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皇后懿旨

魏忠賢見百官鴉雀無聲,注意力都集中到他的身上,虛榮心大大過了一把癮,這纔回首示意王體乾。

王體乾攏手含腰,快步奔出乾清宮,往百官面前一站。

在百官面前,他長起身子,面南而立,如松柏一般挺拔。

他是天啓皇帝的貼身內侍,所以魏忠賢命他宣佈天啓皇帝的死訊。

王體乾的目光在百官身上掃過一圈,將百官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自己的身上,“百官聽着,皇上已經駕崩了。”

乾清宮外,百官已經知道天啓皇帝駕崩的事,但王體乾當衆宣佈了訊息,還是激起千層浪花。

“皇上真的駕崩了?”

“怎麼事先沒有任何徵兆?”

“魏閹爲何封鎖皇上病重的訊息?”

“皇上沒有子嗣,誰來繼承大統?”

……

王體乾耐心等待了一會,百官的議論沒有任何減弱。

“咳……咳!”他誇張地咳嗽了兩聲,壓過百官的聲浪,百官的聲息漸漸弱了下去。

數百雙眼睛,死死盯住了王體乾,連微風吹動他兩根散亂的髮絲,都落在百官的眼裡。

王體乾從袖中抽出一塊皇家專用的黃絹,黃絹捲成筒狀。他向上方揚了揚:“皇后懿旨,百官跪接。”

“呼啦!”地上跪下一大片官員,有些官員猶豫着四面看看,發現絕大多數官員已經下跪,這才慢吞吞跪拜在地,眼睛還在偷偷掃視他人。

所有的官員都已匍匐在地,魏忠賢是內侍,本來不用跪拜,但他又是東廠提督,是正經的朝廷官員,所以也在乾清宮的宮門前單獨下跪。

王體乾展開黃絹,朗聲宣讀:

“朕以眇躬,仰紹祖宗鴻業七年於茲。深惟皇考取法堯舜之訓,兢兢業業,不敢怠遑邇者。三殿告成,光復堂構,夷氛屢挫,邊圉漸安,方銳意治平,與民休息,不謂稟賦。虛弱自青宮已然,及臨御以來,東西多警,朝夕在念,益用憂勞,多思傷脾,遂致綿惙。

今乃復觸,夙恙衄血,陡發憑几,彌留,殆不能起,有負先考顧託之命,朕用盡傷。

若夫死生嘗理,人所不免,惟在繼統得人,宗社生民有賴,全歸順受,朕何憾焉。

皇五弟信王,聰明夙著,仁孝性成,爰奉祖訓兄終及弟之文,丕紹倫序,即皇帝位。勉修令德,親賢納規,講學勤政,寬恤民生,嚴修邊備,勿過毀傷,內外大小文武諸臣,協心輔佐。恪遵典則,保固皇圖。

喪禮依舊制,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釋服,毋禁民間音樂嫁娶。宗室親郡王藩屏爲重,不得輙離封域。各處總督鎮巡三司官地方攸系,不許擅去職守,各止於本處朝夕哭臨三日,進香差官代行。衛所府州縣土官,俱免進香。

於戲!兄弟大倫,幸社稷之有主;君臣至義,期夾輔以爲忠。尚體至懷,用承末命。佈告中外,鹹使聞之。”

這份皇后懿旨是以朱由校的名義草擬的,但朱由校已經駕崩。

東林黨人和朱由檢本來不待見,特別是朱由檢一再主張徵收工商稅,一旦在大明全國施行

,必將動搖東林黨的根本。

閹黨成員更是不認同朱由檢,魏忠賢曾經說過,凡是朱由檢支持的,他們必須反對。

東林黨人搖晃着腦袋,偷偷從腋下交換默契的眼神。

閹黨成員則是將目光投向魏忠賢,但魏忠賢沒有任何表示,他們只能看到魏忠賢臉上的疲憊和眼中的無奈。

閹黨的成員很快就明白:魏忠賢已經表示過了,從他給朱由校發喪,從他打開乾清宮的正門,從他允許這份懿旨當衆宣讀。

“皇后娘娘口諭。”王體乾尖利的聲音再次破空而起,“這份懿旨由內閣首輔黃立極暫時保管,待迎立新皇時,親手轉交新皇。”

