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使者與構想

大長和國使者抵達雅州時已經是七月中了。

李唐賓已經南下至黎州,邵明義也正在督辦一批糧草、器械,準備南下嶲州。

這一回,他們是打算儘可能往南打了。

機會很好,一戰重創南蠻主力,十萬大軍能溜回去三成就算多的了。另有數萬丁壯,部分出自黎、雅二州,來自賊境的也不少,不下三萬人。

仔細算算,這次大長和國至少損失直接控制區內的十萬以上的男丁,還是比較能打的那種,剩下的歪瓜裂棗,還有幾分反抗的能力?

如果錯過本次機會,給南蠻十年、二十年的時間恢復,小男孩長大成人,訓練成兵,婦女多多生育,充實戶口,國力漸漸恢復,那時候再打,可就沒這麼簡單了。

成年男子,是一個國家國力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這是每個人都明白的道理。

南蠻派來的使者叫鄭遠一上來就說鄭氏出身中原,攀交情、拉關係,言辭卑微懇切,很有說服力。

邵明義急着南下,沒工夫和他多磨嘴皮子,只問道:“鄭君談及祖源,我倒要問問了,發兵北侵的時候,沒想過自己是什麼人?”

鄭遠聞言,不斷賠笑,道:“敝國驃信已知錯矣,惟願大國天子胸懷寬廣,兩國重修舊好,豈不美哉?”

“得志便猖狂,打不過就裝死,世上豈有這麼便宜的事?”邵明義笑道:“使者無須多言,茲事體大,我也做不了主,還是趕緊去長安面聖吧。你最好動作快點,別等我打下兩京了,你還沒見到聖人。”

鄭遠臉色有點難看,問了一句:“殿下可知張虔陀、鮮于仲通舊事?”

邵明義哈哈大笑,這是發現好話說盡沒效果,於是恐嚇了麼?南蠻君臣就這點水平,不足爲慮。

張虔陀、鮮于仲通他當然知道。

前者曾爲雲南郡(姚州)太守——唐玄宗天寶年間曾來了一次復古風,將州改爲郡,刺史改爲太守——南詔王閣羅鳳多次經過姚州,皆帶着妻子上門,張虔陀每次都“私之”,閣羅鳳也不介意。

但當張虔陀向他索要大量財物時,就拒絕了。

閣羅鳳的態度很明確,我老婆隨便你玩,但兵丁、地盤、錢糧不可能給。

張虔陀對此懷恨在心,密奏其罪,建議以閣羅鳳之弟代之爲南詔王。

閣羅鳳於是怨怒,起兵造反,攻破姚州,張虔陀自知捅了大簍子,飲鴆自殺。

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聞閣羅鳳反,起兵八萬征討。閣羅鳳上表謝罪,願意退出姚州,賠償損失,鮮于仲通不許,蓋因兵馬都召集了,給朝廷的奏疏也寫了,如果原諒閣羅鳳,問題很大,戰爭正式爆發。

鮮于仲通率軍直入洱海地區,爲閣羅鳳擊敗,八萬唐軍死傷六萬。但南詔損失也極爲慘重,因爲地方上被禍害得太慘了,原本人煙稠密之地,被唐軍燒殺搶掠,人口銳減,減少的還盡是烏蠻本部人口——閣羅鳳使用的什麼戰術,史書無載,大概率是全民抵抗、焦土戰之類,不然地方百姓也不會損失如此慘重。

鄭遠拿此事來說,大概意思就是即便夏軍如鮮于仲通那樣打到南詔的都城,也不會有好果子吃,必然會遭受慘敗。

“使者大可不必逞口舌之利。”邵明義笑了笑,然後拉着鄭遠登上了城頭,指了指遠處一個人頭攢動的營地,道:“知道那裡都是什麼人麼?”

鄭遠若有所悟,但不說話。

“那是貴國俘衆,共計三萬五千一百餘人。再過數日,在大渡河俘虜的近兩萬人也會被押解而來。”邵明義說道:“等這仗打完,或許還有更多的俘虜。聖人有令,盡數發往江寧府修宮城。”

鄭遠臉色難看。

驃信鄭仁旻帶到會川都督府的人馬還不足兩萬,其中還夾雜了大量部落丁壯。從人數推算,至少有十二三萬人沒能回來。其中,死於夏人之手的絕對不會超過兩萬,被他們俘虜的有五六萬人,那麼還有五萬人去哪了?

