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三月洛陽花開

(感謝林.彪在此的打賞支持,謝謝!)

齊州,歷城。

李璟率騎兵到達齊州之後,並沒有馬上西進,而是暫時在齊州休整。

儘管李璟已經調了三萬步軍戰兵,兩萬鄉軍進入河北新取之地加強防守。但是河北五州之地依然是新奪之地,李璟此時並不放心離開,而是駐守齊州,掌控德棣二州,與河間的兵馬一南一北遙相呼應。

眼下李璟麾下十八萬戰兵,河北已經調駐了六萬戰兵,兩萬輔軍,另外還有一萬水師。加上在齊州的五萬騎兵,東北軍幾乎都調到了河北和河南。

此時,在北平行省,只剩下了兩萬戰兵,在遼西行省也只有一萬戰兵。而在安東行省和遼東行省這兩個行省,現在完全是靠團結兵和鄉兵在進行守備。

就連山東行省,戰兵力量也只有李璟的這五萬騎兵,登州等地,也只剩下了團結兵和鄉兵把守。

可以說,河北一場大戰下來,牽動了整個局勢,李璟的許多佈置都因此被改變。

“是不是把長江口胡逗州的兩萬水陸部隊撤回?”兵部尚書王普試探着向李璟問道。

眼下處處駐軍,李璟手下也是大感無兵可用。此時在長江口的兩萬兵馬,還有在海州鬱洲島的一萬兵馬,便顯得有些浪費了。當初佈置這些兵馬是爲了遏制高駢,防止其兵馬北上,並保護東南的商路。

但是現在,很明顯,大行臺的重心已經放到了河北。原本在東北時受到的威脅不大,因此有充足的兵力抽調到東南。可是此時重心轉到河北之後,同時面對着河北四鎮的威脅,壓力就要大的多。

大行臺一下子在河北佈置了足足十萬兵馬,瞬間就把大行臺半數兵力抽空。加上在山東佈置的這五萬騎兵,頓時東北就空虛起來。雖然說眼下東北局勢相對平穩。可畢竟還有契丹和渤海這些外族環立,李璟不得不小心。

兵馬調動的事情李璟還沒有考慮好,立即又有其它一堆事情在等着李璟處理。

在佔領河北五州之後,開始有大量的河北五州百姓南下。這些百姓並不願意留在局勢緊張的河北,加之知道李璟治下生活更好,因此大量的百姓開始離開家鄉。

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李璟立即與大行臺官員們商議。最後拿出的結果是。乾脆把莫瀛二州的百姓遷往東北。對河北佔領取實行焦土策略,除了主要的城池關隘外,其它的百姓都遷去東北。建立無人地帶,既充實東北的人口,加速東北的開發,同時也以此加強河北的防禦。反正。大行臺方面考慮河北的現狀,也沒有想過要從河北收取什麼賦稅錢糧。至少,現在是收不到的。

在這個命令傳到莫瀛之後,這些日子開始陸續不斷的有百姓離開河北。

但是讓李璟等人有些擔憂的是,不但大量莫瀛二州的百姓離開,就是滄德棣的百姓也大量離開。而且他們並沒有完全按照李璟的要求前往東北,反而大量的南下進入山東行省。

幾天之內。山東的齊州等地,已經有數萬民百姓進入。

李璟只得下令收容南下百姓,發糧,安排住宿。並讓山東行省和遼東行省組織船隻,前來齊州運送這些百姓前往東北。爲了這些事情,李璟與大行臺官員還有山東遼東兩省官員們忙了個人仰馬翻。

但與此同時,對於南撤百姓的憂慮也是與日俱增。

李璟原來的計劃是把莫瀛二州與河北四鎮接界縣的百姓撤離,可是現在。不但莫瀛邊界,就是滄德棣也開始大量離開。如此一來,這樣下去,很有可能這河北五州到時只剩下軍隊了。雖然說李璟並不指望河北新佔區百姓提供賦稅,可若是百姓都走光了,對於大行臺掌控五州,也是十分不利的。

凡事過猶不及!

大行臺會議上。對於這個結果,李振的提議是既然他們願意離開河北,那就隨他們意願。畢竟,五州擁有將近六十萬百姓。也不可能全部遷走。預計可能會有三分之一左右的百姓遷離,如此,大行臺把這二十萬人口安排到東北去,然後從渤海新割讓的地區遷移個五萬戶約三十萬人口來充實河北。

就在李璟忙着休整軍隊,補充傷亡,遷移百姓之時。

中原卻又是風雲劇變!

