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6章 羣臣勸進

真龍元年七月,秦王李璟自太原過井陘,東返河北鎮州,然後順北運河直下魏州大名府,稍作停留休整後,進入河陽鎮,一路經衛、懷、盂三州。七月九日,李璟在孟州河陽城面見了李罕之與張全義二人,授李罕之准將軍銜,加河北行省左都指揮使之職。授張全義文散階從三品銀青光祿大夫,實職農業部部長。並對歸附的河陽軍給予賞賜,部份精銳之兵整編入秦軍,其餘部隊則發給路費遣散歸家。

七月九日,李璟率五萬人馬,在周德威、郭崇韜、李罕之和張全義四員大將的護衛下,跨過河陽大橋,到達黃河南岸,進入洛陽北面金墉。洛陽城的王處存和楊守亮等洛陽降將出城來迎,金墉城守軍望風而降。

在金墉城,王處存、楊守亮跪地迎接,李璟雖不恥於這些牆頭草,可面上卻沒有表露,一套表面功夫做的極好。對於投降的五萬洛陽將士,都給以賞賜,並且當衆宣讀了一份對洛陽降將官吏的封官賞賜,基本上,雖然各人得到的新官職有些還不比原來,但他們也清楚,如今秦藩的官職比長安那邊的官職要值錢的多。得了賞賜,衆人也終於踏實了下來。他們來之前,還一直擔心李璟會來個過河拆橋,鳥盡弓藏,翻臉不認人。

洛陽和河陽的先後歸附,讓李璟南下形勢一片大好。尤其是河陽的歸附,讓李璟打破了洛陽外圍的四鎮包圍圈,直接繞過了河中的風凌關,昭義的壺關、天井關。洛陽的武牢關等要塞。從河陽直通洛陽。水陸兩條通道打通。洛陽徹底到手。甚至河陽的陷落,讓秦軍對於昭義鎮完成了三面包圍,對宣武鎮,則形成了四面包圍之勢。

七月十日,李璟進入洛陽城。

和進入太原一樣,進入洛陽的這一天,李璟也讓秦軍進行了一次威風凜凜的兵馬入城式。

一支支換上乾淨軍袍,鋥亮鎧甲的秦軍部隊。不論騎兵還是步兵,都騎着涮的乾乾淨淨,毛色油亮,且都是各隊毛色一致的高頭大馬,雄糾糾氣昂昂的入城。

洛陽,大唐的東都,數朝國都,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十三朝國都,甚至還有王世充的鄭國等許多梟雄的割據朝廷曾立都於此。

十三朝帝都洛陽位於洛水之北,因水之北謂陽。故名洛陽,又稱洛邑、神都。境內山川縱橫。西靠秦嶺,東臨嵩嶽,北依王屋太行,又據黃河之險?,南望伏牛山,自古就有八關都邑,八面環山,五水繞洛城的說法,得河山拱戴,形勝甲於天下。有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稱,號爲中原中心。

普天之下無二置,四海之內無並雄。

洛陽是整個中土王朝建都最多之地,先後曾有一百多個帝王在此指點江山,這裡被稱之爲千年帝都,尤其是漢洛陽與隋唐洛陽,更是規模寵大。絲綢之路與隋唐大運河在此交匯,洛陽,立於河洛之間,居於天下之中。

如今,這座偉大繁華的都城,徹底向李璟敞開了大門。

隋朝統一南北,楊廣大力經營洛陽,營造洛陽城。李唐建立之後,尤其是武則天執政之時,更是大力擴建東都,改洛陽爲神都。即位之後,更定爲武周的國都,唐明皇,更是長期居於洛陽。唐朝二百餘年天下,二十餘位天子中,其中有一半的皇帝經常在洛陽,加起來的時間達到一百餘年。

同樣的,安史之亂後,唐朝衰弱,長安都被攻破數次,洛陽雖然也先後陷入安史亂軍以及黃巢的手中,但論起來,洛陽遭受的破壞卻比長安好的多。不管是天寶之亂還是黃巢之亂中,洛陽城都沒發生過太大的戰事,尤其是在不久前結束的黃巢之亂中,黃巢是兵不血刃的拿下洛陽,後來朝廷收復洛陽,一樣是兵不血刃。亂兵劫掠,也不如長安那般的厲害。

