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趁火打劫

“安排到卑沙城的那些饑民現在情況可好?”又聊了幾句,李璟和王重都打住不再談教導官的事情,李璟轉而問起了送去遼東的那些饑民。

兩次難民潮,登州陸續送了有送不多二十萬人到遼東。其中有小半被安排去開採礦產,另外的十多萬則分別安置到青泥和卑沙兩城,進行墾荒囤田。

卑沙城這邊送去了有六萬餘口人,王重按李璟的命令,組織這些難民開墾荒地,並提供口糧以及農具耕牛種子等。

“情況還不錯,有登州送來的糧食,另外我也學登州這邊,組織了捕魚隊日夜捕魚,並有罐頭作坊每日大量生產罐頭,捕來的魚不用擔心壞掉。這些天已經開墾了不少的土地,陸續種下了大豆。卑沙城北面最近不斷有一些百姓遷移過來,想要留在卑沙城。”

聽到有許多遼東百姓向卑沙城遷移,李璟也不由心中一動:“這些百姓原來居然在哪?”

“這些百姓主要還是卑沙城的西北面,這次不但有很多百姓想要遷入我們卑沙城,也有許多想遷入青泥城。我們初步估算了一下,大約有數千戶人口。”

李璟聽了很是高興,先前忙着救災,雖然他接任了安東都護之職,不過也只是派了數路使者往遼東各唐人部送信,讓他們重歸大唐治下。具體的,並還沒有開展什麼行動。沒有想到,現在竟然有幾千戶百姓要遷入鎮東軍控制的青泥城和卑沙城。要知道,遼東可並沒有受災,這些人要遷入鎮東軍的地盤。無疑肯定是覺得這邊更好了。

“收。來多少我們收多少。遼東雖然苦寒一些。但是地大。不但能耕種,還能放牧。人口也是資源,都收下。”李璟沒有猶豫。

王重當天返回遼東之後,便與青泥城的林武開始接收那些前來的移民。第一批三千餘口移民接納之後,沒多久,又來了一批。剛開始,王重等人還很高興,以爲是朝廷要重建安東都護府的消息在遼東傳出後。引來的百姓。但隨後,越來越多的人南遷而來,情況就不太對勁了。

王重派人詢問那些南遷的遼民,結果得知他們南遷,乃是因爲積利州和建安州打起來了,雙方大戰,百姓也跟着受戰火荼毒,又聽說南面海邊的卑沙與青泥城都歸了大唐,於是都往南邊遷來了。

得知這個消息,王重立即派出斥候騎兵往北打探。經過打探。王重將得到的消息送到了登州。

事情並不複雜,在卑沙和青泥、都裡鎮的北面。經過幾個漢人的小勢力後,就是大唐曾經在此設立的積立州,再往北,便是建安州。積立州一直爲高句麗的貴族所控制,而建安州卻是契丹一個大部族所控制。說來這兩支勢力也並不太強,兵馬都不過幾千人,但他們也都不是孤獨的。積利州的後面是遼東的諸多高句麗部族,雖然唐滅高句麗,可高句麗滅國後,雖然很多百姓被遷走,但高句麗貴族卻是一直幫大唐管理着遼東。到了後來大唐撤出遼東,高句麗勢力更加的壯大起來。而且整個高句麗貴族勢力,他們的背後還有着渤海國的支持。

建安州的契丹部族同樣不簡單,契丹一直在與河北的盧龍軍爭奪着遼西營州,爭奪了上百年。但也有一些契丹部族,繞過了遼西,直接進入了遼東擴展。這支進入遼東的部族乃是契丹大族迭刺部的一個分支刺部。他們能深入遼東,甚至到達遼中一帶,自然是因爲後面有大部的契丹支持。

據說兩邊往年就經常交戰,難有平靜之時。一旦兩邊交戰,最倒黴的就是那些遼民,不論是漢人還是契丹人或者高句麗人等各族人,都會被兩邊涉及。有的時候,甚至契丹人搶完,高句麗人又來搶,苦不堪言。

不過今年的情況似乎比往年更惡,兩邊已經打了好幾仗,而且有越打越大的趨勢。據偵察,契丹連刺部已經得到了從遼西來的大股援兵,而積利州的高句麗人也聯合了烏骨城、大行城、泊釣城等高句麗勢力的援助。

幾家打的越厲害,那百姓就越倒黴。許多百姓紛紛南逃,一路逃到了遼南海邊。

“表面上看來是契丹人與高句麗人的爭鬥,但其實這是契丹人與渤海人在爭奪東北的霸權!”李振看完報告之後,沉思了許久,一針見血的指出來道。

對於這種觀戰,李璟也是持贊成態度的。早其東北的霸主是高句麗,立國七百餘年。但後來被唐朝和新羅一起聯手滅掉了。之後,雖然高句麗貴族勢力依然不小,但從沒有恢復過來。初唐時,契丹國一度崛起,但那時的契丹太過猖狂,主動的挑戰大唐。雖然武則天之時,唐軍數次兵敗契丹之手,但戰術上一時的勝利,根本改變不了他們與大唐戰略上的差距,最後還是被大唐給打的跪地求饒,從此一厥不振,萎靡了上百年。

