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深謀遠慮

七月中旬,夏收夏種,收夏稅、購夏糧諸事都終於告一段落,各州縣官員們都鬆了一口氣。今年新稅制上臺,郡王整天往返奔走於州縣田地百姓家中,各州縣的官員又哪個敢安心躲在衙門裡避暑。

這段時間,郡王甚至把遼東修城築路的民夫還有協助防守的團結軍、鄉兵都輪替調回各地,幫助搶收搶種。

李璟十三日從齊州返回,到達黃河濟水沿岸,淄青交境的淄州高苑縣城。高苑和方面都十分良好,夏收夏種夏稅夏糧這幾件事情都已經辦好。高苑的縣令羅鄴與積州碧河縣令羅隱、安州海城縣縣令羅虯並稱江東三羅。羅隱最先投李璟,與司空圖等人合稱四賢。羅隱向李璟舉薦羅鄴,李璟見過後,親自請他出任高苑縣令一職。

李璟剛到高苑城時,才住進郵局,羅隱就已經帶着縣上的幾個官員,還有縣上駐軍鎮將王東也帶着部下的軍官們一身整齊戎裝趕來拜謁。

看到當初一同出村的十個少年中的王東帶領着一衆軍官前來,一身威武的鎧甲,英氣逼人的面孔上沒有半分昔日的稚嫩,嘴脣上的兩撇短鬚很是有些氣勢。看到這個同村的部下,李璟高興的笑着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上次看到李司馬傳來的公文,調你來高苑鎮軍中任鎮將,倒是許久沒見了,越長越有氣勢了。”

羅鄴站在一旁,對於李璟一上來就先與王東如此熱切,倒也沒有其它的想法。他早就知道,這位在高苑與他文武並駕的王東王鎮將,來頭不小。雖然眼下只是一員統領千人的鎮遏使,但卻是郡王的同村。而且還是當年郡王出村從軍時同行的那十個同伴之一。可以說,這些年一直跟隨着郡王的腳步前行。若論資歷,甚至能與郡王的幾位結義兄弟軍主們相比。

不過這位郡王同鄉一直比較低調,從沒聽他親自說過與郡王有關的事情。到來後,一心練兵,治下軍紀嚴明,也從來沒找過他這個縣令的麻煩,兩個人雖然同處一縣,但卻並沒有什麼私交。不過打心裡,羅鄴還是挺喜歡這位同僚的。

“王鎮遏確實威武,前些天一夥棣州馬賊從河北而來,想要搶劫縣糧庫,自以爲行蹤隱秘,其實早爲王鎮遏所偵察得知。來了個將計就計,在糧站前設下埋伏,將一百餘馬賊一網成擒,沒有損傷一個弟兄,就活捉了一百二十八名馬賊,繳獲刀槍一百餘副,馬匹兩百多匹。”

當日的事情經過,縣衙這邊和鎮遏府這邊都向帥府送信稟報,不過李璟這些天一直在各縣跑,並還沒有收到這信。

聽到王東立下這一功,李璟十分高興。不但高興他捉了一批馬賊,更關係他對付馬賊的辦法,一網打盡了賊人,自己卻未傷一兵一卒。能做到這樣的戰績,他手下的兵確實不錯。

“乾的漂亮!”李璟哈哈一笑。

王東微微一笑,“區區百餘不自量力的馬賊而已,郡王二月裡,短短几月時間就拿下了遼東數州之地,打的渤海人割地賠款求和,那纔是讓我等佩服萬分。”

李璟把一衆縣上官員請進自己郵局所居住院中,在大槐樹蔭下襬下桌椅,叫人送上茶。

與幾個人聊了聊,李璟對於高苑文武兩套班子很是滿意,其實驍騎司就有專門的一個局監察轄下各州縣的官員,從他們呈上的報告中李璟也略知高苑縣羅隱與王東干的不錯,地方安寧,生產有序,既沒有盜匪境內做亂,甚至連宗族械鬥等情況也沒有。至於說貪腐等情況就更沒有了。

