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尊號與北衙

尊號與諡號不一樣,這是帝王、太后在世時的稱呼。

政治上的用意是對在位皇帝進行歌功頌德,讚美他的文治武功。

有唐一代,十餘位天子加尊號。

有趣的是,李世民沒有。

或許是因爲在唐以前,這種行爲太稀有了吧。

遍數歷史,正兒八經上尊號的大朝天子只有一位:漢哀帝,尊號“陳聖劉太平皇帝”,就是“斷袖之癖”這個詞語來源的當事人。

除此之外,便只有寥寥數位割據政權的皇帝了。

比如周宣帝宇文贇,尊號“天元皇帝”。

這位爺廣選美女入後宮,一玩就是十天半個月不出來,政務都交給太監、權臣們管。

再比如北齊後主高緯,尊號“無上皇”。

這位爺更是牛逼,是“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的當事人。

李世民沒有加尊號,但草原部族給他上了個尊號“天可汗”。

沒有,又勝似有。

但從唐高宗兩口子開始,尊號幾乎成了標配了,都是天子暗示下面,馬上就有幸進之徒開始上疏,請加尊號。

唐高宗尊號“天皇”,據說還是大臣們冒着“觸怒”他的風險,“冒死進諫”,最後才“勉強同意”加尊號。

武則天就更多了,六受尊號。從一開始的“天后”、“聖母神皇”,到後來的“則天大聖”。

甚至就連唐僖宗都有尊號:至德光烈皇帝。

這不是扯淡麼!

因此,在收到這份奏疏後,邵樹德便留中不發。

初二上午召見官員問對之時,更是把崔邈喊了過來,問道:“崔卿素有才幹,忠勤有加,朕一直是很滿意的,爲何要做那倖進之徒?就這麼急着升官?”

“臣實爲天下計,不敢有分毫私心。”崔邈肅容道。

邵樹德笑了,道:“且說說你的道理。若有理,朕便同意加尊號。如果無理,秘書郎也別做了,去地方上混吧。”

崔邈強笑了一下。

真沒有私心嗎?肯定是有一點的。但若說全處於私心,那也不對。

“陛下,臣說實話,設使此間天下,爲朱全忠、李克用所得,則百姓無寧日矣。”崔邈說道:“全忠或還好一些,他能壓得住武夫。克用是素來不管的性子,他若當了天子,與唐末藩鎮割據何異?唯陛下走對了路子,掃平羣雄,一統江山,諸般手段齊施,方能鎮得住這數百州。”

其他人聽後,眼皮子直跳。

到底是秘書郎,聖人的心腹,連這也能“假設”?或許,他們私下裡喝茶閒談之時,已經假設過很多次了吧。這份君臣之誼,實在讓人羨慕。

“但爲子孫計,還需加強正統、鞏固天威,故臣請上尊號。”崔邈說道。

“唐僖宗都有尊號,朕羞與他爲伍。”邵樹德說道。

“陛下,唐僖宗是找了些倖進之徒勸加尊號,自娛自樂罷了,誰都不會當回事。”崔邈說道。

“崔卿的意思是……”邵樹德若有所悟。

“陛下可令所俘之長和國主鄭仁旻、渤海國主大諲賺、高昌國主毗伽,以及於闐國主李聖天、仲雲國主邵獻忠、回鶻國主奧古爾恰克等人共上尊號。”崔邈說道。

邵樹德一聽,心下意動。

崔卿真會拍馬屁,所獻之策也頗有可行性。甚至於,邵樹德還幫他擴展了一下:已攻滅之契丹國主阿保機的兒子邵贊華、中原各藩鎮降人等等。由他們出面,共同上書,請加尊號,那這個尊號看起來就不太一樣,含金量十足。

“其實,朕已經有過一個尊號了。”邵樹德說道:“早些年,河隴蕃部共推‘無上可汗’。建極十四年五月的磧北之行,諸部又給朕加了四個字,‘天生英明’。八月,收復北庭,諸部加尊號‘建文神武’。朕覺得這挺好的,字無需多……”

羣臣一聽,心中明白,聖人這是已經同意了。不然的話,琢磨尊號名稱做甚?

