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先斬後奏

軍議結束之後,李良和郭承安果然先後前來求見,李璟乾脆讓兩人一起入書房會見。兩人前來的目的都很簡單,他們都明白李璟是一個聰明而又謹慎的人。現在出兵淄齊剿匪,對方不過是八百馬賊,就算淄齊境內多匪,可也根本用不到出動四個精銳營頭,加上輔兵後勤輜重,那可就是上萬人馬。

李璟對於李良和郭承安在堂上沒有直接問出來,而是事後來問,這個謹慎小心讓他滿意。如果兩個人明知道這事情有問題,卻不聞不問,那反而是這兩人的不稱職了。

“其實剿匪只是藉口,這次我們真正的目標是青州王敬武!”

“這是節帥的意思還是隻是將軍的意思?”郭承安有些驚訝的道,節帥宋威與王敬武關係不和,這也是一年多來上下皆知的事情。大家都以爲宋威強龍難壓地頭蛇,最後幹滿三年,會如幾個前任一樣離開。卻沒有想到,宋威果然不愧是打過數場大戰的大將,根本不願意與王敬武妥協。

“這當然是節帥的意思,我軍屢戰屢勝,威名早就傳到了節帥耳中。要不然,他也不會有這樣的打算。早在先前,家師就曾經有調我們入青州平亂的打算,不過一直擔心王敬武逼急之下狗急跳牆。如今有這麼好的一個假途滅虢的機會,他們怎麼會錯過。”李璟輕笑着道。

李良捻着脣上的鬍子,道:“如果是這樣,那將軍其實不應該就這麼輕易的答應下來。既然我們是此次宋節帥剷平王敬武的關健力量,那應當提一些條件才合適。”

李璟哈哈大笑,把自己提出的條件說了出來。

“登州刺史之位,鎮東軍軍號?”這個要求,讓李良和郭承安兩個人都不由驚訝失聲。他們說提點要求,那只是說加點兵額之類的,可沒想到,李璟還真敢開口。登州刺史和鎮東軍號。

不過想了一想,兩人卻真心佩服起李璟來。李璟每次行事,總是看似十分大膽魯莽,可實際上卻是經過深思熟慮,有很大的可行性的。就如眼下局勢,李璟提的要求看似不靠譜,可實際上卻又很有理由。

“說不定宋節帥真的會答應!”

“到時我們兵馬到了青州,宋節帥哪有其它的選擇。”

郭承安有些擔憂的道:“可這樣直接的提出這樣的要求,就算宋威現在答應,可將軍不怕他事後平定了王敬武后再轉身來對付我們?”

“這有什麼可擔心的,王敬武手中不過握着一支青州牙兵,兵額五千,加私兵都不過萬人,可他都敢跟宋威對着幹。我們現在有兵馬兩萬多人,而且我只要登州而已,又不與他對抗,實際上我們得了登州和軍號,也依然是他的人。如果只爲了這麼點無法威脅到他地位的東西,就要對我們動手,那宋威早在王敬武刀下死一千回了。”

“不過兵馬是不是太多了一些,上萬人的補給就算是走水路,也很吃力啊。”郭承安說道。

“不,這次不帶輜重後勤營,直接讓怒濤營負責運兵和補給。另外我們到了青州後,速戰戰決,解決了王敬武之後,還能怕沒有後勤補給?”

又商議了一些細節後,李良道:“現在最關健的其實還是如何解決王敬武,青州牙兵向來有勇名,十分厲害。而且青州牙軍下面的牙兵幾乎都是世代相襲,父親死了兒子接位,兄長死了弟弟接位的比比接是。不但那些軍官如此,就是普通的士兵都是這樣。而且這些軍官與軍官,士兵與士兵之間,相互聯姻,這樣下來,軍中關係錯綜複雜。上陣父子兵,打仗親兄弟,青州牙軍極爲抱團。”

“節帥手上有三千帥府親兵,五千青州團結兵,外加三千監軍院親衛,如果加上我們的四營六千人馬,數量上我們雖然對王敬武有充足優勢。我只怕節帥那邊的人不堪大用,到時可能還得靠我們自己。而青州軍兇悍,萬一到時混戰起來,怕是我們的損失會很大。”

“不能以常規戰來打,得出奇兵,最好是能突然發難,捉了王敬武,擒賊擒王。”

“可以讓特戰都先行分批潛入城中,到時由宋節帥那邊帶領着直攻王敬武巢。”

“不錯。”李璟點點頭。“具體的,可以馬上先派人往青州聯繫宋節帥。”

說完這些,李良二人也是放下了來時的擔心。郭承安新來,處處想要表現自己的本領,這時磨蹭着不願意走,對李璟說道:“職下雖然新來,不過卻也發現了軍中的一些情況,想和將軍說一說。”

