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風雨京畿

清政斧的維新改革進入到第四個月,帝后兩黨的矛盾進一步加深。隨着袁世凱投機光緒的帝黨陣營,不到二十天時間時間便成功的分了榮祿的兵權,掌控了半個燕京城防務。帝后兩黨的權利爭鬥由此面臨全面激化。

光緒本沒指望鬥過慈禧,給康有爲等維新派成員們的密令中已經充分顯示他的恐懼,但意外的是,袁世凱的個人能力非常強,不到二十天便取得了燕京城一半的兵權,令帝后兩黨在燕京的軍事力量達到平衡。這樣一來,光緒就不用再害怕慈禧武力逼宮了,可以繼續推行變法維新。

然而,這次真的惹火了慈禧。對於權力看得比命還重的慈禧,絕對不允許有人去碰她的權利。

慈禧一方面多次召見袁世凱,對他施加影響力,但是袁世凱態度曖昧,牆頭草一般即迎合慈禧又安撫光緒,利用慈禧和光緒對他的拉攏趁機往上爬。

另一方面,慈禧召王辰浩進京,面授機宜。慈禧從心裡忌憚王辰浩,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讓北洋陸軍干預燕京防務,但眼下袁世凱態度不明,榮祿掌控的京軍不是袁世凱的對手,因此慈禧不得不求助於王辰浩保衛京畿以防萬一。

王辰浩在這個節骨眼兒上進京,頓時引起了各方震動。

作爲清帝國最有實力的封疆大吏,王辰浩不但掌握着清帝國最精銳的三十萬北洋陸軍,而且掌握着全部海軍力量,更是把持着清政斧的財政命脈。名義上清政斧是中國的統治者,實際上以王辰浩的實力,他纔是真正的話事人。

包括慈禧在內的清政斧實權派,此時此刻已經無法控制王辰浩了,他們所期盼的只是王辰浩不要造反,其他的一切都可以忍讓。

“恭喜大人,太后這個時候招大人進京,加官進爵是不可少了。”

慈禧詔令王辰浩進京,加官進爵以示籠絡是免不了的,王辰浩的一干手下們頓時送上恭賀。

王辰浩對於加官進爵已經沒什麼感覺了,對他來說,左手強兵悍將右手金銀鈔票,雙腳一跺,整個中華大地都會顫三顫,皇帝也沒他威風。

不過,王辰浩站在他的手下們的立場上,能夠體會得到他們的心情,於是微笑道:“但願這次慈禧不會小家子氣。”

阮忠樞說道:“這次涉及到帝后對權利中樞的爭奪,慈禧太后手裡只有一個榮祿,而光緒皇帝病急亂投醫倒是誤打誤撞的弄來袁世凱,倒也歪打正着的勉強應付。京畿防務上,帝后兩黨勢均力敵,因此大人的態度就成爲雙方成敗的關鍵。卑職以爲,以慈禧太后的精明,這回肯定不會小家子氣,連升三級不是問題。”

張楓這時說道:“我看關鍵應該讓大人進軍機處才行,這是朝廷最後的權利機關,以大人目前的實力,成爲軍機大臣纔是名副其實,名正言順。”

衆人你一句我一嘴的議論不休,大多數人都把心思放在了加官進爵上面,渾然沒有意識到王辰浩這時候進京的危險。

只有剛剛南洋回來的王士珍最爲謹慎,看到了這次進京的風險。

“大人,這個時候還是不要進京爲妙,讓帝后兩黨自己去鬥個你死我活,大人只需要坐鎮直隸,嚴控京畿四周,不管誰輸誰贏,最後都少不得大人出來穩定大局。”

王士珍的表情很是謹慎,從他的目光中,王辰浩似乎看到了些什麼。

“士珍有話直說便是。”

王士珍轉圈瞅了瞅,大廳內都是王辰浩的嫡系成員,沒有什麼好隱瞞的,於是便說出了他的擔心。

“大人,這次進京您恐怕有危險。”

王士珍的一句話,頓時令整個大廳內的喜悅氣氛冷卻了下來。

王辰浩卻是饒有興致的看向王士珍,問道:“士珍,說說你的看法。”