尊號是在世皇帝就可擁有的,且無需避諱。

以“天生英明建文神武無上可汗”爲例,蕃人可以直呼“無上可汗”。

唐高宗李治,羣臣可以直呼“天皇”。

“其實這次也是一個機會。”邵樹德突然說道:“草原諸部首領也要來,與漢地降人、百官一起給朕上尊號。官府可以分南衙、北衙,但加了尊號的草原、漢地天子只有一人。”

話都說到這分上了,衆人還有什麼好說的?只能從命了。

“陛下,以何爲尊號?”吏部尚書蕭頃問道。

原吏部尚書薛貽矩已在去年薨逝,工部侍郎蕭頃接替其位。

蕭頃是太子的人,這誰都知道,畢竟他是以親王府長史的身份出任工部侍郎的。而這項任命,也被邵樹德批准了。

蕭頃是太子的人沒錯,但這個天下所有的官員,也都是邵樹德的人。你可以說他自大,但他真的不擔心什麼,這個天下,還沒人能對他不利。

“就用‘建文神武’吧,太長反而不美。”邵樹德說完,看向太常卿,道:“姚卿,這事你來辦吧。”

“臣遵旨。”太常卿姚顗(yǐ)應道。

他是建極十五年初接替丁會成爲大夏第三任太常卿的。

其時正月剛過,內務府監趙植在出外巡視時,薨於館驛。遺體運回洛陽,葬於北邙,丁太常唱完這場後,身體也不行了,沒幾個月就薨了。

姚顗是長安人,唐末進士,根正苗紅的關西人。他還是司空圖的女婿,文采很不錯。

爲人方正,規規矩矩,脾氣非常好,“終身無喜怒”。

他在地方上當縣令、刺史的時候,因爲脾氣太好,爲人輕視。入中樞當官後,辦事勤勉、仔細,缺點反倒不明顯了。

這人就像個大秘,適合在直屬機關內任職,不適應出任地方官員——地方官需要狠一點、強勢一點,沒有脾氣是不行的,只會任人拿捏。

內務府監一職,則由少監儲仲業升任,黃州刺史崔居儉補少監之職。

“此事就這麼定了。”邵樹德最後一錘定音,道:“該知會的人,儘快派使者去吧。”

“臣遵旨。”跟着這樣的聖人,大臣們愈發感覺沒有自我意志了。

不過,這是幸福的煩惱。

沒有這樣的聖人,他們的日子也不會好過,甚至更差。

******

羣臣散去之後,邵樹德緊接着召見了下一批人:他在西域建立起的那套班子的成員。

五個梅錄:廉祐、偰元助、阿啜、莊約、龍思同。

這五個人中,出身高昌的廉祐主管營田,目前留守焉耆;偰元助主管教化,隨駕回京。

北庭降官阿啜、鸊鵜泉莊氏出身的莊約分管財稅,前者隨駕入京,後者留守高昌。

焉耆降人龍思同分管戶口、監察等事務,隨駕入京。

林牙二人:火山奴、盧質。

前者是高昌降人,目前在京。後者是河南人,歷仕州郡,後擔任戶部員外郎,今年初前往安西任職,目前留守高昌,算是莊約的直屬下級。

達幹四人:阿里骨、蕭阿古只、僕固大悲奴、巴布。

阿里骨是北庭降將,統領汗庭直屬部隊兩千餘人。

蕭阿古只過去後,與他分掌此軍。

僕固大悲奴是高昌降將。

巴布則是拔汗那降人,原新附軍指揮使。

作爲第二次理蕃院、北衙系統改革的試點承接人,這批官員算是趕上了好時候,其中很多人坐上了火箭。

“朕先談談北衙樞密院。”邵樹德說道:“在此番改制前,樞密院的主要工作便是監督各部丁壯訓練。戰爭爆發之時,再行文至各部,徵丁兵馬、牛羊。其他還有一些瑣事,但都不重要,主要的就是這些了。”

“而你們在西域時所做的事呢?”邵樹德看向幾位達幹,問道。

“臣深入各部,瞭解驍勇善戰之士的數量,錄其姓名。夷離堇敢有阻撓私藏者,臣便以國法處置。錄入兵籍之勇士,着各部優恤,年底會操之前,需私下加練,定期考覈。”阿里骨說道。

這其實就是半脫產士兵了。

之所以是半脫產,是因爲經濟底子薄,他們還需參加一定量的農業勞動。但不管如何,戰鬥力比起之前是有所提升的,裝備也稍稍好了一些。

“阿里骨,你做得很好,尤其是深入各部,令朝廷的權威凌駕於頭人之上,這一點非常好。”邵樹德讚道:“但還不夠。接下來朕打算徵發各部勇士,組建一支常備軍,軍號‘背嵬’,分左右兩廂,計步兵一萬、馬兵兩萬。背嵬軍自草原南下,入鎮中原,爲期三年,三年後換一批人。想要做到這件事,你的工作還要深入一些,將更多的部落囊括進來。”

