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廢除節度使

(感謝夢夢夢夢夢夢的打賞,謝謝!)

乾符六年,正月十五。

這一天是上元佳節,唐人最盛大熱鬧的節日之一。每年到了這一日,唐人朝野都放假三天,從長安到各地,都取消金吾宵夜之禁,以方便人民賞燈,稱之爲放夜。

東北大行臺也早頒下令來,今年上元節大假三天。

在這難得的三夜內,上至文官武將,下至販夫走卒,無不外出賞燈。從登州到遼東,東北道各城無不是車水馬龍,人學士服洶涌,熱鬧非凡。

各種各樣的花燈更是早早就已經開始熱銷,爲此戶部尚書李讓還特別拔出十萬貫的款子,用來在這三天裝飾遼東城與登州城等各城的節日氣氛。

所以儘管從早上起就下起了大雪,但遼東城街頭,來來往往的車馬行人,卻依然是絡繹不絕。家長們也任由孩子們穿着新衣,在街道旁堆起雪人,呼喊追逐打鬧,並不制止。

就連不時整齊列隊走過的巡邏士兵,今日也都穿着大紅的棉袍,威武帥氣。

不過剛回到遼東城的李璟,卻無法享受這一切。

自成立東北道大行臺以來,李璟將原來的六鎮節度使通通升任大行臺中任職,六鎮節帥位置空出。

李璟遲遲沒有任命新的六鎮節帥,下面的文官武將們卻都一直盯着。到了現在,轉眼已經年後,對幽州的小規模戰爭也已經結束。到了此時,李璟再也沒有理由拖着此事了。

大行臺衙門裡,大行臺尚書左僕射崔芸卿的目光停在堂上北面桌案上的一座自鳴鐘上,鐘的式樣是玉雕的一匹俊馬一隻腳踏在一隻飛翔的燕子上。整個鐘的外殼以金雕玉琢,鐘面是一個玉盤,標明瞭十二個小時。下面是一個玉擺,來回不停的擺動。

“嘀嗒嘀嗒”的響聲,時刻不停的響動着。

這座自鳴鐘,屬於豪華型,是自鳴鐘廠贈給大行臺的。崔芸卿很清楚,實際上這自鳴鐘廠是李璟的產業,不過收入卻也都劃到了大行臺的財政之中,算是李璟的內庫,不過內庫中的錢一樣是交給李讓使用。

這自鳴鐘,如今可以算是東北道最熱銷的商品,屬於有價無市。在長安,要價一千貴,在新羅與渤海、日本,則是三千貫。而外銷給大食、大秦等泰西商人,則是至少五千貫。而這還只是豪華型的,比這更豪華型的收藏型與珍藏型,則國內至少三千,銷往海外的更高達萬貫。

自鳴鐘廠設在遼東城內,雖然招募了大量工匠工人,但目前產量還極低,但就算如此。開始生產後,去年半年內,自鳴鐘廠也已經銷售出了三千架自鳴鐘,實現銷售額九百多萬貫,向大行臺創造了一百多萬貫的稅收,自鳴鐘廠也達到了六百多萬貫的利潤,真正是一座巨大的金山。

而且由於這自鳴鐘乃是奢侈品,還要徵收一筆奢侈稅,且主要是銷往海外,大行臺新設的海關司,又要徵收一大筆關稅。而且這鐘雖貴,但賺的都是有錢人的錢,絲毫不影響到普通百姓。

“鐺!”半個小時一到,自鳴鐘準時的自鳴響起,崔芸卿被驚了一下,到現在爲止,他還是覺得這自鳴鐘每半個小時一次的自鳴報時,而且聲音還這麼大。

他瞧了一眼李璟,發現李璟正坐在那裡,等着他們的意見。

“興緒兄,不知道你對此是什麼意見?”崔芸卿沒有第一個發言,而是先推到了李振的頭上,讓他第一個發言。

這倒並不是他圓滑,而是這次李璟召集左右僕射、左右丞和六部尚書入內議事,要議的事情太重大了。事先半點風聲也沒有,進來後,突然就每人發下一份摺子,上面居然是寫的關於對眼下大行臺內官職等的改動。