這個時候,粟末靺鞨部趁機而起,他們原本只是契丹手下的一個小兄弟,跟着一起反唐。誰料最後契丹被大唐打福,反調轉頭來,充當了大唐的刀斧手,反過來追殺靺鞨人。不過靺鞨人卻大敗了契丹人。唐朝出於牽制契丹的考慮,並沒有繼續對這支靺鞨人出兵,而是反而加封大祚榮爲震王。大祚榮於是建立了震國,並歸附唐朝,成爲大唐的一個羈糜州。713年,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爲渤海郡王,統轄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從此粟末靺鞨政權以渤海爲號。

渤海國全面效法唐朝,發展快速,從一個遊牧民族迅速轉變成了一個農耕國家。更因爲渤海國一直與唐保持着友好關係,且故意在之後唐朝漸失去對遼東的控制時,不但沒有趁機奪取遼東,反而不斷向東發展,把遼東這塊地盤空出來,成爲與唐的隔離區。因此,除了剛立國之時,渤海國曾經渡海攻打過登州外,唐朝和渤海國一直都是相安無事。

渤海國也因此成爲海東盛國,海東霸主,昔日的主子契丹國也得看渤海國的臉色。

不過兩百多年的時間過去,海東的盛國渤海國已經和大唐一樣衰弱了,就連曾經停靠唐朝才奪取的三韓半島的新羅也一樣的日暮西山。而這個時候,契丹國卻在不斷的恢復,到眼下,重新又強盛了起來。

自安史之亂後,河北一直割據,藩鎮割據導致了大唐對於契丹的力量失去控制。契丹不但全力和盧龍軍爭奪遼西營州,而且不斷的向遼東擴展。而渤海國卻不是在腐朽衰敗之中,面對着契丹的崛起,他們唯一能做的,也就是扶持高句麗人與契丹人對抗。

說到底,眼下的這場戰爭,就是東北幾個民族之間的恩怨史。高句麗是東北的老牌統治者,那個時候契丹族和靺鞨族基本上都是他的臣服小弟。然後高句麗被隋唐兩個中原王朝給幹趴下了,契丹崛起了一陣時間,最後還是因爲與中原的大唐對抗被打趴下了。渤海國因爲聰明,主動與大唐保持着距離與友好,所以立國二百餘年,撐到了如今。現在契丹人再次崛起,渤海人只得與高句麗人一起對付契丹人。

“這遼東乃是我大唐的疆土,現在卻任由幾個外族在這片土地上爭奪角逐,真是讓人憤怒!”李璟重重的一拍地圖,語氣粗重的說道。

郭承安有些驚訝的看着李璟,難道李璟想要對遼東出兵?

李振和李良兄弟倆也是對視了一眼,都看到了眼中的驚訝。

李璟看到衆人的表情,知道他們心中的想法。但是堅持道:“遼東現在屬於安東都護府的地盤,他們在我的地盤上爭奪開戰,豈把我大唐放在眼中,可有把我李璟和鎮東軍的數萬兄弟放在眼中?”

“郡公的意思是?我們要插手此事?”李良問。

前來彙報的林武打開隨身的本子,翻了翻:“我們的斥候仔細打探清楚了。這次建安州契丹人與積利州高句麗人的打的不小,建安州連刺部有一千帳,按契丹人的傳統,一個帳就是一戶人家。一般一帳有正兵一人,另外還有餘丁一人。算起來,連刺部說有一千戰兵和一千餘丁,現在從遼西又來了一支援兵,據報有三千多人。契丹人出兵一般都是一個正兵,四個輔兵,算來三千人就是六百戰兵和二千四非輔兵,加一起,足有一千六戰兵,和三千四百輔兵,這股力量,不算小了。”

“高句麗人呢?”李璟輕捏着下巴上的短鬚,沉聲問道。

林武回道:“高句麗人也差不多是全民皆兵,他們是半遊牧半農耕部族。積利州的高句麗人這次動員了五千兵馬,其中一千騎兵,四千步兵,另外還有兩千輔兵,以及僱傭的兵馬一千。除此外,大行城、烏骨城、泊釣城的高句麗勢力也都有派兵馬相助,五千到一千不等,加起來,援兵有二千騎兵。積利州的高句麗人現在的兵力是一萬人,其中騎兵兩千,步兵四千,僱傭軍一千,外加輔兵兩千。”

契丹人五千,高句麗人一萬,五千對一萬。契丹人看上去數量上處於弱勢,但契丹人長於騎射,卻要比高句麗人勇猛一些。

李璟笑了笑,眼中精光一閃,對着衆人道:“你們說我們這次是要隔岸觀火,還是趁火打劫?”

李振看着李璟的笑容,也馬上回過神來:“將軍難道不單要坐山觀虎鬥?還打算趁火打劫?”

