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禁菸禁毒

王辰浩思索了一番當年日俄戰爭期間的國際化境,沙俄爲了對付〖日〗本的崛起,爲了增兵遠東於是沙皇倡導了和平解決國際爭端條約的簽訂,就是爲了讓〖日〗本遵守條約,不至於不打招呼就開戰,爲的就是讓〖日〗本在對俄宣戰前先讓中立國家調停,以便給沙俄政府和軍隊有足夠的時間調兵遣將。

沙俄的戰略目的是假借海牙合約拖延〖日〗本發動戰爭的時間,但〖日〗本還是先發制人的偷襲俄軍,以至於沙俄苦心倡導的戰略計劃失敗,至少對〖日〗本無效。

唐紹儀雖然想到了這一點,但是他並不能肯定他的看法。王辰浩借鑑日俄戰爭的背景很快就肯定了唐紹儀的看法,並確定這是沙俄的戰略計劃,目的已經不再針對〖日〗本,而是針對〖中〗國。

“既然大人如此肯定,那卑職就電令駐海牙特使,讓他想辦法將這次會議攪黃了,不讓俄國人如願。”

王辰浩擺擺手,不贊同唐紹儀的建議,說道:“沒有必要!首先以我們目前的國際影響力,根本不足以阻止這個合約的通過。既然合約一定會通過,那我們就不能違背國際意願,讓各國列強們以爲我們不合羣,跟我們疏遠,那對我們日後的國際關係發展極爲不利。”

唐紹儀道:“大人說的是。那依着您的意思?”

王辰浩於是道:“既然俄固人想到這個辦法,那我們就再來一次將計就計,索性我們簽了合約,讓俄國人以爲海牙合約對我們也有效,這樣對我們的好處是可以出其不意的發動戰爭,至少在俄國人修通西伯利亞鐵路之前給他們一次突然打擊。以便取得戰略主動權。”

唐紹儀想了想,說道:“我們在簽署該項條約時表現的積極些,讓全世界各國都認爲我們不想戰爭的意圖,以此來迷惑俄國人,讓俄國人認爲婁們一直處於被動防禦不敢主動發動戰爭,這樣一來,如果我們突然襲擊,定然讓俄國人措手不及。”

唐紹儀分析到最後,不由得對王辰浩的戰略思維感到震驚,說道:“大人運籌帷幄,今次可是令俄國人更加頭疼死了。”

王辰浩呵呵一笑,如果不是他從日俄戰爭中取得經驗,他未必有唐紹儀的洞察能力。

當然,王辰浩能夠讓唐紹儀對他引以爲傲,這是王辰浩所樂意看到的結果。王辰浩需要在部下們面前維持一個無所不能的強大存在,只有這樣才能讓他的部下們絕對忠誠,絕對服從他的命令和意志。

接下來,王辰浩同唐紹儀就海牙合約的相關問題作了一些探討。

整體上王辰浩對於簽署海牙合約沒有異議,加入國際公約組織、參與國際事務是提升〖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最快捷的途徑。但王辰浩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唐紹儀處理,那就是關於全面禁菸問題。

鴉片一直是毒害〖中〗國的最大毒瘤之一,也是英國最主要的侵略〖中〗國的手段。至1898年衛生部的統計數字顯示,〖中〗國擁有1000萬吸食鴉片的癮君子,這還是因爲王辰浩改寫了歷史的緣故,否則因爲甲午的影響這個數字將變成2500萬。

每年英國利用鴉片從〖中〗國攫取超過八千萬龍幣,給〖中〗國民間帶來沉重苦難,造成〖中〗國對英貿易鉅額逆差。爲了解決這個問題,外交部已經多次照會英國政府代表,要求禁止對華鴉片輸入。