按這上面說的,這次改動太大了,首先當下衆人都盯着的六鎮節度使之職將要取消。

取消百餘年的節度使制還不是全部,這摺子上所述的,盡然是要全面改革現有的官制和軍制。這個改革極大,崔芸卿一時也不知道究竟是不是李璟的意思。因此,他並沒有第一時間贊成或者反對。

李璟今天頭戴着展腳硬翅襆頭,身穿着紫色袍衫,腰間繫着一條玉帶,腳下卻是一雙高筒小牛皮羊毛靴,端坐在椅上。

李振一接到這份摺子的時候,就已經一目瞭然,這個沒有署名的摺子定然是出自於郡王之手。他只是匆匆掃過一遍,便已經看明白,這個摺子的本意就是爲了削權、分權,如同以往對刺史的削權分權一樣,這次分的是節度使之權。

在這個摺子上,李璟的改革方案寫的很清楚,將取消節度使制度,改而在州之上設立行省。

如今的東北道就屬於行尚書省,不過品級上是大行臺。而按這摺子上,卻似要建立小一級的行省。但卻又與以往的行臺制度不同,新的行省制度,代替原來的節度使,廢節度使,卻又並不設行臺尚書令。

而是要將原來總攬一鎮事務的節度使職權一分爲三,和原來州刺史一分爲三,改爲刺史、防禦使和按察使一樣,這個行省也是如此。

新的行省,將設主管民事行政的總督一員,主管司法的提督一員,主管一省軍事的都督一員。

東北道將對現有各州進行裁撤合併,最後設三十州一百縣。

原來的六鎮,則將改爲五行省。

五省分別爲遼東行省,遼西行省,山東行省、北平行省、安東行省。

現在的淄青鎮和登萊鎮合二爲一,成爲新的山東行省,下轄淄州、青州、登州、萊州、齊州五州之地。

而遼東之地,則將以遼河爲界,遼河以東、鴨綠江以北,一直到渤海扶余以南,包括遼東半島,將劃爲遼東行省。遼東行省州縣合併後,轄金州、建州、安州、遼州、鐵州、溪州、瀋州七個州。

而遼河以西,西遼河以南、土河以東,燕山以北,遼西丘陵與契丹草原東部,將劃爲遼西行省。包括營州、錦州、寧州、阜州、扶州、科州、盤州。

安東行省則是烏骨江以東,鴨綠江以南地區,包括原來遼東半島鴨綠江口的岫州劃爲安東行省。包括清州、恆州、丹州、何州、仙州,其中何州與仙州都是後來從渤海國又割讓出來的土地。

北平省,則是燕山一帶、太行以東、遼海以西之地。包括平州、薊州、檀州、以及新打下的順州、景州。

原來的遼東之地,合併裁撤掉了幾個州。

六個鎮與五個行省,本來區別不大,根本上來說,每個行省的地盤還要擴大了一些。

但是,原來執掌一鎮的節度使卻被廢除,改爲了三督分領一省大權。

可以看的出來,改制的核心就是分權。

原來刺史的權利很大,但自從改制後,刺史只掌民政,連司法權也沒有了,軍權更加沒有。

不過各州的防禦使實際上也並沒有什麼實權,李振看到這個行省改制後,便開始把目光重點放在了主管一省軍事的都督這個職位上。州的防禦使,沒有真正的掌軍實權,那這個都督是否有掌軍實權?