王東是自己同村老部下,雖然比起王石等人來,他的官職並不算高,可爲人卻是十分可靠的。

至於羅鄴,本是餘杭人,他父親曾爲鹽鐵吏,家貲鉅萬。羅鄴極爲才名,尤長律詩,才智傑出,筆端超絕,氣概非凡間,有詩虎之稱。不過在鹹通年間,屢試不第。到現在,已經年過五十。得羅隱推薦,李璟親自面見後授爲高苑縣令,到任後大感知遇之恩,可謂是十分用心。

羅鄴穿着一件綠色的袍子,卻漿洗的有些發白,模樣很是出老,額頭上有着一道深深的川字紋,臉被太陽曬的黝黑,腰也有些佝僂,與上次在登州相見別時的那副鬍鬚打理的精緻,綢衫仗劍的風采完全不一樣。眼前的他沒有半分文人的樣子,倒更像是個辛苦勞作的老農。短短半年多的時間,居然如此大的變化。

聊了許久,不知不覺到了午飯時間,李璟留衆人一起用餐,一衆官員都是十分的激動,一頓飯倒吃的十分拘束。飯後,李璟留下羅鄴單獨談話。

“新推行的稅法,羅明府覺得如何?有沒有什麼建議?”李璟詢問他對於新稅的意見,最近一段時間,每到一地,李璟總要詢問別人對於這新稅法的意見,不論是普通百姓還是文官武將。

羅鄴雖然說有詩虎之名,但年過五十,閱歷十分豐富,爲官時間雖然不長,但在高苑也算是很有些賢名。聽到李璟詢問,微微笑了笑,對李璟道:“這新稅法施行後,確實簡便了,攤丁入畝,丁賦合一,而且徵稅只收鈔,其實倒是讓我們地方縣中省了大力氣,而且也免除了下面人有貪腐的可能。做爲一縣主官,從官府這面來說,新稅法比兩稅法要簡便。”

“下面還有個不過吧,不過什麼呢?”李璟輕笑着問。”

羅鄴被李璟看破心思,有些尷尬笑笑,“不過,這個稅定的很低,田稅和商稅都是三十稅一。特別是田賦,是按畝產一石的標準三十稅一,一畝田才徵三升三合,不過四斤左右糧食。眼下我們整個十州十五縣才一千萬畝地,夏收的鈔也只能買一千斤萬糧,不過八萬多石糧食而已。就算還有秋稅,加起來也是太少了。”

“三十稅一,並不算少。”李璟捏着下巴很直接的回道。

羅鄴對於李璟的這個回答倒不意外,“大帥能夠薄賦輕瑤,這是對百姓的仁愛之心。這是好事,愛民之舉。不過某擔心的是,藩鎮如何養官養軍,另外還要辦學,甚至每年還要拿出一大筆錢來補貼物價。如果帥府因爲無稅收支持不住,那時新稅也無法長久,對百姓來說,那纔是最壞的結果。”

頓了頓又道:“田賦三十稅一,某也支持,畢竟正稅低些,乃愛民之舉。可各項加稅雜費等加上瑤役丁錢,一畝纔算九文錢,這真的是太少了。新稅之後,以後修路等,便不能再免費徵發民役,必須給錢僱工。一千萬畝才九千萬錢,合錢不過九萬貫,這些錢幹不了什麼。兩稅之後,朝廷最好的年頭,平均每戶一年都得納稅四千錢左右。而我們現在,一戶一年稅錢纔不過六七百文。稅收太少,難以維持開支啊。”

李璟輕輕轉動着茶杯,認真的道:“這些我都考慮過,眼下我們擁有十州之地,短時間內不會再有太大的戰事動作,我們需要時間,需要發展。怎麼才能發展,怎麼才能吸引更多的百姓前來,怎麼才能讓大家積極的墾荒屯田?我認爲,輕瑤薄賦是最需要做的。”

“夫腹飢不得實,膚寒不得衣,雖慈母不能保其子,本帥安能以有其民哉!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爲本,人以食爲本!”

