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德聯的洲際導彈試驗

面對中華帝國咄咄逼人的進攻性軍備擴充,北約所在的整個歐洲面臨中華帝國和華約的戰略大包圍局面,爲此德聯不得不進行應對。

跟中華帝國龐大的軍費預算相比,德聯短時間內拿不出那麼多的錢來。戰後幾年來,德聯儘管效仿蘇聯採取計劃經濟體制,很大程度上恢復了德聯的元氣。但德聯是二戰的重災區,在中華帝國的經濟侵略下,財政開支十分困難。

儘管財政困難,但希特勒的號召力還是非常強大的。在他的號召下,德聯上下團結一致,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節省下來的資金用來發展軍力。

跟中華帝國每年動輒上百億龍幣的軍費開支相比,德聯在戰後初期每年的軍費開支只有不到二十億龍幣。德軍統帥部得把錢都用在刀刃上才行。

擴充核武庫是德軍必然的選擇。德軍的核武庫一直是最高機密等級,連中華帝國都無法準確知道德軍的核武器件數。真因爲德軍的嚴格保密,使得德國避免戰敗的慘境。

早在二戰還在談判期間時,希特勒便下令德軍不惜代價儲備核原料,製造核武器,爲的是在中華帝國洞悉德軍核武器家底之前,將德軍的核力量壯大起來,維持用來對抗中華帝國的最低核力量。

這點希特勒做到了,在戰後幾年裡,德軍一直在擴充核武器數量。到中華帝國掀起軍備競賽時,德軍已經擁有了三十三枚核彈頭。

不過,德軍的核彈頭都是最原始的核武器。大部分依靠戰略轟炸機進行攜帶,只有少部分小當量的核彈頭被安裝到了v6火箭上,但射程也不過1500公里,跟中華帝國的西北風洲際彈道導彈長達8000公里的射程相比差的太多。

德軍的v6火箭實際上無法對中華帝國構成實在的戰略威脅,而自從德軍的容克ef-132z戰略轟炸機突破中華帝國的防空到紫荊城上空灑傳單之後,中華帝國軍方以之爲奇恥大辱。此後中華帝國軍方大力加強了防空預警網絡的建設力度,在本土各州省大量部署對空警戒搜索雷達系統。

按照中華帝國總參謀部的國防白皮書規定。到光華五十年元月,中華帝國本土必須完成防空預警雷達系統的建設,屆時中華帝國本土將可以全天候24小時監視任何入侵的飛機。

對此,德軍非常緊張。因爲一旦中華帝國完成國土防空雷達網絡的建設,那麼德軍的戰略轟炸機將無法再進入甚至接近中華帝國本土都變得非常困難了。尤其當德軍獲知當年德軍轟炸機之所以順利飛到紫禁城上空,全因爲中華帝國空軍的夜間戰鬥機都被派往了歐美戰場,這纔給德軍機會。如今中華帝國已經全面開始升級晝夜執勤的戰鬥機了,德軍再想趁着夜間的機會進入中華帝國領空同樣不可能了。

這一切都逼得德軍進行裝備升級。否則一旦中華帝國擁有百分百攔截德軍核彈頭的能力時,那時中華帝國肯定會捲土重來,一舉將德聯和北約摧毀。

中華帝國在電子方面已經搖搖領先德聯了,爲此德軍只能在他們傳統的強項上面做文章。

德聯和中華帝國一樣。都是最早開始研究火箭的國家。區別是中華帝國資金雄厚,進行大量的試驗並掌握了大量的火箭技術。而德國缺乏試驗資金,又被戰爭拖累,在二戰期間只對近距離的英國實施了飛彈攻擊,在遠程火箭方面遠遠落後於中華帝國。

不過,德國的科學家們非常優秀,他們很快根據從中華帝國方方面面收集回來的資料和情報,重新將德軍的遠程火箭試驗撿起來。更令希特勒高興的是,前蘇聯統治下的俄國人出了不少的人才。當蘇聯滅亡後。他們非常痛恨中華帝國見死不救,因此他們義無反顧的投入了德國的懷抱,在加入德聯後,這些俄國人迅速給德聯軍事力量注入了新鮮血液。其中便出了很多火箭方面的專家,他們對德軍火箭方面的貢獻功不可沒。