背嵬是党項酋豪對自己親隨的稱呼。

鐵騎軍中就有背嵬都,其成員是真背嵬。背嵬軍的成員就不一定了,只是借用這個名稱罷了。

三萬背嵬軍服役期間,按禁軍標準發餉。服役期滿,返回草原,散爲百姓。其中佼佼者,可以補充進禁軍、鎮軍、州軍。立下戰功的,可以在漢地、草原爲官。

這其實是加強朝廷權威的一種辦法,讓草原蕃人對中原產生更多的認同感。

在過去三十年,邵樹德其實已經在做類似的事情了,只是不太成系統,這次乾脆形成固定的制度,一直執行下去。

“臣遵旨。”阿里骨躬身應道。

這是給了他更大的權力,可以管更多的部落了。

“你的漢文學得如何?”邵樹德問道。

“能聽懂,字還認不太全。”阿里骨有些尷尬。

邵樹德大笑,道:“這你得學學韓建了。他原本一個字都不認識,但心志堅毅,刻苦自學,後來已粗通文墨,不用幕僚幫襯了。這樣吧,朕有功必賞,你可至北衙任錄事一職,朕再給你配兩個小使,繼續做你之前做的事吧,北庭、熱海、碎葉、于闐、仲雲五處的蕃部勇士,好好給朕清查一番,登記入冊。”

北衙樞密院的錄事是從六品上的官職,對他們而言非常不錯了。

“臣遵旨。”阿里骨應道。

聖人沒提伊麗河谷,那就不歸他管了。

“阿古只,你做了什麼事?”邵樹德又問道。

“臣與阿里骨分掌汗軍,日夜操練,行軍征戰之時,奮勇廝殺。”蕭阿古只說道。

“在這一點上,你做得還不錯。西征之時,建立過功勳。”邵樹德說道:“你亦可擔任錄事一職。關北、河東、河北三道的蕃部,你來仔細清點、登記。”

“臣遵旨。”蕭阿古只歡歡喜喜地應下了。

他其實已經改名蕭永忠,還買了渤海商社的股份。在他看來,做大夏的官,可比給阿保機賣命強多了。

希望姐姐給聖人多生幾個兒女,這纔是真姐夫,阿保機算個屁!

隨後邵樹德又授予僕固大悲奴、巴布二人北衙樞密院主事之職。

這個職務也還湊合。

從七品下,主要負責監察、巡視,權力不大不小,出門一趟總能撈點油水。

“汗軍還剩兩千六百餘人,多歷戰事,就讓他們作爲背嵬軍的底子吧。”邵樹德說道:“也罷,時辰不早了,先用膳。吃完咱們再理一理理蕃院的事情。”

北衙的第二次改革,並不是終點。

事實上沒有一項制度從開始創建時就非常完善,且可以一直用到很多年以後的。

人們所能做的,只能是基於現狀,再着眼未來,最後與各方妥協,商討出一個方案來。

政治,本來就是妥協的藝術。

邵樹德是個謹慎的人。

他搞北衙改革,要先調研,然後看似很慫地在西域搞試點。在熟悉之後——不光他熟悉,各部頭人們也要熟悉自己權力被削弱的現狀——再慢慢推廣開來。

但這個推廣,也不是一步到位的。

西域已經完成了很大一部分,現在需要做的是繼續鞏固、深化,將之前沒涉及到的部落、蕃國也圈進去。

西域深化改革的同時,河套、陰山一帶的蕃部也要陸續開展起來,這些部落統治多年,算是比較恭順的,難度相對較小。

暫時先搞這兩處。

原因是一旦出了亂子,鎮壓起來容易,不至於搞得處處烽火,手忙腳亂。

西域、陰山完成之後,會對河隴、遼東蕃部動手,一步步完善,加強統治。

整個過程可能會持續個幾年,但沒關係,邵樹德願意等。

完成之後,待頭人們適應了失落感,第三次改革也差不多醞釀好了。

(本章完)