他大概能猜到一些。

除墜崖而死的外,還有很大一部分人慌不擇路,躲入茫茫羣山之中。如今過去一個月了,這些人如果沒能順利逃走,大概率會死於山中。

飢餓、疫病甚至是部落洞主的捕殺,都有可能。能被夏人俘虜都算是幸運的了,至少能多活很長一段時間。運氣好的話,說不定還能得到赦免。

“不要想太多。”邵明義看了鄭遠一眼,道:“有些人,伱本不該惹。古來那麼多君王,有些寬宏大量,有些溫文爾雅,有些老謀深算,有些深不可測,每個君王都是不一樣的,你們仔細想過今上是什麼樣的人嗎?”

鄭遠無言以對。

“明日我便遣人送你去長安。”邵明義又道:“大長和國的命運,全在聖人一念之間。”

說罷,徑自下了城頭。

大長和國的命運,其實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事實上這世間,並沒有什麼一成不變的東西。

在邵明義看來,如果大長和國在戰場上打得出色,讓夏軍損失慘重,那麼未必不能與他們議和。

但現在都打成這幅樣子了,可能嗎?

要想讓聖人改變主意,你得顯示出自己的力量,這是最關鍵的。

鄭遠輕輕嘆了口氣,他已經預感到目的很難達成了。

雅州城東有軍士在調動,遠遠地看不清楚旗號,但人數不少,幾有萬人。

觀其金鼓旗號似乎不如之前他遇到過的那些夏兵能打——李璘追得鄭仁旻一路奔逃,作爲宗室,鄭遠可是從頭看到尾眼前這萬把人整體看起來還有些欠缺,可能不是一線精銳部隊。

但——唉!

大長和國也被整得五迷三道,眼看着也不行了啊。丟了十萬大軍,還打個屁!鄭遠甚至懷疑,在他走後,會川都督府是不是已經被攻破了……

七月十五,他在數十夏兵的護送下,離開成都,北上前往關中。

******

邵樹德比鄭遠更早得到消息。

此時他已經抵達了秦州,住進了趙氏老宅。因爲貴妃趙玉病重臥牀,他也沒怎麼出去閒逛,就在秦州四處逛逛,看看這裡的山山水水,瞭解一下百姓們的日常生活。

期間當然也會批閱部分相對重要的奏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西南戰事了。

朱延壽的龍虎軍一萬八千人自播州出發,攻打響應南蠻的昆明部落。

他這一路打得十分掙扎。

黔中本就不富裕,需要從湖廣水運糧草。但湖廣的人口也不多,開發程度不高,勉強能養他這一路大軍。問題出在還需要陸路轉運,還盡是山區,這成本就上天了,經常無法及時送到前線。

朱延壽也不是什麼善茬,他手下的兵更不是啥好人,於是開始就地籌糧。

籌糧的過程無須贅述,反正是逼反了不少部落。衝進昆明部落區後,經常要一座山寨一座山寨地攻打,到處是敵人,進展慢得令人髮指。

等到西路大軍已經衝到會川都督府了,他仍然沒走出昆明部落活動的區域,且死傷不少,損失了三四千人,邵樹德已下令其穩紮穩打,先清理周邊地區,再做他圖。

邕州顧全武部仍然在鎮壓作亂的蠻俚,尚未看到結束的可能。

清海軍征討愛州等地的叛亂,甚至吃了一次敗仗。好在他們重整旗鼓,最近連戰連勝,一舉扭轉頹勢,將愛州整個攻克。

西路軍的偏師述律婆閏、楊師厚,受阻於戎州南部的蠻獠部落。他們兵力不多,已然停下了腳步。不過在聽聞鄭仁旻大敗後,這些部落又改變了態度,提供牛酒勞軍,直如變色龍一般。

這幾路的走勢,讓邵樹德不得不正視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在漢中這種傳統漢地都有大量蠻獠部落存在的情況下——山南西道的特產之一便是獠布——該對他們報以什麼樣的態度?