黃巢進入洛陽之後,兵馬四出,尚讓攻取虢州,柴存攻取陝州。同時,葛從周攻取潁、毫,而朱溫也攻破宋、汴、鄭三州。

一時間,黃巢佔據陝、虢、汝、鄭、汴、宋、潁、毫、洛陽諸地。

一直四處流竄,橫行天下的黃巢第一次擁有了這麼大的地盤。前鋒已經兵至潼關之下的黃巢,本來黃巢聽說李克用二次反唐,奪取七州之地,自稱沙陀王,引得河東等五鎮又連忙北返,心中正高興,準備率兵攻打潼關,兵進長安。

偏偏在這個時候,傳來消息,李璟大破河北四鎮,斬首十萬級,率數萬騎兵已經南渡黃河進入了河南之地。

同時,長安天子加封李璟爲秦王,記爲太宗皇帝名下,從此李璟成了皇族一員。並加封李璟爲關東兵馬元帥,指揮關外兵馬。

緊接着,皇帝居然給河北四鎮赦免並封郡王,又給李克用和韃靼與奚二部首領都封郡王。又一連封了十幾個國公,並封了數鎮節帥。

緊接着,剛受封爲雁門郡王、雁門鎮節度使的李克用居然厚顏無恥的發表檄文,聲稱他做爲李唐皇族一員,將立即率兵南下勤王,討伐黃巢叛逆。

李克用的這個檄文一出,前段時間還稱起兵稱王,互結同盟的河北四鎮居然也馬上響應,各去王號,接受了朝廷賜封的郡王號,並表示,願意向勤王兵馬提供糧草。

這時,就連那些韃靼、奚、拓跋、吐谷渾、契必、薩葛、安慶等諸部得賜姓李的胡人,也一個個喊着要保衛唐朝。

我草泥馬拉戈壁!

黃巢聽到這些消息的時候。都差點氣瘋了。

尼瑪,突然之間,一個個全是王,全是國姓,還跑來兩個皇族,尼瑪怎麼能這麼無恥。

想一想,他黃巢打了這麼多年。還只是一個自封的黃王,頓時不淡定了。

這名號一打出去,頓時比唐室要弱了許多啊。

想到這,黃巢一不做二不休,馬上宣佈建朝稱帝。

這時也等不及到了長安後再稱帝了,乾脆就在洛陽稱帝。

三月初一日。曾經的落第舉子兼鹽販子黃巢,身着皁繒龍袍,登上紫微宮武成殿正中的寶座,隨着數百面戰鼓一起敲響,一個新的帝國誕生了!

由於黃巢是天平鎮曹州冤句人,在戰國時代是古齊國的地盤,黃巢便定國號爲“大齊”。又因爲按五行理論。唐爲土德,土生金,齊應爲金德,故定年號爲“金統”。

黃巢在洛陽稱帝,成爲大齊帝國開國皇帝,接下來也大封羣臣。

以草軍元老,義軍二把尚讓爲太尉兼中書令,以老部下趙璋爲太尉兼侍中。以俘虜的原唐浙東觀察使崔璆、原唐東都留守劉允章爲同平章事,此四人皆爲大齊朝開國宰相。

同時,黃巢又授自己的心腹孟楷、蓋洪爲左右僕射,知掌左右軍事。費傳古爲樞密使,鄭漢章爲御使中丞,唐隆臣裴渥等爲翰林學士,以將軍張言爲六部之首吏部尚書。

除上中央的一套班子。黃巢又將手下的八員大將全部任命爲大將軍兼節度使。

朱溫、柴存、劉塘、葛從周、林言、黃鄴、劉山福、王重霸八將,分別坐鎮陝、虢、汝、鄭、汴、宋、潁、毫八州,八將各加驃騎大將軍、輔國大將軍、鎮軍大將軍、冠軍大將軍等武階,並各加節度使之名。封國公。

朱溫便坐守汴州,加冠軍大將軍之職,授宣武節度使,兼汴州刺史,封朱國公。

同時,黃巢又給自己的兄弟子侄八人俱封爲親王,接着,大齊皇帝黃巢下詔天下,詔封李璟爲蘭陵郡王,李克用爲定襄郡王。河北的四鎮,也一一被黃巢封郡王,韓簡封武陽郡王,王景崇封常山郡王,李全忠封博陵郡王,劉嶽封上谷郡王。

連封六郡王之後,黃巢又派人去忠武與河中招降,加封秦宗權爲秦國公,奉國軍節度使,周岌爲周國公,忠武節度使,鹿宴弘爲鹿國公,忠國軍節度使,封王重榮爲榮國公,河中節度使。

