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見好就收

bookmark

www.ishuquge.com

讀書人最大的追求,莫過於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這表面上立德第一,立功第二,立言第三。但讀書人哪個不是猴精?

立德有賴於見仁見智,衆口難調。

立功則需混跡官場這是非之地,牽扯各方關係利益,哪怕強如狄閣老這樣的牛人都曾多次大起大落,功與過,不好評說。

唯獨立言,文字書籍,可以流芳百世,爲後人敬仰。

故而讀書人以立言爲第一要務,以求不朽。

這若能負責主編一本包羅萬象,綜合華夏上千年的典籍類書,那將是士林一大盛舉。

莫說主編,就算是參與其中,也是光宗耀祖的美事,在墓誌銘上值得大書特書。

至於重編經史,在此盛況之下,又算得了什麼?

羅幼度瞄了一眼,已經有些紅眼的諸多文官,心頭安樂,目的已經達到。

也許這階段的大臣們恐懼五代十國武臣的危害,想要提高士大夫的地位,避免重蹈覆轍。

但毫無疑問,士大夫的權力一旦蓋過武臣,情況就會變質。

又有多少人在獲得權利之後,能夠不忘初心?

不說別的,羅幼度自己都做不到。

爲了讓他們安分一點,給他們找點事情做,一羣人免得胡思亂想。

本來羅幼度本來也有編撰一本類似於《永樂大典》的類書打算,此刻提出不過順水推舟。

當然,他的目的也不是爲了什麼彰顯國威,造福萬代,也不是衝着經史子集百家之書去的,是爲了收集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工藝、農藝,這些偏門雜學書籍。

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若不是遇到災難性的文字獄,一般不會失傳。

這天下就不缺有錢的文人,經史子集這累書是他們首先收藏的經典。

除非天下文人都死絕了,不然經史子集難以失傳。

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工藝、農藝這些冷門,卻凝結古人智慧心得,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雜類書籍,反而最容易失傳。

在大多讀書人眼中這些雜類書籍,甚至可以歸類爲奇技淫巧。

羅幼度卻是明白相比經史子集,這些容易失傳的技術,纔是真正能夠帶動生產力,帶動社會進步的知識。

通過這種方式,將雜類書籍做個總和,安排專業人員整理研究,取其精髓,去之糟粕,學習發展,從而一步步提高對天文地理的認知,醫道的發展,工藝的提升,農業的進步。

羅幼度要讓後世人知道華夏文化可不只是儒學,更不僅是經史子集。

滿堂文臣大儒都想着參與其中,卻不清楚,羅幼度心中真正盤算的是什麼。

他也不說明白,只是說道:“這部類書,暫且定名爲《雍靖大典》,只是我華夏文化,博大精深,有許多先賢巨着或爲孤本,或是遺憾失傳。準備工作,須安排到位。朕決定昭告天下,各地藏書家願意將家中孤本進獻,朕有大賞。朕也不奪人所好,只是借來拓寫,過後必然物歸原主。有功之人,朕會與《雍靖大典》末尾署名感謝,以表其功績。”

他是吊足了文官的胃口,然後直接跳過了這個話題,不談了。

今日羅幼度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他不會給武將特權,但是文官也別想受到特殊。

至於宋白,到了這一步,已經沒有多少人真正注意他這個小角色了。

本來張昭與一衆士大夫爲宋白求情就不是衝着他這個人,而是衝着他所代表的意義價值。

羅幼度已經將士大夫定義爲不分文武的功勳,宋白的功勞,還不足以享受朝廷爲他張目扺掌。

羅幼度的性格,廟堂上的官員大多都清楚。

自己的君上開場發難,就是不想將這事鬧下去。

現在的結局結果是最好的,也(本章未完!)

第十九章 見好就收

不再有人多說什麼。

羅幼度也是到此爲止,沒有繼續讓文臣們難堪。

畢竟這治理天下還得靠他們。

再好的決策,沒有官吏配合施展下去,一切都是白搭。

就如明朝一樣,不是沒有皇帝想要中興,只是他們一個政策下去,太監撈,各級文官一級一級地撈,撈到最後,窮了皇上,苦了百姓。

羅幼度並不想跟麾下的文臣鬧得太僵。

政治場除了相互妥協,就是見好就收。

一味地趕盡殺絕,只會讓事情變得不可收拾。

羅幼度心底也清楚,這文臣集團是不會善罷甘休的。他們會找任何的機會冒頭,而自己要做的就是拿着榔頭,誰冒頭敲誰,將風氣壓下去。

當然武臣也是一樣。

皇帝的工作不就是這個?

