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遠東金融風暴(1)

bookmark

3月18日,王辰浩和他的船隊通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

當天在塞得港英國住屯軍電報房內,王辰浩接到了王士珍給他的最新電報,上面彙報了近一個月內的國內和周邊發生的重要事情。

王士珍在電報上對各類事件進行了分類歸攏,簡潔明要。

軍事方面,北洋八鎮新軍是王辰浩最爲關心的事情。王士珍在電報上稱鐵良並未對北洋陸軍進行人員調整,依然維持王辰浩走前定下的規矩和章程,新軍訓練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着。王士珍分析稱鐵良之所以沒有動作,是因爲光緒、慈禧和李鴻章都對他施壓,短期內鐵良搖擺不定,因此沒有對北洋陸軍進行干預。

劉坤一經過休養過後,業已回到江寧府,開始署理兩江軍政要務。張之洞將自強軍留給了劉坤一,劉坤一改組自強軍爲金陵新軍,針對永平秋操所暴露的問題進行了一些改革和糾正。目前金陵新軍戰力有所提升,劉坤一似乎不想等北洋八鎮新軍練成後在編練兩江新軍,因此他回去後除了改組金陵新軍後,在金陵新軍基礎上進行擴充,目標是在北洋八鎮堅持後兩江建成兩鎮新軍。同時劉坤一在南京成立江寧練將學堂,仿北洋武備學堂建制和操典,聘請洋教官執教,廣招兩江子弟入學。

劉坤一的動作顯然是意識到北洋八鎮新軍將給他帶來的強大競爭和威脅,因此他回任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改組和擴建金陵新軍,以達到跟李鴻章分庭抗禮的目的。

張之洞離開江寧返回武昌,他跟劉坤一的想法基本上一致,李鴻章有了王辰浩的幫助,北洋八鎮新軍一旦建成,北洋將會再次壓到南洋。張之洞在永平秋操中敗北丟了面子十分不甘心,因此他也不會等朝廷定下的先將北洋八鎮練成再練地方二十八鎮,他跟劉坤一一樣,他回到武昌後第一件事情就是自行編練湖廣新軍,同樣張之洞在武昌組建湖北武備學堂,也是仿照北洋武備學堂的建制和操典,廣收湖廣子弟兵,培養湖廣自己的軍事人才,以便跟李鴻章分庭抗禮。

張之洞和劉坤一的動作令朝廷有些不滿,但清廷對地方的控制早就名存實亡,對地方大員的動作只能睜隻眼閉隻眼。而慈禧和光緒的權利內訌使得朝廷只能對地方實行懷柔政策,而握有大權的慈禧更是不及女皇武則天的能力和鐵血手腕,她只能在李鴻章、張之洞和劉坤一等人之間尋找一個權力的平衡點,使得他們之間相互制衡相互牽制,以此來維持她在中央的權力。

張之洞和劉坤一的動作自然瞞不過李鴻章,但李鴻章也沒閒着。除了對鐵良施壓,使他不至於干擾北洋八鎮新軍的建設之外,李鴻章還在大力整頓北洋水師,因爲那纔是他一直領先南洋,維持天下第一督撫的最大政治籌碼。

早在訂造登雲級戰列艦時,爲了確定接收登雲級戰列艦的人選問題,北洋水師上下就開始了大規模的操練和演習,全體將官們都卯足了勁頭掙着入選。同樣,李鴻章跟英國人的借款留有一部分資金用於北洋水師全艦隊的升級改造費用。

北洋水師各艦都很老了,最年輕的是去年回國的飛霆號驅獵艦(驅逐艦)。該艦由英國考斯市(Cowes)偉德船廠(J.SamuelWhiteandCompany)建造。長63.67米,寬7.01米,吃水2.44米,標準排水量350噸,滿載400噸;採用兩座汽車式鍋爐,配套兩臺埃利斯公司(MessrsBelisandCompany)生產的三漲往復式蒸汽機。功率3000馬力,最高航速21.45節。裝備兩門4.7英寸120毫米MK3阿姆斯特朗速射炮,四門47毫米哈乞開斯單管速射炮,3具14英寸魚雷發射管。人員編制68人。

這艘船火力強大,速度在當時也屬一流。清帝國在甲午戰前意識到北洋水師的軍艦老舊速度和火力不及日艦,因此該艦本來是用來參加甲午海戰的。但日本知道後,考慮各種因素提前開戰,結果英國將飛霆號扣押在了英國海關。

甲午戰後,飛霆號爲了適應長途海上風浪,又進行了高幹舷改裝後纔回國。作爲十九世紀末的最快的驅獵艦,飛艇號的火力和速度都是驚人的,但她的設計並未成爲二十世紀初的驅逐艦主流。