黃立極膝行兩步,來到王體乾面前,雙手接過懿旨:“臣黃立極恭領懿旨,皇后千歲千千歲。”

“皇后千歲千千歲。”百官再次叩拜。

隱在側牆後面的張嫣,激動得淚眼漣漣。她用嬌弱的小手扶住牆,拼命穩住自己的身形。

從親疏關係來說,朱由檢是繼承大統的不二人選。

現在有了皇后的懿旨,名更正言更順,完全符合大明祖制。

內閣首輔黃立極已經領旨謝恩,他必將成爲擁立朱由檢的首功之人。

曾經對朱由檢恨得牙根咬咬、鼻血漣漣、心衰脾裂、腸穿肚爛的魏忠賢,已經默許了朱由檢繼成大統。

再也沒有人懷疑朱由檢繼位。

再也沒有人反對朱由檢繼位。

“各位同僚,先皇已經仙去,然國不能一日無主。現在信王殿下還不知道皇后的懿旨,我們應該及早迎接信王殿下主政。”百官們亂紛紛的時候,內閣首輔黃立極站了出來。

“我去!”

“我去!”

“我去!”

……

施鳳來看了魏忠賢一眼,發覺魏忠賢的魂魄好像被朱由校帶走了。他遲疑了一刻,終於還是喊了出來:“我也去!”

迎立新君,坐享擁戴之功,百官誰甘落後?

黃立極是內閣首輔、禮部尚書,又是皇后張嫣指定的保存懿旨的人,當然是迎接朱由檢的首選人物,但還有誰去迎接朱由檢,衆人爭執不下。

張嫣閃到門邊,向已經被百官忽視的王體乾招招手。

不久,王體乾踱回宮門外,和爭吵不休的百官們,東一言,西一語,慢悠悠靠近黃立極。他趁沒人注意的時候,輕輕和黃立極耳語幾句。

黃立極來到英國公張惟身邊,二人小聲嘀咕一番。

“諸位同僚,”黃立極的聲音提高八度,“這樣爭論下去,永遠不會結束,眼看午時將至,不可誤了吉時。英國公張惟,德高望重,我提議,由他主持迎立大禮。內閣再選一人,六部各推舉一人,共同迎接信王殿下。”

“咳,咳。”英國公張惟立極接過話頭,他雙手抱拳,四面作揖:“各位都是朝中重臣,知曉朝廷禮制。支持新皇,不在一時。我相信,新皇一定感激各位的擁戴之情。但爲了擁戴,卻讓新皇久等,誤了吉時,實爲不智,諸位思之。”

百官迅速歸隊,各自緊急磋商。

最後,以英國公張惟、內閣首輔黃立極、內閣次輔施鳳來,加上六部各一位侍郎,一共九人,組成迎立小組,立即動身,前往信王府。

座落在東城區的信王府立即熱鬧起來,沉寂了一年之久的信王府中門,第一次迎來了貴賓。信王朱由檢和王妃周玉鳳跪在中門外接旨。

黃立極抖出張嫣的懿旨,面南宣讀。

咦?這就當皇帝了?朱由檢用力掐了大腿,感覺很痛,這才相信是真的。

“殿下,領旨謝恩吧!”黃立極看到了朱由檢的小動作,微笑着催促朱由檢。

朱由檢這纔想起要接旨,早就知道會當上皇帝,真的當皇帝,卻還是如此激動。他自嘲似的朝黃立極一咧嘴。

黃立極和張惟交換了眼神,雙雙跪倒朱由檢面前。

“臣張惟!”

“臣黃立極!”

“叩見新皇,新皇萬歲萬萬歲!”