截至1947年底,德聯okw情報局所掌握的情報顯示中華帝國擁有數百枚洲際彈道導彈,其中中華帝國戰略部隊擔負二十四小時戰鬥值班的洲際彈道導彈已經達到四十枚。爲了抗衡中國人。德聯必須在最短時限內造出並部署能夠從德聯領土上發射並摧毀中華帝國戰略目標的洲際導彈。p-16型導彈就這樣被賦予了充當德聯可靠導彈核盾牌的任務。

1947年,由海格雷和庫茲米奇領導的普魯士586特種設計局承擔了p-16導彈的研製工作。此前,該設計局在原蘇聯飛彈項目組研製出的兩種採用高沸點燃料組分的單級中程彈道導彈p-12和p-14基礎上。特種設計局在令人難以置信的時間內又設計出了第一枚p-16洲際彈道導彈。其北約代號爲8?k-64,東方華約組織則稱之爲ss-7。是年11月,總設計師完成了導彈的設計細節。

用圖紙勾勒的原理需要具體轉化成切合實際的結構。製造導彈的艱難階段開始了,導彈部件和附件應用了很多全新的設計方案。

在希特勒的大力鼓勵下,德聯科學家們廢寢忘食的工作着。許多單位的設計人員和生產者都投身於這項工作,無法計算爲此到底耗費了多大人力、物力與財力。障礙被一個個排除。製造工作迅速展開,配套設備生產得到保障,首批製品完成組裝……

1948年9月,一列裝載着第一枚二級洲際彈道導彈的列車駛出普魯士機器製造廠大門。9月26日,列車抵達第二試驗局及技術陣地所在的試驗場第42號發射坪。

導彈部隊主帥,原德意志第三帝國副元首魯道夫被任命爲國家試驗委員會主席。試驗的技術領導則由導彈系統副總設計師揚格利擔任。在綜合安裝試驗設施中,導彈試驗從9月底開始,一直持續到10月20日。

被賦予特殊使命的p-1?6導彈,肩負着希特勒和德聯乃至整個北約的希望,如果成功,那麼德聯短時間內將維持最低限度的對華戰略威懾力。因爲洲際彈道導彈的速度遠遠快於戰略轟炸機,可以避開以監測低速戰略轟炸機(相對速度)的中華帝國雷達防空網絡。這樣中華帝國短時間內就不敢冒險對德聯和北約進行戰略核打擊了。

到10月20日午夜,p-16導彈首次發射前的各項試驗全部結束。德聯最高領導人希特勒密切關注着試驗的整個進程。政府通訊部門嚴陣以待,不敢有絲毫懈怠。因爲,希特勒隨時有可能要試驗場的電話,甚至直接前來觀看。

爲了維持導彈核均勢,德聯太需要洲際彈道導彈了!何況,慶祝北約成立的節日很快就要到了。那個年代。傳統節日總要儘量與重要成就聯繫在一起。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射無疑會成爲國際舞臺上的一個重大政治事件。

希特勒想利用洲際彈道導彈研究的成果來擡高德聯政府的威信和他本人的政治地位,他在給魯道夫下達任務的時候說:“當我赴中華帝國談判,我的腳踏上中華帝國的土地上時,你要給我放一枚導彈。嚇唬嚇唬中國人。”

實際上,希特勒一輩子也沒敢親自踏上中華帝國的領土,他害怕那位似乎能看穿他心思的中華帝國皇帝王晨浩。當然,希特勒實際上是怕遭到暗殺的,所以他派副元首魯道夫訪華。

很顯然,魯道夫訪華的目的是爲了叫停中華帝國的新一輪軍備競賽,因爲德聯現在沒錢,大規模軍備競賽只能拖垮德聯。但德聯又不能示弱,因此魯道夫訪華期間。德聯如果能夠成功試射洲際彈道導彈的話,無疑會對魯道夫的談判非常有利。

10月21日凌晨,已完成發動機對接的導彈被運出綜合安裝試驗設施,爾後被運到離該設施幾公里遠的發射陣地——41號發射坪。

從導彈被安裝上發射臺那一刻起,發射前的準備時間就進入了倒計時。10月21-23日完成了技術所規定的檢測和發射前作業,10月23日爲導彈加註了燃料組分和壓縮氣體。發射準備的關鍵性階段已經開始,發射時間則定在了當地時間23日19時。整個白天都平安無事。傍晚時分。導彈發射準備進入決定性時刻。

由於中華帝國一直密切關注着德聯的所謂航天試驗計劃(洲際彈道導彈試驗的假面具),中華帝國中央情報局獲知德聯人準備發射p-16洲際彈道導彈後,迅速派出特工進行滲透,並試圖進行阻止。