當李璟騎馬進入洛陽城時,他發現這座千年帝都真的保留的很好,雖然歷經戰亂,這座中原之城人口銳減,早不復當年的百萬之家。可也遠超一般的藩鎮城池,洛陽城,此時都依然保持着近四十萬人口。

尤其是聽說河陽鎮歸附了秦藩,秦軍終於大軍到達洛陽之後,附近的州縣,還有許多逃難於山野中躲避戰亂的百姓,也紛紛拖家帶小的趕到洛陽城來。在盛大的入城儀式之後,李璟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張榜安民。

一面張貼告示,宣揚秦軍的命令制度法令,一面派人開倉放糧,賑濟百姓。一面接管洛陽城及附近的防禦,又迅速的把帶來的大批從燕京河北山東等地抽調來的官吏們安排到洛陽各衙,讓他們接管洛陽城,至於原來的官吏,暫時留用,協助新任官吏,幫助他們產迅速理清刑獄,安撫百姓。

總之。秦軍到來的第一天,數管並下,立即讓所有的洛陽軍民都感受到了一股新風氣,一股讓大家都高興欣喜的新風氣。糧船一船船的從黃河進入洛口,然後沿着洛水一直到達洛陽城,看着那一擔擔的糧食運入倉庫,一袋袋的鹽卸下船來,城中的東西兩市又迅速的開放,各種商品都擺了上來,最富貴的糧食和食鹽、魚肉油麪等都開始放開供應,大家無不歡呼。不管誰成爲這座洛陽城的主人,對於許多百姓們來說,並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市場上得有糧油米麪,得有醬醋柴炭,還得價格穩定便宜。

秦軍一來,緊急的糧食就開放供應,且糧價比過去便宜了十倍不止。何況秦軍到來的好處還不止這些,原來許許多多的洛陽百姓被徵召入伍,當兵的,當民夫的,現在。秦軍一來。他們絕大多數都被放回家了。臨走,還得了一筆遣散費,兩塊天狼銀幣,二十斤粟米,還一人發了雙鞋。拿着這些東西,那些臉上被刺着各種番號名字的士兵,和那些老弱或稚嫩的少年民夫們,都有些不敢相信。

洛陽五萬降軍加上八萬民夫和壯丁。一夕之間,被秦軍遣散掉了八萬。最後只留用了五千兵馬,和一萬五千民夫。就算這些留下來的,待遇也與過去天壤之別,當兵的有了正式的番號,有了穩定的糧餉,就算留下來充當民夫的,也都有了很不錯的薪水,第一天,留下來的士兵和民夫。就得得到了一人兩套嶄新的衣服鞋襪,還提前領了一個月的糧餉。

洛陽城。歸義坊。

楊復光的府邸,此時已經成爲了楊復光的囚禁之地。

楊守亮一路經過重重守衛,踏入到了最裡面的小院內。

曾經權傾天下的天下兵馬都都監楊復光,此時形容枯槁,整個人瘦的不成形,躺在牀上不停的咳嗽,可身邊卻連一個倒水的人都沒有。他的目光充滿着混濁,面色蒼白。聽到腳步聲,他努力的轉頭,見到是自己的義子楊守亮,嘴裡無力的冷哼了一聲,他自忖對這個義子不薄,甚至遠超對李克用朱溫等那些“義子”,可沒有想到,他最後卻是被他給背後狠狠捅了一刀。

“你來做什麼?”