“是!”王士珍領命,於是說道:“卑職以爲,表面上看,帝后兩黨內訌,拉攏大人之勢明顯。然而,帝后兩黨內訌已經到了準備兵戎相見的時候了。這時候大人進京,不論支持哪一方,都會遭到另一方的忌恨。而大人的實力足以左右朝局,不論支持哪一方,都是決定姓的勝利,這樣一來,另外一方必敗無疑,這狗急了可是要跳牆的。”

大廳內的衆人都是聰明之人,一點就透,紛紛擔心起來。

王辰浩不得不佩服王士珍想得深刻,經王士珍這麼一說,王辰浩也不敢大意。

阮忠樞說道:“士珍的擔憂在理,但若大人不進京,恐落人把柄。”

王辰浩於是說道:“進京是必須的,到時候只要多帶些護衛便是!”

王士珍說道:“護衛恐怕不夠,需派出軍隊進駐京畿,以策萬全。”

張楓說道:“派軍隊進入京畿,恐怕不妥吧?這還不如不去呢?”

一直旁觀的楊士驤這時突然說道:“如果帝后兩黨雙方任何一方狗急跳牆,就算大人的護衛再精銳,也是猛虎架不住羣狼,派出軍隊進入京畿纔可能在必要之時保證大人的安全。”

張楓反問楊士驤,道:“可如果朝廷給大人扣上謀反的屎盆子,這對大人的名聲損害太大。”

阮忠樞也附和道:“是呀,這就好比賭博,前面咱們贏了十幾把,可只要輸一把可就全輸回去了。不值當的。”

楊士驤微微一笑,顯出老謀深算的神情,說道:“阮大人說的在理兒,只是我說的派軍隊進駐京畿是名正言順的。”

“名正言順?”

衆人面面相覷,不明所以。

王辰浩倒是猜到了楊士驤的話中之意,突然笑道:“士驤是說讓我們找個派兵的藉口!”

衆人恍然大悟,只見楊士驤衝着王辰浩一拱手,笑道:“還是大人英明!”

這一馬屁拍得恰到好處,衆人紛紛暗贊楊士驤不愧是小諸葛,端的是精明。

王辰浩笑道:“士驤肯定有了計策,就說出來吧!”

楊士驤領命,於是說道:“職下以爲,四九城不過六萬城防軍,榮祿握有三萬,袁世凱握有三萬。京城禁衛軍名爲三萬,實際缺額嚴重,兵力不足三千,而且還是八旗老爺兵,可以忽略不計。榮祿和袁世凱握着的城防軍也有缺額、缺械,雖然不像禁衛軍缺額那麼誇張,但也就四萬左右的綠營兵和練軍,軍械不夠北洋陸軍一個旅。大人進京,不管支持哪方,只需要調兩個師分別駐紮袁世凱的南苑大營和榮祿的北苑大營附近即可,令其不敢妄動。”

張楓問道:“北洋陸軍的戰鬥力自然不在話下,對付他們小菜一碟。只是我們用什麼藉口呢?”

楊士驤說道:“很簡單。當初光緒令大人訓練新軍,規定北洋陸軍八鎮練成後需要進行檢驗。現在兩年之期已過,因爲戰爭之故而推後,現在大人只需要打着演習檢驗爲名即可。”

王士珍這時問道:“可是,朝廷若是問演習爲何要在京畿附近,如何應對?”

楊士驤回答道:“大人是國防大臣,可令演習科目爲保衛首都即可。”

王辰浩點點頭,說道:“眼下我們跟俄國之間必有一戰,這是衆所周知的事情,我們的陸軍總兵力不如俄軍的多,可以假設初期俄軍大舉入侵,我軍不敵退守京城做最後的抵抗。這樣他們就沒話說了,同時,這也是對俄國示弱,麻痹俄國陸軍的同時,也告訴國人,我們在陸軍力量上還不及俄軍,需要勵精圖治,可以爲我們下一步擴軍打好輿論基礎。”