李璟笑笑,對想要出去的李良道:”李參謀一起留下來聽聽,如果說的有理的,我們一起想着改改。”

郭承安笑笑:“其實也沒什麼太大的問題,就是有兩點,一是士兵糧餉和戰功撫卹過高。我知道將軍先前手下兵馬不多,而且身處險境,多開些糧餉和賞賜撫卹,有助於籠絡人心。不過眼下後馬漸多,我們如今麾下已經有兩萬多人,這些可都要府中發放糧餉的。不論別的,一人每天二升米,一個月六鬥米,全軍一月就得消耗六千六百石米,一年約八萬石糧。這還沒算上打仗時行軍所要數倍消耗的糧食。”

“而職下看了看,這還只是最少的一項消耗,現在將士們的薪俸很高,不但軍官的高,普通士兵的也高。另外獎賞更高,撫卹也高的驚人。雖然眼下軍中進項不少,但這也不是長久之計。還有一點,就是軍官們有上下等級,可底下的士兵卻是不分等級,許多好早跟着將軍的弟兄沒有升職,到現在也只是個普通的大頭兵,可許多新加入新招募進來的兵,也和他們一樣的待遇。這樣一來,不但軍中不利於管理,而且戰場上打起仗來,士兵之間沒有個高低也是不好的。”

李良也在邊上點了點頭:“郭書記所說的這兩點切中要點,我覺得很有道理。不過重賞賜厚撫那是早定下的規矩,如今也不能貿然改變。倒是這個士卒等級,我覺得可以分一分。”

李璟想了想,其實這個獎賞過高的問題他自己當然是明白的,早期的時候,要對付當時的惡劣形勢,不靠拿錢怎麼能讓手下的人賣命。但如今要降,卻也是難。升上去容易,降下來可就難了。現在聽他們又提起,李璟突然心中一動。

他道:“聽你們這樣一說,我倒是有一個初步計劃,就是把現在的正式九品內的隊正以下的所有士兵,包括夥長伍長等一起,給制定一個士兵等級來。我的初步計劃是把隊級以下的所有士兵分成三階,兵,軍士,士官。”

李良有些興趣的問道:“具體怎麼分呢?”

“比如兵分五等,下等兵,三等兵,二等兵,一等兵,和上等兵。按入伍時間來分,初入伍的通通爲下等兵,然後每過一年,自動晉升一等。有戰功者,則可以按功晉升。在兵之上,設軍士,軍士也分爲下士、中士和上士,這個軍士在普通士兵之上,一般士兵滿五年,或者有大功者,可晉升爲軍士。升了軍士的士兵,中士可以擔任副伍長,上士可以擔任伍長。而軍士每二年一升,或者按軍功提升。在往上晉升,則是士官,爲三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和一級軍士長。三級軍士長可擔任傔旗、副旗手。二級軍士長可以擔任副夥長,一級軍士長則擔任夥長。正常情況下,軍士長每三年一升。”

郭承安心中算了一下,如果一個士兵入伍,在沒有獲得軍功的情況下,五年才能從普通士兵升到一名軍士,然後用六年時間升到士官,升到頂級,還得六年。從入伍到一級軍士長,得十七年的時間。而一級軍士長之上的軍官位置,則就不能只按年限升了,必須得有軍功才能提拔。

“等級會不會分的太多了一些?”郭承安問。

李良卻在一邊笑道:“我看這樣很好,我把現在的夥長糧餉標準定爲一級軍士長的待遇,伍長的定爲上士待遇,把現在普通士兵的糧餉標準定爲上等兵的待遇。如此一來,大部份的兵現在都只能評爲下等兵三等兵這樣的級別,如此一來,他們的糧餉標準便要降級,困擾我們的士兵過高糧餉的問題便能解決大部份了。”

“一個夥長,也就是一級軍士長每月薪俸爲合錢六千,二級的五千五,三級的五千。然後一個伍長,也就是上士是四千五,中士四千,下士三千五。普通的士卒,上等兵三千,一等兵兩千八,二等兵二千六,三等兵兩千五,下等兵兩千。”

“這普通士兵會不會太低了些?”李璟問。

“不算低了,下等兵月薪兩千,和現在朝廷的邊軍戍兵薪水每月兩貫是正好的。但我們只有下等兵纔是兩千,所以我們的標準要高出許多,更何況我們還有高賞賜和撫卹。獎賞也應當適當減少,一個敵軍士兵首級一貫錢就差不多了,除了首級軍功,戰功按轉來算,一轉二貫,二轉四貫,三轉八貫,四轉十六貫,最高五轉三十二貫錢。”