如果都督依然實際掌握一省軍權,那麼這個改革變動的並不大。

李振繼續後翻,馬上看到後面果然有他猜測中的內容。

在廢除節度使改行省設三督後,此次對於軍制改革更深。

新設五軍都督府和參謀院,與兵部一起主掌軍令軍政事務。

但這三個部門卻又有不同,按摺子上所敘述,改制之後,大行臺設立前後左右中五軍都督府,五軍都督府將主管大行臺所有的軍隊,爲大行臺軍隊最高指揮機關,掌控東北道所有軍隊統制訓練、番衛戍守、遷補賞罰,五軍之間互不隸屬,每軍統轄大約二十個營。五軍都督直接隸屬於大行臺尚書令。擁有統兵權,但無調兵權。

而參謀院,負責制訂戰略決策,處理防衛事務,並負責招募、檢閱、調遣軍隊。參謀院擁有調兵權,不過沒有統兵權。

而兵部,經過改制後,所有的重要權柄全都分給五軍都督府和參謀院,兵部將只負責武將的考選,主管團結兵、鄉兵,管理儀仗、車駕,協調戶部調撥軍糧、軍餉,負責後勤與裝備。處理的是行政與後勤工作。

而按新規定,握兵權則掌握在大行臺尚書令的手上。每次軍隊出征,將由大行臺尚書令任命將領統兵。且規定,各軍統帥還得實行更戍法和輪調法,將領領兵最多三年,就須更換將領。而士兵戍衛三年滿,也須輪調戍地。

總之,原來大行臺六省之中權柄最高的兵部,突然之間權利盡分給了參謀院和五軍都督府,兵部只成了負責行政與後勤事務的清水衙門。

新成立的參謀院相當於朝廷的樞密院,擁有調兵權,卻沒有統兵權。

五軍都督府則相當於朝廷早期的十二衛,擁有統兵權,卻沒有調兵權。

大行臺尚書令擁有握兵權,軍隊出征時,統帥由大行臺尚書令任命。

而在這一個統兵權、握兵權、調兵權三權分立的情況下,地方上的行省都督,雖有統一省之軍事的名目,但實際上就和大行臺裡的兵部一樣,主管的是一省的軍事行政與後勤工作,管的是團結兵與鄉兵。