施鳳來一愣,他覺得自己被黃立極和張惟擺了一道。他們三人同爲迎立小組的首腦,黃立極和張惟卻是撇開他,單獨叩拜新皇,搶奪迎立之功。

但施鳳來沒有時間和他們算帳,口舌之爭以後有的是機會,新皇現在最需要的是大臣們的支持、叩拜和表態。

“臣施鳳來叩見新皇,新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六部的六位侍郎一看,趕緊隨着施鳳來叩拜在地。

剛纔朱由檢因爲接旨,要叩拜黃立極等人,現在倒了個,黃立極他們要向朱由檢叩拜表忠心了。

“平身吧!諸位都是朝中重臣,是大明的棟樑呀!”朱由檢挽起張惟的胳膊,其他人也隨着站起來,免得朱由檢又要來扶。

“新皇陛下,大臣們都在皇極殿等着朝拜新皇,我們啥時可以動身?”黃立極見時間已經不早了,不得不催促朱由檢。

“黃大人,那我是否要爲先帝守孝?”

“新皇陛下,先帝沒有子嗣,按大明祖制,新皇陛下應該爲先帝守孝七天。”黃立極擔任過多年的禮部尚書,對大明的祖制非常熟悉。

“那我這次進了乾清宮,至少要呆上七天?”朱由檢剛剛回到信王府不久,有些準備工作還沒來得及完成。

“新皇陛下,不是七天,以後新皇陛下都要住在乾清宮。”黃立極奇了,皇帝不住乾清宮,難道還要住在信王府呀?

朱由檢看了一眼黃立極,黃立極會意,他看了閻鳴泰一眼。

閻鳴泰向朱由檢行了一禮:“新皇陛下已經是嗣皇帝,可以調動一切宮廷侍衛、皇帝親軍,或者從他處調來可以信任的軍隊。皇極殿一般不能動用刀兵,但先帝的“九虞”之禮是在几筵殿舉行,新皇陛下儘管放心。”

原來如此,朱由檢擔心的安全問題就不存在了,他可以調動王慕九的特戰隊,甚至四武營來宮中充當皇家衛隊。

朱由檢帶上王慕九和李俊的特戰隊第一小隊百餘人,特戰隊其餘的兩個小隊將在下午趕去几筵殿,直接與朱由檢匯合。

有了這三百人的衛隊,加上自己的神功,朱由檢相信,誰也不敢輕易和自己武裝對峙。

(本章完)