看李璟還有些猶豫,李良勸道:“這個已經不錯了,再堅持以前的標準,長此下去可是吃不消的。”李璟想了想,倒也覺得很有理由,隨着地盤以後不斷擴大,兵馬肯定還會擴充的,到時七八萬兵馬,甚至上十萬大軍,太高的糧餉賞賜確實吃不消,趁着這次新擴張,推出新的十一級士兵等級倒是不錯。

軍中最重要的就是等級,不但能體現出上下的權威,關健的是打仗的時候也能讓士兵中老兵佔據更主導的地位。老兵們經驗豐富,拿更高的糧餉也能體現出他們的價值。

當天,李璟便開始在全軍中下達通知,張貼公告,對所有的士兵進行考覈分級。基本上現有的夥長、副夥長、旗手、副旗手、傔旗、伍長、副伍長、傳令兵等,不用考覈便可按照他們現在的職務,直接授與相應的級別。每個人的等級刻記在他們的兵自牌之上,一看了然。

基本上,沙門鎮最早的那批士兵,現在基本上都成了各營中的低層軍官,此次也都授予了士官和軍士的級別。其它的如從遼東新帶回來的兵馬,則大多數都是下等兵,武藝很好,身高馬壯的,還有水兵一般都是三等兵。而騎兵,最低的都是二等兵。

李璟的侍衛營和控鶴營的兵,級別比其它戰兵營的士兵都要高一個級別。黑熊營等戰兵營又比起後勤等營,普遍高出一個級別。兵營、輜重等營的士兵,等級都基本上是下等兵,從級別就體現出了他們的地位比起戰兵們要低上許多。

同時公佈的,還有李璟正式下令全軍正式爲鎮東軍,下設五廂,分前後中左右五廂。李璟將青泥城的八個營中,調了一個守備營和一個蕃兵營加入到卑沙城駐守。如此一來,青泥城和卑沙城各有五個營,都各編爲一廂。青泥城五個營編爲左廂,林武爲左廂兵馬使。卑沙城的五個營編爲右廂,王重爲右廂兵馬使。

大謝砦這邊,李璟將黑熊營,以及鐵壁營,還有怒濤營與運輸營,加一個輔兵營編爲前廂,林威爲前廂兵馬使。駐守大黑山島一帶。又把後勤營、輜重營、以及工兵營、憲兵營和醫療營編爲後廂,以張承宗爲後廂兵馬使。

李璟則自領中廂,下轄控鶴騎兵營、銀槍侍衛營、飛鷹偵察營三個營,由於控鶴營和侍衛營都是大營,所以將兩個營各分成二營,爲銀槍營和侍衛營,控鶴營和飛騎營。

五廂兵馬,以李璟自領的中廂實力最強,擁有兩個騎兵營,而且侍衛營和銀槍營、飛鷹營還各有一個騎兵都,整個中廂有兩千六百騎兵,超過一半兵馬是騎兵。

左右廂因爲駐守在遼東,所以兵馬也十分強勁。最弱的反而是前後兩廂,特別是後廂,五個營中,後勤、輜重、工兵、憲兵、醫療五營,全都不是戰鬥營,除了憲兵營擁有稍強的戰鬥力外,其它幾個都是後勤輔助營。

還沒有得到宋威的同意,李璟已經把鎮東軍的旗號和編制改編下來,這個舉動也是表明了李璟勢在必得之心。不管平定王敬武之後,宋威是否肯給他軍號,反正他自己已經打出軍號來了。晚唐時代,擁有強兵在手的武將們,就是如此,李璟當然也不會例外。

三天之後,鎮東軍下各廂都編制完成,而所有的士兵也都考覈後獲得了新的等級。碼頭上,中廂五營出動之外,李璟還調了前廂的怒濤營負責從海上運送他們前往青州,並負責後勤補給,李璟除了中廂五營戰兵,一個後勤輜重兵也沒有帶,只是從醫療營和工兵營調各調了一都人馬隨行。

碼頭上那面巨大的鎮東軍三個大字的旗下,出征的士兵們告別家人,開始魚貫上船。不少士兵站在船上,看着自己軍牌上的等級,都心中暗暗道,一定要趁此機會,好好的多砍幾個人頭,立下戰功,到時就能直接憑戰功晉升等級。剛纔在碼頭上,兵馬使已經說過了,嫌自己等級低的,直接戰場上去取。

富貴功名馬上取!