黃巢的這封王封公詔令公佈,李璟自然不會當真。無論怎麼說,李璟現在有實力不看李儇或者黃巢的臉色。再說了,就算現在真的要選擇,李璟也肯定是寧願選擇李儇賜封的秦王而不是黃巢賜封的這個蘭陵郡王。

李璟看不上黃巢這個私鹽販子、手下敗將,李克用雖然是沙陀胡族,不過他自認爲他雖說反了李唐兩次,但他是李唐皇族,這些是皇室內部家務事,你看現在咱不是和皇帝又和好了。因此,李克用也瞧不上黃巢封的定襄郡王。

不過河北四鎮接到這詔書,倒是態度曖昧起來,既沒有立即接應,也沒有馬上拒絕。

不過,有的人卻是覺得眼下擁兵六十萬,佔據洛陽的齊皇很威猛,已經自願拜倒稱臣了。

第一個投降的,卻不是黃巢已經封賞的這些軍閥之一,反而是原河陽節度使李涿的部將諸葛爽。諸葛爽曾經跟着龐勳幹過革命,後來又歸附了唐朝,且乾的不錯,當上了刺史。後來在討伐李克用戰爭中表現不錯,先前被朝廷任命爲天德軍節度使,結果天德軍原節度使是赫連鐸,如今叫做李鐸。李鐸是吐谷渾人,當初也跟諸葛爽一起揍過李克用。不過雖然一起扛過槍,可李鐸是絕不肯交出節度使之位的。

後來四鎮反,朝廷調了赫連鐸去打河北。朝廷便又把諸葛爽安排去夏銀做節度使,夏銀是個好地方,不過那裡也是老戰友拓跋思恭,如今稱爲李思恭的地盤。李鐸不肯讓位,李思恭自然也不肯讓位。

結果諸葛爽四處亂晃到現在,連個實職也沒落實下去。

想到此,乾脆一發狠,主動向黃巢投奔來了。

黃巢見到諸葛爽來投奔,也是萬分高興。雖然諸葛爽比不上李克用、李璟這等猛將,不過好歹也是算大將,再說了,又是頭一個來投奔的。黃巢也是十分高興,立即加封諸葛爽爲河陽節度使,授鎮軍大將軍職。

有了諸葛爽這個開頭,接下來秦宗權和周岌兩個也扭捏着上表洛陽,表示跟着黃老大吃飯了。

緊接着,靠兩次兵變起家的河中節度使王重榮思考了許久之後,覺得他這身份跟着李唐不安全,一咬牙一跺腳,也降了黃巢。

遠在齊州歷城的李璟此時已經正式接受了大唐天子賜封的秦王之位,對於李璟來說,如果一再拒絕秦王之封,那說不好,天下人還以爲李璟真的要接受黃巢的蘭陵郡王封爵,或者現在有什麼其它打算。

李璟暫時還不打算拋棄唐室大臣的形象,因此,便正式接受了秦王封號,打起旗號。並公開發表檄文,準備出兵洛陽。

三月初五,經過短時間的休整,李璟的兵馬已經休整完畢,並進行了一輪新的兵力佈置調整。

三月初六,李璟正式出兵,進入濟州、兗州,同時,右軍都督趙犨率一支兵馬從青州南下密州、沂州,後軍都督曾元裕前往海州鬱州島,指揮鬱州所部並胡逗州一部,進入此時空虛的泰寧軍海州,並進入泗州。

三月八日,李璟到達鄆州,天平軍此時由先前戰死的節度使曹全晸之侄曹存實暫爲留後,李璟率大軍一路西進,曹全晸心中雖然萬般不願意,但當李璟親率兩萬騎兵到達鄆州城下後,曹全晸考慮許久之後,最終開城門迎接李璟入城,並將印信兵符名冊府庫名單通通移交給了李璟,十分明智的選擇了最好的一條路。

緊接下來,李璟所率秦軍橫掃河南東部。

李璟連取濟、鄆、曹、濮、滑五州,迫近東都,兵臨汴州城下。

而趙犨也連取泰寧軍密、沂、兗三州,兵臨宋州城下。

曾元裕率軍連取海州、泗州,兵近徐州,飲馬淮河!

短短半月之間,秦軍八萬,步騎水三軍並進,席捲齊魯,兵逼洛陽!