少了大臣的干涉請求,宋白的桉子很快就結桉了。

宋白對於自己的罪名供認不諱,也將賄賂他的人一一招供。

已經知曉的除了陳文顯、陳文顗兩兄弟以外,還有他同鄉的孟慶,以及洛陽林智南,太原談風玉、大名府宋安,宋仁。

涉及的人員,比想象中的要多得多。

林智南是宋白同一屆的考生,同進士出身。得知宋白深得劉載器重,存心巴結。

談風玉、宋安,宋仁都是一路人。

宋白少年成名,受到了宋家的資助。

談風玉是宋家的女婿,而宋安、宋仁皆是宋家人,正是一人得道雞犬飛昇的戲碼。

對於他們,羅幼度直接表明了態度,殺雞儆猴,所有牽扯人員一律問罪。

宋白剝奪功名,永不錄用,杖一百,流放交趾。

陳文顯、陳文顗、孟慶亦是如此,他們分別受五十鞭刑,流放交趾。

而宋家摻合此事者,一律流放涼州。

依照律法,宋白所貪污的數額,足以處死。

不過羅幼度念及交趾、涼州漢人稀少,一般不是罪大惡極之人,少動殺戮。

饒是如此,也給予出了警示信號。

對於***的官員,羅幼度不給任何機會,也震懾了不少手腳不乾淨的官員。

羅虞朝廷的俸祿是足夠官員過上好日子。

在這種情況下,貪污代價太大,能夠有效地控制貪官的數量。

羅幼度看着手中大理寺送來的結桉文書。

很快他目光就落在了呂蒙正這三個字上。

呂蒙正在結桉文書中的身份是證人,陳文顯、陳文顗送禮的目擊者。

羅幼度眼中閃着光:這個呂蒙正,莫不是史上那個呂蒙正?

華夏曆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從破山洞裡走出的宰相……

第十九章 見好就收

//www.ishuquge.com/txt/158602/

www.ishuquge.com。wap.

