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爲君之道

bookmark

全本推薦:步步生蓮

曹禪對那些女子自然是重視無比,不然也不會喂下墮胎藥,還要關押十月。不過,這件事也就這麼過去了。

袁紹家的直系男丁都該斷絕了,袁術的也死絕了。

這兩個人都是這亂世中失敗的人。於是纔有此等禍事。

相比於他們,曹禪自然要活的好好的,活的小心謹慎。有一句話說的好,叫做搶奪江山,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抱着固有的勢力,就安享太平。不發展,不練兵,就等着被別人剿滅。

十日後,天晴朗,吉日。

旗幟招展,無數身穿白服的官員,僕從。從信都東城出發,往東行三十里,到達一處山清水秀的地方。

路上哭啼聲引人哀思。

隊伍前方是袁紹以及他三個兒子的棺槨,棺槨的劉氏乘坐着一輛馬車,神色淡淡的替丈夫,兒子送行。

跟在劉氏後邊的則是一些袁紹的死臣。

再後邊,就是曹禪的馬車,以及一衆官員,新到的賈詡,程昱,許攸等人,以及孫堅,郭嘉,戲志才。

三國這個時代是敬重對手的時代,生前互相仇恨,但死後也要爲仇敵發喪。即使袁紹因爲叛逆,曹禪沒有給任何官位。只以士大夫禮儀下葬。定下的諡號是“戾”,諡號有上中下三等,“戾”是第三等。屬惡諡。

