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反了

(感謝5211602、lksos、笨笨1967、荒蠻大叔幾位的月票和評價票,晚點還有一更!求贊啊!)

鹹通十五年六月初,北方夏收季節到來,可是田地裡卻早就已經一片乾裂,裂縫有的都能把腳陷進去。地裡莊稼早就已經旱死。

長安皇城,太極宮太極殿。

年輕的天子好不容易今天沒有去擊球,也沒有去鬥雞,而是來到太極殿參加大朝會。雖然皇帝嬉戲荒政,早朝早已經許久不朝,但每月初一十五兩次的大朝會卻是不敢取消,依然維持着。

“有事啓奏,無事退朝!”一個太監一上來立即用那尖細的嗓音喊道。

下面的大臣們都是不由的微皺眉頭,這大朝會事情衆多,往往一開就是好幾個時辰。以前皇帝雖然說不理政事,參加大朝會也只是做個樣子,可畢竟也還會做個樣子。現在倒好,剛一進來坐下,就喊着要退朝了。

下面的衆臣中,盧攜當先出列,舉着象牙笏板奏道:“陛下初臨大寶,宜深念黎元。國家之有百姓,如草木之有根柢,若秋冬培溉,則春夏滋榮。臣竊見關東去年旱災,自虢至海,麥才半收,秋稼幾無,冬菜至少,貧窮百姓鎧蓬實、蓄槐葉爲食。或更衰贏,亦難採拾。常年不稔,則散之鄰境。今所在皆飢,無所依投,坐守鄉閭,待盡溝壑。其蠲免餘稅,實無可徵。而州縣以有上供及三司錢,督趣甚急。動如捶撻。雖撤屋伐木。僱妻鬻子,止可供所由酒食之費,未得至於府庫也。或租稅之外,更有他徭。朝廷倘不撫存,百姓實無生計。乞敕州縣,應所欠殘稅,並一切停徵,以俟蠶麥。仍發所在義倉。亟加賑給。至深秋之後,有菜葉木牙,繼以桑椹,漸有可食。在今數月之間,尤爲窘急,行之不可稽緩。”

這一番話卻也說的是極爲激動,說的卻也都是如今實情。

李儇聽了這麼一長篇話有些昏昏欲睡,昨夜他與宮人下棋至半夜方睡,眼下這天還未亮就起來,坐在這裡卻又聽了這麼一大段話。頓時哈欠連連。等盧攜說完之後,他也沒有聽清他到底說的是什麼。

當下一揮手道:“準愛卿所奏!”

田令孜立即道:“陛下。如今國庫空虛,西南用兵不斷,偏偏淄青鎮牙將王敬武叛亂,宋威先前請兵拔糧劃錢的摺子還未批覆,眼下又要免所欠稅款,還要免徵夏糧,這雖說體恤黎民百姓,可也不得看朝廷的情況啊。要是都免了,那長安諸官員的薪俸祿米還有十幾萬神策軍將士們的糧餉也都無處可取了。”

李儇這個時候才終於聽明白了下面大臣們說的是什麼,盧攜說百姓災荒難過,田令畋說朝廷財賦不足,不由的有些不滿的道:“盧相國說河南山東各地秋嫁半收,夏收無已,可朕所知,李璟所在登州已經屬山東河南道吧,爲何李璟卻先前卻能進獻百萬貫給朕,而且剛剛還又押送了十萬石鹽和十萬石糧食以及其它諸多貢品,價值百萬。難道李璟就不是在河南道了?”

盧攜被皇帝堵在那裡,剛要說話,皇帝又道:“朕看還是下面的臣子忠心不忠心的問題,而不是災荒不災荒的問題。”

田令孜馬上請奏發言道:“陛下聖明,那李璟確有他人所不能之本事。眼下朝廷財賦緊張,不過天下各地也確實災情嚴重。巨以爲,陛下可令各受災之地暫免徵收兩稅,另外欠款也可以先行停徵。另外各地所在義倉,也應按盧相公所言,開倉振災。”

李儇有些不高興的道:“災民要吃飯,難道朕就就不要吃飯,朕的官員和禁衛將士們就不要吃飯了嗎?”