楊守亮看着楊復光神色有些複雜,他不否認楊復光對他很好,他也很佩服楊復光的本事。但是,他也很瞭解楊復光,這是一個執着或者說是執拗的人,他心裡只想着保唐朝,卻看透這個唐朝已經腐朽透了,根本已經扶不起來了。楊復光想做一個忠義太監,他卻不想陪着一起死。明知不可爲而爲之,這是傻。誰都看的出李璟將有天下,可楊復光卻非要死抱着李唐。沒辦法,他最後也只能這樣做了。

“秦王進城了!”楊守亮道。

楊復光艱難的咳嗽了幾聲,虛弱無力的道:“咱家聽到了外面的呼喊聲,喧囂沖天,山呼地動,早就知道是李璟來了。”說着,他心裡一聲長嘆,聽那外面的動靜,就知道李璟有多麼的得人心,或者說李璟有多麼的會拉攏人心。不用問,他也能猜到,李璟肯定又是那老一套,給官給錢給糧,免役免稅免賦這些,李璟財大氣粗,他有的是錢,他只要一開口,這一套銀彈攻勢下來,有幾個人不向着他。“李璟給了你個什麼官職?”

“正議大夫!”楊守亮回道。

楊復光冷笑了一聲,他猜的沒錯。就算楊守亮投降李璟,李璟也絕不會給他多大的官,正議大夫是正四品,能穿深緋官袍,甚至能賜銀魚袋,執象牙笏,可這僅僅是一個散階,除了表明他是正四品階外,沒有半分實職實權。

楊守亮也明白楊復光的這聲冷笑,不過他並沒有覺得什麼羞怒的。雖然在楊復光手下時,他有一個大將軍的銜號,可到了秦藩內,能保下命來就不錯了,能得到一個正四品的階位,也滿足了。他也看透了,不求什麼高官厚祿,只求能在這場改天換地中,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財產就行。若是別的人,也許會要求更多。但他知道自己面對的是李璟,也就死了那個心。

“你是來殺咱家的嗎?”楊復光語氣冰冷的問,他的病已經越來越重,呆在這裡無人看顧,也活不了幾天了。對死,他並不畏懼,反而很平靜。

楊守亮道:“楊公,我沒有得誰的命令,也沒有人要來殺楊公。我來,是來告訴楊公一個好消息,秦王對楊公很重視,已經表態馬上就要放你出去。我趕過來,只是念在我們曾經父子一場,來勸勸楊公兩句。識時務者方爲俊傑,楊公,大勢已明,李唐腐朽,傾覆已經是必然。而秦王勢銳,必將席捲天下。尤其你當知道,李璟不是黃巢,李璟得天下民心,深得衆望,走到哪,哪裡的百姓軍民就擁戴他。今日之李璟,時勢造就英雄,已經無人能阻擋他取代李璟而坐擁天下了。楊公,又何必一意螳臂擋車呢?承天意,順民心,豈不更好?”

楊復光沉吟良久,“你要勸降?”

“楊公,這是爲大家好。”

楊復光沉思。想到一件事情。“長安有動靜了?”

“確實。”楊守亮點點頭。“長安不知道承諾了什麼條件,現在已經成功的與成都和宣武罷戰講和。現在,成都和長安,兩家聯合,正欲與秦王決戰中原。”

楊復光聽到這裡,並沒有什麼高興。雖然他還並不知道,楊復恭和田令孜已經迫於李璟的勢頭,再次聯手起來。而且他們還和朱溫也講和了。可以說,整個西北和西南地區,現在都聯合在了一起,楊復恭已經集結了關中諸鎮,甚至用了不少手段,迫使了本來已經要中立的保大、定難、振武、天德四鎮最後各自派出了一萬人馬加入朝廷大軍。

楊復光在潼關集中了關中八鎮兵馬,外加上眼下河南還在長安朝廷控制中的陝虢和金商二鎮,一共十鎮兵馬,共計三十萬大軍,集結於潼關。而在河東。王重榮和孟立方也集結了全部兵馬,共計十萬人馬。結盟對抗李璟。

成都的田令孜派出大將高仁厚爲都統,統領了三川八萬兵馬,到達武關。朱溫則留下少部兵馬,集結了五萬大軍,到達了武牢關。武牢關及附近的兩萬守軍,已經全按照長安與成都的協議,轉歸朱溫指揮。