可以說把袁紹的一生都否定了。

其實曹禪心下有些不樂意來的,把人家逼到死路,還簡介殺死了袁紹三個兒子,親手斷絕了袁紹的血脈。

跟着來,實在是起雞皮疙瘩。

但是不管曹禪心裡是不很樂意。因爲,沮授,郭嘉,戲志纔等人勸諫,義正言辭的勸諫。

說什麼,爲上者,要表現寬大的氣度。宏偉的胸襟。

曹禪雖然心下不以爲然,但也是乖乖的來了。

不過跟着來是曹禪的心理底線,穿戴素白,爲其發喪還是免了。因此,曹禪把所乘坐的馬車裹的嚴嚴實實。

身上也只穿着黑色的衣服,冠,以及靴子,綬帶。配着黑色長劍。算是很給袁本初面子了。

車廂外邊響起的哭啼聲,讓曹禪有些心煩意燥。

掀起簾子,朝着牽頭看了看。文丑,郭圖,以及張郃,還有幾個年老的袁臣,加起來只有六人。

文丑雖然投降了曹禪,並且接受了曹禪封的偏將軍,都亭侯的官職,爵位。但心裡上還是袁紹死臣,袁紹出殯,自不用說,跟着來了。

高覽在七日前已經隨着公孫越一起,領着六萬兵馬回屯幽州去了。沒能有機會送送故主。

張郃則是私下請求曹禪,暫緩領兵前往樂安,等送了袁紹再走。

所謂君子有成人之美,這句話曹禪已經是很嫺熟了。如此簡單的請求也就是欣然的答應了。

除開這幾個人,以及袁紹剩下的幾個孤寡老頭不算。真正算得上是袁紹死臣的,就只剩下郭圖了。

像逢紀之流,根本不敢露面。

郭圖不同,他一心向袁。記得歷史上曾經記載一段很血淚的話,曹操將破城,郭圖領着自己宗族人,不論大小,全部斬殺。

最後自盡。死臣中的死臣。論及才能,郭圖也不算太差。屬於中流砥柱。不過,曹禪卻沒有收降的意思。實在難如登天。

看着車廂外邊,沒有坐車馬,而是隨着劉氏的馬車走着,渾身素白,如孝子一般的郭圖。他的哭的不響亮,但是眼神紅腫,淚流滿面。

曹禪放下了簾子,嘆了口氣。

破國之後,王圖霸業皆是一堆黃土。死後羣臣皆散,卻尚有一二死臣相送。袁本初也不枉費在諸侯這條路上,走了一翻。

感嘆歸感嘆,但是曹禪卻絕對不希望自己擁有袁紹一樣下場的,即使死臣再多,死後無比哀榮,也及不上一朝登頂。貴不可言。

所以,要發展,要更多更多的人。

此去三十里,實在寂寞。曹禪閉起了眼睛,開始養神。

哭啼聲中,三十里路轉瞬即到。出現在隊伍前方的是四座大墳。修繕的不算華貴,但是巨大,有些壓迫感。

上書,袁氏本初之墓。袁氏譚。袁氏熙,袁氏尚。

之後就像是一場大戲,禮樂齊鳴中,棺槨入墓。一代梟雄最後的榮華,盡在墳中。

從始至終,曹禪都在馬車內,沒有露面。直到隊伍返回信都,曹禪才從馬車中走了出來。

按理說,袁紹的宅子最好的地方,但是好歹袁紹也是一方諸侯,留下個寡婦。曹禪沒好意思佔領。

就選了許攸以及周邊的一大片宅子。侵佔了許攸從袁紹那裡獲得的大量財富。

所謂立國是很講究的一件事情,宮室,大殿。都是很講究的東西,一定要修繕的體面。在這方面絕對不能心疼錢銀。

如果往來使臣,看見魏國宮室寒酸,國怎麼會有氣勢。

這個道理之下,曹禪對着修繕宮室的官員下了死令,一定要弄的大氣磅礴。不用富麗堂皇,但一定要大氣。

