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玉郎 飛將 賴子 小孟嘗

李七郎,汴州開封人,汴州首富,家產千萬貫。他雖然年輕,可是卻見多識廣,不但爲人聰穎、大度、豪爽,而且頗有些志向。富甲一方,在汴宋一帶很有威望。李家家教很嚴,代代都有仁義之名,不論是經商還是莊園佃田給佃戶,都是十分的仁義,名聲極好。每當碰到有急難之人,都會慷慨解囊,傾力相助。災荒之年,李家的糧店都不會趁機暴漲米糧價。災年之時地租更是會減免,甚至如去年和今年這樣的大饑荒之年,還拿出寶貴的糧食來放粥救濟災民。

李家莊園的佃戶,幾乎都是李家幾代人在災荒年收留的饑民,家中的奴僕婢女,也都是街頭上那些孤兒乞兒收留入府中。李府收留的這些伶俐的孤兒乞兒,好生調養,然後讓他們在府裡做事,閒時還教他們識字算數習武這些。長大後,看個人造化,有識文會算的,就能進入商隊商鋪做夥計、帳房等,那些有武藝的能做家丁護衛。

李璟聽了大讚:“七郎果然是大有古孟嘗之風,此舉是大功德啊,他們幾個也都是孤兒嗎?”

“貽孫是陝州人,祖上本是名門渤海高氏,與西川節帥高侍中乃是同宗,不過早年家中變故,自幼就託到我家做了家僮。”李七郎解釋道。

李璟卻是盯着高季昌愣愣出神,眼下的高季昌才十四歲,還沒有改名高季興,更還沒有高賴子這樣的名號。歷史上,高季興之所以能成爲十國中南平國的開國之主,掌控荊南,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他和李讓的關係。歷史上。李讓做了朱溫的義子,而高季興又成了李讓的義子,因此,實際上,在早期。高季興其實是朱溫的養孫。正是有着這一層的關係,高季興才慢慢的出頭,最後成爲一個割據勢力,最終成爲南平國開國之君。

高賴子,想起這個名號,李璟就不由的想笑。高季興在後樑從朱溫的牙將一直坐到荊南節度使。等朱溫死後,就開始擁兵自重,樑末帝朱友貞控制不住他,只好封他渤海王。樑滅後,高季興割據荊南,聽調不聽宣。荊南夾大幾個勢力之間。難有作爲,高季興不恢復生產,卻專門靠搶劫其它幾個勢力向後唐的進貢,等對方抗議或者出兵討伐問罪時,又毫不知恥地將財物退回,臉皮厚得無法丈量。爲了得到財物,高季興還向蜀和閩稱臣。討得一點賜品,時間一長大家都知道了他的品性,便一致給他和他的兒子起了一個恰當的外號“高賴子”,有時又叫他“高無賴”。

現在怎麼看,都看不出這個十分陽光的少年,將來會成爲這樣的一個無賴之人。這真是時勢造英雄啊!

董璋,也是李讓的家僮之一,最初的職事就是掃馬糞,不過他很有勇力,天生大力士。掃馬糞之餘。在李府中學習武藝,如今已經小有所成。這次李讓派了他和高季昌一起上昌,也是一時見不到李璟,便想借機吸引李璟的注意。李璟仔細的回想自己腦中的記憶,終於找到了他的一些史上記載。董璋跟了朱溫之後,先以功升小校,後來升爲澤州刺史。後唐時,莊宗滅前蜀,董璋爲劍南東川節度使,孟知詳爲劍南西川節度使,二人爭蜀,最後董璋兵敗,孟知詳取勝後,控制全蜀,成爲後蜀國君。雖然他沒成爲一國之君,但也是五代之時的一個軍閥了。

王宴球,後梁大將,可以獨當一面的上將,曾經統兵大敗契丹,是一個悍將。

劉屺,同樣也是後梁大將。

一個商人家的四個家僕,居然後來都成爲了大將,這也確實是相當傳奇了。其中一個還是一國之君,還有一個差點也是一國之君。

“他們四個這樣的家僕,李府中還有多少?”李璟問。

李七郎笑了笑,“這四個都是府中最出色的了,其它的,不不得檯面。不過學文的那些孩子裡,倒是有兩個很是聰慧。一個叫孔循,一個叫段明遠,小小年紀,已經頗是不凡。”

聽到這兩個名字,李璟不由的再嘆。孔循,歷史上曾經擔任後梁宣微北院副使,租庸使、忠武節度使、滄景節度使等職。段文遠這個名字雖然好像沒什麼印象,但李讓如此看重,應當也很是不錯。

