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東海艦隊成立

華盛頓,美國時間7月5日上午。

白宮總統府辦公室,美國第十四任總統富蘭克林-皮爾斯會見了剛剛返回美國的駐華公使麥蓮,聽取麥蓮關於此次大清帝國之行的具體彙報。

結果,當麥蓮將自己在上海的遭遇說了一遍,皮爾斯頓時氣得差點吐血。

很快,參議院召開緊急會議,商討上海事件。

會議室內,當所有參議員們得知這個消息後,頓時譁然,紛紛叫囂着要復仇。

然而,也有理智的人迅速將矛頭指向總統皮爾斯,指責他的亞洲政策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錯誤,如今只是報應而已。

這些人都來自輝格派(共和派前身),他們很痛恨皮爾斯,因爲皮爾斯支持南方奴隸制,這根輝格派主張解放奴隸發展北方工業人口相矛盾。隨着美國南北關於奴隸制的激烈爭鬥不斷升級,這種矛盾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只要一個導火索就會全面爆發。

皮爾斯是一個極具進攻性的總統,他擔任總統剛剛一年,就推行了強烈的美國擴張政策,先是指派佩裡敲開了日本的大門,大幅度提升了他的威望,隨後他便指示馬沙力在上海美國租界豎起美國國旗向大清帝國示威,結果沒能成功,反而被李衛國教訓了一頓,丟了美國政府的面子,皮爾斯也因此支持率大跌。爲了扭轉支持率,爭取下一屆總統連任,皮爾斯再次委派麥蓮前往大清帝國,同時將正在日本炫耀武力的美國東印度(亞洲)艦隊開往上海,向大清帝國秀肌肉,想要挽回顏面。

然而麥蓮再次失敗,反而連累美國東印度艦隊全軍覆沒,佩裡和兩千餘美軍官兵被俘,美國在上海唯一的租界被李衛國強行收回,望廈條約續約不成,也被李衛國廢除。如今在美國租界內的上萬美國商人淪爲難民,在李衛國的屠刀下時刻都有生命危險。

這些不利的事情被一件件擺上參議院會議桌上,表明皮爾斯已經沒有路可走,只能說服參議院同意對清開戰。挽回顏面了。

皮爾斯想要做的事情,一定是輝格派成員們全力阻止的事情,不僅僅是因爲皮爾斯支持南方奴隸制,也是因爲皮爾斯是民主派的精英,輝格派爲了奪取下一屆總統大選。就得儘可能的打擊皮爾斯,抹黑民主派,降低他們的支持率。

所以當皮爾斯請求參議院批准對大清帝國動武時,輝格派的參議員們頓時反對,以兩國距離太遠,美國海軍損失了亞洲艦隊後缺乏遠洋戰艦,沒有必然戰勝清帝國的軍事基礎,以及奴隸制問題導致美國南北嚴重對立無法統一戰爭資源等爲由,拒絕了皮爾斯的提議。

然而,民主派卻在支持皮爾斯。目的是轉嫁美國國內日益升溫的奴隸制矛盾,緩和南北敵對態勢,將矛盾轉嫁給清帝國,支持發動戰爭。

這樣一來,輝格派和民主派無法達成一致,雙方爭執不下,導致對清戰爭無法通過。

不過,李衛國狠狠的打了麥蓮的臉,就等於狠狠地打了美國的臉,不論是民主派還是輝格派。都要求對清帝國宣戰,以便維護美國在國際社會上的面子。

就在麥蓮返回美國的這段時間內,李衛國也在進行各種準備,他雖然判斷美國短時間內難以對清帝國實施軍事報復和侵略。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做好準備以防萬一。

自從上海事件發生後,李衛國對美國人的雷霆行動,頓時震懾住了蠢蠢欲動的英法兩國,那份霸氣更是令國人振奮,令租界內的各國洋人們膽顫。

原本在購艦問題上一直爲難李衛國的英國公使包令。如今也是態度大變,失去美國亞洲艦隊的支持,英法兩國在亞洲的軍事力量大部分又折在了黑龍江對俄作戰當中,在英法集中全力參加克里米亞戰爭的時候,已經沒有多餘軍事力量可以支持亞洲軍事行動了,所以包令不得不暫時放棄修改條約的要求,等待克里米亞戰爭結束後再做決定。