不過,李鴻章爲了填補北洋水師速度和火力上的空白,依然向英國訂造了另外七艘驅獵艦,編爲飛字號,西方代號飛霆級驅獵艦。

剩餘的七艘驅獵艦將作爲登雲級戰列艦的護衛艦使用,並跟隨兩艘登雲級戰列艦一起回國,沿途以策安全。

李鴻章也想買幾艘裝甲巡洋艦和防護巡洋艦作爲跟登雲級戰列艦配套使用的艦隻,以便打造新式艦隊,適應未來海戰之需要。但歐美軍艦造價每天都在漲,而國際銀價大幅下降的情況下,李鴻章那幾百萬兩銀子根本不頂用。

李鴻章就指望王辰浩了,他把江南製造局拱手送給了王辰浩,這樣王辰浩出錢打造上海船舶重工就可以爲北洋水師提供維護和保養了。李鴻章將節省下來的資金用於對北洋水師各艦進行升級改造。主要是換裝大口徑速射炮,改進主炮架退設備提高射擊速率,使用新式火藥作爲發射藥,改進鍋爐和蒸汽機以及傳動設備,儘量恢復出廠時的船速。

儘管李鴻章大力對北洋水師各艦進行升級改造,但由於各艦多年缺乏維護和保養,設備老化嚴重,很多軍艦即便改造過後,其船速也無法達到當時出廠時的標準,而揚威號甚至一半都達不到,最終拆除武器淪爲訓練艦。

政治方面。王士珍主要向王辰浩彙報了清廷最新的決策。自從王辰浩將美國大規模拋售白銀的事情告訴給了朝廷之後,朝廷便展開了準備工作。光緒和翁同龢研究之後,覺得這是一次掌控朝廷財政大權的機會,因此光緒和他的帝黨集團們極力主張實行金本位制,這個呼聲得到了英法美德俄五國的強烈支持,同時光緒新扶植的康有爲、梁啓超、譚嗣同等人也開始主張仿造日本變法圖強。

光緒主張的意見一向會被慈禧反對,而這次又是明顯的奪取財政大權,慈禧自然不願意。而列強們看好支持的意見,又一向被朝廷的一批頑固守舊派所反對。

這樣一來,光緒和列強們都贊同的金本位制改革便成了爭鬥焦點,在慈禧和一批守舊大臣們的阻撓下,金本位制改革計劃泡湯。不過慈禧和那些守舊分子們也知道這次危機關乎朝廷大半的財政收入,一旦貶值一大半,那可不是鬧着玩的,會給本就脆弱的經濟造成沉重打擊。於是爭論當中,慈禧和那些守舊大臣們也試圖另外尋找一個辦法度過危機。

考慮到白銀不可能無限制下跌,因此雙方最終達成短期協議。朝廷暫時由原本的銀銅本位制轉爲金銅本位制,短期內撇開白銀以便應對銀虧危機,等到白銀價格穩定後再改回來。

這個折中最終被各方所認同,於是朝廷下令將戶部和各省存留的白銀向英法美德俄等國兌換成黃金,以便暫時執行金銅本位制。與此同時,民間賦稅拒收白銀,使得民間放棄收集白銀轉而向國內外商家銀行兌換黃金來保值。