李讓看着李璟對這幾個少年很是感興趣,心下略略猜測出李璟的一些念頭。他早聽說過李璟有愛才之心,當下便道:“大帥若是看的上他們,不如就讓他們跟隨在大帥身邊。貽孫他們可以爲侍衛,孫循、段文遠可以爲書童。”

聽到這個提議,李璟有些心動,這六人可是歷史上都有名的傢伙。雖然也許不是什麼好名聲,但那也只是環境造成的而已。現在他們還都年輕,如果能留在身邊加以教誨培養,將來可就是幾個好幫手。

“七郎捨得嗎?”李璟笑問。

聽到這樣的問話,李七郎哪還不知道李璟已經是同意的意思,當下拉過高季興等人,還不快拜見大帥。

高季昌四人倒也聰明,立即向李璟跪下行大禮。李璟笑着把四人扶起:“既然如此,你們四人便也入勝捷軍中,先授陪戎副尉,夥長之職,先工程處我身邊擔任侍衛吧。”

李讓見李璟心情大好收下四人,當下沉思一陣,起身也跟着向李璟跪下。

“七郎這是何意?”李璟驚訝,不解他這舉動是什麼意思。

“大帥,七郎也欲跟隨大帥左右,效犬馬之勞,盡一份綿薄之力。”李讓很鄭重說道。

李讓的眼光一向很好,他早已經看出眼下局勢動盪。而李璟雖然年青,可不論是他上馬帶兵,還是下馬治民,都與許多人極爲不同,但卻極爲優秀。特別是李璟對於商人與經商的觀念。很是與傳統不同。李讓雖然很有錢,富有千萬,但說到底只是一個商人。且最近宣武大帥穆仁裕與他有些過節,處處與他爲難。

自古民不與官鬥,商更不與軍鬥。李讓現在面對穆仁裕極爲憂心,可這樣的事情一般人哪裡管的了。這次來宋州,本來就是聽說了李璟眼下的威名,想要請李璟幫忙說和的。現在,親眼見到李璟之後,他有一個更深的想法。乾脆投靠李璟。

“難得七郎有些忠君愛國之心,本帥很高興,先起來再說吧。”

話剛落,卻聽得李七郎直接往下又拜:“義父在上,請受義兒一拜!”

李璟連忙扶住他,“這可使不得。七郎年紀和我相當,我怎能收你爲義子呢,快起來,太胡鬧了。”

李七郎仍然跪着,“大帥若是不答應,我就不起來了。”

“哈哈哈!”李璟一陣輕笑出聲,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李七郎不可能突然就要做他的兒子,這裡面肯定是有原因的。但不管如何,李璟還是不願意開收義子的先例。不過李讓的身家,以及他的理財本事,倒是不錯的。加上他的威望名聲,李璟還是很欣賞他的。

當下也不願意把事情弄的難看,只好道:“這樣吧,你知道我從不收義子,如果你真有心,不如。我收你爲門徒好了。”

張蕤和李振、郭承安等人在旁邊一直笑看着,這個時候也都連稱恭喜大帥又得一優秀弟子。李讓見李璟不肯收他做義子,本來還心下萬分失望,等聽到願意收他做門徒,當下不由的又高興起來。李璟的六門徒天下誰人不知。如果他真能成爲第七個門徒,那目的也一樣達到了。

當下,懷着激動的心情,紅着臉就向李璟連磕響頭,口喊師父。

李璟接過李讓奉上的茶,便算是正式收了李讓爲徒了,李讓便成了李璟的第七個門徒。劉尋、王彥章等六人,這個時候也連忙過來與老七相見,大家一片歡聲笑語。

李讓心情激盪,成爲了李璟的第七個門徒,這下子開封李家再也不懼穆仁裕了。而且,靠上了李璟,以後李家便能有更大的發展。

這些比武,最後竟然是這樣的一個結果,大出李璟的意料。現在得了四個武將,二個文臣,還有一個理財高手,李璟心中也是極爲高興。目光看到王檀和李思安二人,這時也突然的想起,歷史上好像這二人也一樣是後梁大將啊。

揉了揉太陽穴,李璟仔細的尋找着關於二人的記憶,最後終於想了起來。

王檀,五代時後樑將領,字衆美,京兆人。少時喜讀兵書,頗有韜略。初事朱溫爲小校,屢從征戰,衝鋒陷陣,均建戰功。朱溫稱帝時,被任命爲保義軍節度使,潞州東北面招討使。李存勗來攻,自請拒敵,保全邢州,因功被封爲琅琊郡王。末帝立,任匡國節度使,後死於兵變之中。