“陛下莫憂,巨有一計可解決朝廷之急。”

“晉國公請說。”

田令孜嘴角微微牽動了幾下,笑道:“剛纔陛下也說過,天下其它各地都是災荒之時,李璟卻還能拿出百萬錢糧來進貢。這已經是今年的第二次百萬進貢了,想李璟轄地不到一州之地,卻有如此產出,真是讓人佩服。眼下李璟就任安東都護,淄青節帥宋威又升任李璟爲登州刺史。臣以爲,才能力者就要多加些擔子,這也是讓他爲陛下盡忠。”

“臣提議,加李璟遼海鹽鐵轉運使之職。臣聞李璟進貢的鹽都是自產,其鹽雖是海鹽,可支雪白粒大且幹,比起淮鹽更好,甚至不比西北的青鹽差。朝廷正好可以將這鹽鐵轉運使之職交與李璟,如此一來,李璟即能產鹽,又能運鹽。只要李璟能年產鹽百萬石,朝廷以每鬥鹽十錢收入,一百一十錢賣出,一斗鹽能賺百文,一石能賺一貫,一百萬就能得利一百萬貫。要是產鹽兩百萬石,可就是兩百萬貫,三百萬石,那就是三百萬貫...朝廷乾脆把賣鹽之事也交給李璟去辦,讓李璟以後每年上交,就按每年兩百萬貫上交好了。這樣,朝廷財賦就不用擔心了。”

殿中大臣們都是不由一震,心說這李璟也不知道哪裡得罪了田令孜。一年兩百萬貫,鹽利雖然豐厚,可這不是一筆小數字啊。雖然鹽鐵使還兼管着礦石和茶,但大唐的除了銅鐵錫鉛幾樣是禁止私人開採外,其餘金銀等礦都是可以由私人開採的。大唐一年的礦稅不過十幾萬貫,而自中唐後,茶稅增加,茶稅爲一半,一年也不過才兩百萬貫。但這還是全國,而李璟現在的這個遼海鹽鐵轉運使不過是李璟自己的地盤而已。除了一個登州,遼東還只是名義上的地盤呢。

於琮心裡明白是上次皇帝想讓李璟帶鎮東軍入京的事情刺激到了這個大太監,這個時候,他得幫李璟一把。便出列奏道:“臣啓奏。既然田樞密院使以爲李璟可爲朝廷解憂。那何不多加一些擔子。臣以爲。遼海鹽鐵轉運使,應當將淄青鎮和安東都護府所轄的遼東都劃入李璟管轄之內。而且按慣使,鹽鐵轉運使一般加鑄錢使,朝廷可以乾脆讓李璟將境內開採的銅錫鉛等鑄錢。”

“準了,就加李璟爲遼海鹽鐵轉運使加鑄錢使,李璟以後每年向朝廷輸送三百萬貫錢!”李儇立即道。

田令孜本想再說這點錢太少,但見皇帝都已經開口了,便只好罷了。

當天朝會結束之後。皇帝便下旨各地,詔各地官府開義倉放糧振災,並暫停過往欠稅徵發,而且今年夏稅也停止徵收。另外派出宦官往登州向李璟宣旨,加李璟遼海鹽鐵轉運使兼鑄錢使。

皇帝的旨意下到各州後,百姓一開始都十分高興。但高興了沒幾天,卻發現官府根本就不肯開倉振糧,而夏糧依然在徵收。許多百姓破家交稅,有些實在交不起的,便開始紛紛逃離當地。加入了流民大軍。

河南道滑州韋城。

韋城爲長垣縣縣治所在,這裡處於濮、滑、曹三州的交界之處。北面是黃河。南面是運河,西面運河與黃河交匯,東面則是巨墅澤。

在二百多年前,韋城曾經出了幾個響噹噹的人物,那就是翟讓、單雄信等隋末農民軍大將。而瓦崗,正是在韋城的東南面不遠處。

此時在長垣縣外的一處大莊園之中,聚集了許很多。在大廳的正中,坐着一個七尺大漢,虎背熊腰,古銅的肌膚,銳利的目光,一望可知是一個有身好武藝之人。

此人就是濮州最有名的鹽販王仙芝,而在他下面坐着的十個大漢,則是他這個販鹽集團中的十個堂主,號稱十票帥。

尚君長、柴存、畢師鐸、曹師雄、柳彥璋、劉漢宏、李重霸、蔡溫球、楚彥威、王重隱。

每一個都是濮州有名的江湖好漢,更是王仙芝的結義兄弟,其中尚禮尚君長更是王仙芝的左膀右臂,這夥人中的二號人物。上尚讓聽到登州沙門鎮新產的一種鹽,品質極好。當下便趕去登州,準備和李璟談一筆買賣。卻怎麼也沒有料到,那李璟竟然二話不說就把他給捆了。先是送到了登州,然後一路押到青州,又被送到兗州,最後送回濮州,差一點被砍了首級。幸好王仙芝和弟兄們不忘情義,最後劫了濮州的法場,把他救了回來。