第599章 求援信第263章 你懂個卵子 這是一種威懾力第481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第949章 先下手爲強第78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351章 平遼第796章 惡化第338章 鎮軍錢第421章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第871章 血戰大同第695章 二次反唐第310章 鎮東軍威武第293章 威鎮遼東 滿載而歸第27章 人送外號小李廣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63章 謀定第387章 無敵的放羊娃第700章 逆轉第416章 小朝廷第812章 曖昧第585章 蔡州賊第803章 決勝第1007章 未雨綢繆第757章 願降第133章 迎戰 將計就計第454章 天子的裁決第470章 馬球風雲第240章 自由的條件第532章 一騎當先(三)第604章 戰略性防禦第930章 黃色警報第165章 軍夥被劫第465章 許騎馬佩劍覲見第363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476章 色厲膽薄第363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773章 成都第978章 樑藩第685章 內閣第770章 劫第700章 逆轉第244章 尚君長求見第425章 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第172章 破城第515章 老泰山拔劍發兵第322章 少帥(二)第278章 翻盤第91章 黃鬍子上門第163章 外快收入與財政赤字第184章 返回沙門鎮第822章 雛第393章 李橫衝第429章 突圍第721章 暗戰第932章 千都大戰第241章 以戰養戰第70章 截殺第781章 漢兵以略地第218章 各取所需 回師第815章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第20章 力挽狂瀾第497章 入獄第340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17章 山文字甲、棗紅馬第878章 指導第69章 阻擊第560章 致王敬武的一封信第352章 夜襲渤海公主第1027章 登極第862章 殘酷第473章 塵埃落定第550章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285章 不堪一擊 大獲全勝第219章 小賊欺吾太甚!誓滅汝!第578章第924章 得意第1001章 中計第878章 指導第333章 反了第94章 組建左右家丁隊 意外得悍將兩員第993章 稱帝第633章 猛虎下山第682章 鯨吞、吞食第472章 豪賭五百萬第987章 精英第934章 勝利的曙光第73章 波詭雲譎第482章 以進爲退第1024章 秦王入關第846章 孤注一擲第936章 肅清第613章 戰爭賠款第544章 李璟的震驚第983章 報應不爽第417章 匹馬換來雙名將 李璟再收二門徒第473章 塵埃落定第665章 高駢喪膽第290章 納王惋君兩家休兵,交青泥城少主身死第118章 花和尚裸身戰戍兵第751章 顰鼓
第599章 求援信第263章 你懂個卵子 這是一種威懾力第481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第949章 先下手爲強第78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351章 平遼第796章 惡化第338章 鎮軍錢第421章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第871章 血戰大同第695章 二次反唐第310章 鎮東軍威武第293章 威鎮遼東 滿載而歸第27章 人送外號小李廣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63章 謀定第387章 無敵的放羊娃第700章 逆轉第416章 小朝廷第812章 曖昧第585章 蔡州賊第803章 決勝第1007章 未雨綢繆第757章 願降第133章 迎戰 將計就計第454章 天子的裁決第470章 馬球風雲第240章 自由的條件第532章 一騎當先(三)第604章 戰略性防禦第930章 黃色警報第165章 軍夥被劫第465章 許騎馬佩劍覲見第363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476章 色厲膽薄第363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773章 成都第978章 樑藩第685章 內閣第770章 劫第700章 逆轉第244章 尚君長求見第425章 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第172章 破城第515章 老泰山拔劍發兵第322章 少帥(二)第278章 翻盤第91章 黃鬍子上門第163章 外快收入與財政赤字第184章 返回沙門鎮第822章 雛第393章 李橫衝第429章 突圍第721章 暗戰第932章 千都大戰第241章 以戰養戰第70章 截殺第781章 漢兵以略地第218章 各取所需 回師第815章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第20章 力挽狂瀾第497章 入獄第340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17章 山文字甲、棗紅馬第878章 指導第69章 阻擊第560章 致王敬武的一封信第352章 夜襲渤海公主第1027章 登極第862章 殘酷第473章 塵埃落定第550章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285章 不堪一擊 大獲全勝第219章 小賊欺吾太甚!誓滅汝!第578章第924章 得意第1001章 中計第878章 指導第333章 反了第94章 組建左右家丁隊 意外得悍將兩員第993章 稱帝第633章 猛虎下山第682章 鯨吞、吞食第472章 豪賭五百萬第987章 精英第934章 勝利的曙光第73章 波詭雲譎第482章 以進爲退第1024章 秦王入關第846章 孤注一擲第936章 肅清第613章 戰爭賠款第544章 李璟的震驚第983章 報應不爽第417章 匹馬換來雙名將 李璟再收二門徒第473章 塵埃落定第665章 高駢喪膽第290章 納王惋君兩家休兵,交青泥城少主身死第118章 花和尚裸身戰戍兵第751章 顰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