李思安,字貞臣,河南陳留人。五代時後樑大將,屢立戰功,爲開國功臣之一。早年,效力於宣武將軍楊彥洪麾下,勇武有力,身長七尺,頗有野心。宣武節度使朱全忠舉行閱兵,見到李思安相貌雄奇,十分欣賞。此後,每次出兵征戰,李思安都跟隨左右,因其善使飛槊,所向披靡,因此屢有戰功。朱全忠非常重視李思安,任命他爲踏白將,每次與黃巢起義軍和蔡州節度使秦宗權的軍隊作戰,都是率所部百餘人挑戰,左衝右突,無人能當。

不過李思安生性勇猛,但智謀稍遜,每次作戰,不是大勝,必然大敗。

歷史上,這二人還各有一個稱號,王檀和高思繼很像,都是儀表堂堂,面貌英俊,因此有外號玉郎。而李思安身長七尺,隆鼻方面、威儀堂堂,臥蠶眉之下卻有一雙豹環眼,凜然生威,更因擅使飛槊,因此外號飛將。

玉郎、飛將,這可是兩員猛將啊,李璟差點就把這二人當成了路人甲、路人乙了。

想了想,李璟乾脆,把王檀、李思安、高季昌、董璋四人,也一起收爲了門徒。

一天之間,李璟六門徒就成了十一門徒,李讓排第七,王擅排第八,李思安排第九,高季昌排第十,董璋排第十一。

王檀和李思安本來站一邊看見李璟收了李讓爲門徒,又對高季昌等人十分賞識,自己被冷落一邊還有些羨慕。現在自己也居然成了門徒,不由的大爲驚喜,激動不已。

董璋和高季昌兩人更加興奮,他們只是李讓的家僕,現在卻一下子成爲大帥的門徒,簡直就是一步登天啊。

有人歡喜有人憂,王宴球和劉屹二人卻是心中五味雜陳。李讓帶來的四人,現在連李讓自己,三個成了大帥的門徒,唯有他們兩個沒成。這滋味,太過難受。不過他們也知道,李璟那是鎮國軍大帥,他的決定,哪是他們能夠置疑的。心中所想的,只是後悔自己剛纔擂臺上表現的還不夠,沒能讓大帥入眼。

李讓做了李璟的門徒,當下便提出願意將家財盡交於李璟爲軍資。

“弟子家有千萬之財,願意全部獻與老師爲軍用之資!”李讓很是乾脆的說道。

李璟笑了笑,“本帥知你爲汴梁首富,不過也還用不到你的家財。不過,本帥倒覺得你理財本領不錯,現特授你鎮國軍節度副判官兼登州司戶參軍,以後鎮國軍的錢袋子,可就交於你了。”

李讓愣了下,沒有想到李璟這麼快就把如此重要的實職交與他。登州司戶參軍官職不高,不過七品,可卻是實打實的辦事衙門,管理着戶籍,賦稅、倉庫交納等事。而節度副判官級別更高,節度判官其權極重,幾乎等於副使。雖然他只是一個副叛官,但也是通判諸曹的高職了。這個信任,讓他激動的有種士爲知己者死的感覺。

李璟也是十分高興,原來錢袋子一直由張宏管着,但張宏忠心不用置疑,可能力卻有些不足,且年齡又大了。李璟把他留在長安之後,這錢袋子就找不到合適的人來管,交給自己的老兄弟們,他們沒這個能力。而交給那些世族出身的人,李璟又有些不放心。現在好了,李讓雖然是富豪,但只是商人出身,且如今又是自己的門徒。讓這樣一個擁有千萬之財的人來打理錢財,這是人盡其才,還不用擔心他的忠誠。

