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魏忠賢的煩惱

遼東的局勢越來越不利於大明。

天啓二年,熊廷弼和王化貞丟掉遼東除瀋陽外最重要的堅城廣寧。這次戰役,熊廷弼主張堅守廣寧,而年輕卻又不懂軍事的王化貞,欲建功立業,在兵部的支持下,架空了熊廷弼,冒險出擊,最終導致慘敗。

廣寧城的十餘萬守軍被努爾哈赤全殲。除四萬士兵被屠殺、不足五千士兵逃回寧遠城外,其餘的士兵全部淪爲建奴各旗的包衣。在廣寧之戰中,遼西附近的蒙古各部心態不一。

與建奴關係最爲密切的科爾沁部,雖然沒有直接出動騎兵,卻利用離廣寧城最近的地域優勢,積極爲建奴刺探大明的軍事訊息。

名義上臣服大明的朵顏三部、察哈爾部坐山觀虎,不發一兵一卒,在廣寧陷落後,公開臣服建奴。

而與大明關係密切的土默特部,首領林丹汗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後人,一向蔑視建奴,對大明和建奴的廣寧之戰,出動了一萬騎兵協助廣寧守軍。但土默特部離廣寧最遠,廣寧的明軍又敗亡得很快,等土默特騎兵到達廣寧城時,建奴已經平復了廣寧。

建奴不滿土默特部對大明的支持,出動優勢兵力猛攻土默特援軍,他們寡不敵衆,在傷亡五千多人後,退回草原。

廣寧地處遼西走廊與蒙古草原的結合部,是大明與蒙古各部結盟的地域平臺。廣寧的陷落,使大明與蒙古各部的交流完全中斷,大明聯合蒙古對付建奴的計劃正式破產。

廣寧的陷落,讓一貫不關心宮外的天啓皇帝朱由校十分震怒,兵部受到的壓力很大。朱由校不得已啓用帝師孫承宗,以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的身份經略薊遼。

孫承宗採用“積極防禦”的策略,以寧遠、錦州爲核心,在寧錦一線建立大量的堡壘,步步爲營,消弱建奴騎兵的優勢。孫承宗修建堡壘雖然花掉數百萬銀兩,卻也保證了寧遠、錦州的安全,從天啓二年到天啓五年的四年中,努爾哈赤攝於孫承宗的威名,沒有侵略過寧錦一線。

但天啓五年五月,山海關總兵馬世龍,聽信自後金處逃歸的劉伯鏹的話,派兵渡過柳河,襲取耀州,卻中了建奴的埋伏,兵敗退回。

這本來只是一場微不足道的戰役,馬世龍雖然失敗,損失也不大。與遼東動輒數萬大軍傷亡相比,馬世龍的損失可以忽略不計。

不過孫承宗是東林黨人,在東林黨六君子被誅、首輔葉向高致仕後,以帝師的身份隱隱成爲東林黨的首腦。

馬世龍的失利,閹黨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他們以馬世龍“損失馬匹六百七十匹”爲名,大勢彈劾馬世龍,連帶着也把孫承宗給彈劾了。孫承宗上書天啓皇帝未果,一怒之下,自請罷官,回到家鄉北直隸的保定養老去了。

閹黨搞掉了孫承宗,卻沒有可以經略薊遼的人。

閹黨以魏忠賢爲核心,以宮中的太監和東廠爲班底,外圍是齊黨、楚黨。讓他們殺殺人、放放火、搞個栽贓陷害倒是拿手,如果帶兵,卻不是這塊料,加上現在遼東是個爛攤子,閹黨的人就更不敢接手了。雖然齊黨、楚黨都是外臣,但他們在鬥不過東林黨的時候,就彎腰屈膝,拜倒在文人最看不起的閹人門下,自然沒有軍人的風骨。物以類聚,和他們有聯繫的人,骨頭也硬不到哪兒去

所以閹黨剛剛沉浸在搞掉孫承宗的興奮之中,轉眼就爲沒人能擔任薊遼經略而頭痛。

矮子中選將軍,最後,老實、聽話又有點木訥的高第,在天啓五年五月成爲兵部尚書、薊遼經略。

高第接管整個薊遼之後,全盤否定了孫承宗的“積極防禦”策略,膽小怕事的他,採用“消極防守”的政策。爲了讓關外的百姓過上安定的生活,防止他們在城破時遭到建奴的殺害,他要放棄關外的寧遠、錦州以及孫承宗花了數百萬銀兩建立的各個堡壘,撤回關外的百姓,全面退守山海關。