第四十六章 欠人情 贈劍第三十八章 君子可欺以其方第三章 前線無糧第一百四十一章 活得通透敞亮第五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九十七章 高麗之事第四十九章 算你狠第五十四章 巢湖水寨第一百二十九章 給小覷了第五十五章 進退自如 滅門第三十一章 捅破天第二十四章 欲語還休《憶相思》第682章 不畏死的康家父子第六十九章 大飽眼福第二十四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三十章 心服口服第五十二章 符家姐妹與折賽花第四十一章 無名小將曹彬第二章 羅天子愛民第四十一章 無名小將曹彬第五十章 深揖第十六章 最不起眼的最致命第五十四章 巢湖水寨第二十二章 輕騎下廬州第十章 醉酒遇名將第二章 一統南方的訊號第一百五十二章 草原上的第一場雪第四十一章 點檢做天子第一百零九章 溱水列陣第二十七章 心態改變第六章 驅馬衝陣第五章 江陵城亂第九十四章 急於求勝第四十六章 講道理是爲了打服第六章 政治戰略第九十四章 急於求勝第686章 亡第六十七章 大局已定第五十二章 符家姐妹與折賽花第一百三十九章 駕臨洛陽第三十九章 大理權臣高方第五十六章 婚約?第一百七十五章 樂極生悲 驚聞噩耗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敵,真的寂寞第四十八章 登島 封鎖第一百八十二章 開門紅第五章 下臺階的梯子第六十二章 內應李從嘉第十八章 老少兩狐狸第三十四章 入甕第四十五章趙家兄弟的好感第三十四章 至全體羅虞將士書第四十八章 真義士!第667章 敵衆我寡第七十四章 借道討伐第四十一章 贈馬第二十九章 三思而行第二十六章 府谷折家第二十章 收編第四十四章 面試 領軍備第665章 趁機擊潰南朝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學第四十八章 別去招惹了吧!第672章 全軍潰敗第四十八章 真義士!第三章 情報網第七十九章 回京第二十六章 小閻羅第三十九章 潘美歸來第一百五十一章 浴火第三十六章 說服第二十章 小太監秦翰第四十三章 搏殺第687章 契丹滅 東北歸附第二章 一統南方的訊號第一章 大軍出征第八十三章 孔明燈第五十九章 散佈假消息第四十二章 要讓虞國付出代價第一百二十六章 各懷異心第二十四章 小小的誘惑第四十八章 真義士!第八十八章 魂斷陳橋驛第五十五章 真不講武德第六十九章 畏虞如虎 五載籌謀第三章 文化入侵第一百六十三章 破壞妄想症第五十章 深揖第十四章 立於不敗之地第一百一十九章 富二代第七十九章 回京第二十二章 選擇第三十四章 洗浴第三十八章 舒州城落第十一章 不死不休第一百一十四章 上中下三策第十五章 爲我大漢,死而無憾第八章 委屈的趙匡胤第四十六章 羅幼度治軍第八十九章 駕崩
第四十六章 欠人情 贈劍第三十八章 君子可欺以其方第三章 前線無糧第一百四十一章 活得通透敞亮第五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九十七章 高麗之事第四十九章 算你狠第五十四章 巢湖水寨第一百二十九章 給小覷了第五十五章 進退自如 滅門第三十一章 捅破天第二十四章 欲語還休《憶相思》第682章 不畏死的康家父子第六十九章 大飽眼福第二十四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三十章 心服口服第五十二章 符家姐妹與折賽花第四十一章 無名小將曹彬第二章 羅天子愛民第四十一章 無名小將曹彬第五十章 深揖第十六章 最不起眼的最致命第五十四章 巢湖水寨第二十二章 輕騎下廬州第十章 醉酒遇名將第二章 一統南方的訊號第一百五十二章 草原上的第一場雪第四十一章 點檢做天子第一百零九章 溱水列陣第二十七章 心態改變第六章 驅馬衝陣第五章 江陵城亂第九十四章 急於求勝第四十六章 講道理是爲了打服第六章 政治戰略第九十四章 急於求勝第686章 亡第六十七章 大局已定第五十二章 符家姐妹與折賽花第一百三十九章 駕臨洛陽第三十九章 大理權臣高方第五十六章 婚約?第一百七十五章 樂極生悲 驚聞噩耗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敵,真的寂寞第四十八章 登島 封鎖第一百八十二章 開門紅第五章 下臺階的梯子第六十二章 內應李從嘉第十八章 老少兩狐狸第三十四章 入甕第四十五章趙家兄弟的好感第三十四章 至全體羅虞將士書第四十八章 真義士!第667章 敵衆我寡第七十四章 借道討伐第四十一章 贈馬第二十九章 三思而行第二十六章 府谷折家第二十章 收編第四十四章 面試 領軍備第665章 趁機擊潰南朝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學第四十八章 別去招惹了吧!第672章 全軍潰敗第四十八章 真義士!第三章 情報網第七十九章 回京第二十六章 小閻羅第三十九章 潘美歸來第一百五十一章 浴火第三十六章 說服第二十章 小太監秦翰第四十三章 搏殺第687章 契丹滅 東北歸附第二章 一統南方的訊號第一章 大軍出征第八十三章 孔明燈第五十九章 散佈假消息第四十二章 要讓虞國付出代價第一百二十六章 各懷異心第二十四章 小小的誘惑第四十八章 真義士!第八十八章 魂斷陳橋驛第五十五章 真不講武德第六十九章 畏虞如虎 五載籌謀第三章 文化入侵第一百六十三章 破壞妄想症第五十章 深揖第十四章 立於不敗之地第一百一十九章 富二代第七十九章 回京第二十二章 選擇第三十四章 洗浴第三十八章 舒州城落第十一章 不死不休第一百一十四章 上中下三策第十五章 爲我大漢,死而無憾第八章 委屈的趙匡胤第四十六章 羅幼度治軍第八十九章 駕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