而李衛國強行廢除清美望廈條約,收回上海美國租界,李衛國的果決狠辣,令包令感到心驚,雖然李衛國表示不會動上海英租界,但包令還是不放心,於是他只能對李衛國示弱,在李衛國想要購買英國戰艦問題上做了妥協和讓步,以求緩和雙方關係。

李衛國購買英國戰艦沒有了政治上的障礙,接下來就是金錢上的問題了。只要是錢能夠解決的問題就都不是問題,至少對李衛國而言,就不在是問題了。

沒有了政治上的障礙,英國香港皇家海軍軍方很快派人過來跟李衛國洽談購艦事宜。

此時正值英國皇家海軍從傳統純木質風帆戰艦時代向鐵殼蒸汽風帆混合動力戰艦過度時期,上萬艘總價值近十幾億英鎊的戰艦都將面臨淘汰,雖然有一部分戰艦可以直接進行改裝,但大部分的戰艦都因爲設計結構問題很難直接安裝蒸汽機和傳動推進系統,都將面臨拆解命運。

駐紮在香港、新加坡的英國亞洲艦隊,有一千多艘各型戰艦,從3500噸級的大不列顛一等風帆戰列艦,到300噸級的護衛艦,都被劃入英國海軍未來十年的蒸汽戰艦更新計劃之中,允許出售,用得來的資金建造新式蒸汽動力戰艦。

英國亞洲艦隊副司令培根森海軍中將親自率領英國皇家海軍亞洲艦隊主力一百多艘戰艦來到上海,同李衛國進行談判,一方面是直接讓李衛國看到他想要購買的戰艦,另一方面也是向李衛國秀肌肉,意在向李衛國表明英國方面雖然在示弱,但並非不可一戰,警告李衛國不要把英國當成美國那麼好欺負。

對於英國人的心態,李衛國很清楚,現階段還不是收拾英國人的時候,只有置之一笑。

由於沒有了政治上的約束和障礙,李衛國和培根森二人的談判進行的格外順利。

李衛國看中了六艘配備118門大炮的海上主權級一級風帆戰列艦,不過這是英國亞洲艦隊唯一的六艘一級戰列艦,培根森最終只同意賣給李衛國兩艘,剩下四艘還得暫時留在英國亞洲艦隊中撐門面。同時也是對李衛國組建海軍的一種警惕。

爲了補償李衛國的不滿,培根森表示二級、三級和四級戰艦可以不限數量購買。

李衛國真想一口氣把英國亞洲艦隊的全部二三四級戰艦都買過來,讓培根森手中只剩下四艘光棍的一級戰列艦,看他怎麼在偌大的遠東海域繼續執行威懾性戰略任務。

不過李衛國最終沒有那麼做。他之所以購買英國的風帆戰列艦,是因爲他知道英國海軍正在把主要精力放在建造下一代蒸汽戰艦上面,這些退役的英國戰艦價格便宜,買來用於對付太平天國的水師和清廷水師在合適不過了。至於跟英法等傳統世界海上強國對抗,李衛國可沒指望靠這些過時的風帆戰艦。所以他不可能買太多,只要可以滿足短時間的國內作戰需求即可。

wWW ★tt kan ★C〇

最終李衛國同意購買2艘3200噸級、配118門大炮的一級風帆戰列艦,6艘2500噸級、配96門火炮的二級風帆戰列艦,4艘1800噸級、配68門火炮的三級風帆戰列艦,30艘1200噸級、配50門火炮的四級風帆戰列艦。

按照國際上對風帆戰艦的劃分,以上四級戰艦都屬於戰列艦範疇,是海戰的主力。培根森手中有着幾百艘巡航艦(這一時期的巡航艦並非巡洋艦,二者差別很大,請勿混淆),他希望李衛國能夠大量購買。不過被李衛國拒絕了,因爲目前李衛國能夠控制的水域並不多,只有東海和長江口,他不需要向英國海軍那樣全球巡航,所以暫時不需要巡航艦,也就沒有必要購買了。

不過李衛國還是一口氣購買了一百二十艘護衛艦,排水量在七八百噸之間,配備火炮二十到三十門火炮,用來護衛主力戰列艦,以及進行通訊傳遞和火力偵察之用。

費用最高的自然是一級戰列艦了。英國人建造這類戰艦平均耗費十萬英鎊左右,加上裝修和武器配給,總價不過十五六萬英鎊。由於是當做二手艦處理,所以賣給李衛國的價格只有十萬英鎊。二級戰列艦、三級戰列艦價格相差不大。售價在七萬到九萬英鎊左右。四級戰列艦比較便宜,平均造價不到三萬英鎊,算上各種武器配給後,賣給李衛國的價格平均也就三四萬左右,所以李衛國直接購買了三十艘。