寧遠前道袁崇煥、總兵滿桂、參將祖大壽等人都是孫承宗的部下愛將,堅決不肯撤除寧遠,官司打到兵部,在朱由檢的暗示下,李春燁全力支持高第。結果袁崇煥、滿桂、祖大壽被革除一切職務。

高第的“消極防守”,沒有瞞過努爾哈赤的眼睛,在得知孫承宗離開遼東、致仕回鄉後,奴酋立刻盡起八旗十萬精銳,以廣寧爲基地,氣勢洶洶地撲向寧錦一線。

孫承宗給建奴的壓力太大了,他經略薊遼四年,是建奴沒有從漢人手中奪得一寸土地、搶到一粒糧食的四年。現在孫承宗致仕回鄉,努爾哈赤怎麼能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寧遠、錦州很快就被建奴佔據,努爾哈赤的兵鋒已經到達山海關外的前屯,隔着前屯與高第在山海關對峙。

但寧遠、錦州已經是空城,建奴的八旗軍佔據這兩座城市,並沒有得到多少器械馬匹,連糧食也只夠養活十幾只麻雀,而廣寧的糧食也不夠建奴人吃馬爵的。努爾哈赤盛怒之下,下令毀掉了寧錦一線孫承宗修建的所有堡壘。

關外再次失地千里,讓朱由校大發雷霆,連推薦高第的魏忠賢,也是罕見地遭到朱由校的訓斥。沒辦法,魏忠賢將壓力轉嫁給內閣和兵部,但內閣首輔顧秉謙、次輔黃立極以及兵部的幾位尚書,平時在魏忠賢面前都是唯唯諾諾的主,哪能拿出什麼好主意。魏忠賢除了大罵一頓,將皇帝的怒氣釋放之外,知道關鍵時刻,他們也是幫不上什麼忙。

氣雖然出了,但建奴的威脅沒有解除,魏忠賢還是十分不安。他雖然貴爲東廠提督,掌管朝廷第一要害部門,又是首席司禮秉筆太監,朝廷大臣的一切奏章,必須先經過他閱讀後,再轉給朱由校。但太監和文官的體制是不一樣的,魏忠賢掌握閱讀奏章的權利,那是皇帝懶惰,不願閱讀大臣們的奏章,根本沒有制度上的保障。一句話,他就是皇帝的私人秘書,他的權利是建立在皇帝的信任之上,哪天皇帝不高興了,一腳將他踢出門外,連理由都不用找。

李春燁等內閣和兵部的要員都走了之後,獨自留了下來。“九千歲,屬下有事稟報。”他雙膝跪倒在魏忠賢的座椅前,整個身子都趴在地上,不僅額頭,連老臉都沾上魏忠賢府中的灰塵了。

“你要說什麼?可有讓建奴退兵之法?”魏忠賢的氣消了,但心中的恐懼還沒有解除,再說李春燁還算不上他的心腹,心情不好的他,臉色更不好。眼睛陰沉着,臉上已經鬆弛的肌肉輕輕抖動,好像是一隻準備好了的青蛙,隨時將前面的獵物一口吞下。

“屬下沒有讓建奴退兵的法子……”李春燁硬着頭皮,他知道魏忠賢臉上的肌肉抖動的時刻,就是有人遭殃的時刻,現在

大廳只有他們兩個,遭殃的肯定是自己。但現在也是魏忠賢最無助的時候,任何一點希望都是他的救命稻草。

“沒有讓建奴退兵的法子,那你還說什麼?”魏忠賢沒有給李春燁說完的機會,他憤怒地從座位上站起身,一腳踹在李春燁的肩膀上,將李春燁踹得倒坐在地上,又仰面跌倒,在地上打了個滾,算是當了一回魏府的免費抹布。

李春燁冷汗直流,他趕緊爬起來,重新跪在魏忠賢的腳下。

魏忠賢看着李春燁的狼狽像,到底有些不忍,人家好歹也是兵部尚書,大明正二品的文官。“你到底要說什麼?”