第八十五章 公文與棣州第五十五章 怠而取之忙,第二更估計晚上,順手發個單章。第三十一章 第三發第三十四章 北進第二十四章 惡作劇第1322章 鎮州陷落第1221章 別說了,別說了第1299章 萬勝黃頭第十二章 澠池第十八章 金城(一)第940章 邢、魏第三章 紅利之三第十七章 驚訝階段總結兼感謝第四章 兩手都要硬第十六章 風聲第七十七章 只有我能代表靜江軍第三十八章 挑釁第三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四十七章 對峙第六十八章 手段第二十六章 趙折第四十六章 摧枯拉朽第949章 亂第六十七章 梳理第六十章 穿白袍者朱延壽!第十八章 入長安(三)第1035章 戰術帶師第三章 數學與船第二十六章 紅利(三)第八十章 回家第五章 城建第三十五章 “賊衆”第十章 大場面第六十三章 二子第三十章 青唐第二十三章 死地第八十六章 委任與動員第六十章 史館第十一章 幕後與密使第十八章 東出第八章 海上牧場第六十一章 蜂擁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二章 調查(二)第四十三章 顧此失彼第三十五章 老巢第三十七章 何處可之?第九章 西使城第1130章 心思第五十五章 怠而取之第十九章 只能做不能說第三十五章 “賊衆”第二十六章 感受第十八章 耐心第二十七章 上供第1226章 榮譽第三十五章 出山第七十章 加班!第二十章 “核心科技成果”第十九章 西行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二十七章 財稅改革之三第1105章 定計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第十二章 觀魚第四十二章 搶回了數年時間第八十五章 事實與三圍第九章 局勢第七十九章 面見使者第四十六章 粗安第1316章 我不能看着他死第五十六章 肅清第十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二)第七十七章 軍心與消息第二十六章 感受第四十五章 不約而同第八十七章 有難第二十章 一了百了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四十四章 民心和軍心第十五章 北方與錨定物第三章 西受降城第五章 勾連第591章 莎城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十四章 渭水道第十三章 花巧第1297章 巡視第三十三章 謀劃第1303章 彙報與江西第四十章 分歧第1271章 郡王第二十九章 拉攏發個單章,來龍去脈。第五章 鄉村第1174章 工徒與刑徒第585章 諸葛
第八十五章 公文與棣州第五十五章 怠而取之忙,第二更估計晚上,順手發個單章。第三十一章 第三發第三十四章 北進第二十四章 惡作劇第1322章 鎮州陷落第1221章 別說了,別說了第1299章 萬勝黃頭第十二章 澠池第十八章 金城(一)第940章 邢、魏第三章 紅利之三第十七章 驚訝階段總結兼感謝第四章 兩手都要硬第十六章 風聲第七十七章 只有我能代表靜江軍第三十八章 挑釁第三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四十七章 對峙第六十八章 手段第二十六章 趙折第四十六章 摧枯拉朽第949章 亂第六十七章 梳理第六十章 穿白袍者朱延壽!第十八章 入長安(三)第1035章 戰術帶師第三章 數學與船第二十六章 紅利(三)第八十章 回家第五章 城建第三十五章 “賊衆”第十章 大場面第六十三章 二子第三十章 青唐第二十三章 死地第八十六章 委任與動員第六十章 史館第十一章 幕後與密使第十八章 東出第八章 海上牧場第六十一章 蜂擁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二章 調查(二)第四十三章 顧此失彼第三十五章 老巢第三十七章 何處可之?第九章 西使城第1130章 心思第五十五章 怠而取之第十九章 只能做不能說第三十五章 “賊衆”第二十六章 感受第十八章 耐心第二十七章 上供第1226章 榮譽第三十五章 出山第七十章 加班!第二十章 “核心科技成果”第十九章 西行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二十七章 財稅改革之三第1105章 定計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第十二章 觀魚第四十二章 搶回了數年時間第八十五章 事實與三圍第九章 局勢第七十九章 面見使者第四十六章 粗安第1316章 我不能看着他死第五十六章 肅清第十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二)第七十七章 軍心與消息第二十六章 感受第四十五章 不約而同第八十七章 有難第二十章 一了百了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四十四章 民心和軍心第十五章 北方與錨定物第三章 西受降城第五章 勾連第591章 莎城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十四章 渭水道第十三章 花巧第1297章 巡視第三十三章 謀劃第1303章 彙報與江西第四十章 分歧第1271章 郡王第二十九章 拉攏發個單章,來龍去脈。第五章 鄉村第1174章 工徒與刑徒第585章 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