這不是一兩代人能解決的,甚至不是一兩百年能解決的,那麼就有必要區分先後次序了。

唐代已經把江東、江西大舉開發了出來,江東較好,江西稍差。這兩個地方已經不用他操心,大勢已成,即便不投入任何資源,江西最後的蠻人也會慢慢被同化,進而成爲又一個傳統漢地。

湖廣是北宋滅亡之後,大量人口南下,南宋又在此進行了大開發,以支持襄陽前線,於是漢化的速度以飛快來形容。

湖廣,其實是可以容納大量人口的,尤其是在新朝中後期人口暴增的情況下。要不要先留着呢?

相比湖廣,蜀中是另一個蠻獠“重災區”。且不說其北面的大巴山一帶成片的蠻獠居住區了,單說南方,漢人勢力也是花了數百年時間慢慢南進到黎、雅一帶的。其間還有反覆,拉鋸的情況多不勝數。

後世宜賓、瀘州、樂山、自貢一帶誰敢說不是漢區?但此時你去走走看看,平均一個縣也就幾千編戶人口,與北邊成都附近一個縣十萬編戶人口相比,真的難繃。

但當地蠻獠黑戶多不勝數,根本不在官府控制之下。充其量沐王化多年,相對恭順罷了。西南方向的改土歸流,並不是明清的專利,事實上從古至今一直在進行着。四川都沒有改土歸流完畢,你也沒有大規模改造貴州、雲南的基礎。

此番李唐賓南下,黎、雅、嶲三州是遭了大難了,殘存的部落估計也不成氣候了,接下來必然拿他們開刀,人爲創造出一條從川南通往雲南的“漢化走廊”。

這是近期可以着手做的事情。

至於人口來源麼,邵樹德看了看秦州的戶口,非常殷實了——自然從關西及河北招募了。

“讓那個鄭什麼——”邵樹德坐了下來,一時間忘了南蠻使者的名字。

“鄭遠。”從長安一路陪侍至秦州的韓全誨提醒道。

“讓鄭遠過來見朕吧。”邵樹德說道:“且聽聽他說些什麼。”

當然,也就聽聽而已。

在邵樹德眼中大長和國是又一個渤海。

他曾翻閱遊歷南詔的前唐使者的記錄,知道南詔的存在其實給當地部落帶來了很大的改變,主要是文化、經濟和生產力方面的進步。

以六大節度使轄區爲例,哀牢山、瀾滄江、緬北、高黎貢山以西一帶的土人農耕水平大大進步,人口增加,眼界也更寬了。

而南詔國的上層,又非常“唐”化。

以段義宗爲例,此人歷史上滯留蜀中時,就寫了《思鄉》這類水平相當不錯的詩——瀘北行人絕,雲南信未還。庭前花不掃,門外柳誰攀。坐久消銀燭,愁多減玉顏。懸心秋夜月,萬里照關山。

其《題判官贊衛有聽歌妓洞雲歌》,也顯示了其深厚的漢文化底蘊。

這種自上而下的漢化,與渤海國非常類似。唐朝搞節度使,南詔也搞,唐朝有府兵,南詔也學,各類官制甚至出將入相的傳統都十分類似。

這個國家不斷地吸收唐朝文化,再自己同化六大節度使轄區內的蠻人,做得非常不錯,也爲後來王朝在西南的開拓進行了預熱。

對於這種國家,邵樹德不忍毀之,但又很想吃掉。如今既然仗打到這個份上了,那麼他也不會猶豫,即便吃不下全部,核心的兩京區域是要拿下的——南詔以及大長和國,同樣是以兩京控扼周邊各個節鎮、都督府。