“屬下無能,不能讓建奴退兵,但屬下有讓九千歲避禍的法子。”李春燁戰戰兢兢,匍匐在地,連官服上的灰塵都不敢拍。

魏忠賢細細打量李春燁,好像不認識似的,又好像要爲自己的發怒找點理由:“那你剛纔怎麼不說?”

“回九千歲,屬下也不知道這個法子行不行,再說,此事牽涉到皇家,所以不敢在人前說。”李春燁沒有將話說得滿滿的,又擡出皇家,顯然要說機密話。

“皇家?”魏忠賢重新坐回椅子上,眼睛從李春燁的全身掃過,但李春燁匍匐在地上,他的臉是看不到的。“起來吧!你先說說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李春燁緩緩在椅子上坐下來,“九千歲,遼東戰事不利,皇帝責怪九千歲用人不當,屬下有一個辦法,可以讓皇帝不會再怪罪九千歲。”李春燁發現魏忠賢聽得很仔細,生怕遺漏了一個字,心中更加堅信剛纔那一腳捱得值。“信王剛剛打敗山東的倭寇,被皇帝封爲四武營指揮同知,讓他負責四武營的訓練。九千歲可以將建奴引入信王身上。”

“怎樣引入信王身上?”魏忠賢果然來了興趣,臉上的肌肉也不再抖動了。

“既然信王善於統兵,就讓信王去對付建奴。九千歲要全力支持信王訓練四武營。”李春燁好像一隻狡猾的狐狸,對着魏忠賢猛笑。

魏忠賢一愣,隨即明白過來,但有些話是不能說出口的。“候質,你是說不用真的支持信王?”

“回九千歲,支持是要真的支持,否則信王一定會向皇上申訴九千歲使絆子。真的支持信王,也讓皇上看到九千歲爲遼東的事嘔心烈血。”李春燁循循善誘,一步步貼近魏忠賢的心坎。

“可四武營再怎麼強,信王再會練兵,現在也不能嚇退建奴呀!”魏忠賢還是有點不明白。

“九千歲,山海關城堅炮利,建奴一時半會也破不了山海關。現在支持信王,是讓皇上看到九千歲在爲大明朝廷勞心勞力。將來建奴再來,正好讓信王去對付建奴,其實建奴和倭寇差不多,都是單兵作戰能力很強,這正是信王的長處。”

“可建奴都是騎兵,騎射非常厲害,不像倭寇是步兵。”魏忠賢還是有點不明白,他看着李春燁,發現李春燁又在詭異地偷笑,頓時明白了,向皇上彙報是,該忽略的地方還是要忽略。他一直是這麼做的,那些反對自己的奏章,朱由校,從來都看不到,都被自己直接忽略了,今天可能是頭一遭受到皇帝的訓斥,都忘了這最重要的招了。“候質,如果將來信王敗於建奴,咱家怎麼辦?皇上會再次責罰咱家用人不明嗎?”

(本章完)

