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一生勤奮的大才子

正文】

------------

薛福成在外jiāo方面的能力,那也是沒的說的,再說了在一般的中國人眼中,那也不是一個什麼好差事,一個人在英國倫敦,面對着世界上最強大的英國人,他楞是有理有據和他們進行談判,取得了在西南方向的勝利,自己還差一點給累死。

中央的辦事機構基本就是這樣了,下面還要搞全國的各級人事任免等項事務,李振華心中說道:真不應該答應他們自己來當這個國家的一把手,要是讓別人去當,自己就可以偷偷懶了,可現在自己那一件事不得親歷親爲呀,可那些老狐狸們晃會幹的。

下面的各省巡撫先改變名稱爲省長,布政使兼管財政收支、工業、農業和商業,按察使兼管治安、刑獄,學政管教育,同時設立一些必要的廳或者局來對應中央的那些領導部mén。

撤銷原有的一些府和州的衙mén,留下了一些作爲地區一級的中間管理結構,名稱好說有現代的在哪兒,年輕幹部豐呢拿來就用,就可以了。撤銷的府、州主官,一部分上升到省一級去作具體的事務,一些就到地區一級去當主官,其餘的人就分到各層面上去了。

取消科舉制度,由各省先進行招考各有關單位的負責人和工作人員,現在的考試當然不能只考試文科,也要考試算學、政治、科技等方面。對一些德高望重的人員也可以進行直接聘任。

對於最高層的安排,大部分的人都高興地接受了,只有梁啓超沒有接受,很多人都認爲他也太不給李振華面子了,李振華也覺得很奇怪,於是他決定到樑啓家中去一趟,和他談談了解一下,李振華很想知道他爲什麼不接受這個任命。

第二天李振華換上便衣,領着幾個警衛員出去了,這一段時間他忙於國家制度和人事問題,他很少到大街上來,在車上他看到人們已經基本上都安定了,戰爭引起的húnluàn,已經基本上沒有了,人們都在進行着自己的工作,從人們的面部表情上就可以看出來,大部分人都已經是安居樂業了。

各種商業mén店正常營業,大街上那些遊手好閒的人少了,人們走路的頻率也快多了,不像原來那樣,饑民遍地,一些滿族的紈絝子弟,託鳥架鷹,遊手好閒的,滿大街皆是,現在那些人少多了,不過這些人要有一個好的處理辦法才行的,要不以後也是個問題。

梁啓超的家在北溝沿衚衕,就是現在的東城區北新橋地區,在東直mén南小街以西。衚衕自北向南溝通大菊衚衕和東四十四條,長300多米。明代,稱“學房衚衕”;清乾隆時稱“官學衚衕”,宣統時稱“北溝沿”,因衚衕臨近水溝而得名;

很快李振華就到了梁啓超的府上,警衛員一叫mén,馬上就有一個nv人的聲音說道:“誰呀?等一下,馬上就來了。”

就聽mén一響,一位身穿旗裝的fùnv開了大mén,只見她長的還算清秀,一看到是一些當兵的而且是新軍,她的臉上lù出了驚慌的神sè,李振華馬上對她道:“你好,我們是來找樑大人的,他可在家?”

聽到李振華客氣地說話,她平靜了很多:“在家的,快請進吧。”說完打開了大mén,李振華走進了院子,一看顯然院子不大,但是收拾的很整潔,這時,就見梁啓超已經從裡屋出來了,他一看到李振華大吃一驚,他想不到李振華會到他的家中來。

“卓如先生,自從奉天一別,已有數月未見,近來可好啊?”一見到梁啓超出來了,李振華馬上就熱情地問道。

“慚愧,慚愧,本無顏再見將軍,沒想到將軍卻親到寒舍來了,這讓在下不知如何是好了。”梁啓超的一口廣東話,再加上見到李振華有些jī動,說的快了一些,讓李振華也有些聽不明白了。

旁邊的樑夫人馬上就對李振華把他的話再說了一遍,李振華馬上笑了起來:“先生大才,我是應該前來拜訪的。”