第272章 窩在後宮第238章 水淹騎兵第436章 鄭三保的後人第242章 多爾袞兄弟重逢第472章 新政第27章 武略將軍第97章 歸德飯莊第370章 徐福東渡第273章 偉大的發現,從勖勤宮開始第465章 在宮裡改良紡紗機第67章 悲傷的滿桂(求收藏)第44章 與倭寇單挑第106章 渭河大橋第269章 把酒話關外第251章 明軍死守着渾河第39章 一個不留第53章 大明的未來(一)第149章 嘴邊的肥肉第228章 北海艦隊第141章 漢軍反水第233章 生死存亡的一刻第273章 偉大的發現,從勖勤宮開始第101章 爲你而生第476章 可愛的小蓮第437章 瘋狂的人口登記第396章 第一次見到開花彈第215章 留下三千女人第148章 與馬奶酒爲伴第424章 國師的擔憂第113章 几筵殿守靈第13章 箭技第360章 鄧普克失蹤了第284章 目標是歸化城第428章 像塞子一樣塞住384章 改造蘇祿臣民第482章 下南洋第392章 玉泉山第255章 八旗騎兵的末路第439章 打古裡的慘狀第127章 兩千七百多萬兩第366章 墜落的盾徽旗第140章 薩滿,你在哪裡第261章 五年過渡期第358章 魚餌第128章 三位尚書第429章 空無一人的淡馬錫第494章 蘭竹體制(四)第374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四)第412章 偷渡坦道基第47章 李春燁的擔憂第220章 女騎兵第341章 夜幕籠罩下的港口第84章 王佐掛的腦袋第460章 叢林法則第217章 草原上的第一座城鎮第47章 李春燁的擔憂第87章 以茶代酒第464章 科學院重地第318章 首府玉樹第250章 沒有傷亡的戰爭新書發佈第428章 像塞子一樣塞住第162章 玩把大的第106章 渭河大橋第82章內閣改組(求收藏,求紅票)第372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二)第341章 夜幕籠罩下的港口第180章城下的小插曲第408章 相信的理由第182章 馬蜂戰術第186章 奇特的排雷法第266章 草原上的那達慕第13章 箭技第37章 平原設伏第231章 大禮還是陷阱第497章 偷襲第379章 收人錢財,替人消災第220章 女騎兵第425章 第一份盟約第452章 特別朝會第334章 第一次被封駁第245章 秘密武器第465章 在宮裡改良紡紗機第374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四)第280章 戰馬換種子和農具第495章 蘭竹體制(五)第206章 河邊露營第91章 孫傳庭的使者第214章 奪路而逃第94章 交通閉塞的延綏第114章 你真是朕的福星第465章 在宮裡改良紡紗機第431章 暗度陳倉第417章 葡萄牙帶來的壓力第243章 偷襲盛京第121章 張嫣的哭訴第198章 看不透的大明第195章 我家的女人第321章 皇后懷孕了
第272章 窩在後宮第238章 水淹騎兵第436章 鄭三保的後人第242章 多爾袞兄弟重逢第472章 新政第27章 武略將軍第97章 歸德飯莊第370章 徐福東渡第273章 偉大的發現,從勖勤宮開始第465章 在宮裡改良紡紗機第67章 悲傷的滿桂(求收藏)第44章 與倭寇單挑第106章 渭河大橋第269章 把酒話關外第251章 明軍死守着渾河第39章 一個不留第53章 大明的未來(一)第149章 嘴邊的肥肉第228章 北海艦隊第141章 漢軍反水第233章 生死存亡的一刻第273章 偉大的發現,從勖勤宮開始第101章 爲你而生第476章 可愛的小蓮第437章 瘋狂的人口登記第396章 第一次見到開花彈第215章 留下三千女人第148章 與馬奶酒爲伴第424章 國師的擔憂第113章 几筵殿守靈第13章 箭技第360章 鄧普克失蹤了第284章 目標是歸化城第428章 像塞子一樣塞住384章 改造蘇祿臣民第482章 下南洋第392章 玉泉山第255章 八旗騎兵的末路第439章 打古裡的慘狀第127章 兩千七百多萬兩第366章 墜落的盾徽旗第140章 薩滿,你在哪裡第261章 五年過渡期第358章 魚餌第128章 三位尚書第429章 空無一人的淡馬錫第494章 蘭竹體制(四)第374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四)第412章 偷渡坦道基第47章 李春燁的擔憂第220章 女騎兵第341章 夜幕籠罩下的港口第84章 王佐掛的腦袋第460章 叢林法則第217章 草原上的第一座城鎮第47章 李春燁的擔憂第87章 以茶代酒第464章 科學院重地第318章 首府玉樹第250章 沒有傷亡的戰爭新書發佈第428章 像塞子一樣塞住第162章 玩把大的第106章 渭河大橋第82章內閣改組(求收藏,求紅票)第372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二)第341章 夜幕籠罩下的港口第180章城下的小插曲第408章 相信的理由第182章 馬蜂戰術第186章 奇特的排雷法第266章 草原上的那達慕第13章 箭技第37章 平原設伏第231章 大禮還是陷阱第497章 偷襲第379章 收人錢財,替人消災第220章 女騎兵第425章 第一份盟約第452章 特別朝會第334章 第一次被封駁第245章 秘密武器第465章 在宮裡改良紡紗機第374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四)第280章 戰馬換種子和農具第495章 蘭竹體制(五)第206章 河邊露營第91章 孫傳庭的使者第214章 奪路而逃第94章 交通閉塞的延綏第114章 你真是朕的福星第465章 在宮裡改良紡紗機第431章 暗度陳倉第417章 葡萄牙帶來的壓力第243章 偷襲盛京第121章 張嫣的哭訴第198章 看不透的大明第195章 我家的女人第321章 皇后懷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