第31章 釋放柔情第496章 最後的島國第461章 女兒留下來第342章 身陷絕境第349 百倍、千倍地討還第228章 北海艦隊第320章 科爾沁的煩惱第227章 袁崇煥一籌莫展第375章 賣島第263章 最後的車臣汗第59章 箭在弦上第66章 斗酒 (求收藏)第247章 兩個特殊的女人第364章 將軍,起火了第304章 複雜的宗教和地方政權第112章 皇后懿旨第444章 和談的誠意第472章 新政第467章 天子一跪第37章 平原設伏第54章 大明的未來(二)第253章 人間地獄第66章 斗酒 (求收藏)第364章 將軍,起火了第65章 陰謀得逞 (求收藏)第496章 最後的島國第31章 釋放柔情第55章 大明的未來(三)第295章 貝湖第225章 恐怖的開花彈第312章 勝利之門第410章漢人在東籲崛起第473章 公然抗稅第118章 軍隊改革第238章 水淹騎兵第10章 初涉軍營第232章 襲擊三號大帳第19章 放鬆第420章 國師的謀略第159章 第一個攀上錦州城頭第32章 火速歸營第61章 在坤寧宮約會第166章 要他的命第30章 第一大道第430章 麻六甲水道第29章 朝議第240章 九個半牛錄第401章 他隆終於要撤軍了第253章 人間地獄第50章 宮女周玉鳳第308章 蒙藏聯軍第101章 爲你而生第68章叔王爺(求收藏)第235章 多爾袞兵敗三岔河第425章 第一份盟約第290章 伊人客棧第134章 海東青第191章 皇太極的使者第262章 第三大道第173章 虎踞炮第281章 皇帝無賴第59章 箭在弦上第494章 蘭竹體制(四)第499章 自己派出刺客第105章 守歲第14章 拋射第399章 做漢人,真好!第244章 飛向城頭的開花彈第25章 閹黨與東林黨第372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二)第443章 四塊爭議的土地第122章 懷孕的宮女第393章 昭化寺遇險第357章 人言雜貨店第340章 終於勝利了第146章 兵臨絕境第198章 看不透的大明第231章 大禮還是陷阱作者回來了第271章 迷濛的浴室第375章 賣島第166章 要他的命第14章 拋射第443章 四塊爭議的土地第122章 懷孕的宮女第368章 蘇祿素丹國第272章 窩在後宮第5章 歷史創傷第490章 沙撈越河第242章 多爾袞兄弟重逢第9章 密室之謀第254章 最後的正紅旗第206章 河邊露營第439章 打古裡的慘狀第352章 真的不夠殺第158章 死亡線第125章 避居慈慶宮第478章 尷尬第387章 南徐北王第360章 鄧普克失蹤了
第31章 釋放柔情第496章 最後的島國第461章 女兒留下來第342章 身陷絕境第349 百倍、千倍地討還第228章 北海艦隊第320章 科爾沁的煩惱第227章 袁崇煥一籌莫展第375章 賣島第263章 最後的車臣汗第59章 箭在弦上第66章 斗酒 (求收藏)第247章 兩個特殊的女人第364章 將軍,起火了第304章 複雜的宗教和地方政權第112章 皇后懿旨第444章 和談的誠意第472章 新政第467章 天子一跪第37章 平原設伏第54章 大明的未來(二)第253章 人間地獄第66章 斗酒 (求收藏)第364章 將軍,起火了第65章 陰謀得逞 (求收藏)第496章 最後的島國第31章 釋放柔情第55章 大明的未來(三)第295章 貝湖第225章 恐怖的開花彈第312章 勝利之門第410章漢人在東籲崛起第473章 公然抗稅第118章 軍隊改革第238章 水淹騎兵第10章 初涉軍營第232章 襲擊三號大帳第19章 放鬆第420章 國師的謀略第159章 第一個攀上錦州城頭第32章 火速歸營第61章 在坤寧宮約會第166章 要他的命第30章 第一大道第430章 麻六甲水道第29章 朝議第240章 九個半牛錄第401章 他隆終於要撤軍了第253章 人間地獄第50章 宮女周玉鳳第308章 蒙藏聯軍第101章 爲你而生第68章叔王爺(求收藏)第235章 多爾袞兵敗三岔河第425章 第一份盟約第290章 伊人客棧第134章 海東青第191章 皇太極的使者第262章 第三大道第173章 虎踞炮第281章 皇帝無賴第59章 箭在弦上第494章 蘭竹體制(四)第499章 自己派出刺客第105章 守歲第14章 拋射第399章 做漢人,真好!第244章 飛向城頭的開花彈第25章 閹黨與東林黨第372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二)第443章 四塊爭議的土地第122章 懷孕的宮女第393章 昭化寺遇險第357章 人言雜貨店第340章 終於勝利了第146章 兵臨絕境第198章 看不透的大明第231章 大禮還是陷阱作者回來了第271章 迷濛的浴室第375章 賣島第166章 要他的命第14章 拋射第443章 四塊爭議的土地第122章 懷孕的宮女第368章 蘇祿素丹國第272章 窩在後宮第5章 歷史創傷第490章 沙撈越河第242章 多爾袞兄弟重逢第9章 密室之謀第254章 最後的正紅旗第206章 河邊露營第439章 打古裡的慘狀第352章 真的不夠殺第158章 死亡線第125章 避居慈慶宮第478章 尷尬第387章 南徐北王第360章 鄧普克失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