而最最便宜的就屬護衛艦了,每艘造價也不過一萬英鎊。李衛國知道太平軍水師上萬艘戰艦,一旦在長江上爆發混戰,對方採取自*殺式襲擊的話,價格昂貴的戰列艦損失就不划算了,所以他必須大量購買護衛艦來保護主力艦,因此李衛國很慷慨的購買了一百二十艘護衛艦。

最後敲定購艦費用總額,一共三百九十七萬英鎊。不過李衛國的水軍並不擅長使用英國風帆戰艦,東西方的風帆戰艦結構和操作都差距很大,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訓練才能成軍。

所以,李衛國又跟培根森商議聘請兩百多名英國皇家海軍軍官和技術精湛的英國水兵,請他們幫助訓練,儘快讓李家軍熟練使用英國戰艦。

培根森很爽快的就同意了,當然費用全部由李衛國出。

除了戰艦之外,配套的輔助艦隻也是李衛國的採購目標。此時李家軍水師的運兵船、運糧船使用的都是居船,噸位小,投送能力差。

因此李衛國跟培根森購買了十艘四千噸級的風帆蒸汽混合動力運輸船,專門用來運兵和運糧。因爲是大型蒸汽輪船,而蒸汽輪船非常昂貴,即便是二手的,也花費了李衛國兩百一十萬英鎊。

最後,培根森又向李衛國推銷了總價五十萬英鎊的軍火,包括英制艦載火炮發射的炮彈,主要是新型爆破彈,因爲李衛國的江南製造局目前生產的炮彈都是陸軍火炮所需口徑,暫時沒有海軍艦炮口徑,而江南製造局建成沒多久,產量不足,每天生產的炮彈還不夠陸軍使用,所以海軍所需的炮彈只能暫時跟英國人買了。

除了海軍用新型爆破彈之外。李衛國還跟培根森購買了五千支海軍型短槍管的P1851火槍,這是英國軍方專門爲皇家海軍量身定做的短管帶標尺的線膛火槍。

李衛國之所以購買海軍版火槍,主要是考慮到他的海軍未來幾年內的作戰對象是太平軍,長江上畢竟不是大海。近距離交戰不可避免,而太平軍最擅長的就是接舷戰,而海軍版火槍的槍管短重量輕,亦裝填子彈,再加上帶有標尺。射擊精度高,非常適合長江水域這種戰場環境,剋制太平軍接舷戰。

經過反覆磋商和談判,最後李衛國和培根森敲定了全部細節。英國方面將在三個月內將所有戰艦、運輸船和軍火交貨,李衛國支付了十萬英鎊作爲定金,三個月後交貨完畢再支付剩下的尾款。

就這樣,李衛國前前後後花費了近七百萬英鎊,總算是完成了這次交易。

七百萬英鎊,摺合大清庫平銀兩千八百萬兩,是一筆鉅款。起初李衛國還準備動用亞投行的金庫。不過到八月份即將完成交易的前幾天,參加“五四愛國”行動的五十七支小隊陸續返回上海。

這五十七支小隊都成功完成了任務,從全世界各地的英格蘭分行套現五千七百萬英鎊,其中運回上海的黃金和白銀總價值四千一百萬英鎊,另外一千六百萬英鎊按照李衛國之前的吩咐,各小隊從各國採購大批的工業機器設備和原材料運回來。其中光用來運貨物的大型輪船就有二十多艘,最大的滿載排水量達到六千噸,最低也有四千噸,在國外購買的價格甚至比培根森賣給李衛國的二手價格還便宜。

李衛國磨牙,他知道培根森賣給他的報價高了不少。不過這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也不奇怪。

不過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所以李衛國並沒有退掉跟培根森購買的那十艘運輸船。

突然多了四千一百萬英鎊的黃金和白銀,李衛國頓時不差錢了。也不用挪用亞投行的儲備金了。

8月18日,隨着最後二十艘英國戰艦從新加坡起航抵達吳淞口水師基地,交付給李家軍水師官兵,標誌着李衛國這一次的軍艦大采購正式完成,儘管中間因政治因素被擱置了很長時間,不過最終被李衛國一一化解。使得李家軍水師的裝備水平一下子跨出一大步,成爲東亞最強大的艦隊。