望着羅鄴,李璟問道:“今遼東初定,十州之地將進入難得的安寧之時,思所以生息之道如何?”

羅鄴馬上回道:“生息之道,在於寬仁。”

李璟點了點頭,“不施實惠,而概言寬仁,亦無益耳。寬仁必當阜民之財而息民之力,不節用則民財竭,不省役則民力困,不明教化則民不知禮儀,不禁暴則民無以遂其生,如是而曰寬仁,是徒有其名而民不被其澤也。”

當聽到羅鄴擔心新稅法太過寬仁時,李璟立刻糾正說:“以寬得之,則聞之矣。以寬失之,則未聞之也。夫步急則躓,弦急則絕,民急則亂。居上之道,正當用寬,但云寬則得衆,不雲寬之失也。遼東新定,百姓財力俱困,如鳥初飛,木初植,勿拔其羽,勿撼其根。然惟廉者能約已而愛人,貪者必腹人以肥己。民猶樹也,樹利土以生,民利食以養,養民而盡其利,猶種樹而去其土也。民困於重租,而官不知恤,是重賦而輕人,亦猶虞人反裘而負薪,徒惜其毛,不知皮盡而毛無所傳,豈所以養民哉!”

聽李璟這一番話後,羅鄴點頭。

“其實你也不用太過擔心,我之所以敢定這麼低的稅,實際上是因爲我們以前本就沒收過這些錢。從始至終,不管是三合也好還是五合也好,我們都沒有收過百姓手中的稅。我們走到今天,不是靠他們的稅,而是靠我們自己的工坊、商隊賺的錢,還有我們的軍隊奪下的錢糧。”

“十州之地多是新打下蠻荒之地,等待的是開拓,短時間入只能源源的投入,是難以直接見到收益的。我們現在需要的是讓人前來幫我們開發遼東,而不是急急忙忙的殺雞取卵。既然我們並不真正的需要那點稅錢,那何不把稅定低一些,以此贏得百姓擁戴,引來更多百姓呢?就算是我們要修路築城新修水利,我們以前也是以工代賑,或者直接拔錢僱工。因此,這個人人痛恨的瑤役力役廢除掉,只象徵的收百姓幾文錢丁役入畝錢,又有何不可。”

“咱們栽好梧桐樹,自然能引來金鳳凰。等遼東諸州都開發出來了,我們還怕沒有收入。告訴你,遼東的鐵礦佔天下之半,淄青的金礦佔天下三分之一,還有各種各樣的礦產。等我們打下了遼河兩岸,那裡是一個極大的平原,把他開發出來了,就相當於一個淮南。目光放長遠些,我們什麼都會有的。”

羅鄴被李璟所說的這些遠景給說動了,是啊,大帥和鎮國軍本來就不能以常理來看待的。既然如此,他何不看向更遠呢!(未完待續。)