不過劫了法場之後,濮州也是呆不下去了,衆人棄了經營多年的濮州地盤,一路最後逃進了滑州長垣縣韋城。這幾個月來,他們是小心翼翼的隱藏於此。雖然眼下風聲漸小,算是躲過了這次大禍。

可是衆人的日子也不好過,劫法場之前王仙芝等人便秘密把濮州的家眷財產等轉移走了。可他們拖家帶小,手下又都還有着一票兄弟,現在都分別藏在長垣縣的幾個莊園子裡。平日裡自由瀟灑,現在卻得整天躲在小小的莊園之中,這日子是沒法過了。而且整天的坐吃山空,就算是王仙芝這些私鹽販,也是受不了的。

尚君長率先開口道:“再這樣下去,咱們就沒有活路了!”

王仙芝注視着這幫手下,他們曾跟自己出生入死,大碗喝酒,大秤分金銀,可是,眼下卻整天東躲西藏,跟個洞裡的老鼠似的,這樣的日子太憋曲了。

“青州的王敬武反了,現在淄齊天天打仗,棣州的洪霸郎受王敬武招降,已經歸附了,洪霸郎得了一個兵馬使的官職。眼下跟着王敬武連敗平盧軍大帥宋威,好不威風。大哥,不如咱們也反了,去投奔王敬武吧。”畢師鐸道。

尚君長道搖頭,說道:“眼下連年災荒,百姓食不裹腹。朝廷雖下旨免徵稅賦,開義倉放糧。可各地官府卻根本不顧天子之令,依然強徵稅賦,也拒不開倉放糧。現在各地百姓紛紛逃難,這正是一個極好的機會。我等兄弟皆是豪傑,何須投奔他人。不如,乾脆我們自己揭竿挑旗,反了他孃的。”

“二哥說的對,不是有句話就什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麼?”柴存也跟着說道,“他孃的現在這樣天天躲在莊園裡,你們受的了,我是受不了了。”

“反了他孃的!”幾個人都大聲喊道。

“大哥,就等你一句話,你說反,咱們就都跟着你一起幹!”畢師鐸等人話中的意思很明白,如果王仙芝不肯反,那他們就自己反。

王仙芝拿眼掃過一遍下面的弟兄,他知道到了他表態的時候了,此時也必須表態了,不然,就算多年的兄弟,這些人肯定也不願意繼續這樣隱藏下去的。

“反!”王仙芝一開口先把基調定下,等看到大家滿意的表情後,才緩緩道:“不過具體要怎麼反,咱們還得仔細商議,準備萬全之後,謀定而後動。”

“都聽大哥的,怎麼做大哥二哥發話就是。”(未完待續。。)