與此同時,在這幾個月當中,培根森指派的兩百多名英國皇家海軍軍官和經驗豐富的英國水兵一直在吳淞口水師軍營中,教授李家軍水師官兵們學習英國戰艦的使用和操作方法。

由於李衛國的慷慨,這些英國軍官和士兵們得到的報酬幾乎是他們日常工資的十倍,待遇之高,也令這些英國軍人卯足了勁頭,將自己知道的知識和技術傳授給李家軍官兵們。

當然,這些英國軍人在來之前肯定會被英國軍方告知不要將大英帝國幾百年積累下來的經驗、技術,以及看家本領都教給李家軍,但李衛國對這些英國軍人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找了一大堆專業的喝酒陪酒人士,將對方灌醉,然後從他們嘴裡套出英國海軍的看家本領,找人記錄下來,使得李家軍官兵們能夠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就基本上掌握了英式戰艦的知識理論基礎和操作方法。

公元1854年12月12日,李衛國在吳淞口水師大營正式舉行艦隊成軍觀艦式,兩百多艘英式戰艦沿江排開,旌旗招展,規模浩大,令人振奮。

經過大半年的嚴格訓練,李家軍水師官兵們已經能夠熟練操作這些英式戰艦,以及使用英制艦載火炮進行對海對地炮擊。

當然,學會開船和開炮,這並不等是戰鬥力,還不可以進行實戰,這需要至少兩到三年的長期艱苦訓練,最終才能把從英國海軍教官們哪裡學來偷來的知識、技術和經驗徹底轉化成自己的。

李衛國並不着急,他有的是時間等。

不過架子要先搭起來,爲此李衛國成立海軍衙門,他自任海軍衙門大臣,原來的李家軍吳淞口水師更名爲東海艦隊,將12月12日定爲海軍建軍節。

與此同時,李衛國從英國人那裡大規模購買了兩百多艘戰艦,這個消息也震驚全國。尤其是清廷中央,咸豐極爲震驚。

英國的戰艦極爲昂貴,一艘一級戰列艦就是十萬英鎊,相當於四十萬兩白銀。足以建造四十艘紅單船(30門炮,清軍最先進的戰船),李衛國一口氣買了各類戰艦兩百多艘,耗費七百多萬英鎊,摺合白銀兩千八百萬兩。能夠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鉅款來,咸豐怎能不震驚,要知道此刻的大清國庫內只有幾萬兩銀子了,就連咸豐的私房錢都沒有十萬兩了,整個後宮節衣縮食,全都支援前線打仗了。

李衛國能夠拿出這麼多銀子,足以讓咸豐和滿朝文武大臣們眼紅和忌憚。

消息很快從蘭貴人那邊傳到李衛國的耳朵裡,李衛國當時也沒有想這麼多,此刻回想起來,自己這次的動作實在有點大了。難免不被咸豐忌憚,於是急忙召集幕僚團商議對策。

很快,幕僚團商量出結果,將東海艦隊前面冠名大清皇家海軍,海軍衙門不可由李衛國自己設立,需要請示朝廷批准。購買的戰艦是用來對抗日益強大的太平軍水師的,要把太平軍水師的實力盡可能的說恐怖一些,嚇唬一下咸豐。同時,用來購買戰艦的錢絕對不可以承認是李衛國自己掏的腰包,就說是一部分是江南省的厘金和賦稅。另一部分是跟亞投行借的。

李衛國立刻寫奏摺,將幕僚們編好的這些謊話和說辭上報朝廷,以太平軍水師太過強大爲理由,請求成立大清海軍衙門。指派海軍大臣管理,請咸豐給這支海軍賜名大清皇家海軍東海艦隊,同時爲了證明自己真的沒錢,就得繼續跟朝廷哭窮,向朝廷要大筆的銀子。

果然,李衛國的奏摺上報給朝廷之後。朝堂上頓時又爭吵起來。

肅順爲首的帝黨們自然不會放過這個絕好機會彈劾李衛國,污衊李衛國有不臣之心,有造反嫌疑。

奕欣雖然也一臉狐疑,可他只能選擇相信李衛國,如果李衛國被肅順扳倒了,那他也討不了好。

因此奕欣反駁道:“啓稟皇上,李大人這麼做雖然有些突兀,但細想一下也不能怪他。洪匪叛軍擁有戰船兩萬多艘,先前在湘江大敗曾國藩的湘軍水師,使得長江流域我朝廷水師戰船如今不足兩千艘了,李衛國的滬軍水師只有不到一千艘小戰船,在這種情況下,他素來跟英國人交好,跟英國人購買戰船也不足爲奇。”