此外,山南東道節度使劉巨容,也被成都的太上皇和長安的天子,加封爲京南行營都統,統領山南東道、荊南、鄂嶽、江西、湖南五鎮兵馬八萬,集結襄陽。

楊復恭親自坐鎮潼關,十鎮三十萬大軍。高仁厚率三川八萬兵馬集結武關城下,朱溫爲京東行營都統,統領宣武以及武牢等七萬守軍,屯兵洛陽東面武牢關。王重榮、孟立方率領河中、昭義二鎮十萬人馬在河東。劉巨容爲京南行營都統,率五鎮八萬兵馬集結於襄陽。

五路大軍,向洛陽四周集結,這是一張巨網,五路大軍總兵馬達到了六十三萬之衆。

雖然,這六十三萬人馬裡面水份很大,五路軍把他們攜帶的民夫也都計入兵員之中,可實際上的兵力依然多達三十餘萬。哪怕這些兵馬不如秦藩精銳,可也十分驚人了。

楊復光並不知道這些,此時他也不想知道這些。他心裡清楚,不管各鎮迫於李璟的兇猛,如何聯合起來,可他們的這種聯合太薄弱,各鎮就算聯合,也沒有一個統一佈置和指揮,肯定會是分成幾路,各自統領。這樣的聯盟,不說十幾個藩鎮聯合,就算再把東南的那些藩鎮都叫過來,又有何用。更何況,他已經知道,李璟已經奪了河陽。

如果李璟沒有得到河陽,那麼洛陽也許還可以戰,誘李璟入重圍,打一場內線戰線。可現在河陽既然都丟了,那再想打這場洛陽之戰,那麼這場戰鬥就有可能會被李璟中心開花,四面突破。

他心中長長嘆息一聲,楊復恭沒有打過仗,也根本不會打仗,形勢全變了,他卻還拿着自己俘虜前的計劃行事,這豈能不敗?若換成是他,此時要打,只能是集結各鎮的精銳,也不需多,有個十來萬人就足夠了。就和秦軍決戰於洛陽之外,把兵馬屯於邙山,和李璟打野戰。依靠邙山地利,再依靠兵馬優勢,速戰速決。

楊守亮只是勸了幾句,不成功也就走了。今天他來,不過是念在當初父子一場,盡下心罷了。

他走後,楊復光翻來轉去再也睡不着了。望着寂靜的屋子,他不由的流出眼淚來,李璟,當初還真是小看了他啊。原以爲,十年之內李璟還不可能敢走那一步,可現在,一切表明,李璟已經迫不急待,也確實有了這個實力了。李璟,他終於撕去了一直以來假腥腥維持着的那副尊唐的面具,露出了他真實的想法,他要篡唐自立,他要當皇帝!

真龍元年七月中旬,長安朝廷一面詔書加封李璟爲攝政王,總督節制天下兵馬,加九錫。一面卻又聯合了各鎮,集結五路大軍,共計三十五萬,號稱百萬之師。他們並沒有公開聲稱要討伐李璟,而只是以討伐王處存和楊守亮兩個叛逆的名義出兵。

而就在此時,洛陽紫微宮內,正坐着這些天陸續從太原行轅和燕京趕來的文武們,將星閃耀,紫緋滿殿。

諸文武趕來洛陽,只爲了一件事情,勸李璟進位稱帝。

此時,奪取了河陽、洛陽的秦軍文武,都感覺到了一個時機已經成熟。這個時機,就是秦藩再不用表面維持着尊唐的旗號了,河北已經掃平,河東拿下大半,又拿下了河陽和洛陽,佔據了天下中心,這個時候,秦藩確實已經是睥睨天下,完全可以改朝換代了。

雖然還有諸多藩鎮未平,但東南之地大抵算是秦藩的附屬,河東的河中與昭義在秦軍攻勢下撐不了多久。河南、山南,已經被秦軍打破,難以堅守長久。秦軍此時,已經沒有必要再打着唐朝的旗號了,早亮明旗號,也越早給自己一個名正言順。

鐘樂響過之後,代表着諸文武第一個進言的既不是首輔也不是首相,而是從關外趕來的遼東行省總督,同平章事、太傅崔芸卿。這位李璟的老師,曾經擔任了多年的秦藩首相之職,威望極高、資歷更甚,此時由他第一個出來勸進,極爲合適。