現在宅子附近,到處都是敲敲打打,以及呼喝着搬運磚頭的聲音。

稍微有點影響,但湊合着還能過。

回到府邸後,曹禪直接帶着己方的賈詡,以及荀攸,程昱,郭嘉,戲志才,田豐,沮授等人一起來的。

互相坐好。曹禪看着堂下的七人,心下很有種踏實感。

有這些人在,即使是想要敗家,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幽州那邊情況怎麼樣了?”心下小小的自得了一下,曹禪面上卻是很嚴謹的問程昱道。

程昱先曹禪一步,去了幽州。任務是處理了幽州的袁紹兵馬,公孫瓚兵馬。二三十萬人,全部解散,卸甲歸田。

今日剛到冀州,曹禪還沒來得及問情況。

“差不多處理完了,不管是幽州的,還是冀州的,動派遣了軍隊護送,返回家鄉。發放了農具,種子,以及足夠一年吃用的糧食。”程昱舉拳回答道。

神色有些疲乏,也是,剛奔波了數千里路,來到冀州還沒有一日,又送了袁紹三十里。鐵人也吃不消。

但是曹禪也只能對不起他了,有些情況還是瞭解一下比較好。

二三十萬的軍隊,全部解散了。但是冀州現在也還剩下七八萬的軍隊,都需要全部解散。

一下子涌入三四十萬的壯丁,但是曹禪不擔心會使得男女比例出現畸形。

冀州不同,這地方常年打仗,但都是漢人在打仗。不會擄掠女人,反而會隨着戰爭的進行,死傷男人的增多。女人的比例正在逐年超過男人。

何況,這一次孫堅領兵向北,攻打鮮卑王庭。獲得的數十萬女人,還在別州。等過幾日,曹禪要調動進入冀州,賞賜給那些有功的將士。

女人多,男人少。是不會出現問題的。一代,二三十年過後,就能正常了。

“不知,仲德在那邊可有看中的人?”曹禪想了想,再問道。

程昱這次去幽州的任務,除了解散那些士卒以外,還擁有一個重要的任務,那就是選拔幽州刺史的人選。

曹禪沒打算空降一個過去,而是想從幽州本地,熟悉烏桓等少數民族的官員,進行升遷,提拔。

刺史的位置,在其他地方可能有許多的權利。但是在曹禪的治下,權利卻是不太大。只有監察,過問。以及任用小吏的權利。權利一般由郡守執行。軍隊的事情,自有將領解決。

因而,就算不是提拔親信,也不會出亂子。

“到是有一個,臣還帶來了。打算讓他面見君上,只是年紀稍微少了一些,恐怕資歷不夠。”程昱笑着回答道。

這次去幽州,他還真是圓滿的完成了任務。

“沒有資歷不算什麼,只要才幹突出就行了。如荀彧,鍾繇例嘛,先任爲別駕,而後遷爲刺史。”曹禪心下一喜,對於資歷什麼的不怎麼看重。

其實就算是直接任命爲刺史也不算什麼。權利這玩意,就等於是一言九鼎。他說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除非做錯,一般很少有人會反對。

“那等稍後,臣讓他來見君上吧。”程昱笑着道。

“好,幽州的事情就暫且到此了。”曹禪笑了笑道,隨即,肅然對着堂下坐的數人道:“三公,尚書令,九卿。你們接下來就全力投入到建立魏國當中,城內宮室。城外祭天壇。各種禮樂器具。以及那剩下的七八萬軍隊,全部處理完備。”