阮忠樞道:“大人所言甚是,既能暗中威懾帝后兩黨,令他們不敢對大人輕舉妄動。又能借助宣傳俄國威脅論,堵住列強們和國內反對人士們的嘴,爲我們今後的擴軍備戰掃清障礙。此謂一箭雙鵰。”

隨後,王辰浩又聽取了衆人的一番意見和建議,做到萬無一失後,王辰浩才宣佈奉召進京。

李幼儀和洛希爾二女也纏着要跟着一起進京,但王辰浩都給拒絕了,囑託二女在家照看好女兒。

洛希爾已經在三個月前正式嫁給王辰浩,成爲王辰浩的二夫人。由於李幼儀是超品誥命夫人,因此在她之後嫁給王辰浩的女人不得舉行大型婚慶儀式。但洛希爾比較特殊,作爲政治聯姻,美國政斧對此很看重,他們希望通過洛希爾來影響王辰浩親美,而王辰浩短時間內還得美國政斧合作,因此經過協商後,在天津美租界舉行了婚禮。清政斧雖然不滿,但是清律上沒有規定娶外國女子舉行外國婚禮,因此算是讓王辰浩鑽了空子,最終雙方都有面子有臺階下,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但是,美國政斧卻從中耍了手段,在美國的報紙上,大肆報道了王辰浩跟洛希爾的婚禮,唯獨忽略了王辰浩的第一夫人李幼儀,造成大多數美國人在很多年以後依然只知道王辰浩的夫人是洛希爾,而不知道李幼儀其人。甚至相當一部分美國人把李幼儀當成是王辰浩的情人看待。

這樣一來,在太平洋兩岸就出現了兩種截然相反的說法。而這種說法因爲中美兩國政斧都因爲政治關係,不約而同的都選擇了既不承認也不否認的態度,造成此後很多年裡,關於李幼儀和洛希爾誰是王辰浩的原配夫人的說辭一直爭論不休。

()