但英國總是推三阻四不正面迴應,使得雙方在鴉片談判問題上一直沒有結果。而王辰浩也不想逼得英國人太急,影響了大局反而不好。

如今王辰浩想出了一個好方法,接着這次海牙會議,王辰浩希望將鴉片問題直接提交至國際會議,由國際社會聯合對英國施壓纔是解決辦法。

唐紹儀支持王辰浩的決策,他說:“全世界不光我國受到鴉片侵害,美國也有近四百萬吸食鴉片的癮君子,雖然不如我們的多,但美國人有錢,他們每年在鴉片上面的對英貿易逆差比我們還高,達到九千多萬美元,美國人肯定會支持我們的。另外歐洲國家同樣也被鴉片問題困擾多年,尤其英國人自己也深受其害,如果我們能夠做足輿論宣傳,迫使英國人放棄鴉片生產也不是不可能。”

王辰浩贊同唐紹儀的建議,於是令唐紹儀全權負責此事。

此後幾天裡,唐紹儀通過外交途徑先後跟美國、法國、德國等列強交涉,交換了彼此間對鴉片的看法,各國紛紛表示願意在禁菸問題上同〖中〗國一致立場,美國方面則表態全力支持,並連同〖中〗國一道準備在海牙會議上提出來。

英國人似乎聽到了風聲,多次照會中美兩國政府,力圖阻止中美兩國在海牙國際會議上提出一事,但都被拒絕。其他國家因爲受到鴉片的侵害並不是太嚴重,考慮英國的強大,因此態度曖昧。除了德國、

法國和俄國出於戰略利益樂意支持中美打擊英國之外,其他國家只是靜觀其變。如果中美兩國能夠迫使英國妥協,那麼其他國家也將參加,畢竟禁菸對各國都有好處。

中美兩國在棄定議案之後,立即發動輿論攻勢,對英國的鴉片貿易提出強烈指責, 並通過中美兩國在倫敦的大使館在倫敦發起抗議。

倫敦唐寧街上,有四張招貼畫十分引人注目,在其中的一張招貼畫上,一個孩子被各種毒品團團綁住,動彈不得,周圍則是一些運送、販賣毒品的場景。“這個孩子,指的便是深受毒害的〖中〗國。”這四張招貼畫除了張貼在唐寧街,也在倫敦的大街小巷貼滿,很快便引起了一股禁毒的思潮。此舉引發了英國國民的同情,陸續有英國民衆示威遊行,抗議英國的鴉片貿易行爲。

一個月後,唐紹儀電令〖中〗國駐海牙特使,在簽署和平解決國際爭端條約後,連同美國特使一併在海牙國際會議上提出禁菸議案。

英國遭到了來自國內外的外交和輿論壓力但是英國政府依然態度強硬,就是不鬆口。

爲了配合外交談判,中美兩國分別採取行動,雖然不能直接凍結英國輸往中美兩國國內的鴉片貿易但卻可以對吸食鴉片者和鴉片館進行管制。

中美兩國紛紛掀起了規模龐大的禁菸行動,查封所有涉及吸食鴉片的公共場所,抓捕吸食鴉片人員,強制戒毒。

礙於對英關係王辰浩和他的北洋政府還不可以撕破臉皮抓捕英國鴉片販子,但可以掐斷英國鴉片販子同國內的商戶往來,切斷鴉片貿易渠道,切斷吸食鴉片的人羣同鴉片販子和中間商戶的聯繫從而阻止鴉片貿易的進行,此舉造成英國鴉片販子大量貨物積壓。

但是英國鴉片販子們有恃無恐,他們認爲〖中〗國禁菸是不可能完成的因爲高達1000萬吸食鴉片的人員,離開鴉片他們根本堅持不了多久。

英國的鴉片販子們於是不顧大量貨物積壓賣不出去,反而繼續進貨等待〖中〗國北洋政府宣佈禁菸失敗的那一刻的到來。

但令英國鴉片販子們失望的是隨着禁菸開始,北洋科技重工宣佈成功研製出戒毒丸,可以戒除鴉片癮。

此後〖中〗國各地監獄陸續設立戒毒所,對抓捕的吸食鴉片人員實施強制戒毒。對於〖中〗國老百姓來說,大多數的吸食鴉片者已經傾家蕩產了甚至賣兒賣女賣妻賣妾,吸食鴉片後他們才知道後悔可惜無法戒除。

