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大門

bookmark

講武堂安靜了下來。

再過數息,陸深方纔開口說道:

“我大致猜到了。”

他的語氣仍舊沒有太大起伏,說話時也並沒去看許謙,而是望着不遠處閉攏的大門。

那門扇包角的鐵皮已然生鏽,門縫也比去年更大了些,益發顯得破舊。

然而無論如何,這門眼下還是關着的。雖然關得不那麼嚴實,一些地方也磨損得厲害。

或許,正因爲這門已然老朽,於是,有人想從裡面打開它,還有人在外面拼命地推動它。

但不管怎樣,至少此時、此地,在這個尋常的秋天的清晨,這大門依舊牢牢地閉闔着,門內的一切,也依舊在它的庇護之下。再是艱難困厄,大多數人也總算還有一處立錐之地。

“聯調司在,長鋒營便在。”許謙突兀地開了口,似是在解釋,又像在自辯。

一面說話,他一面將兩隻肥大的手掌攤放在膝前,心裡在想,他已經儘可能地把話攤開了說了。

覆巢之下無完卵,這個道理,他相信陸深會懂,也會體諒。

“這是官家的意思麼?”

陸深從門上收回視線,轉頭看向許謙。

那是剝離了一切情緒的神態語氣,顯示出的,亦是標準的下屬對上官的禮儀。

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陛下同意了。”許謙並不以爲意,手捋鬍鬚,神態很是怡然。

看得出,他的心情相當不錯,即便人坐着,也有股子意氣風發之感,瞧來倒是比方纔那慷慨陳詞的模樣更真實些。

陸深靜默了片刻,緩緩地道:“陛下還是選了金國。”

事實上,打從看到許謙的那一刻起,這念頭便已隱隱地浮現在了腦海,可他卻始終拒絕這樣去想,以爲那只是錯覺而已。

如今他才知曉,他的確是生出了錯覺,且,錯到了十萬八千里外,錯得荒謬而又可笑。

“是。陛下便是這個意思。”

許謙像是惋惜、又像是讚許地瞅了瞅陸深,嘆道:“你果然機敏,與你父親當年一模一樣。”

陸深面無表情地坐着,就像沒聽見。

許謙卻彷彿沉浸在了曾經的過往之中,面上的神情又變得柔和起來,目注着面前已故同僚唯一的幼子,溫言道:

“我知道你心裡不舒服,過不去那道坎兒。莫說你,我這心裡又能好受?我不也是活活憋着一口悶氣?”

他仰天長嘆,面上滿是無奈之色,一腔壯志無從抒發之態,喟然道:“只是,你我皆爲宋臣,自當以國家爲重、以大局爲先。

如今西邊戰事膠着,糧草吃緊,遼狗正等着從大宋的身上咬下一塊肉來。在這個關頭,任你有甚麼仇、甚麼恨,都須得放下,先把眼前這道難關過了再說。”

彷彿怕陸深聽不進去,他又加重語氣、近乎於勸導地道:“你是個好孩子,也是個好臣子,陛下向來都很愛惜於你,你自個兒也要爭口氣,莫要辜負了陛下的愛重。”

這番話顯然絕非表面看來那樣簡單,內中隱含着更深的意思。

然而,陸深的淡然一如既往,那雙漆黑的眼瞳有若冰淵,沉冷透骨,令人望之生寒。

他垂着雙眼道:“下官還要再請問許侍制一聲,金國提出了什麼條件?”

他朝地面勾了勾脣,彷彿在笑:“總不會他們空口白話地就與大宋結盟吧?以金人的秉性,大宋不讓出幾座城池來,他們是絕不會答應做這筆蝕本買賣的。”

“你啊——”許謙搖了搖頭,大度地微笑起來,並不與這個年輕人多作計較,只用着輕鬆的口吻道:

“前些時候的金國密報,還是你親手交予我的,怎地你卻不記得了?金國老皇病危,太子與六皇子各立山頭,鬥得正凶,他們也不是鐵板一塊,可談的地方還是很多的。”

他似是不願再繼續這個話題,起身撫了撫衣袖:“金國秘使不日就會抵京,到時候你便知道了。”

再看了陸深一眼,他便邁步走向講武堂的大門,寬闊的背影被窗格透出的一道道晨光割裂,盤曲在泥地上,蜿蜒如蛇。

他忽然又停下腳步,回頭看了過來。

因逆着光,並看不出他面上的表情,那張臉上只有一片的暗影,模糊得有些遙遠。

“自即刻起,長鋒營在金國的所有行動立即停止,人手要在三個月內盡數撤回。以後,長鋒營的目標只有一個——遼國。”

他擡手指了指陸深背後的條案:“本官已經把公文放在案上了,你自己看罷。”

他轉身走到門前,伸手抓住已然生鏽的門栓,忽地又道:“你的調令下晌便會到。”

說完了這句話,他便推開門,走了出去。

………………

陸深接到調令時,已經是在兩天之後了。

許謙突如其來的那次巡視,就像是聯調司這個遲緩的衙司突然睜開了一隻眼。

你以爲它是睡醒了,但那只是偶爾的驚夢而已,很快它便又重新陷入了沉睡,而陸深這遲了兩日才接到的調令,便是它依舊昏昏欲睡的證明。

事實表明,在不涉及自身利益的情形下,聯調司與大宋其他那些可有可無的衙司一樣,形同虛設,辦事效率亦低下得可怕。

“咱們……以後……改……查案了?”