李振華知道梁啓超在光緒皇上的眼中,因爲他的一口廣東話讓他的前程大打折扣,因此他也不願意多用口舌來表示,他寫了很多的作品,梁啓超於學術研究涉獵廣泛,在哲學、、史學、經學、法學、lun理學、宗教學等領域,均有建樹,以史學研究成績最顯著。

梁啓超一生勤奮,著述宏富,在將近36年而政治活動又佔去大量時間的情況下,每年平均寫作達39萬字之多,各種著述達1400多萬字。

他有多種作品集行世,以1936年9月11日出版的《飲冰室合集》較完備。《飲冰室合集》計148卷,1000餘萬字。

他的夫人李蕙仙,也是很有文才的一個nv子,平時她是作爲他的翻譯出現的,任務就是幫助他“以漢譯漢”,李振華心道就是這樣的一位大才子,光緒皇上居然不肯用他,這也是大清朝庭的一種悲哀吧。如果我們再不用他,那豈不是和光緒一樣的水平了。

幾人來到了屋裡,李蕙仙給他們上了茶,她就坐在了一邊,準備還是作她的翻譯工作,其實李振華是用不着她的,本來自己在南方呆了多年,再者在前世時,他就經常以能夠聽懂各地的語言而驕傲,一般的語言還是難不住他的。