第769章 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第239章 招安第921章 觸底第554章 琉璃寶鏡第464章 耀武揚威第562章 又是一個大豐收第716章 莫道君行早第836章 飛虎弒子第431章 鎮國軍神兵天降第121章 詭異難料的美婦人第546章 謀士雙璧之敬翔第609章 海軍陸戰隊第30章 刺史門生第819章 攪局第501章 選鋒第720章 反制第231章 全面出擊,搶光搬光燒光第367章 水陸並進 兩線出兵第131章 水兵和騎兵第974章 以壯觀瞻第768章 相忌第112章 打狗就爲震主人第58章 得金贈槊 結義四兄第424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171章 猛虎出牢第249章 與狼共舞 引狼入室第866章 虎子無犬父第329章 紅顏禍水第392章 虎妻劉雲娘第175章 一百萬啊一百萬第901章 狗咬狗第790章 百戰百勝,非善之善第197章 入局第74章 事泄第30章 刺史門生第76章 夜宴第873章 炮戰第41章 開訓動員第763章 死棋第784章 劉氏第57章 暗箭傷人第1019章 暗箭難防第963章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第480章 春寒賜浴華清池第322章 少帥(二)第575章 帝國的清晨第859章 不死第835章 天子難封秦王賞第613章 戰爭賠款第425章 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第190章 騎兵訓練第496章 臨河而戰第1017章 睥睨天下第782章 危機重重第170章 到你們上場的時候了第976章 秦軍總兵力四百三十萬?第233章 脣槍舌戰第420章 大破樓煩關第838章 失算第667章 節度都使第506章 一戰破十萬第814章 使命召喚第479章 桃花依舊美人不再第977章 上原驛第1001章 中計第463章 長安第828章 朱溫降唐第760章 轉變第915章 插手第82章 大量購買‘損毀’的裝備第831章 來勢兇猛第133章 迎戰 將計就計第492章 點將不如激將第38章 裝備第35章 賣軍功第697章 牛 逼第941章第353章 霸業根基初成第378章 李茂勳氣急身亡,鎮東軍兵發幽州第980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919章 禍起第850章 臬捩雞第793章 李嗣源第44章 斬首與二十軍棍第424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937章 勝局第423章 黃頭軍忠武八都將第439章 屠殺第530章 一騎當先(一)第688章 萬衆期待第61章 瘋子第714章 戰守第831章 來勢兇猛第924章 得意第130章 鎮將府的新條例與憲兵隊第817章 “斬首”第428章 七軍震憾第221章 春風吹,戰鼓擂!第696章 聲東擊西與調虎離山第563章 十萬少年十萬兵
第769章 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第239章 招安第921章 觸底第554章 琉璃寶鏡第464章 耀武揚威第562章 又是一個大豐收第716章 莫道君行早第836章 飛虎弒子第431章 鎮國軍神兵天降第121章 詭異難料的美婦人第546章 謀士雙璧之敬翔第609章 海軍陸戰隊第30章 刺史門生第819章 攪局第501章 選鋒第720章 反制第231章 全面出擊,搶光搬光燒光第367章 水陸並進 兩線出兵第131章 水兵和騎兵第974章 以壯觀瞻第768章 相忌第112章 打狗就爲震主人第58章 得金贈槊 結義四兄第424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171章 猛虎出牢第249章 與狼共舞 引狼入室第866章 虎子無犬父第329章 紅顏禍水第392章 虎妻劉雲娘第175章 一百萬啊一百萬第901章 狗咬狗第790章 百戰百勝,非善之善第197章 入局第74章 事泄第30章 刺史門生第76章 夜宴第873章 炮戰第41章 開訓動員第763章 死棋第784章 劉氏第57章 暗箭傷人第1019章 暗箭難防第963章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第480章 春寒賜浴華清池第322章 少帥(二)第575章 帝國的清晨第859章 不死第835章 天子難封秦王賞第613章 戰爭賠款第425章 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第190章 騎兵訓練第496章 臨河而戰第1017章 睥睨天下第782章 危機重重第170章 到你們上場的時候了第976章 秦軍總兵力四百三十萬?第233章 脣槍舌戰第420章 大破樓煩關第838章 失算第667章 節度都使第506章 一戰破十萬第814章 使命召喚第479章 桃花依舊美人不再第977章 上原驛第1001章 中計第463章 長安第828章 朱溫降唐第760章 轉變第915章 插手第82章 大量購買‘損毀’的裝備第831章 來勢兇猛第133章 迎戰 將計就計第492章 點將不如激將第38章 裝備第35章 賣軍功第697章 牛 逼第941章第353章 霸業根基初成第378章 李茂勳氣急身亡,鎮東軍兵發幽州第980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919章 禍起第850章 臬捩雞第793章 李嗣源第44章 斬首與二十軍棍第424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937章 勝局第423章 黃頭軍忠武八都將第439章 屠殺第530章 一騎當先(一)第688章 萬衆期待第61章 瘋子第714章 戰守第831章 來勢兇猛第924章 得意第130章 鎮將府的新條例與憲兵隊第817章 “斬首”第428章 七軍震憾第221章 春風吹,戰鼓擂!第696章 聲東擊西與調虎離山第563章 十萬少年十萬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