長鋒營校場空地,營正蕭放勉力完成了石鎖的最後一舉,便仰面朝天倒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起了粗氣。

每隔數日,這位長鋒營的最高營官便會來校場活動手腳,今日亦不例外。

陸深玄衣箭袖、手挽長刀,肅立在一旁,沉聲道:“是,蕭營正。下官的調令已經下來了,營正的估計還得再等幾天。”

長鋒營正營官爲從五品,實職比陸深大了半階,但其寄祿官卻與陸深一樣,亦是從五品,爲延福宮使。

延福宮使乃是正正經經的班官,細論起來,卻是比橫班出身的許謙地位還更高些。

不過,大宋官制素來繁瑣,從立國至今一變再變,當年聯調司兩位司使真正掌權時,又比中書省幾位宰執、副相之屬更有權勢,是以也沒人來拿這班官橫班之類的寄祿官較真。

第188章 五虎第54章 反間第57章 不妙第64章 接手第207章 兇案第213章 山石第176章 落子第103章 野渡第41章 微醺第123章 大俠第146章 溫柔第55章 四重第165章 拆貨第170章 狠辣第159章 提醒第31章 削辮第75章 空院第41章 微醺第9章 落魄第129章 火光第27章 頭羊第106章 錦囊第122章 涼亭第59章 前塵(番外)第104章 蘆管第20章 千年第87章 不見(加更)第59章 前塵(番外)第87章 不見(加更)第141章 青箋第157章 虛實第37章 暴病第188章 五虎第48章 錦囊第155章 騷動第186章 逼問第18章 可疑第54章 反間第86章 寂巷第77章 阿蘭第75章 空院第50章 鄉音第53章 花真第101章 海捕第127章 講價第88章 香殺第202章 秘術第224章 突襲第59章 前塵(番外)第104章 蘆管第237章 大門第156章 勘驗第237章 大門第156章 勘驗第100章 神像第22章 破門第159章 提醒第49章 喧譁第79章 山石第215章 慘叫第169章 破風第171章 天意第50章 鄉音第89章 驗屍第58章 宋師第191章 忽至第133章 特伍第60章 暗諷第198章 紅鯉第113章 傳話第189章 觀觀第50章 鄉音第46章 夜會第207章 兇案第81章 湊齊第106章 錦囊第217章 先機第91章 援手第53章 花真第196章 空寂第54章 反間第45章 怪異第128章 劍嘯第178章 斷崖第240章 職缺第20章 千年第69章 買通第181章 命苦第140章 新軍第50章 鄉音第151章 棚戶第104章 蘆管第35章 睹物第81章 湊齊第126章 伽琴第79章 山石第60章 暗諷第221章 暗巷第202章 秘術第62章 午時
第188章 五虎第54章 反間第57章 不妙第64章 接手第207章 兇案第213章 山石第176章 落子第103章 野渡第41章 微醺第123章 大俠第146章 溫柔第55章 四重第165章 拆貨第170章 狠辣第159章 提醒第31章 削辮第75章 空院第41章 微醺第9章 落魄第129章 火光第27章 頭羊第106章 錦囊第122章 涼亭第59章 前塵(番外)第104章 蘆管第20章 千年第87章 不見(加更)第59章 前塵(番外)第87章 不見(加更)第141章 青箋第157章 虛實第37章 暴病第188章 五虎第48章 錦囊第155章 騷動第186章 逼問第18章 可疑第54章 反間第86章 寂巷第77章 阿蘭第75章 空院第50章 鄉音第53章 花真第101章 海捕第127章 講價第88章 香殺第202章 秘術第224章 突襲第59章 前塵(番外)第104章 蘆管第237章 大門第156章 勘驗第237章 大門第156章 勘驗第100章 神像第22章 破門第159章 提醒第49章 喧譁第79章 山石第215章 慘叫第169章 破風第171章 天意第50章 鄉音第89章 驗屍第58章 宋師第191章 忽至第133章 特伍第60章 暗諷第198章 紅鯉第113章 傳話第189章 觀觀第50章 鄉音第46章 夜會第207章 兇案第81章 湊齊第106章 錦囊第217章 先機第91章 援手第53章 花真第196章 空寂第54章 反間第45章 怪異第128章 劍嘯第178章 斷崖第240章 職缺第20章 千年第69章 買通第181章 命苦第140章 新軍第50章 鄉音第151章 棚戶第104章 蘆管第35章 睹物第81章 湊齊第126章 伽琴第79章 山石第60章 暗諷第221章 暗巷第202章 秘術第62章 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