於是他們就jiāo談了起來,他們之間談的很多,涉及到了很多的地方。

但是他的賦稅思想卻是讓李振華很有啓發,他主張賦稅的徵收必須以便民爲原則,實行輕稅、平稅政策,而反對與民爭利的“固民所急而稅”的傳統觀點。指出“西人於民生日用必要之物,必豁免其稅以便民。中國則乘民之急而重徵之,如鹽政之類是也。亦有西人良法美意,爲便民而起,而中國視爲助帑之計,行之而sāo擾滋甚者,如今之郵政之類是也。”他提出應仿效英國實行平稅政策,便民利民而後求富強。這是一種把經濟發展放在首位,財政稅收放在其基礎之上的觀點,對當時中國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第1006章 突襲英軍的飛機場(二)第543章 參加兩會第588章 右翼的命運第1149章 聰明的美女連長第1221章 到美國股市去投資第821章 計算能力第1291章 猶太人的大遷徙第534章 狙擊手之間的對抗第208章 緊張的朝鮮局勢第44章 潛水艇第949章 熱烈歡迎功勳艦隊第73章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二)第649章 海戰開始了第120章 世界上最早的女交警第198章 上海的警察局第26章 馳援鎮南關第425章 蒙古問題(三)第1207章 《六國海軍協定》第1317章 保護機場的戰鬥第192章 經濟侵略第1275章 大清洗的藉口——基洛夫被殺案第1323章 夜航第985章 對日本的策略第1113章 整編軍隊第272章 偵察第844章岑春煊第707章 選擇地址第38章 把媒人給糊弄走了第735章 敢不給皇上面子第781章德國的軍事代表團第1006章 突襲英軍的飛機場(二)第405章 民意調查第1285章 獅子大開口第1284章 “巴巴羅薩計劃”開始了第399章 混戰第121章 漂亮能幹的女司機第321章 阿芙娜?艾比爾第384章 到底誰在剽竊第667章 新城的佈局第742章 關於出口問題第971章 誰的俘虜誰管飯吃第787章家庭會議第1172章 模塊化生產第940章 列日要塞之戰第1175章 意料之中的意外第523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229章 聚殲(二)第409章 中華帝國第465章 興安省和東方省第769章 波斯帝國與土耳其聯軍第1236章 罪惡的慕尼黑第74章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三)第620章 鎮長第227章 堅守摩天嶺第421章 清政府對蒙古的統治第44章 潛水艇第69章 防城市第681章 移民第285章 菲律賓獨立第38章 把媒人給糊弄走了第88章 福特向我們購買流水線第429章 雅琪的投資第950章 鐵十字勳章第1316章 空襲敵人的油田第477章 再次繁榮起來的恰克第933章 人口論第58章 規劃南亞第356章 這不是洋藥,是我們自己生產的第972章 懶散的營長第1086章 救援(二)第374章 讓誰去波斯第422章 俄羅斯對我資源的滲透第1088章 救援(四)第205章 年終總結第973章 單刀赴會第1060章 歡迎第1024章 海上“幽靈”第1177章 前往中東地區第36章 如此招待欽差大臣第615章 想跑?沒門!第1119章 防禦戰第983章 間諜風波第295章 目標俄軍司令部(二)第1038章 艦隊出擊第633章 永生難忘的話第988章 德軍的轟炸機第680章 怎麼就不像他爹呀?第325章 交換戰俘(二)第253章 面臨經濟崩潰的日本第237章 新來的參謀長第1158章 化緣第613章 激戰火車站第205章 年終總結第16章 原來是個美女第1226章 新總統宣誓就職第163章 夫人開辦服裝廠第331章 最偉大的女性第946章 太平洋艦隊第693章 傾銷軍火第1165章 傳家寶
第1006章 突襲英軍的飛機場(二)第543章 參加兩會第588章 右翼的命運第1149章 聰明的美女連長第1221章 到美國股市去投資第821章 計算能力第1291章 猶太人的大遷徙第534章 狙擊手之間的對抗第208章 緊張的朝鮮局勢第44章 潛水艇第949章 熱烈歡迎功勳艦隊第73章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二)第649章 海戰開始了第120章 世界上最早的女交警第198章 上海的警察局第26章 馳援鎮南關第425章 蒙古問題(三)第1207章 《六國海軍協定》第1317章 保護機場的戰鬥第192章 經濟侵略第1275章 大清洗的藉口——基洛夫被殺案第1323章 夜航第985章 對日本的策略第1113章 整編軍隊第272章 偵察第844章岑春煊第707章 選擇地址第38章 把媒人給糊弄走了第735章 敢不給皇上面子第781章德國的軍事代表團第1006章 突襲英軍的飛機場(二)第405章 民意調查第1285章 獅子大開口第1284章 “巴巴羅薩計劃”開始了第399章 混戰第121章 漂亮能幹的女司機第321章 阿芙娜?艾比爾第384章 到底誰在剽竊第667章 新城的佈局第742章 關於出口問題第971章 誰的俘虜誰管飯吃第787章家庭會議第1172章 模塊化生產第940章 列日要塞之戰第1175章 意料之中的意外第523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229章 聚殲(二)第409章 中華帝國第465章 興安省和東方省第769章 波斯帝國與土耳其聯軍第1236章 罪惡的慕尼黑第74章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三)第620章 鎮長第227章 堅守摩天嶺第421章 清政府對蒙古的統治第44章 潛水艇第69章 防城市第681章 移民第285章 菲律賓獨立第38章 把媒人給糊弄走了第88章 福特向我們購買流水線第429章 雅琪的投資第950章 鐵十字勳章第1316章 空襲敵人的油田第477章 再次繁榮起來的恰克第933章 人口論第58章 規劃南亞第356章 這不是洋藥,是我們自己生產的第972章 懶散的營長第1086章 救援(二)第374章 讓誰去波斯第422章 俄羅斯對我資源的滲透第1088章 救援(四)第205章 年終總結第973章 單刀赴會第1060章 歡迎第1024章 海上“幽靈”第1177章 前往中東地區第36章 如此招待欽差大臣第615章 想跑?沒門!第1119章 防禦戰第983章 間諜風波第295章 目標俄軍司令部(二)第1038章 艦隊出擊第633章 永生難忘的話第988章 德軍的轟炸機第680章 怎麼就不像他爹呀?第325章 交換戰俘(二)第253章 面臨經濟崩潰的日本第237章 新來的參謀長第1158章 化緣第613章 激戰火車站第205章 年終總結第16章 原來是個美女第1226章 新總統宣誓就職第163章 夫人開辦服裝廠第331章 最偉大的女性第946章 太平洋艦隊第693章 傾銷軍火第1165章 傳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