18時30分,中華帝國的一名特工利用一條二戰期間的廢棄下水道,成功進入了距離發射場1.9公里的一座小山坡上。由於火箭發射的反作用力非常巨大,發射前火箭方圓2公里內都沒有人,防止被火箭噴出的高溫氣浪燒傷。

這名特工名叫威廉-陳。是一名歐洲裔中國人。他攜帶了一支m200死神狙擊槍。這支狙擊槍使用點五零口徑特種狙擊彈藥,是中華帝國軍方唯一一支能夠在兩公里內對目標實施打擊的步槍武器。當然,儘管這支狙擊槍使用22倍狙擊鏡,但誤差還是非常大的,只能在900米內爆頭,1500米內擊中人體軀幹。偏偏德國人的火箭十分巨大。加上還沒有正式服役,很多火箭發動機部件都裸露在外,這給威廉提供了絕佳的射擊機會。

18時35分,p-16火箭開始倒計時。

當倒計時歸零,德國人按下發射按鈕的瞬間,威廉-陳開火了。

火箭發射瞬間巨大的嘯叫聲掩蓋住了m200狙擊槍開火的聲音。從m200狙擊槍射出的點五零狙擊彈擊中了火箭一級發動機氧化劑和燃料管路內的高溫隔膜。

“嘣”的一聲巨響,火箭還未離開發射架便轟然爆炸。剎那間,整個發射場猶如末世一般,山嶽震搖,轟雷萬鈞。?須臾,烈火紛飛,濃煙滾滾,方圓十幾公里都被籠罩在煙塵當中。

這個時候正是魯道夫一行到達中華帝國的時間。魯道夫期盼中的世界震驚聲音沒有出現,德聯洲際彈道導彈試驗失敗,魯道夫失去了一個跟中華帝國談判的最重要籌碼,從而無法阻止中華帝國進行大規模軍備擴張,而德聯爲了應對中華帝國的軍事壓力,不得不加速發展軍事力量,從而被中華帝國全面拖入了曠日持久的軍備競賽當中。