第732章 單極世界第72章 促襟見肘的經費第256章 中國,雄起了第370章 從北冰洋到南極洲的地軸計劃第464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十三)第533章 美墨戰爭第220章 掌控命脈第613章 暴露第534章 羅斯福的大清洗第141章 掘金美利堅1第16章 過嗣之別第261章 政變第195章 工業基地第433434章 金融訛詐和黃金大搶劫第394章 中華帝國陸軍少爺兵們的第一戰第565章 中華帝國的鐵飯碗第614章 抉擇第107章 準備第13章 牆角聽客第724章 核大戰(2)第644章 鋼鐵的碰撞(中)第26章 世界震驚第466章 攻佔諾福克第236章 瓜分英國殖民地(2)第409章 九州陷落第200章 就是不消停第109章 晉德商號第273章 確山軍演第68章 我的新軍我的兵(4)第82章 發橫財了第431432章 戰前準備和政治欺騙第340章 三國協約第286章 海參崴要塞攻防戰第640章 黑壓雲域(二)第559章 虎王重型坦克和巴爾幹戰爭結束第502章 三三線第563章 中華帝國的四十年輝煌第117章 遠東金融風暴(1)第604章 斯大林的求救聲第581章 龍捲 風級導彈巡洋艦問世第581章 龍捲 風級導彈巡洋艦問世第189章 讓光緒吃癟第12章 魂夢牽繞第218章 發行龍幣第253章 禁菸禁毒第479章 電磁脈衝炮第271章 排華法案 中美外交大戰第252章 科技大移民第149章 再做一次壞事第144章 松花江戰役(下)第285章 爆豆的尼古拉第117章 遠東金融風暴(1)第611章 耀武揚威的德國虎式坦克第589章 再拼日德蘭第71章 撥款造艦第504章 神壇上的中華帝國空軍第659章 決戰大西洋之鷹擊長空第521522章 二代 陸軍裝甲部隊三劍客第312章 偷襲新加坡第501章 維和部隊入南非第600章 北冰洋黑洞第639章 黑壓雲域(一)第639章 黑壓雲域(一)第387章 第三次中日戰爭爆發第32章 天津條約第453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二)第325章 瓜分英國殖民地(1)第288章 海參崴要塞攻防戰(三)第236章 瓜分英國殖民地(2)第655章 決戰大西洋之反制措施第297章 白色死神第571章 白人在東方的終結第301章 託雷斯海峽海戰第444章 攻佔阿拉斯加第38章 幼憔入幕第707章 德聯的洲際導彈試驗第392章 日本要遷都第644章 鋼鐵的碰撞(中)第187章 較量(4)第343章 1907年海軍軍備競賽第607608章 巴倫支海的較量第482章 納粹崛起(一)第705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482章 納粹崛起(一)第416章 斬首行動(上)第208章 九日戰爭(上)第189章 讓光緒吃癟第627章 復仇(2)第247章 收回海關第176章 黃海大戰(3)第155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37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554555章 核訛詐與國際軍火販子第237章 風雨京畿(三)第193章 東北江防艦隊第723章 核大戰第182章 談判第4章 黃海鏖戰第51章 慈禧看相第597章 哭泣的凱旋門
第732章 單極世界第72章 促襟見肘的經費第256章 中國,雄起了第370章 從北冰洋到南極洲的地軸計劃第464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十三)第533章 美墨戰爭第220章 掌控命脈第613章 暴露第534章 羅斯福的大清洗第141章 掘金美利堅1第16章 過嗣之別第261章 政變第195章 工業基地第433434章 金融訛詐和黃金大搶劫第394章 中華帝國陸軍少爺兵們的第一戰第565章 中華帝國的鐵飯碗第614章 抉擇第107章 準備第13章 牆角聽客第724章 核大戰(2)第644章 鋼鐵的碰撞(中)第26章 世界震驚第466章 攻佔諾福克第236章 瓜分英國殖民地(2)第409章 九州陷落第200章 就是不消停第109章 晉德商號第273章 確山軍演第68章 我的新軍我的兵(4)第82章 發橫財了第431432章 戰前準備和政治欺騙第340章 三國協約第286章 海參崴要塞攻防戰第640章 黑壓雲域(二)第559章 虎王重型坦克和巴爾幹戰爭結束第502章 三三線第563章 中華帝國的四十年輝煌第117章 遠東金融風暴(1)第604章 斯大林的求救聲第581章 龍捲 風級導彈巡洋艦問世第581章 龍捲 風級導彈巡洋艦問世第189章 讓光緒吃癟第12章 魂夢牽繞第218章 發行龍幣第253章 禁菸禁毒第479章 電磁脈衝炮第271章 排華法案 中美外交大戰第252章 科技大移民第149章 再做一次壞事第144章 松花江戰役(下)第285章 爆豆的尼古拉第117章 遠東金融風暴(1)第611章 耀武揚威的德國虎式坦克第589章 再拼日德蘭第71章 撥款造艦第504章 神壇上的中華帝國空軍第659章 決戰大西洋之鷹擊長空第521522章 二代 陸軍裝甲部隊三劍客第312章 偷襲新加坡第501章 維和部隊入南非第600章 北冰洋黑洞第639章 黑壓雲域(一)第639章 黑壓雲域(一)第387章 第三次中日戰爭爆發第32章 天津條約第453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二)第325章 瓜分英國殖民地(1)第288章 海參崴要塞攻防戰(三)第236章 瓜分英國殖民地(2)第655章 決戰大西洋之反制措施第297章 白色死神第571章 白人在東方的終結第301章 託雷斯海峽海戰第444章 攻佔阿拉斯加第38章 幼憔入幕第707章 德聯的洲際導彈試驗第392章 日本要遷都第644章 鋼鐵的碰撞(中)第187章 較量(4)第343章 1907年海軍軍備競賽第607608章 巴倫支海的較量第482章 納粹崛起(一)第705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482章 納粹崛起(一)第416章 斬首行動(上)第208章 九日戰爭(上)第189章 讓光緒吃癟第627章 復仇(2)第247章 收回海關第176章 黃海大戰(3)第155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37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554555章 核訛詐與國際軍火販子第237章 風雨京畿(三)第193章 東北江防艦隊第723章 核大戰第182章 談判第4章 黃海鏖戰第51章 慈禧看相第597章 哭泣的凱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