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驚天消息

bookmark

就廟堂地位而言,王景比符彥卿都要高上一個檔次。

他大符彥卿九歲,名副其實的五朝元老,還是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王廷義明着是來中央任職的,實際上就是王景表忠心送人質的意思。

就這貨一天到晚喊着老爹的名字,誰不給他幾分面子?

哪怕是郭榮對他也得和顏悅色的。

王景將王廷義送到自己跟前,是何用意一眼可見了。

“起來吧!”

羅幼度笑着讓王廷義扶起來,想了想,說道:“以後遇到事情,報你老爹名頭不抵用,就報我的!”

王廷義道:“我上司是羅幼度?”

“可!”羅幼度看着手舞足蹈的王廷義,滿意地點了點頭,正好跟呼延贊組成一個哼哈二將。

一左一右,指不定以後門神,有他倆的一席之地。

羅幼度繼續往下看,王景的來信並非全拍馬屁,還是記載了一些實事的。

其中關於定難軍的情況,王景做了一些分析。

王景管轄的秦州離定難軍所在的夏綏地有些距離。

本八竿子打不到一起,但王景除了擔任秦州節度使外,還兼任西面沿邊都部署,稱之爲西邊的土皇帝,一點也不爲過。

大周馬政還在建設之中,看不出成果。

軍馬多從西邊的甘州回鶻以及歸義軍購得,常以關中糧食、中原江南茶葉與之換取戰馬。

故而對於糧草,王景有着一定的支配權。

就他這樣的老軍閥,怎麼可能不從中收取一點回扣?

故而符皇后纔對王景的哭窮,義憤填膺。

今年關中收成不錯,王景一如以往地用糧食在邊市換取軍馬。

起初他還沒怎麼在意,後來漸漸發現糧食供不應求。

打了一輩子仗的王景,立刻察覺有些不對勁,有人在屯糧。

西方太平了多年,甘州回鶻與歸義軍這樣的生死大敵都停戰好久了。

糧食儲存是有很大損耗風險的,非戰時甘州回鶻、歸義軍這類不大不小的勢力,一般不會突然大量屯糧。

王景暗自留了心眼,意外發現大勢購糧的不是甘州回鶻、歸義軍,而是打着甘州回鶻旗幟的定難軍。

王景懷疑定難軍很有可能趁亂侵佔一些疆域。

比如橫山山脈。

……

羅幼度想着四方魑魅魍魎,蠢蠢欲動,不由眯起了眼睛,一個個都跳出來,想要搞事,那索性一起收拾了。

羅幼度自從掌握了大半大周禁軍,腰桿直挺挺的,不將周邊異動當回事。

理清了內部,外邊還要跳,打服就是了。

這多了王景的支持,羅幼度底氣更足了。

但想着王景字裡行間都將他視爲大周未來之主了,不免有些頭疼。

他並非真諸葛亮這樣的先賢楷模,有自己的理想野心以及貪慾。

在掌握大周權柄之後,羅幼度也問過自己,想不想當這個皇帝。

答案是矛盾的。

理性是想,感性卻是郭榮的知遇之恩,有些難以釋懷。

但在他的計劃裡,就算要當這個皇帝,也不是現在。

最理想的狀態是在抵定南北之後。

當前情況,穩定是第一要務。

但王景這種五代過來人,卻不這樣想。

而且符彥卿讓符皇后回宮,卻將皇嗣藏了起來,這番操作,讓羅幼度有些看不懂。

想着虢國夫人的那句大禮,羅幼度忍不住嘀咕了一句,“到底是驚喜,還是驚嚇。”