“如此我纔是真正的坐國,稱君。”

“說到稱君,君上應該自稱寡人,才合乎禮儀。”郭嘉的坐姿絕對稱不上雅觀,怎麼看怎麼別忸,話裡話外都透着一股放蕩不羈。

“自稱寡人就算了,我還不打算做孤家寡人呢。”曹禪哈哈大笑。

國家草創,各種事情太多。商量了片刻,曹禪也打發了這些人出去幹活去了。

目前,王遂任司徒,賈詡司空,馬騰是內定的大司馬。程昱是尚書令,荀攸是治軍將軍,田豐是廷尉,郭嘉,戲志才二人爲中尉,衛尉。

一大幫的重臣。沒他們魏國玩不轉的。

他們各自走後,曹禪在大廳中坐了片刻,纔拿起程昱給的竹簡。

上邊寫着一個人履歷,田豫。這個人是公孫瓚帳下將領。從履歷上看並不是怎麼出色,但是程昱在最後的註解內,卻是讚不絕口。

稱程昱爲千里之才,可爲州官之首。

所謂百里就是郡縣之官。千里是爲州里之官,萬里則是朝中重臣。當時的人,以及百里之才,千里之才,萬里之纔來介紹評價一個的才能多寡。

程昱本身就是個萬里之才,能言善謀。觀人,評價人的本事也有一手。看完履歷之後,對於田豫這個人,曹禪心下也比較滿意的。

當然,程昱這個人即使才能再高,也不能偏聽偏信。偏聽則暗啊。曹禪搜刮了一下,自己腦中的一些關於三國的記憶。

還真發現了有田豫這個人的存在,這個人似乎是魏將,劉備比較器重,後歸公孫瓚,公孫瓚亡了之後,又不知道怎麼的成了魏將。

對少數民族比較有手腕。做過刺史。

正好,幽州這地方,北邊的烏桓,以及其他胡人部落多如牛毛,讓他去,比較適合。

曹禪心下已經有了決斷,但是總要看看人才能決定的。

因此,曹禪下令護衛,把田豫召了進來。

片刻後,一個年紀大約在二十七八歲的男人走了進來。衣着不凡,神態嚴肅。給人第一個印象就是不拘言笑。

“臣田豫拜見君上。”一進來就下拜道。開口就是以臣的身份自居。應該是程昱在路上教導過的。

聽的進去話,爲人也應該比較乖巧。以及,懂得進退。對漢室沒多大的忠誠。

這是曹禪對田豫的第二個印象。

“坐。”曹禪伸出手,指着自己左邊第一個位置,輕聲道。

“謝君上賜坐。”田豫再次一拜,這才緩緩的走到了曹禪指着的位置上,坐好。腰桿筆直,很是嚴謹。

“程昱把你從幽州帶到我面前,這其中的意思,他跟你說過沒有?”曹禪笑着問道。開頭還是別談國事爲好,領導者不一定指手畫腳,任由手下人發揮纔是最好的。

“尚書令與臣通過氣了。”說到這裡,田豫的口中才有了一些變化,變得有些激動,對程昱似乎也比較尊敬。

田豫今年二十八歲,眼看就要進入而立之年,自負才學不凡,但卻只爲小將。始終不能升遷。公孫瓚亡後,他更是心灰意懶,起過心思想卸甲歸田。

但是程昱卻是如伯樂一般,在無數官員中發現了他,並且向他投入,要舉薦給曹禪。

對於他來說,此恩很重。

所謂爲官半生,不黨也羣。官員之間,私下交情,正常往來。曹禪沒有斷絕的意思,那是做不到的。

對於,田豫感激程昱,也不怎麼介意。

曹禪還通過這一點,看清楚了,田豫這個人,是比較有心的。不是個腦後生反骨的人物。

不由更加滿意。

既然滿意無比,但也就該談談幽州的事情了。幽州這片地方,其實曹禪治下的只是大部分而已,其中遼西的一部還在塞外的少數民族的控制之下,遼東則在公孫度的控制之下。

目前公孫度態度不明,實在是個威脅。

曹禪派遣了公孫越,高覽前往駐守,就是防備這些人。同時,曹禪也知道,在那邊自己的力量,暫時只能作爲防守用。

但是,他畢竟是通過種種的分析才得出的結論,不比眼前這個人,實地考察,並且深入瞭解過的。

如果田豫有其他更好的辦法,曹禪也會適當的調整一下自己心中的戰略。

“不知你對故鎮北大將軍公孫瓚,如何看待?”曹禪心中斟酌了一下,沒有切入正題,反而問田豫對公孫瓚的評價。

“良將。”從田豫的口中吐出了兩個字。

良將,就是說,公孫瓚只是個良將,而不是個良臣,能臣。就是否決了公孫瓚在右北平,建立起來與少數民族政治上的一些措施。

很主觀,有自己的一套。這是曹禪對田豫的又一個評價。

“爲什麼他不是良臣?”曹禪含笑着問道。

“一味的打壓邊塞民族,耗費錢糧無數,卻是越打越是疲憊,越打那些民族寇邊就越是兇狠,不是良策。”田豫搖着頭道。

“你認爲安撫,纔是王道?”曹禪並沒有失望的意思,安撫不一定錯,強硬攻打也不一定是錯。

只是手段而已,只要能穩定幽州,發展幽州,使得少數民族少幾次寇掠邊地。就是好手段。

“若是一味安撫,也只會助漲氣焰。不可取。”田豫卻是再次搖了搖頭,隨即,舉拳對着曹禪道:“若臣爲刺史,必定擇親善之部落厚加安撫。擇對惡意的部落,進行打壓。恩威並濟。”

看着田豫很痛快的說,若臣爲刺史。曹禪失笑。好不自信的一個人。

不過,田豫這個計策,也確實不是中庸,昏庸的。他的目的很明確,在目前勢力不強盛的時候,選一撥人剿滅,選一撥人扶持。

目的明確,用這個辦法,可以使得幽州穩固。

同時,曹禪心裡想了想自己本來決定的辦法,一味的防守。卻是有些不可取了。

旁聽爲暗,兼聽則明。曹禪心中對這八個字,有了一些明悟。自己想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多聽聽,多看看。就一定能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案。

田豫這個人,確實是可用啊。刺史之才。曹禪最終做了決定。

於是一笑道:“既然國讓都這般自信了,那我就選國讓治理幽州。不過啊,國讓你威望不夠,又無功勳。初入魏便進高位,難免惹人妒恨。我先任你爲別駕,暫代刺史之責。如何?”

“臣領命。”田豫壓仰住心中的激動,重重的對曹禪一拜道。

這個時候是不能說一些打擊的話的,比如說,你如果不把幽州治理好了,你就不用回來見我了,這等話。萬萬是不能開口的。

曹禪起身,來到了田豫身前,親手扶起了田豫,拍了拍田豫的肩膀,欣慰道:“我坐魏都,看着國讓把幽州給治理好了,甚至是收復了遼東,趕走了一些佔領我們城池的邊塞民族。到時候,我當親自出城三十里,迎接國讓入都,爲公。”

這種話,纔是最能煽動人心的。

田豫也只覺得心頭一陣熱血上涌,毫不猶豫道:“臣必不負君上所望。”