奕欣頓了頓,續道:“再說了,李大人請求朝廷成立海軍衙門,請皇上指派海軍大臣前往管理,又請皇上給這支海軍賜名大清皇家海軍東海艦隊,可見李大人對朝廷是忠心耿耿。至於李大人花費兩千八百萬兩銀子購買洋人戰艦一事,更加可以證明李大人的忠心,因爲如果李大人要造反,完全沒有必要建立海軍,因爲他完全可以跟洪匪聯合起來,洪匪兩萬多艘戰艦足夠抗衡朝廷水師了。”

咸豐覺得也有些道理,心中的疑慮頓時消了大半。回到後宮中,咸豐又詢問蘭貴人,蘭貴人也是幫着李衛國說好話。咸豐並不知道他最疼愛的女人此刻已經跟李衛國暗中結盟了,他相信蘭貴人的話,所以對李衛國的猜忌也就打消了。

就這樣,原本對於李衛國極爲不利的一次朝儀不果而終,肅順一黨未能扳倒李衛國,頓時失望。

但咸豐畢竟是咸豐,當皇帝的都有兩下子,他當即批准了李衛國的奏摺,成立海軍衙門,賜名李衛國的東海艦隊爲大清皇家海軍東海艦隊,同時任命李鴻藻爲海軍衙門大臣兼江南省布政使。

消息傳回上海,李衛國鬆口氣的同時,也是驚詫李鴻藻這個名字。

李衛國站在窗前,自語道:“又是一個政治超過150的超級大boss啊,也不知道是敵是友!”(。)