這日大朝。

五品以上的文武百官都聚在了一處。

羅幼度將郭榮生前提出的“均田策”拿出來細說。

年初,郭榮讀書讀到了唐朝元稹所上的《均田表》,大受啓發,遣左散騎常侍艾穎等均定河南六十州稅賦,以作實驗之用。

今年除淮南鬧災之外,其他地方並無明顯災禍。

河南六十州以郭榮新制定的均田法推廣實施,效果顯著。

這日朝會主要目的就是商討能不能讓均田法普及各地。

就在廟堂官員各抒己見的時候,一則驚天消息從幽州快馬傳來。

郭宗訓在大同登基了……

在契丹的扶持下,郭宗訓在雲中大同登基,並且發出檄文,號令天下有志之士,討伐亂臣賊子羅幼度。

因事態緊急,樞密直學士宋琪得到幽州節度使陳思讓,傳來軍報的第一時間,就着急忙慌地進宮,以特殊情況打斷了朝會,將這突如其來的消息傳到了朝堂之上。

羅幼度懵了。

符皇后也懵了。

他們兩人可是知道真實情況的,郭宗訓明明就在符彥卿的手上。

這大同的郭宗訓從哪裡來的?

羅幼度第二個反應就是:這難不成就是符彥卿的禮物?

真夠驚喜的。

這廟堂之上,宋琪自然是將“討賊檄文”先一步呈獻給符皇后的。

“一派胡言,豈有此理……亂臣賊子,胡言亂語……”

符皇后又急又氣,眼圈都紅了,語氣有些顫抖。

羅幼度道:“聖人,冷靜,到底寫的是什麼?”

符皇后氣急敗壞地道:“日後若擒趙匡義,定要處以極刑。”

她說着,將檄文傳給了羅幼度。

羅幼度接過檄文細看,不由目瞪口呆。

這一紙檄文將顛倒黑白,搬弄是非,無中生有發揮到了極致。

檄文上說,誣告羅幼度與符皇后有私情,說趙匡胤受了千古奇冤,他起兵是爲了剷除亂臣賊子羅幼度,兵敗被誣。

現今大周唯一繼承人樑王郭宗訓,大同府登基,依舊以顯德爲年號,號召大周所有有志之士,一併反奸相妖后。

羅幼度將檄文往下傳,遞給了王溥。

除了檄文,還有兩封信,一封是陳思讓的親筆信,另外一封是來自“郭宗訓”的勸降信。

勸降信很簡單,就是願意授陳思讓爲燕王,希望他能棄奸相妖后掌控的僞周,投奔名正言順的大周。

羅幼度再度將勸降信傳下,打開了陳思讓的親筆信。

信中是陳思讓探察到的結果。

“郭宗訓”在契丹的扶持下,於大同登基,任命趙匡義爲宋王,名爲左僕射、門下侍郎、平章事加官司徒,組建了一個新的朝廷。

這什麼情況?

原來趙匡義、趙匡美、趙德昭讓劉繼業、侯霸榮送到晉陽以後。

漢帝劉承鈞最初的反應是大喜,天降大禮。可驚喜過後,立刻意識到這個“郭宗訓”是一燙手的山芋。

如果北漢實力夠強,“郭宗訓”那就是一個無與倫比的政治籌碼。

可是北漢讓郭榮在高平之戰、晉陽保衛戰削得太慘。

國力損失之慘重,到現在還沒有緩過勁來。

羅幼度能夠硬剛契丹十萬大軍,全取燕幽故地。

北漢舉國之兵,不滿三萬,拿什麼跟中原較勁?

用“郭宗訓”與中原講和?

換取一些地盤?

劉承鈞動過這心思,但他又不敢。這惹不起中原,更加惹不起契丹爸爸。

劉承鈞即位之後,勤政愛民,禮敬士大夫,任用郭無爲爲相,北漢得到了一定的恢復。

但是劉承鈞並不像其父對契丹那樣恭敬,已經令得契丹皇帝有所不滿了。

耶律璟回到草原之後,第一件事就是下詔書指責劉承鈞“開口就是兒皇帝,不聽調遣安排”。

對於劉承鈞臨時臨急將劉繼業從河北戰場抽調而出,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劉承鈞心底憋屈,卻也不敢表現出來。

劉承鈞知道自己已經惹着契丹爸爸了,再主動與中原交好,那不得挨契丹爸爸的揍?