以川南“漢化走廊”,溝通大理、鄯闡兩京,這是他初步的構想。大長和國使者哪怕磨破了嘴皮子,怕是也難以讓他改變主意了。

第五十六章 冒險第1261章 詰問第1253章 蜀中與營州第六十七章 西樓?北樓?第三十六章 海運第十八章 構想(爲盟主奎元哥加更)第十四章 善後與學生第八章 學習第五十九章 徙流第1158章 吹一輩子的戰鬥第五十三章 錢、人第八十三章 分割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十九章 騰籠換鳥唐境通往回鶻牙帳三條道路第十三章 夏州(二)第四十八章 會面與部署第十四章 交談第五十八章 邀戰第六十章 朱瑄第七十章 加班!第七十三章 契丹興廢(給盟主無言以度加更)第十八章 東出第六章 州情(三)第二十二章 新年第五章 鄉村第二十七章 北巡第十三章 談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八章 上下第八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二)第1098章 收穫與東巡第十八章 無可阻擋第十五章 鄜坊驛路好馬來(含淚爲青衣熊貓盟主加更)第八十九章 都亭驛第三十八章 新工作第五十五章 可亡矣第三十九章 商稅第十二章 恩德第十九章 西行第五十章 書稿第十四章 渭水道第972章 深入第二十九章 首尾第十二章 去諸第三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變局第三十二章 一起跳舞第二十九章 退敵(二)第1190章 戰術第二十五章 父子第八十六章 爭吵第四十五章 父子與選擇第六十三章 懸崖邊的選擇第1149章 舉槍!第三十二章 正月第五十五章 逼迫第十九章 碰撞第1236章 眼花繚亂談談明清的貨幣第四十九章 馴馬兩個軍亂典型第二章 舊部第一章 故人第七十八章 越過戈壁南下第109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998章 應對之策第四十三章 紈絝子弟第三十一章 遍地烽火第六十章 登高第三十四章 說客(爲盟主小龍V加更)第五十六章 將才第十一章 出征前的二月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1097章 求封第二十七章 醋溝第十三章 安休休第六十七章 西樓?北樓?第二十八章 稅制改革之四第七十四章 大破第十三章 消息第三十四章 練武與動兵第1088章 天命第四十四章 追亡逐北(三)第970章 試探第二十八章 退敵(一)第1314章 收服第1155章 大冤種第三十七章 大塢第五十三章 擊其尾(爲招牌砂鍋飯盟主加更)第二十六章 幫他體面第1257章 一夫之威第四十二章 主帥第三十四章 合河縣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九十一章 大帥英明第二十二章 人心第三十二章 河陽第五十二章 清理棘刺第八十二章 臨別談話第三章 數學與船
第五十六章 冒險第1261章 詰問第1253章 蜀中與營州第六十七章 西樓?北樓?第三十六章 海運第十八章 構想(爲盟主奎元哥加更)第十四章 善後與學生第八章 學習第五十九章 徙流第1158章 吹一輩子的戰鬥第五十三章 錢、人第八十三章 分割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十九章 騰籠換鳥唐境通往回鶻牙帳三條道路第十三章 夏州(二)第四十八章 會面與部署第十四章 交談第五十八章 邀戰第六十章 朱瑄第七十章 加班!第七十三章 契丹興廢(給盟主無言以度加更)第十八章 東出第六章 州情(三)第二十二章 新年第五章 鄉村第二十七章 北巡第十三章 談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八章 上下第八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二)第1098章 收穫與東巡第十八章 無可阻擋第十五章 鄜坊驛路好馬來(含淚爲青衣熊貓盟主加更)第八十九章 都亭驛第三十八章 新工作第五十五章 可亡矣第三十九章 商稅第十二章 恩德第十九章 西行第五十章 書稿第十四章 渭水道第972章 深入第二十九章 首尾第十二章 去諸第三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變局第三十二章 一起跳舞第二十九章 退敵(二)第1190章 戰術第二十五章 父子第八十六章 爭吵第四十五章 父子與選擇第六十三章 懸崖邊的選擇第1149章 舉槍!第三十二章 正月第五十五章 逼迫第十九章 碰撞第1236章 眼花繚亂談談明清的貨幣第四十九章 馴馬兩個軍亂典型第二章 舊部第一章 故人第七十八章 越過戈壁南下第109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998章 應對之策第四十三章 紈絝子弟第三十一章 遍地烽火第六十章 登高第三十四章 說客(爲盟主小龍V加更)第五十六章 將才第十一章 出征前的二月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1097章 求封第二十七章 醋溝第十三章 安休休第六十七章 西樓?北樓?第二十八章 稅制改革之四第七十四章 大破第十三章 消息第三十四章 練武與動兵第1088章 天命第四十四章 追亡逐北(三)第970章 試探第二十八章 退敵(一)第1314章 收服第1155章 大冤種第三十七章 大塢第五十三章 擊其尾(爲招牌砂鍋飯盟主加更)第二十六章 幫他體面第1257章 一夫之威第四十二章 主帥第三十四章 合河縣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九十一章 大帥英明第二十二章 人心第三十二章 河陽第五十二章 清理棘刺第八十二章 臨別談話第三章 數學與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