第172章 成立電報局第283章 特效藥暴利壟斷第227章 引蛇出洞第459章 英軍慘敗第404章 兵不血刃佔領世界第二大島第374章 漢語四六級必考八股文第379章 無畏艦時代的激情(二)第215章 最強陷害第293章 鐵甲艦上的男人們第5章 隱藏劇情第303章 東印度公司的末日第117章 東海艦隊成立第309章 東南亞剿匪第366章 電信工業革命第4章 借勢救人第562章 烈寧的野望第568章 藏王山第77章 佔領嘉定縣第12章 冤案昭雪第133章 鬥石達開第148章 再坑美國人一把第296章 鐵甲艦上的男人們(四)第112章 哥也是有底線的第314章 違鈔戰爭第373章 修建世界大鐵路第91章 破江南大營第313章 不許叫東京第61章 開動印鈔機第288章 爲海外華僑們報仇雪恨第140章 人心所向第574章 南陽阻擊戰第140章 人心所向第400章 GDP的較量第447章 被逼上絕路的日本帝國第501章 美利堅海軍的最大致命傷暴露第40章 陸建英要放大招了第74章 變市級幹部了第150章 一級戰備第366章 電信工業革命第462章 楊乃武與小白菜第178章 讓洋鬼子崩潰的水鐳第129章 殺欽差第339章 悉尼陷落第198章 準備政變第204章 林肯被坑哭了第1章 重生清末第642章 讓德軍氣吐血的空戰第640章 德軍非洲沙漠基地暴露第279章 鋼鐵帝國第71章 上海陷落第461章 未雨綢繆第624章 秒殺滿血戰巡第503章 令美軍吐血的羅德島第573章 巴卡娜!藏王山戰役大逆轉第594章 斯達琳的黑科技第85章 升任欽差大臣第368章 挖個坑叫深淵第510章 搶回打炮的錢第268章 中英海軍軍備競賽第532章 希特拉是何方神聖第604章 二代主戰坦克的碾壓第71章 上海陷落第121章 翻臉(上)第326章 雄風一出,碾壓之戰第503章 令美軍吐血的羅德島第113章 高築牆,深挖坑,往死裡整第465章 爲打飛機做準備第498章 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第三次滅團第163章 瘋狂大練兵第577章 秘密潛入第209章 最倒黴的突圍第170章 閃電佔山陽第615章 如果一萬年以後第263章 軍演震懾四方第373章 修建世界大鐵路第456章 驚悉陰謀,調整策略第605章 中華重型戰車,德軍坦克的噩夢第585章 強敵環視,德意志帝國的突圍之路第392章 中華帝國海軍的強勢第292章 俾斯麥要訪華第601章 特斯拉的黑科技第281章 赫茲消失何志名動世界第415章 英俄結盟,協約國現雛形第574章 南陽阻擊戰第518章 坦克、迫擊炮閃亮登場第167章 鐵甲艦時代降臨第176章 C4第213章 佈局第564章 秘密都是挖出來的第397章 無畏型重巡航艦震撼首秀第324章 戰爭迷霧,磚家解疑第526章 鴻門宴,誘殺麥克阿瑟第472章 羅斯福的警覺第622章 蒙羅維亞灣的炮聲第186章 爲民族生存空間而戰第365章 新一輪海軍戰術欺騙第82章 搶功勞第163章 瘋狂大練兵第187章 陣前暗算第292章 俾斯麥要訪華
第172章 成立電報局第283章 特效藥暴利壟斷第227章 引蛇出洞第459章 英軍慘敗第404章 兵不血刃佔領世界第二大島第374章 漢語四六級必考八股文第379章 無畏艦時代的激情(二)第215章 最強陷害第293章 鐵甲艦上的男人們第5章 隱藏劇情第303章 東印度公司的末日第117章 東海艦隊成立第309章 東南亞剿匪第366章 電信工業革命第4章 借勢救人第562章 烈寧的野望第568章 藏王山第77章 佔領嘉定縣第12章 冤案昭雪第133章 鬥石達開第148章 再坑美國人一把第296章 鐵甲艦上的男人們(四)第112章 哥也是有底線的第314章 違鈔戰爭第373章 修建世界大鐵路第91章 破江南大營第313章 不許叫東京第61章 開動印鈔機第288章 爲海外華僑們報仇雪恨第140章 人心所向第574章 南陽阻擊戰第140章 人心所向第400章 GDP的較量第447章 被逼上絕路的日本帝國第501章 美利堅海軍的最大致命傷暴露第40章 陸建英要放大招了第74章 變市級幹部了第150章 一級戰備第366章 電信工業革命第462章 楊乃武與小白菜第178章 讓洋鬼子崩潰的水鐳第129章 殺欽差第339章 悉尼陷落第198章 準備政變第204章 林肯被坑哭了第1章 重生清末第642章 讓德軍氣吐血的空戰第640章 德軍非洲沙漠基地暴露第279章 鋼鐵帝國第71章 上海陷落第461章 未雨綢繆第624章 秒殺滿血戰巡第503章 令美軍吐血的羅德島第573章 巴卡娜!藏王山戰役大逆轉第594章 斯達琳的黑科技第85章 升任欽差大臣第368章 挖個坑叫深淵第510章 搶回打炮的錢第268章 中英海軍軍備競賽第532章 希特拉是何方神聖第604章 二代主戰坦克的碾壓第71章 上海陷落第121章 翻臉(上)第326章 雄風一出,碾壓之戰第503章 令美軍吐血的羅德島第113章 高築牆,深挖坑,往死裡整第465章 爲打飛機做準備第498章 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第三次滅團第163章 瘋狂大練兵第577章 秘密潛入第209章 最倒黴的突圍第170章 閃電佔山陽第615章 如果一萬年以後第263章 軍演震懾四方第373章 修建世界大鐵路第456章 驚悉陰謀,調整策略第605章 中華重型戰車,德軍坦克的噩夢第585章 強敵環視,德意志帝國的突圍之路第392章 中華帝國海軍的強勢第292章 俾斯麥要訪華第601章 特斯拉的黑科技第281章 赫茲消失何志名動世界第415章 英俄結盟,協約國現雛形第574章 南陽阻擊戰第518章 坦克、迫擊炮閃亮登場第167章 鐵甲艦時代降臨第176章 C4第213章 佈局第564章 秘密都是挖出來的第397章 無畏型重巡航艦震撼首秀第324章 戰爭迷霧,磚家解疑第526章 鴻門宴,誘殺麥克阿瑟第472章 羅斯福的警覺第622章 蒙羅維亞灣的炮聲第186章 爲民族生存空間而戰第365章 新一輪海軍戰術欺騙第82章 搶功勞第163章 瘋狂大練兵第187章 陣前暗算第292章 俾斯麥要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