左思右想,郭無爲提議不如將燙手的山芋,丟給契丹爸爸。

正好耶律屋質就在晉州。

耶律屋質此人極爲了得,有宰相之器,心思深沉,重信守諾,對於中國文化如數家珍,還精於天文地理。文能治國,武能領兵,是契丹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

耶律璟能夠坐上皇位他是首功,後來耶律賢能夠坐上皇位,他也是第一功臣。

可以說契丹內部廝殺最慘烈的這些年,契丹能夠依舊坐穩北地霸主之位,耶律屋質功不可沒。

耶律屋質看出了中原的崛起不可逆轉,深知拿下了燕幽地的中原,不可能放過燕雲十六州的剩下幾州的,必須提前做準備,親自來安撫劉承鈞,送來了蘿蔔,鞏固彼此的關係,達成軍事經濟上的互助約定。

契丹已經少了幽都府,不能再失去大同府了,更不能讓大同府受到戰火影響。

北漢的晉州是他們天然的防線與戰場。

就在談判期間,中原發生了變故,耶律屋質想要了解第一手情況,一直留在晉州,尋找落井下石的機會。

劉承鈞將“郭宗訓”送到耶律屋質面前的時候,耶律屋質瞬間意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耶律屋質對於中原漢文化了如指掌,深知中原對正統的重視。

中原王朝第一繼承人“郭宗訓”在他們手上,他們便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動權。

中原很可能因此再度陷入內亂,機會也就來了。

就算得不到預期的效果,他們也沒有什麼損失,無非就是多認了一個皇帝兒子罷了。

契丹向來不缺兒皇帝。

耶律屋質深知刻不容緩,他知羅幼度的手段,不能給他太多的機會和時間,讓他穩固四方。

親力親爲,一手促成了“郭宗訓”雲中登基,下檄文誣衊符皇后、羅幼度,以大周正統的身份,給予大週四方節度使加官進爵的口頭承諾,號召他們對抗中原僞朝廷。

------題外話------

謝書友冬夜梨落的一千五百賞,謝謝支持!