如今有了戒毒丸,大部分剛剛吸食鴉片的人在半個月內便成功戒毒,吸食一定時間鴉片的人員在三個月內完成戒毒,吸食鴉片毒癮已深超過五年以上的人員已經無法依靠戒毒丸戒毒了。

爲此,北洋科技又開發出改良型嗎啡。

國際上禁毒的藥物是用嗎啡治療鴉片癮,用海洛因治療嗎啡癮,實際上最終發現不但不能讓人戒毒,反而毒癮更大了。

針對這種情況,北洋科技改良後的嗎啡加入了乙兢基。這種嗎啡爲非上癮型,通過逐漸延長注射嗎啡的間隔時間來逐漸降低毒癮,以達到最終戒毒之目的。

幸運的是〖中〗國的老百姓吸食的人數雖然多,但大多數都沒錢,買不起嗎啡和海洛因,吸食的都是最初級的鴉片,相比較美國人而言,毒癮一般。

按照〖警〗察廳和衛生部的統計,〖中〗國1000萬吸食鴉片人員當中,900萬人屬於初級鴉片毒癮,可以強制戒除。80萬人處於吸食嗎啡或者中等中毒狀態,一至五年方可戒除。大約有20萬人使用高等海洛因,這部分人羣中毒較深,已經很難戒除了,但不排除奇蹟發生。

龐大的吸毒羣體,所需的戒毒丸、非上癮性嗎啡製劑數量龐大,北洋醫藥公司雖然可以大規模工業生產供應,但經費問題是個難點。國家財政部撥款1000萬龍幣用作補貼,但還有超過2000萬龍幣的資金缺口。

爲了給吸毒者一個深刻的教訓,最終國會出臺了懲治吸毒者的法令,規定但凡吸毒者處以兩年以上刑事監禁。監禁期間,政府給予免費戒毒,但是所需費用有被監禁戒毒者以參加國家和社會的義務勞動形勢進行補償。

此項法令即對吸毒者進行了教訓和教育,也解決了國家的財政負擔,同時最重要的是打擊了販毒商人,挽回〖中〗國對英國的鉅額貿易逆差。

〖中〗國的禁菸戒毒行動令全世界各國刮目相看,美國政府向〖中〗國取經,北洋醫藥公司生產的戒毒丸、非上癮型嗎啡製劑獲得美國國會特別撥款贊助200萬美元,允許北洋醫藥公司在美國設立分公司,向美國戒毒所提供戒毒〖藥〗品和製劑,有此北洋醫藥公司成爲〖中〗國第一個打入美國市場的公司,拉開〖中〗國公司走向世界的序幕。