第537章 山東有難,齊州爲戰守之衝!第964章 大清洗第971章 真龍第19章 遇匪第663章 待價而沽第786章 天羅地網第1014章 議政王第768章 相忌第840章 軍令狀第978章 樑藩第286章 嫁妾第1章 這就是大唐第787章 見鬼!第14章 染墨的十顆卵石第48章 升賞第265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718章 戰火燃起第733章 旌旗十萬下揚州第944章 毒魚第11章 赦放第710章 火中取粟第439章 屠殺第797章 王冠第130章 鎮將府的新條例與憲兵隊第77章 交換第978章 樑藩第444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41章 開訓動員第871章 血戰大同第469章 擊球賭節度使第698章 非常規戰第244章 尚君長求見第807章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第286章 嫁妾第748章 應對第87章 饑民第333章 反了第627章 求和第44章 斬首與二十軍棍第55章 賭鬥升級第835章 天子難封秦王賞第928章 女真第78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984章 三箭之誓第423章 黃頭軍忠武八都將第662章 沙陀入關第19章 遇匪第247章 神火再顯威,都裡鎮來使第104章 軍費第449章 我心有猛虎,卻細嗅薔薇!第380章 不服就打第968章 樑晉爭鋒第606章 東線無戰事第834章 飛揚跋扈第591章 先鋒第747 章 人質第194章 春雷動第724章 幸蜀第540章 內訌第943章 第十三軍團第796章 惡化第915章 插手第657章 禍水東引第202章 一口吃掉第426章 千鈞一髮 六胡血戰第230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534章 無利不起早第562章 又是一個大豐收第660章 一字王、天策上將第277章 噩耗第440章 黑旗軍,重裝鐵騎出擊!第775章 征途第411章 爭功第350章 捲土重來第183章 聯合艦隊已啓航第475章 招甚鳥安第679章 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第254章 地道戰第819章 攪局第245章 王仙芝麾下第一大將 十票帥之首第541章 梟雄隕落第104章 軍費第85章 法華院驚魂第369章 招兵買馬第524章 一劍封喉第441章 沙陀軍覆沒第610章 開闢第三戰場第178章 最危險的就是最安全的第732章 大捷第513章 輕音柔體易推倒第346章 鎮東軍再出擊第195章 戰艦齊發第367章 水陸並進 兩線出兵第817章 “斬首”第195章 戰艦齊發第1024章 秦王入關第424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37章 偶遇郡主第534章 無利不起早第861章 撞破鐵籠逃虎豹
第537章 山東有難,齊州爲戰守之衝!第964章 大清洗第971章 真龍第19章 遇匪第663章 待價而沽第786章 天羅地網第1014章 議政王第768章 相忌第840章 軍令狀第978章 樑藩第286章 嫁妾第1章 這就是大唐第787章 見鬼!第14章 染墨的十顆卵石第48章 升賞第265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718章 戰火燃起第733章 旌旗十萬下揚州第944章 毒魚第11章 赦放第710章 火中取粟第439章 屠殺第797章 王冠第130章 鎮將府的新條例與憲兵隊第77章 交換第978章 樑藩第444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41章 開訓動員第871章 血戰大同第469章 擊球賭節度使第698章 非常規戰第244章 尚君長求見第807章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第286章 嫁妾第748章 應對第87章 饑民第333章 反了第627章 求和第44章 斬首與二十軍棍第55章 賭鬥升級第835章 天子難封秦王賞第928章 女真第78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984章 三箭之誓第423章 黃頭軍忠武八都將第662章 沙陀入關第19章 遇匪第247章 神火再顯威,都裡鎮來使第104章 軍費第449章 我心有猛虎,卻細嗅薔薇!第380章 不服就打第968章 樑晉爭鋒第606章 東線無戰事第834章 飛揚跋扈第591章 先鋒第747 章 人質第194章 春雷動第724章 幸蜀第540章 內訌第943章 第十三軍團第796章 惡化第915章 插手第657章 禍水東引第202章 一口吃掉第426章 千鈞一髮 六胡血戰第230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534章 無利不起早第562章 又是一個大豐收第660章 一字王、天策上將第277章 噩耗第440章 黑旗軍,重裝鐵騎出擊!第775章 征途第411章 爭功第350章 捲土重來第183章 聯合艦隊已啓航第475章 招甚鳥安第679章 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第254章 地道戰第819章 攪局第245章 王仙芝麾下第一大將 十票帥之首第541章 梟雄隕落第104章 軍費第85章 法華院驚魂第369章 招兵買馬第524章 一劍封喉第441章 沙陀軍覆沒第610章 開闢第三戰場第178章 最危險的就是最安全的第732章 大捷第513章 輕音柔體易推倒第346章 鎮東軍再出擊第195章 戰艦齊發第367章 水陸並進 兩線出兵第817章 “斬首”第195章 戰艦齊發第1024章 秦王入關第424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37章 偶遇郡主第534章 無利不起早第861章 撞破鐵籠逃虎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