第三十四章 另闢蹊徑第四十一章 甩手節度李處耘第九十六章 喜得小棉襖 北方之事第九十五章 鑿穿戰術第六十六章 各方算計第一百五十章 摩皮漢骨第四十章 浣花溪奇士第十八章 單騎斬將第七章 結交第四十五章 殿中策(上)第三十七章 徒勞無功的蕭胡輦第一百四十九章 分析透徹第九十章 冗官與發展第三章 情報網第五十章 荒唐 建言第一章 自盡第十四章 自作聰明第九十一章 小人得志的羅幼度第三十六章 攻城 襲後第二章 一統南方的訊號第五十八章 認祖歸宗第707章 壓力反轉……第一百五十四章 戰事起第四十章 舍大義存小義第三十章 黑火藥第六十九章 羅幼度的決心第十三章 薅石守信羊毛第一百四十三章 也有味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早熟 信任第三十一章 成都,朕來了!第二十三章 小事引起的巨浪第三章 打場立國之戰第三十八章 不急,就快了第六章 麟州楊家第三十八章 舒州城落第四十六章 多疑第一百六十章 黃雀在後第七十一章 士可殺,不可辱!第一百三十五章 又懷了……第十章 醉酒遇名將第六十六章 佛家也認祖第六十九章 樸實無華的攻擊第二十三章 現在投降,還來得及嘛?第七十四章 籌謀南平第二十四章 小小的誘惑第十九章 見好就收第一百八十一章 兵指怛羅斯第四章 穩如老狗第六十三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九章 卒雖少,可用矣!第五十章 深揖第十三章 四方亂局第668章 萬全大陣第三十五章 符王來了!第十九章 張雄起義第九章 議降 奢靡第十六章 攻不攻嘛!第四十章 舍大義存小義第一章 尷尬的李筠第四十一章 甩手節度李處耘第四十七章 心意相通第三十二章 南唐諸將第八十二章 各有算計第654章 將計就計第三十五章 人心所向第699章 我爹是石守信第一百七十六章 臣服第二十五章 兩全其美第七十三章 火燒輝月樓第十四章 故人傳訊第五章 江陵城亂第一百二十九章 給小覷了第十五章 輿論爆發第一百七十二章 景瓊入京第七十八章 自作自受 西方平定第八章 奇貨可居第八十四章 內捲起來第二十一章 陣前反叛第六十六章 伏擊不成就強襲第八十章 開海之功第二十六章 不敢賭第十七章 審問(第六更)第七十八章 老子就是王景第七十五章 陌刀 大斧第691章 回宮第一百四十章 “些許錢帛”第671章 手忙腳亂第一百九十一章 十二年第四章 我是……羅幼度第五十六章 婚約?第九十八章 立國第四十三章 搏殺第七十二章 李景傳位第六十七章 鬼魅般的楊無敵第一百四十章 “些許錢帛”第一百七十二章 景瓊入京第十九章 風馳電掣王昭遠第十六章 最不起眼的最致命第八十四章 內捲起來第704章 將三代
第三十四章 另闢蹊徑第四十一章 甩手節度李處耘第九十六章 喜得小棉襖 北方之事第九十五章 鑿穿戰術第六十六章 各方算計第一百五十章 摩皮漢骨第四十章 浣花溪奇士第十八章 單騎斬將第七章 結交第四十五章 殿中策(上)第三十七章 徒勞無功的蕭胡輦第一百四十九章 分析透徹第九十章 冗官與發展第三章 情報網第五十章 荒唐 建言第一章 自盡第十四章 自作聰明第九十一章 小人得志的羅幼度第三十六章 攻城 襲後第二章 一統南方的訊號第五十八章 認祖歸宗第707章 壓力反轉……第一百五十四章 戰事起第四十章 舍大義存小義第三十章 黑火藥第六十九章 羅幼度的決心第十三章 薅石守信羊毛第一百四十三章 也有味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早熟 信任第三十一章 成都,朕來了!第二十三章 小事引起的巨浪第三章 打場立國之戰第三十八章 不急,就快了第六章 麟州楊家第三十八章 舒州城落第四十六章 多疑第一百六十章 黃雀在後第七十一章 士可殺,不可辱!第一百三十五章 又懷了……第十章 醉酒遇名將第六十六章 佛家也認祖第六十九章 樸實無華的攻擊第二十三章 現在投降,還來得及嘛?第七十四章 籌謀南平第二十四章 小小的誘惑第十九章 見好就收第一百八十一章 兵指怛羅斯第四章 穩如老狗第六十三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九章 卒雖少,可用矣!第五十章 深揖第十三章 四方亂局第668章 萬全大陣第三十五章 符王來了!第十九章 張雄起義第九章 議降 奢靡第十六章 攻不攻嘛!第四十章 舍大義存小義第一章 尷尬的李筠第四十一章 甩手節度李處耘第四十七章 心意相通第三十二章 南唐諸將第八十二章 各有算計第654章 將計就計第三十五章 人心所向第699章 我爹是石守信第一百七十六章 臣服第二十五章 兩全其美第七十三章 火燒輝月樓第十四章 故人傳訊第五章 江陵城亂第一百二十九章 給小覷了第十五章 輿論爆發第一百七十二章 景瓊入京第七十八章 自作自受 西方平定第八章 奇貨可居第八十四章 內捲起來第二十一章 陣前反叛第六十六章 伏擊不成就強襲第八十章 開海之功第二十六章 不敢賭第十七章 審問(第六更)第七十八章 老子就是王景第七十五章 陌刀 大斧第691章 回宮第一百四十章 “些許錢帛”第671章 手忙腳亂第一百九十一章 十二年第四章 我是……羅幼度第五十六章 婚約?第九十八章 立國第四十三章 搏殺第七十二章 李景傳位第六十七章 鬼魅般的楊無敵第一百四十章 “些許錢帛”第一百七十二章 景瓊入京第十九章 風馳電掣王昭遠第十六章 最不起眼的最致命第八十四章 內捲起來第704章 將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