“如果可以,爲什麼不呢?”李璟笑道。(未完待續。。)

第409章 喪家之犬第257章 聯合艦隊的覆滅第343章 以文馭武第483章 十二路諸侯共討草賊第482章 以進爲退第411章 爭功第1028章 皇后、太子第101章 虎入羊羣第944章 毒魚第54章 一合第223章 壯士斷腕 以戰練兵第559章 先鋒神捷第597章 便宜舅子大瑋瑎第511章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第320章 孰輕孰重?爲勢所屈!第165章 軍夥被劫第305章 大帥第591章 先鋒第1025章 取而代之第235章 升官晉爵第600章 碰撞第35章 賣軍功第863章 救兵第87章 饑民第837章 逼反第33章 前節度使於琄第909章 人的名 樹的影第987章 精英第949章 先下手爲強第595章 不疑第659章 逼反第314章 冠軍大將軍第618章 深謀遠慮第974章 以壯觀瞻第610章 開闢第三戰場第565章 商隊第976章 秦軍總兵力四百三十萬?第695章 二次反唐第632章 韃靼第301章 先下手爲強第604章 戰略性防禦第642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15章 天上掉餡餅第681章 昌平第393章 李橫衝第501章 選鋒第261章 不惜代價第66章 毒酒第158章 誰比誰更強勢第109章 合作第703章 破軍第367章 水陸並進 兩線出兵第617章 三十稅一第982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6章 替人從軍第39章 左一都第一隊第70章 截殺第930章 黃色警報第302章 謀士雙璧之李振第855章 妻相隨第520章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第1001章 中計第288章 將就就計 破城第966章 朱溫和李克用的人頭第332章 天上下魚第533章 一路向東第507章 張惠第349章 兵不血刃第26章 分功分錢第642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915章 插手第308章 強龍猛壓地頭蛇第543章 兼淄青平盧軍留後知節度事第27章 人送外號小李廣第156章 公孫蘭第545章 釜底抽薪第308章 強龍猛壓地頭蛇第95章 拜壽第809章 欲蓋彌彰第165章 軍夥被劫第478章 黃巢鏖兵狼虎谷第755章 將計就將第737章 相遇第782章 危機重重第163章 外快收入與財政赤字第354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鹽販!第87章 饑民第466章 受封金鑾殿 圖形凌煙閣第952章 征服第839章 失控第901章 狗咬狗第606章 東線無戰事174章 大收穫第919章 禍起第575章 帝國的清晨第468章 放虎歸山第108章 陌刀強弩第793章 李嗣源第57章 暗箭傷人第610章 開闢第三戰場
第409章 喪家之犬第257章 聯合艦隊的覆滅第343章 以文馭武第483章 十二路諸侯共討草賊第482章 以進爲退第411章 爭功第1028章 皇后、太子第101章 虎入羊羣第944章 毒魚第54章 一合第223章 壯士斷腕 以戰練兵第559章 先鋒神捷第597章 便宜舅子大瑋瑎第511章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第320章 孰輕孰重?爲勢所屈!第165章 軍夥被劫第305章 大帥第591章 先鋒第1025章 取而代之第235章 升官晉爵第600章 碰撞第35章 賣軍功第863章 救兵第87章 饑民第837章 逼反第33章 前節度使於琄第909章 人的名 樹的影第987章 精英第949章 先下手爲強第595章 不疑第659章 逼反第314章 冠軍大將軍第618章 深謀遠慮第974章 以壯觀瞻第610章 開闢第三戰場第565章 商隊第976章 秦軍總兵力四百三十萬?第695章 二次反唐第632章 韃靼第301章 先下手爲強第604章 戰略性防禦第642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15章 天上掉餡餅第681章 昌平第393章 李橫衝第501章 選鋒第261章 不惜代價第66章 毒酒第158章 誰比誰更強勢第109章 合作第703章 破軍第367章 水陸並進 兩線出兵第617章 三十稅一第982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6章 替人從軍第39章 左一都第一隊第70章 截殺第930章 黃色警報第302章 謀士雙璧之李振第855章 妻相隨第520章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第1001章 中計第288章 將就就計 破城第966章 朱溫和李克用的人頭第332章 天上下魚第533章 一路向東第507章 張惠第349章 兵不血刃第26章 分功分錢第642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915章 插手第308章 強龍猛壓地頭蛇第543章 兼淄青平盧軍留後知節度事第27章 人送外號小李廣第156章 公孫蘭第545章 釜底抽薪第308章 強龍猛壓地頭蛇第95章 拜壽第809章 欲蓋彌彰第165章 軍夥被劫第478章 黃巢鏖兵狼虎谷第755章 將計就將第737章 相遇第782章 危機重重第163章 外快收入與財政赤字第354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鹽販!第87章 饑民第466章 受封金鑾殿 圖形凌煙閣第952章 征服第839章 失控第901章 狗咬狗第606章 東線無戰事174章 大收穫第919章 禍起第575章 帝國的清晨第468章 放虎歸山第108章 陌刀強弩第793章 李嗣源第57章 暗箭傷人第610章 開闢第三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