崔芸卿花白的頭髮鬍鬚今天梳理的一絲不苟,身上紫袍玉帶佩着紫金魚袋,舉着象牙笏緩緩出列,高聲奏道:“啓奏殿下,方今,四方羣雄劃消殆盡,遠近人心莫不歸心,誠見天命所在。願早正位號,以尉臣民之望。”

面對着老師親自出馬勸進,李璟目光掃過羣臣,徐徐道:““一統之勢未成,四方之途尚梗。”

短短一句話,李璟拒絕了崔芸卿的勸進。

這話一出,殿中許多人都不由的感到失望,許多武將甚至嘆息出聲。不過被拒絕的崔芸卿卻似乎沒有感覺到半分意外,就連坐在下面的內閣學士們和政事堂的宰相們,這些紫袍玉帶的重臣們一個個都只是微微而笑,毫無意外。

殿中的禮官很快宣佈散會,李璟把政事堂和內閣成員一起留下,召開臨時御前會議。

其餘文武出殿,路上李存孝不解的問一臉微笑的高思繼,“你笑個什麼勁啊,殿下拒絕勸進,有什麼好高興的。”

高思繼對着這位四師弟笑笑,“誰說秦王拒絕了。”

“剛剛秦王不是當大家面拒絕了嗎?”

高思繼搖搖頭,對李存孝的無知感到一陣好笑,“有空你也多讀點書,不然以後說話別人笑話你。今天秦王確實當面拒絕了太傅的帶頭勸進,可實際上這也不算拒絕。”

“爲什麼?”

“因爲按禮制,新朝皇帝即位之前,行三推讓之後,才能即位。知道了吧,今天不過是衆臣勸進第一次,秦王怎麼可能接受。”

李存孝大睜着眼睛,愣了半天,才重重一拍大腿,哎呀一聲叫道,“我了個娘也,當皇帝又不是請客吃飯,咋還要搞個三推四讓啊。”

他的這聲大嗓門,引來旁邊許多文臣武將們的一陣輕笑。

在華夏古代的君主宗法制度下,新皇即位之前有一個三推讓之禮。特別是那些建立新朝的皇帝,在即位之前,一定要演一齣戲,說登上皇位當皇帝,不是我的意願,而是天命,而是民心,是爲了大局,是大家共同推舉的結果,我不得已才登上皇帝的。

按禮儀,推讓一次都不行,推讓兩次也不行,必須得三勸三推讓三次之後,才最後在萬民的擁戴之下,勉強接受大家的擁戴登基稱帝。

三推讓是一個姿態,實際上就是要藉此來表現登基的合法性,藉此宣揚政權和皇位是上天授命於他,是受臣民擁戴,是合理合法得到的。

雖然誰都知道這是最虛僞的一套,但古來自今,卻誰也不能免去。

正是因爲大家都知道這一套,所以今日崔芸卿帶頭勸進,李璟拒絕,那些熟知此事的臣子們都心知肚明,也只有李存孝這樣的無知將領,才心急如焚。(未完待續。。)