而且在這一制度下,非戰時,軍都以營爲單位分駐各地,營以上將領則留在大行臺所在地五軍都督府。遇戰時,大行臺尚書令調將用兵,戰事結束,兵歸駐地,將軍回五軍都督府。

而除此外,這次的改制,還有已經開始運營的監察廳系統,並各縣的吏員改制。

不過比起廢節度使設行省,削兵部權,設參謀院和五軍都督府這幾件重大改變,李振等人卻沒有心思去關注吏制改革了。

一口氣看完手中的摺子,李振長鬆一口氣,他知道,東北道又要經歷一輪大變天了!RS

第922章 東京登陸第1024章 秦王入關第950章 震憾中原第680章 燕王第574章 糧票第687章 十二道金牌第762章 徐州第40章 捷報第209章 攔截,接舷戰!第344章 防微杜漸第460章 田令孜的委屈第310章 鎮東軍威武第700章 逆轉第234章 吞下十三島第827章 回馬槍第449章 我心有猛虎,卻細嗅薔薇!第518章 風雲再起第543章 兼淄青平盧軍留後知節度事第927章 放肆第804章 杯弓蛇影第77章 交換第693章 圍獵第1010章 聯吳抗魏第657章 禍水東引第268章 禽獸總比禽獸不如強第923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1002章 兵不血刃第563章 十萬少年十萬兵第609章 海軍陸戰隊第885章 行險第657章 禍水東引第189章 點石成金第463章 長安第286章 嫁妾第706章 三月洛陽花開第1030章 聖文龍武神皇 至尊可汗第743章 雙喜第405章 野望第359章 飛虎子李鴉兒第760章 轉變第129章 純隊與花隊第130章 鎮將府的新條例與憲兵隊第800章 孤與將軍解戰袍第143章 勝了!第937章 勝局第395章 十八騎勇闖敵營第850章 臬捩雞第884章 炮響第807章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第52章 空手奪槊第465章 許騎馬佩劍覲見第544章 李璟的震驚第933章 一代梟雄黯然落幕第780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575章 帝國的清晨第406章 王者爭霸第372章 李璟的三個要求第319章 書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風 流第885章 行險第700章 逆轉第679章 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第878章 指導第573章 今日頭版頭條:王仙芝死而復生 ,黃巢兵逼洛陽城!第663章 待價而沽第473章 塵埃落定第627章 求和第255章 佔領第712章 飛雷炮第937章 勝局第1章 這就是大唐第434章 壯士斷腕第414章 鎖定勝局第930章 黃色警報第590章 十八萬北伐第718章 戰火燃起第562章 又是一個大豐收第760章 轉變第470章 馬球風雲第703章 破軍第955章 長安戰慄第431章 鎮國軍神兵天降第109章 合作第297章 只問一句,事成之後拿什麼來酬謝?第608章 齊人之福第65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473章 塵埃落定第54章 一合第874章 天梯第660章 一字王、天策上將第373章 白馬銀槍高思繼第337章 開礦鑄錢第444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411章 爭功第328章 以工代賑第297章 只問一句,事成之後拿什麼來酬謝?第42章 七禁五十四斬第630章 內外交困,四面楚歌第668章 失控第812章 曖昧第814章 使命召喚
第922章 東京登陸第1024章 秦王入關第950章 震憾中原第680章 燕王第574章 糧票第687章 十二道金牌第762章 徐州第40章 捷報第209章 攔截,接舷戰!第344章 防微杜漸第460章 田令孜的委屈第310章 鎮東軍威武第700章 逆轉第234章 吞下十三島第827章 回馬槍第449章 我心有猛虎,卻細嗅薔薇!第518章 風雲再起第543章 兼淄青平盧軍留後知節度事第927章 放肆第804章 杯弓蛇影第77章 交換第693章 圍獵第1010章 聯吳抗魏第657章 禍水東引第268章 禽獸總比禽獸不如強第923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1002章 兵不血刃第563章 十萬少年十萬兵第609章 海軍陸戰隊第885章 行險第657章 禍水東引第189章 點石成金第463章 長安第286章 嫁妾第706章 三月洛陽花開第1030章 聖文龍武神皇 至尊可汗第743章 雙喜第405章 野望第359章 飛虎子李鴉兒第760章 轉變第129章 純隊與花隊第130章 鎮將府的新條例與憲兵隊第800章 孤與將軍解戰袍第143章 勝了!第937章 勝局第395章 十八騎勇闖敵營第850章 臬捩雞第884章 炮響第807章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第52章 空手奪槊第465章 許騎馬佩劍覲見第544章 李璟的震驚第933章 一代梟雄黯然落幕第780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575章 帝國的清晨第406章 王者爭霸第372章 李璟的三個要求第319章 書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風 流第885章 行險第700章 逆轉第679章 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第878章 指導第573章 今日頭版頭條:王仙芝死而復生 ,黃巢兵逼洛陽城!第663章 待價而沽第473章 塵埃落定第627章 求和第255章 佔領第712章 飛雷炮第937章 勝局第1章 這就是大唐第434章 壯士斷腕第414章 鎖定勝局第930章 黃色警報第590章 十八萬北伐第718章 戰火燃起第562章 又是一個大豐收第760章 轉變第470章 馬球風雲第703章 破軍第955章 長安戰慄第431章 鎮國軍神兵天降第109章 合作第297章 只問一句,事成之後拿什麼來酬謝?第608章 齊人之福第65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473章 塵埃落定第54章 一合第874章 天梯第660章 一字王、天策上將第373章 白馬銀槍高思繼第337章 開礦鑄錢第444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411章 爭功第328章 以工代賑第297章 只問一句,事成之後拿什麼來酬謝?第42章 七禁五十四斬第630章 內外交困,四面楚歌第668章 失控第812章 曖昧第814章 使命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