同樣,德國、法國、荷蘭等國也陸續引進北洋醫藥公司的戒毒技術和專利,或者邀請北洋醫藥公司在各國設立分公司,協助各國開始禁毒行動。

〖中〗國實行禁菸禁毒四個月後,在華滯留的英國鴉片販子們徹底瘋了,他們手裡的鴉片賣不出去,等下去也沒有了希望結果大量的鴉片販子傾家蕩產,紛紛退出〖中〗國市場。

英國政府雖然拒絕禁止鴉片貿易,但也攝於輿論壓力不敢支持鴉片貿易。當英國鴉片販子在華、在美的鴉片貿易受阻,吃了大虧後,英國政府開始思考是否要放棄鴉片貿易。

但英國政府高層中有不少官員吃着鴉片販子的供奉,不得不爲鴉片販子們說話,反對聲音依然強於支持呼聲。

當〖中〗國禁菸禁毒行動進入第五個月時,一件突發的事情令英國政府不得不放棄鴉片貿易,緩和國際關係。

1899年4月,德蘭士瓦議會最終決定拒絕給英國移民選舉權。此舉頓時激怒了英國政府。一直窺探德蘭士瓦的黃金和鑽石的英國人開始在德蘭士瓦邊境集結軍隊。

與此同時,德蘭士瓦的布爾人在德國政府和荷蘭政府的暗中支持下,開始組織軍隊和英國軍隊對峙。

在德蘭士瓦地區省府比勒陀利亞,布爾人省長克留格爾堅決不妥協,而在開普地區殖民地的首府開普敦,殖民統治者阿爾佛雷德米爾納則不斷向布爾人挑戰並多次發動進攻。實質上,英國人不接受南非白人(保守的荷蘭定居者)的民族主義。最重要的是,南非白人的目的是想控制金礦。

隨後兩個月的時間裡,德國政府陸續向德蘭士瓦派出了軍事顧問團,並提供武器裝備,這令德蘭士瓦政府底氣足了起來。

6月18日,克留格爾省長向阿爾佛雷德米爾納發出了最後警告,使雙方的對峙局勢劍拔弩張。米爾納沒有接受這最後通牒,因而戰爭於次日爆發。

由於布爾人有德國顧問團幫忙,加上補充了一批先進武器,於是布爾人聚集了一支口萬人的部隊,處於攻勢。

而此時的英國殖民軍裝備落後,也不相信布爾人敢主動進攻,並且在兵力數量上落後對方,於是戰爭一開始,布爾人迅速擊敗英國2萬人的部隊,領了萊迪史密斯、金伯利和馬弗京城。

英國人在南非的失利令英國政府相當沒面子,英國政府立即決定反擊。維多利亞女王派出兩名經驗豐富的殖民地統帥負責遠征部隊:羅伯茨勳爵爲指揮官,基欽納勳爵任參謀長。同時從埃及和印度調集6

萬增援部隊趕往南非,並集結於開普敦、伊麗莎白和東倫敦。

英布戰爭爆發後,英固立即被國際孤立起來,德國糾集同盟國集團,荷蘭聯合法國和俄國,在歐洲組成了譴責英國的政治聯盟,同時組建自願軍幫助布爾人作戰。

英國突然發現他的人員並不比俄國人好到哪裡去,於是不得不尋找政治支持。英國人所能夠尋找的政治支持對象自然是強大的美國和準軍事同盟〖中〗國了,於是乎,爲了獲得中美兩國的政治支持,英國政府不得不吐血犧牲鴉片貿易,同中美兩國就禁止鴉片貿易簽署了條約,禁止向中美兩國輸出鴉片、嗎啡和海洛因等毒品。

與此同時,其他歐洲國家也希望跟英國簽署禁止輸入鴉片協定,於是英國政府分別跟歐洲各國簽署了禁止鴉片貿易的協定,作爲交換條件,歐洲各國放棄組建志願軍參加英布戰爭,但德國和荷蘭兩國保留對英布戰爭的反對立場。

德國是英國在南非的直接競爭對手,荷蘭是布爾人的祖國,兩國保留對英布戰爭的立場得到各國贊同,英國也沒有辦法。

德國雖然有挑戰英國傳統霸權地位的野心,但是德國暫時還沒有完全準備好應對來自英帝國的強大力量,因此德國在英布戰爭只充當一個背後指使者的角色,而不是正面跟英國對抗。

英國陸軍很久都沒有打過打仗了,因此在英布戰爭初期,英國軍隊一敗再敗,深深陷入戰爭泥潭當中。

與此同時,世界其他地方也不消停。意大利王國發動對阿比西尼亞的侵略戰爭,結果被阿比西尼亞軍隊打敗,三千非洲遠征軍陣亡,傷者過萬,成爲侵略非洲的列強國家中被打得最慘的一個。