第1003章 長安天子,魏博牙兵第889章 彈幕第177章 形勢第832章 逼宮第616章 稅收第963章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第595章 不疑第283章 無敵狂飆第1025章 取而代之第963章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第444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928章 女真第84章 白衣女子第148章 厚撫與重賞第472章 豪賭五百萬第186章 進攻性防禦第684章 廢除節度使第782章 危機重重第82章 大量購買‘損毀’的裝備第694章 驚蛇第322章 少帥(二)第568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56章 萬貫豪賭 八棱金箍狼牙殳第892章 秒殺第394章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第201章 滿載而歸第989章 編號9527第565章 商隊第770章 劫第457章 龍顏大怒第748章 應對第687章 十二道金牌第575章 帝國的清晨第385章 老師出山,七鎮匯聚!第507章 張惠第165章 軍夥被劫第313章 養寇自重第91章 黃鬍子上門第548章 瓜分淄青鎮第724章 幸蜀第816章 孤家寡人第12章 娶妻納妾第485章 娶妻當娶陰麗華第907章 軍備競賽第892章 秒殺第194章 春雷動第417章 匹馬換來雙名將 李璟再收二門徒第42章 七禁五十四斬第200章 奇兵破賊寨第369章 招兵買馬第401章 雷霆之怒第560章 致王敬武的一封信第603章 殺威、飛虎奪城第112章 打狗就爲震主人第143章 勝了!第720章 反制第696章 聲東擊西與調虎離山第868章 劫營第474章 殺人放火受招安第979章 先下手爲強第522章 鉅野之戰第11章 赦放第730章 碰撞第241章 以戰養戰第1030章 聖文龍武神皇 至尊可汗第328章 以工代賑第197章 入局第451章 天下英雄唯辛讜第201章 滿載而歸第247章 神火再顯威,都裡鎮來使第98章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第988章 直攻襄陽第524章 一劍封喉第55章 賭鬥升級第983章 報應不爽第19章 遇匪第305章 大帥第886章 突破第988章 直攻襄陽第882章 王冠易主第858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17章 山文字甲、棗紅馬第738章 初夜第24章 逃離第33章 前節度使於琄第933章 一代梟雄黯然落幕第948章 李家有女可爲後第685章 內閣第393章 李橫衝第584章 借糧第10章 皇帝詔令到第756章 擒虎第965章 李璟的目標第516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936章 肅清第629章 死將第814章 使命召喚第59章 虎爭第380章 不服就打第713章 天下都招討
第1003章 長安天子,魏博牙兵第889章 彈幕第177章 形勢第832章 逼宮第616章 稅收第963章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第595章 不疑第283章 無敵狂飆第1025章 取而代之第963章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第444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928章 女真第84章 白衣女子第148章 厚撫與重賞第472章 豪賭五百萬第186章 進攻性防禦第684章 廢除節度使第782章 危機重重第82章 大量購買‘損毀’的裝備第694章 驚蛇第322章 少帥(二)第568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56章 萬貫豪賭 八棱金箍狼牙殳第892章 秒殺第394章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第201章 滿載而歸第989章 編號9527第565章 商隊第770章 劫第457章 龍顏大怒第748章 應對第687章 十二道金牌第575章 帝國的清晨第385章 老師出山,七鎮匯聚!第507章 張惠第165章 軍夥被劫第313章 養寇自重第91章 黃鬍子上門第548章 瓜分淄青鎮第724章 幸蜀第816章 孤家寡人第12章 娶妻納妾第485章 娶妻當娶陰麗華第907章 軍備競賽第892章 秒殺第194章 春雷動第417章 匹馬換來雙名將 李璟再收二門徒第42章 七禁五十四斬第200章 奇兵破賊寨第369章 招兵買馬第401章 雷霆之怒第560章 致王敬武的一封信第603章 殺威、飛虎奪城第112章 打狗就爲震主人第143章 勝了!第720章 反制第696章 聲東擊西與調虎離山第868章 劫營第474章 殺人放火受招安第979章 先下手爲強第522章 鉅野之戰第11章 赦放第730章 碰撞第241章 以戰養戰第1030章 聖文龍武神皇 至尊可汗第328章 以工代賑第197章 入局第451章 天下英雄唯辛讜第201章 滿載而歸第247章 神火再顯威,都裡鎮來使第98章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第988章 直攻襄陽第524章 一劍封喉第55章 賭鬥升級第983章 報應不爽第19章 遇匪第305章 大帥第886章 突破第988章 直攻襄陽第882章 王冠易主第858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17章 山文字甲、棗紅馬第738章 初夜第24章 逃離第33章 前節度使於琄第933章 一代梟雄黯然落幕第948章 李家有女可爲後第685章 內閣第393章 李橫衝第584章 借糧第10章 皇帝詔令到第756章 擒虎第965章 李璟的目標第516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936章 肅清第629章 死將第814章 使命召喚第59章 虎爭第380章 不服就打第713章 天下都招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