“好了,擂臺比武已經結束,大家準備看龍舟競渡吧!”李璟大笑着說道。

第280章 新軍師出奇謀 二正合二奇勝第44章 斬首與二十軍棍第896章 河東節度使第580章 東成西就第175章 一百萬啊一百萬第878章 指導第328章 以工代賑第558章 侵吞五千禁軍第619章 名將之威第957章 勸進第767章 雁門第635章 冒險第319章 書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風 流第639章 霸業初成第442章 三十六英雄第541章 梟雄隕落第180章 爲了婊子和錢第919章 禍起第359章 飛虎子李鴉兒第765章 禍起蕭牆第184章 返回沙門鎮第634章 奚王牙帳第82章 大量購買‘損毀’的裝備第54章 一合第636章 輕取營州第656章 圖窮匕乃現第819章 攪局第304章 夜入青州第722章 泗口第334章 天降橫財第1008章 欲擒故縱第748章 應對第675章 大齊開國皇帝第995章 捧殺第603章 殺威、飛虎奪城第924章 得意第218章 各取所需 回師第201章 滿載而歸第865章 你的卵子還在不在?第512章 月色撩人,春色無邊!第748章 應對第760章 轉變第630章 內外交困,四面楚歌第852章 否極泰來第576章 畝產三千斤第111章 揚帆出海第94章 組建左右家丁隊 意外得悍將兩員第651章 拆分鎮國軍第734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449章 我心有猛虎,卻細嗅薔薇!第460章 田令孜的委屈第327章 臣服第989章 編號9527第503章 以卵擊石,不自量力!第657章 禍水東引第133章 迎戰 將計就計第85章 法華院驚魂第449章 我心有猛虎,卻細嗅薔薇!第837章 逼反每542章長安天子第7章 破家第74章 事泄第628章 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第26章 分功分錢第906章 螳螂擋車第828章 朱溫降唐第685章 內閣第44章 斬首與二十軍棍第925章 搶關第111章 揚帆出海第19章 遇匪第778章 滅頂之災第792章 虎膽龍威第30章 刺史門生第890章 轟個稀巴爛第695章 二次反唐第875章 功敗垂成第255章 佔領第249章 與狼共舞 引狼入室第742章 圍城第26章 分功分錢第483章 十二路諸侯共討草賊第504章 王仙芝的顫抖第158章 誰比誰更強勢第122章 誰纔是沙門島的主人第987章 精英第496章 臨河而戰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272章 國色天香 傾城傾國第742章 圍城第866章 虎子無犬父第512章 月色撩人,春色無邊!第283章 無敵狂飆第485章 娶妻當娶陰麗華第384章 沙陀強軍,勢不可擋!第142章 絕地反擊第270章 都裡鎮要和親第10章 皇帝詔令到第694章 驚蛇第605章 大唐中興,似乎指日可待了!
第280章 新軍師出奇謀 二正合二奇勝第44章 斬首與二十軍棍第896章 河東節度使第580章 東成西就第175章 一百萬啊一百萬第878章 指導第328章 以工代賑第558章 侵吞五千禁軍第619章 名將之威第957章 勸進第767章 雁門第635章 冒險第319章 書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風 流第639章 霸業初成第442章 三十六英雄第541章 梟雄隕落第180章 爲了婊子和錢第919章 禍起第359章 飛虎子李鴉兒第765章 禍起蕭牆第184章 返回沙門鎮第634章 奚王牙帳第82章 大量購買‘損毀’的裝備第54章 一合第636章 輕取營州第656章 圖窮匕乃現第819章 攪局第304章 夜入青州第722章 泗口第334章 天降橫財第1008章 欲擒故縱第748章 應對第675章 大齊開國皇帝第995章 捧殺第603章 殺威、飛虎奪城第924章 得意第218章 各取所需 回師第201章 滿載而歸第865章 你的卵子還在不在?第512章 月色撩人,春色無邊!第748章 應對第760章 轉變第630章 內外交困,四面楚歌第852章 否極泰來第576章 畝產三千斤第111章 揚帆出海第94章 組建左右家丁隊 意外得悍將兩員第651章 拆分鎮國軍第734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449章 我心有猛虎,卻細嗅薔薇!第460章 田令孜的委屈第327章 臣服第989章 編號9527第503章 以卵擊石,不自量力!第657章 禍水東引第133章 迎戰 將計就計第85章 法華院驚魂第449章 我心有猛虎,卻細嗅薔薇!第837章 逼反每542章長安天子第7章 破家第74章 事泄第628章 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第26章 分功分錢第906章 螳螂擋車第828章 朱溫降唐第685章 內閣第44章 斬首與二十軍棍第925章 搶關第111章 揚帆出海第19章 遇匪第778章 滅頂之災第792章 虎膽龍威第30章 刺史門生第890章 轟個稀巴爛第695章 二次反唐第875章 功敗垂成第255章 佔領第249章 與狼共舞 引狼入室第742章 圍城第26章 分功分錢第483章 十二路諸侯共討草賊第504章 王仙芝的顫抖第158章 誰比誰更強勢第122章 誰纔是沙門島的主人第987章 精英第496章 臨河而戰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272章 國色天香 傾城傾國第742章 圍城第866章 虎子無犬父第512章 月色撩人,春色無邊!第283章 無敵狂飆第485章 娶妻當娶陰麗華第384章 沙陀強軍,勢不可擋!第142章 絕地反擊第270章 都裡鎮要和親第10章 皇帝詔令到第694章 驚蛇第605章 大唐中興,似乎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