換種子和農具第153章 第一次相遇第296章 布里亞特人第13章 箭技第193章 兩路使者24章 年輕的信王第444章 和談的誠意第209章 五千匹戰馬做嫁妝第457章 海外見聞第329章 臺灣是我們的第385章 西洋諸國第78章 京師豆腐軍第43章 倭寇突圍第335章 被宮女驚醒第95章 浴室裡的水霧第401章 他隆終於要撤軍了第1章 北漂的困惑第485章 私授銀兩入罪第200章 邊吃邊談第410章漢人在東籲崛起第259章 每人發一個媳婦第311章 種族爭鬥第375章 賣島第137章 山坳裡的村落第488章 再見鄭芝龍第414章 一頭公牛第385章 西洋諸國第138章 目標寧遠第15章 陰森森的樹林第217章 草原上的第一座城鎮第7章 長嫂如母第302章 兵進大西南第491章 蘭竹體制(一)第274章一切都是熟悉的第403章 東籲的象兵第416章 撫卹金遇上了麻煩第421章 先治人第315章 拉達克國王森格南傑第69章 福王朱常洵第126章 暖牀第300章 第一個去嶺北省的大明商人第223章 俞沖霄的憤怒第9章 密室之謀第80章 關中平原 (求收藏 求紅票)第498章 爭相攀登第286章 三院十部制(下)第341章 夜幕籠罩下的港口第126章 暖牀第446 一定屬於大明第287章 新時代第63章 不醉不歸第427章 斯佩克斯的善意第379章 收人錢財,替人消災第95章 浴室裡的水霧第461章 女兒留下來第87章 以茶代酒第44章 與倭寇單挑第368章 蘇祿素丹國第449章 南洋急報第64章 魏忠賢的煩惱第130章 高手的歸宿第380章 普蒂的重任第211章 第一個朵顏部落第482章 下南洋第295章 貝湖第246章 皇太極不見了第201章 喂酒第262章 第三大道第38章 慈不掌兵第103章 驛卒李鴻基第47章 李春燁的擔憂第320章 科爾沁的煩惱第204章 在科爾沁草原縱馬第54章 大明的未來(二)第452章 特別朝會第501章 刺客第170章 懦弱的漢人第59章 箭在弦上第66章 斗酒 (求收藏)第178章 第一漢奸第345章 狂妄的大肚王
第130章 高手的歸宿第203章 一舉兩得第5章 歷史創傷第9章 密室之謀第285章 三院十部制(上)第352章 真的不夠殺第236章 兄弟三人就可以團聚了第426章 荷蘭信使第397章 阿瓦的東大門第422章 主政緬甸第148章 與馬奶酒爲伴第225章 恐怖的開花彈第331章 孔貞運鬧個大花臉第448章 自治省第489章 蘭竹風土人情第292章 明碼標價第170章 懦弱的漢人第444章 和談的誠意第326章 爲明軍做嫁衣第280章 戰馬換種子和農具第153章 第一次相遇第296章 布里亞特人第13章 箭技第193章 兩路使者24章 年輕的信王第444章 和談的誠意第209章 五千匹戰馬做嫁妝第457章 海外見聞第329章 臺灣是我們的第385章 西洋諸國第78章 京師豆腐軍第43章 倭寇突圍第335章 被宮女驚醒第95章 浴室裡的水霧第401章 他隆終於要撤軍了第1章 北漂的困惑第485章 私授銀兩入罪第200章 邊吃邊談第410章漢人在東籲崛起第259章 每人發一個媳婦第311章 種族爭鬥第375章 賣島第137章 山坳裡的村落第488章 再見鄭芝龍第414章 一頭公牛第385章 西洋諸國第138章 目標寧遠第15章 陰森森的樹林第217章 草原上的第一座城鎮第7章 長嫂如母第302章 兵進大西南第491章 蘭竹體制(一)第274章一切都是熟悉的第403章 東籲的象兵第416章 撫卹金遇上了麻煩第421章 先治人第315章 拉達克國王森格南傑第69章 福王朱常洵第126章 暖牀第300章 第一個去嶺北省的大明商人第223章 俞沖霄的憤怒第9章 密室之謀第80章 關中平原 (求收藏 求紅票)第498章 爭相攀登第286章 三院十部制(下)第341章 夜幕籠罩下的港口第126章 暖牀第446 一定屬於大明第287章 新時代第63章 不醉不歸第427章 斯佩克斯的善意第379章 收人錢財,替人消災第95章 浴室裡的水霧第461章 女兒留下來第87章 以茶代酒第44章 與倭寇單挑第368章 蘇祿素丹國第449章 南洋急報第64章 魏忠賢的煩惱第130章 高手的歸宿第380章 普蒂的重任第211章 第一個朵顏部落第482章 下南洋第295章 貝湖第246章 皇太極不見了第201章 喂酒第262章 第三大道第38章 慈不掌兵第103章 驛卒李鴻基第47章 李春燁的擔憂第320章 科爾沁的煩惱第204章 在科爾沁草原縱馬第54章 大明的未來(二)第452章 特別朝會第501章 刺客第170章 懦弱的漢人第59章 箭在弦上第66章 斗酒 (求收藏)第178章 第一漢奸第345章 狂妄的大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