第54章 斗大一個“曹”第188章 橫刀立馬第92章 勝負第16章 亡命之徒第123章 荀氏八龍第215章 喜了第239章 登長城,北望草原第125章 會陳宮第289章 狼煙滾滾第83章 青山村來人第69章 建窯第265章 小霸王,年芳十七第193章 江東虎終歸盟下第57章 擴大第181章 做有爲的諸侯第225章 變天之教育太皇太后第132章 潁川侯死第76章 極大的進展第120章 大兄啊第115章 激烈的反推倒第38章 卻原來是惡來第277章 武器販子第305章 殺機盈溢第7章 斷然拒絕第297章 魏之元功第84章 戰爭第155章 順利拐帶了蔡琰第138章 掃平一切第157章 欺負下大侄子第136章 一腳踹你命根子第10章 詭辯第48章 板磚難求第302章 擡頭挺胸,大叫一聲,老子做到了第130章 魏謀之大智若愚荀攸第78章 曹禪的肺腑之言第152章 龍虎出擊第5章 話語第294章 司空認爲我可有帝王氣概第85章 剿匪,練兵第134章 真正的大馬蜂窩第33章 殺驢盟誓(下)第269章 兼併匈奴計劃第286章 民心所向第244章 王者之國與霸者之國第239章 登長城,北望草原第272章 關公面前耍大刀第15章 勝似夫妻的相好第272章 關公面前耍大刀第188章 橫刀立馬第127章 潁川行第268章 迴歸吧第90章 火燒青山第1章 曹氏子第234章 與趙雲一起的日子第267章 徵兵,治水,治民第179章 龍嘯於天第283章 橫徵暴斂公孫瓚第149章 想要一口吃下這支雄兵第282章 曹禪的憤怒第7章 斷然拒絕第166章 三五句話讓你見棺材第196章 天子一號大忠臣曹禪第73章 交官第47章 貪心不足第89章 圍三缺一第237章 問君幾時能破紹第99章 拋妻棄子第10章 詭辯第284章 王妃的豪放第286章 民心所向第135章 大馬蜂與一羣工蜂出馬第23章 悄然轉變第102章 豪俠再登場第299章 魏國草創第216章 吾家好女第222章 變天之幕府第270章 感恩的女人第204章 追兵殺到第158章 一腳踢開劉備第211章 定海神針荀爽公第一百一七章 瓜分勝利果實第143章 大侄子曹操第107章 強勢第202章 抄家,抄家,抄家,抄家第28章 招募流民第130章 魏謀之大智若愚荀攸第24章 滿載而歸第281章 一騎西來第282章 曹禪的憤怒第298章 狡猾狡猾的大侄兒第312章 王圖霸業與後宮女子第201章 入心一刀。虎癡威武第153章 蘿莉有三好第94章 冷厲第147章 虎癡許褚第124章 陳宮坐縣衙第89章 圍三缺一第295章 袁紹中計
第54章 斗大一個“曹”第188章 橫刀立馬第92章 勝負第16章 亡命之徒第123章 荀氏八龍第215章 喜了第239章 登長城,北望草原第125章 會陳宮第289章 狼煙滾滾第83章 青山村來人第69章 建窯第265章 小霸王,年芳十七第193章 江東虎終歸盟下第57章 擴大第181章 做有爲的諸侯第225章 變天之教育太皇太后第132章 潁川侯死第76章 極大的進展第120章 大兄啊第115章 激烈的反推倒第38章 卻原來是惡來第277章 武器販子第305章 殺機盈溢第7章 斷然拒絕第297章 魏之元功第84章 戰爭第155章 順利拐帶了蔡琰第138章 掃平一切第157章 欺負下大侄子第136章 一腳踹你命根子第10章 詭辯第48章 板磚難求第302章 擡頭挺胸,大叫一聲,老子做到了第130章 魏謀之大智若愚荀攸第78章 曹禪的肺腑之言第152章 龍虎出擊第5章 話語第294章 司空認爲我可有帝王氣概第85章 剿匪,練兵第134章 真正的大馬蜂窩第33章 殺驢盟誓(下)第269章 兼併匈奴計劃第286章 民心所向第244章 王者之國與霸者之國第239章 登長城,北望草原第272章 關公面前耍大刀第15章 勝似夫妻的相好第272章 關公面前耍大刀第188章 橫刀立馬第127章 潁川行第268章 迴歸吧第90章 火燒青山第1章 曹氏子第234章 與趙雲一起的日子第267章 徵兵,治水,治民第179章 龍嘯於天第283章 橫徵暴斂公孫瓚第149章 想要一口吃下這支雄兵第282章 曹禪的憤怒第7章 斷然拒絕第166章 三五句話讓你見棺材第196章 天子一號大忠臣曹禪第73章 交官第47章 貪心不足第89章 圍三缺一第237章 問君幾時能破紹第99章 拋妻棄子第10章 詭辯第284章 王妃的豪放第286章 民心所向第135章 大馬蜂與一羣工蜂出馬第23章 悄然轉變第102章 豪俠再登場第299章 魏國草創第216章 吾家好女第222章 變天之幕府第270章 感恩的女人第204章 追兵殺到第158章 一腳踢開劉備第211章 定海神針荀爽公第一百一七章 瓜分勝利果實第143章 大侄子曹操第107章 強勢第202章 抄家,抄家,抄家,抄家第28章 招募流民第130章 魏謀之大智若愚荀攸第24章 滿載而歸第281章 一騎西來第282章 曹禪的憤怒第298章 狡猾狡猾的大侄兒第312章 王圖霸業與後宮女子第201章 入心一刀。虎癡威武第153章 蘿莉有三好第94章 冷厲第147章 虎癡許褚第124章 陳宮坐縣衙第89章 圍三缺一第295章 袁紹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