———————————————————————————————

第525526章 西班牙內戰和中華帝國奪取直布羅陀第223章 和平方舟醫院船第438章 偷襲珍珠港(二)第572章 丟了西瓜揀芝麻第21章 雷行北洋第539章 武力炫耀 之蒙特雷大空降第682章 悲催的斯大林第704章 歐洲共同體第47章 兩處心思(四)第685章 喚醒計劃第422章 中華帝國的裝甲三劍客第543章 五國公約失效,全球大規模軍備競賽爆發第198章 整合海陸軍第552章 倫敦大轟炸第588章 識破戰列艦誤導論英德大力發展航母第25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209章 九日戰爭(中)第7章 要塞旅順第3章 如此粗暴第257章 殺機重重第655章 決戰大西洋之反制措施第645章 鋼鐵的碰撞(下)第235章 風雨京畿第441章 百慕大之戰第136章 舌戰夏宮第454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三)第242章 三三艦隊補充法案第99章 富可敵國第705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473章 第二炮兵第131章 僱傭艦隊(上)第672章 決戰大西洋之怒海爭鋒(2)第199章 夏級潛艇第418章 斬首行動(下)第263章 帝國伊始第274章 誤導戰術第106章 來自沙皇的邀請第139章 第二生命 情報系統第592章 外高加索石油區爭奪戰第483章 納粹崛起(二)第369章 蘭芳東南亞的釘子戶第240章 四省八部制第95章 永平軍演(5)第456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五)第582章 第四次美墨戰爭爆發第189章 讓光緒吃癟第252章 科技大移民第130章 大國博弈(2)第391章 滅寇計劃第295章 躋身世界海軍強國第711章 鋼鐵的碰撞第62章 班底(上)第220章 掌控命脈第529章 文化侵襲 東方的奧斯卡金像獎和好萊塢第448章 中墨聯軍(下)第181章 未雨綢繆第408章 日空軍的恥辱第685章 喚醒計劃第240章 四省八部制第163章 滿載而歸(7300)第79章 練兵不忘辦洋務(1)第229章 飛艇競賽第561章 空中堡壘 中華帝國志願軍大顯神威第493章 中蘇博弈第398章 九州空戰(下)第122章 費舍爾第423章 帝王槍族第561章 空中堡壘 中華帝國志願軍大顯神威第665章 決戰大西洋之消失的德軍潛艇第377章 蘇伊士運河衝突第82章 發橫財了第399章 歐“粥”——中華帝國的最愛第260章 插手巴拿馬運河第601章 北冰洋黑洞(2)第14章 又迷路了第180章 王辰浩眼裡的狐假虎威第45章 兩處心思(二)第11章 偷拍美女第659章 決戰大西洋之鷹擊長空第263章 帝國伊始第550章 烏龍技術無敵的意大利軍第94章 永平軍演(4)第704章 歐洲共同體第351章 航母計劃第611章 耀武揚威的德國虎式坦克第440章 呂宋戰役第63章 班底(下)第592章 外高加索石油區爭奪戰第630章 復仇(5)第68章 我的新軍我的兵(4)第466章 攻佔諾福克第659章 決戰大西洋之鷹擊長空第618章 戰爭!戰爭!第273章 確山軍演第448章 中墨聯軍(下)第171章 翅膀硬了第304章 帝國海軍工業的崛起第510章 核子工程 之人工嬗變第210章 廷議(二)第349章 中華帝國反潛力量的建立
第525526章 西班牙內戰和中華帝國奪取直布羅陀第223章 和平方舟醫院船第438章 偷襲珍珠港(二)第572章 丟了西瓜揀芝麻第21章 雷行北洋第539章 武力炫耀 之蒙特雷大空降第682章 悲催的斯大林第704章 歐洲共同體第47章 兩處心思(四)第685章 喚醒計劃第422章 中華帝國的裝甲三劍客第543章 五國公約失效,全球大規模軍備競賽爆發第198章 整合海陸軍第552章 倫敦大轟炸第588章 識破戰列艦誤導論英德大力發展航母第25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209章 九日戰爭(中)第7章 要塞旅順第3章 如此粗暴第257章 殺機重重第655章 決戰大西洋之反制措施第645章 鋼鐵的碰撞(下)第235章 風雨京畿第441章 百慕大之戰第136章 舌戰夏宮第454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三)第242章 三三艦隊補充法案第99章 富可敵國第705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473章 第二炮兵第131章 僱傭艦隊(上)第672章 決戰大西洋之怒海爭鋒(2)第199章 夏級潛艇第418章 斬首行動(下)第263章 帝國伊始第274章 誤導戰術第106章 來自沙皇的邀請第139章 第二生命 情報系統第592章 外高加索石油區爭奪戰第483章 納粹崛起(二)第369章 蘭芳東南亞的釘子戶第240章 四省八部制第95章 永平軍演(5)第456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五)第582章 第四次美墨戰爭爆發第189章 讓光緒吃癟第252章 科技大移民第130章 大國博弈(2)第391章 滅寇計劃第295章 躋身世界海軍強國第711章 鋼鐵的碰撞第62章 班底(上)第220章 掌控命脈第529章 文化侵襲 東方的奧斯卡金像獎和好萊塢第448章 中墨聯軍(下)第181章 未雨綢繆第408章 日空軍的恥辱第685章 喚醒計劃第240章 四省八部制第163章 滿載而歸(7300)第79章 練兵不忘辦洋務(1)第229章 飛艇競賽第561章 空中堡壘 中華帝國志願軍大顯神威第493章 中蘇博弈第398章 九州空戰(下)第122章 費舍爾第423章 帝王槍族第561章 空中堡壘 中華帝國志願軍大顯神威第665章 決戰大西洋之消失的德軍潛艇第377章 蘇伊士運河衝突第82章 發橫財了第399章 歐“粥”——中華帝國的最愛第260章 插手巴拿馬運河第601章 北冰洋黑洞(2)第14章 又迷路了第180章 王辰浩眼裡的狐假虎威第45章 兩處心思(二)第11章 偷拍美女第659章 決戰大西洋之鷹擊長空第263章 帝國伊始第550章 烏龍技術無敵的意大利軍第94章 永平軍演(4)第704章 歐洲共同體第351章 航母計劃第611章 耀武揚威的德國虎式坦克第440章 呂宋戰役第63章 班底(下)第592章 外高加索石油區爭奪戰第630章 復仇(5)第68章 我的新軍我的兵(4)第466章 攻佔諾福克第659章 決戰大西洋之鷹擊長空第618章 戰爭!戰爭!第273章 確山軍演第448章 中墨聯軍(下)第171章 翅膀硬了第304章 帝國海軍工業的崛起第510章 核子工程 之人工嬗變第210章 廷議(二)第349章 中華帝國反潛力量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