第579章 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第403章 先打後撫,恩威並濟!第579章 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第990章 二世第563章 十萬少年十萬兵第986章 援朝第689章 秦王再封第408章 背水一戰第434章 壯士斷腕第155章 六扇門與梅花門第340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604章 戰略性防禦第533章 一路向東第688章 萬衆期待第679章 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第504章 王仙芝的顫抖第919章 禍起第880章 心存僥倖第691章 十六軍南下第492章 點將不如激將第814章 使命召喚第799章 老成謀國第738章 初夜第730章 碰撞第856章 斬帥第172章 破城第94章 組建左右家丁隊 意外得悍將兩員第282章 虎去狼來第613章 戰爭賠款第215章 天上掉餡餅第462章 五軍五衙第295章 大被同眠夜御三女 納姐妹花收服大將第372章 李璟的三個要求第840章 軍令狀第975章 百萬大裁軍第714章 戰守第74章 事泄第927章 放肆第1025章 取而代之第919章 禍起第487章 宋州第60章 要債第698章 非常規戰第1023章 新王朝誕生第91章 黃鬍子上門第332章 天上下魚第224章 華麗的進擊第312章 兵馬奪青州 功升防禦使第695章 二次反唐第162章 憤怒的封彰第727章 劉雲娘第43章 練兵之法第69章 阻擊第204章 連奪五島第31章 自來熟的青衫男第712章 飛雷炮第30章 刺史門生第271章 一女二嫁第642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73章 塵埃落定第327章 臣服第372章 李璟的三個要求第803章 決勝第657章 禍水東引第818章 火燒長安第167章 都裡鎮 貓島第555章 暴利第282章 虎去狼來第980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301章 先下手爲強第818章 火燒長安第955章 長安戰慄第953章 得之桑隅,失之東隅第612章 天子御封,安東郡王!第291章 重組控鶴騎軍 再敗卑沙兵馬第208章 投降不殺,棄械免死!第536章 遺表第597章 便宜舅子大瑋瑎第207章 輾碎他們第648章 御駕親征第660章 一字王、天策上將第476章 色厲膽薄第226章 陌刀揚威 如牆而進第832章 逼宮第529章 會獵於野(五)第552章 擁兵十萬第387章 無敵的放羊娃第243章 備戰, 打火機、罐頭、鹽田!第782章 危機重重第331章 龍之使者第300章 先斬後奏第452章 大唐第一劍俠第816章 一夜婉轉承歡第867章 金城大捷第248章 聯合艦隊渡海來襲第218章 各取所需 回師第220章 大軍壓境第124章 接掌沙門鎮第301章 先下手爲強第1018章 席捲河東
第579章 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第403章 先打後撫,恩威並濟!第579章 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第990章 二世第563章 十萬少年十萬兵第986章 援朝第689章 秦王再封第408章 背水一戰第434章 壯士斷腕第155章 六扇門與梅花門第340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604章 戰略性防禦第533章 一路向東第688章 萬衆期待第679章 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第504章 王仙芝的顫抖第919章 禍起第880章 心存僥倖第691章 十六軍南下第492章 點將不如激將第814章 使命召喚第799章 老成謀國第738章 初夜第730章 碰撞第856章 斬帥第172章 破城第94章 組建左右家丁隊 意外得悍將兩員第282章 虎去狼來第613章 戰爭賠款第215章 天上掉餡餅第462章 五軍五衙第295章 大被同眠夜御三女 納姐妹花收服大將第372章 李璟的三個要求第840章 軍令狀第975章 百萬大裁軍第714章 戰守第74章 事泄第927章 放肆第1025章 取而代之第919章 禍起第487章 宋州第60章 要債第698章 非常規戰第1023章 新王朝誕生第91章 黃鬍子上門第332章 天上下魚第224章 華麗的進擊第312章 兵馬奪青州 功升防禦使第695章 二次反唐第162章 憤怒的封彰第727章 劉雲娘第43章 練兵之法第69章 阻擊第204章 連奪五島第31章 自來熟的青衫男第712章 飛雷炮第30章 刺史門生第271章 一女二嫁第642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73章 塵埃落定第327章 臣服第372章 李璟的三個要求第803章 決勝第657章 禍水東引第818章 火燒長安第167章 都裡鎮 貓島第555章 暴利第282章 虎去狼來第980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301章 先下手爲強第818章 火燒長安第955章 長安戰慄第953章 得之桑隅,失之東隅第612章 天子御封,安東郡王!第291章 重組控鶴騎軍 再敗卑沙兵馬第208章 投降不殺,棄械免死!第536章 遺表第597章 便宜舅子大瑋瑎第207章 輾碎他們第648章 御駕親征第660章 一字王、天策上將第476章 色厲膽薄第226章 陌刀揚威 如牆而進第832章 逼宮第529章 會獵於野(五)第552章 擁兵十萬第387章 無敵的放羊娃第243章 備戰, 打火機、罐頭、鹽田!第782章 危機重重第331章 龍之使者第300章 先斬後奏第452章 大唐第一劍俠第816章 一夜婉轉承歡第867章 金城大捷第248章 聯合艦隊渡海來襲第218章 各取所需 回師第220章 大軍壓境第124章 接掌沙門鎮第301章 先下手爲強第1018章 席捲河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