第545章 核子時代降臨,中華帝國的級終極核動力戰列艦第471章 國際聯盟第619章 黑雲壓域——聖胡安遭襲第495496章 拖垮法國之東洋戰爭第549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第160章 摩根的反擊第20章 苟喪艦,當自裁第202章 中華人民志願軍(中)第241章 軍事改革第696章 憤怒的小鳥(上)第192章 免稅第557章 炮艦外交中華帝國的大灰狼艦隊第554555章 核訛詐與國際軍火販子第304章 帝國海軍工業的崛起第598章 中華帝國的抉擇第448章 中墨聯軍(下)第278章 中俄宣戰第683684章 開闢第三戰場和意大利的投降第6章 遭遇圍觀第60章 武器採購大競標第57章 籌備新軍(三)第582章 第四次美墨戰爭爆發第247章 收回海關第306章 三大政黨第239章 風雨京畿(五)第536章 制裁德國與世界經濟危機第473章 第二炮兵第415章 夏威夷條約第325章 瓜分英國殖民地(1)第43章 雙胞姊妹第473章 第二炮兵第569章 英國人的瘋狂報復第70章 我的新軍我的兵(6)第81章 沉船寶藏的啓示第572章 丟了西瓜揀芝麻第554555章 核訛詐與國際軍火販子第714章 太空爭霸第641章 鋼鐵的碰撞(上)第644章 鋼鐵的碰撞(中)第399章 歐“粥”——中華帝國的最愛第158章 左手摟美人右手抱金磚(下)第189章 讓光緒吃癟第54章 宗室第一才女第238章 風雨京畿(四)第29章 談判破裂第240章 四省八部制第71章 撥款造艦第458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七)第218章 發行龍幣第155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371章 囤積居奇第83章 打造鋼鐵基地第213章 九日戰爭(下)第351章 航母計劃第457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六)第467章 美軍大潰敗第72章 促襟見肘的經費第207章 爲高升號復仇(下)第542章 蒙特雷坦克大戰第666章 決戰大西洋之洞悉陰謀第641章 鋼鐵的碰撞(上)第266章 取代無畏,神弓時代的降臨第635章 伊莎貝拉大撤退(中)第289章 海參崴要塞攻防戰(四)第703章 華約VS北約第312章 偷襲新加坡第566章 中華帝國的釣魚藝術第245章 六大工業基地第356357章 bb黨第227章 血火加勒比(下)第194章 法國挑釁第632章 墨西哥大潰退(中)第19章 周密部署第551章 偷天換日 空襲維莫爾克第598章 中華帝國的抉擇第449章 黑色閃電戰(上)第169章 爲海軍新時代的到來提前準備第540章 中美角力第653章 決戰大西洋之納爾維克戰役第298章 騰達空戰第268章 兩年同盟第266章 取代無畏,神弓時代的降臨第545章 核子時代降臨,中華帝國的級終極核動力戰列艦第716章 衛士導彈防禦計劃第707章 德聯的洲際導彈試驗第34章 三國干涉還遼第238章 風雨京畿(四)第435章 偷襲珍珠港(一)第439章 重建夏威夷王國第52章 暗中較勁第657章 決戰大西洋之剮刑戰術第71章 撥款造艦第412413章 日德蘭第597章 哭泣的凱旋門第163章 滿載而歸(7300)第186章 較量(3)第108章 南海寶藏第73章 工業與海上力量第483章 納粹崛起(二)第571章 白人在東方的終結
第545章 核子時代降臨,中華帝國的級終極核動力戰列艦第471章 國際聯盟第619章 黑雲壓域——聖胡安遭襲第495496章 拖垮法國之東洋戰爭第549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第160章 摩根的反擊第20章 苟喪艦,當自裁第202章 中華人民志願軍(中)第241章 軍事改革第696章 憤怒的小鳥(上)第192章 免稅第557章 炮艦外交中華帝國的大灰狼艦隊第554555章 核訛詐與國際軍火販子第304章 帝國海軍工業的崛起第598章 中華帝國的抉擇第448章 中墨聯軍(下)第278章 中俄宣戰第683684章 開闢第三戰場和意大利的投降第6章 遭遇圍觀第60章 武器採購大競標第57章 籌備新軍(三)第582章 第四次美墨戰爭爆發第247章 收回海關第306章 三大政黨第239章 風雨京畿(五)第536章 制裁德國與世界經濟危機第473章 第二炮兵第415章 夏威夷條約第325章 瓜分英國殖民地(1)第43章 雙胞姊妹第473章 第二炮兵第569章 英國人的瘋狂報復第70章 我的新軍我的兵(6)第81章 沉船寶藏的啓示第572章 丟了西瓜揀芝麻第554555章 核訛詐與國際軍火販子第714章 太空爭霸第641章 鋼鐵的碰撞(上)第644章 鋼鐵的碰撞(中)第399章 歐“粥”——中華帝國的最愛第158章 左手摟美人右手抱金磚(下)第189章 讓光緒吃癟第54章 宗室第一才女第238章 風雨京畿(四)第29章 談判破裂第240章 四省八部制第71章 撥款造艦第458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七)第218章 發行龍幣第155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371章 囤積居奇第83章 打造鋼鐵基地第213章 九日戰爭(下)第351章 航母計劃第457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六)第467章 美軍大潰敗第72章 促襟見肘的經費第207章 爲高升號復仇(下)第542章 蒙特雷坦克大戰第666章 決戰大西洋之洞悉陰謀第641章 鋼鐵的碰撞(上)第266章 取代無畏,神弓時代的降臨第635章 伊莎貝拉大撤退(中)第289章 海參崴要塞攻防戰(四)第703章 華約VS北約第312章 偷襲新加坡第566章 中華帝國的釣魚藝術第245章 六大工業基地第356357章 bb黨第227章 血火加勒比(下)第194章 法國挑釁第632章 墨西哥大潰退(中)第19章 周密部署第551章 偷天換日 空襲維莫爾克第598章 中華帝國的抉擇第449章 黑色閃電戰(上)第169章 爲海軍新時代的到來提前準備第540章 中美角力第653章 決戰大西洋之納爾維克戰役第298章 騰達空戰第268章 兩年同盟第266章 取代無畏,神弓時代的降臨第545章 核子時代降臨,中華帝國的級終極核動力戰列艦第716章 衛士導彈防禦計劃第707章 德聯的洲際導彈試驗第34章 三國干涉還遼第238章 風雨京畿(四)第435章 偷襲珍珠港(一)第439章 重建夏威夷王國第52章 暗中較勁第657章 決戰大西洋之剮刑戰術第71章 撥款造艦第412413章 日德蘭第597章 哭泣的凱旋門第163章 滿載而歸(7300)第186章 較量(3)第108章 南海寶藏第73章 工業與海上力量第483章 納粹崛起(二)第571章 白人在東方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