同樣,美國也陷入了美菲戰爭的泥潭當中。儘管中美簽署了在菲律賓問題上的相關協議,但是爲求大發戰爭財的一些〖中〗國軍工企業暗中繼續向菲律賓〖革〗命軍出售武器和彈藥。

以江南兵工廠、黃埔兵工廠、武昌兵工廠爲代表的〖中〗國民營軍火公司繼續生產各種武器彈藥,這些武器彈藥都是北洋陸軍成立之前〖中〗國從國外引進的,對於現如今的〖中〗國軍隊來說,這些武器彈藥已經過時,被淘汰了,甚至連國〖民〗警衛隊和地方〖警〗察使用的武器都比之先進。

但這些民營兵工廠並沒有放棄生產,反而進一步擴大,因爲他們的客戶已經轉移到了海外,例如反抗沙俄統治的朝鮮起義軍,反美入侵的菲律賓共和國政府軍,一直秘密活動的反荷蘭統治的蘭芳復國軍,甚至軍火被賣到非洲,供給第三世界國家反抗歐洲殖民侵略。這些井器對於他們來說,不但沒有過時,還是先進武器,銷售價格甚至比北洋兵器重工賣給〖中〗國軍方的新式武器還高,利潤更大。

第435章 偷襲珍珠港(一)第227章 血火加勒比(下)第113章 一艘船十個墓(3)第161章 拉幫結派 洛克菲勒入夥第34章 三國干涉還遼第69章 我的新軍我的兵(5)第363章 中華帝國的最後一級戰巡第2章 穿越甲午第595章 法國淪陷(2)第369章 蘭芳東南亞的釘子戶第604章 斯大林的求救聲第313章 收復香港第173章 控制大清財政命脈第177章 意欲合圍第100章 借自己的錢也賺利息第80章 練兵不忘辦洋務(2)第601章 北冰洋黑洞(2)第15章 一親芳澤第186章 較量(3)第691章 斬首美利堅之鷹(3)第120章 遠東金融風暴(4)第552章 倫敦大轟炸第584章 里加灣海戰第162章 海陸協同 三江口之戰(5000)第212章 交涉第184章 較量第14章 又迷路了第415章 夏威夷條約第350章 載機巡洋艦第502章 三三線第310章 澳洲內戰爆發第119章 遠東金融風暴(3)第79章 練兵不忘辦洋務(1)第660章 決戰大西洋之短暫的德國航母命運第570章 擊沉俾斯麥號第634章 伊莎貝拉大撤退(上)第243章 建威第146章 幾百張嘴等着吃他第504章 神壇上的中華帝國空軍第398章 九州空戰(下)第455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四)第414章 英德海軍大決戰第147章 掘金美利堅(2)第313章 收復香港第97章 一個人情第641章 鋼鐵的碰撞(上)第289章 海參崴要塞攻防戰(四)第525526章 西班牙內戰和中華帝國奪取直布羅陀第682章 悲催的斯大林第389章 扶桑的悲哀第414章 英德海軍大決戰第412413章 日德蘭第707章 德聯的洲際導彈試驗第157章 左手摟美人右手抱金磚(上)第391章 滅寇計劃第152章 遼陽會戰第352章 51區第214章 拉幫結夥瞄準西班牙第480章 西班牙大流感第324章 強盜是這樣煉成的(2)第105章 船舶重工第317章 南海大海戰(二)第92章 永平軍演(2)第699章 核談判(中)第484章 納粹崛起(三)第179章 小別勝新婚第142章 打破僵局第244章 賣身契第273章 確山軍演第104章 步步蠶食第492章 中土安保同盟第546章 轟動世界的光華大帝號新聞發佈會第154章 火拼璦琿(下)第315章 突圍之戰第674章 決戰大西洋之德軍潛艇的最後一擊第49章 曲線政治第48章 衣冠禽獸第24章 聯合艦隊覆滅(二)第217章 貨幣改革第386章 濟州島之戰第672章 決戰大西洋之怒海爭鋒(2)第539章 武力炫耀 之蒙特雷大空降第77章 陪練的暫編第二師第593章 外高加索坦克大戰第654章 決戰大西洋之海空較量第71章 撥款造艦第258章 操勞過度第184章 較量第36章 芙蓉帳暖度春~宵第636章 伊莎貝爾大撤退(下)第225章 血火加勒比(上)第452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一)第658章 決戰大西洋之情報戰第554555章 核訛詐與國際軍火販子第51章 慈禧看相第42章 拜門子第5章 浪速遭殃第353章 坑的就是美國佬第157章 左手摟美人右手抱金磚(上)第258章 操勞過度
第435章 偷襲珍珠港(一)第227章 血火加勒比(下)第113章 一艘船十個墓(3)第161章 拉幫結派 洛克菲勒入夥第34章 三國干涉還遼第69章 我的新軍我的兵(5)第363章 中華帝國的最後一級戰巡第2章 穿越甲午第595章 法國淪陷(2)第369章 蘭芳東南亞的釘子戶第604章 斯大林的求救聲第313章 收復香港第173章 控制大清財政命脈第177章 意欲合圍第100章 借自己的錢也賺利息第80章 練兵不忘辦洋務(2)第601章 北冰洋黑洞(2)第15章 一親芳澤第186章 較量(3)第691章 斬首美利堅之鷹(3)第120章 遠東金融風暴(4)第552章 倫敦大轟炸第584章 里加灣海戰第162章 海陸協同 三江口之戰(5000)第212章 交涉第184章 較量第14章 又迷路了第415章 夏威夷條約第350章 載機巡洋艦第502章 三三線第310章 澳洲內戰爆發第119章 遠東金融風暴(3)第79章 練兵不忘辦洋務(1)第660章 決戰大西洋之短暫的德國航母命運第570章 擊沉俾斯麥號第634章 伊莎貝拉大撤退(上)第243章 建威第146章 幾百張嘴等着吃他第504章 神壇上的中華帝國空軍第398章 九州空戰(下)第455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四)第414章 英德海軍大決戰第147章 掘金美利堅(2)第313章 收復香港第97章 一個人情第641章 鋼鐵的碰撞(上)第289章 海參崴要塞攻防戰(四)第525526章 西班牙內戰和中華帝國奪取直布羅陀第682章 悲催的斯大林第389章 扶桑的悲哀第414章 英德海軍大決戰第412413章 日德蘭第707章 德聯的洲際導彈試驗第157章 左手摟美人右手抱金磚(上)第391章 滅寇計劃第152章 遼陽會戰第352章 51區第214章 拉幫結夥瞄準西班牙第480章 西班牙大流感第324章 強盜是這樣煉成的(2)第105章 船舶重工第317章 南海大海戰(二)第92章 永平軍演(2)第699章 核談判(中)第484章 納粹崛起(三)第179章 小別勝新婚第142章 打破僵局第244章 賣身契第273章 確山軍演第104章 步步蠶食第492章 中土安保同盟第546章 轟動世界的光華大帝號新聞發佈會第154章 火拼璦琿(下)第315章 突圍之戰第674章 決戰大西洋之德軍潛艇的最後一擊第49章 曲線政治第48章 衣冠禽獸第24章 聯合艦隊覆滅(二)第217章 貨幣改革第386章 濟州島之戰第672章 決戰大西洋之怒海爭鋒(2)第539章 武力炫耀 之蒙特雷大空降第77章 陪練的暫編第二師第593章 外高加索坦克大戰第654章 決戰大西洋之海空較量第71章 撥款造艦第258章 操勞過度第184章 較量第36章 芙蓉帳暖度春~宵第636章 伊莎貝爾大撤退(下)第225章 血火加勒比(上)第452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一)第658章 決戰大西洋之情報戰第554555章 核訛詐與國際軍火販子第51章 慈禧看相第42章 拜門子第5章 浪速遭殃第353章 坑的就是美國佬第157章 左手摟美人右手抱金磚(上)第258章 操勞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