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禪讓

bookmark

大同府天寶寺。

耶律屋質站在寺寶塔的九層塔樓之上,拿着地圖,向遠處眺望。

在他的側前下方不遠處正在大興土木,那裡原來是雲州府衙,現在已經開始修建宮殿了。

不過耶律屋質根本就沒看一眼,而是拿着一張地形圖遠遠地眺望着,然後在地圖上畫了好幾個點。

一人怒氣衝衝地上樓,在一旁坐下,還故意弄出了聲響。

耶律屋質並未回頭,而是繼續看着地圖,說道:“又有誰惹着你了?”

來人叫耶律敵烈,是契丹太宗耶律德光的兒子,現今契丹皇帝耶律璟的弟弟,契丹的冀王,此刻的他一臉不服氣。

相比於幽州,大同雲州一直不怎麼受契丹待見。

一方面西部的相對平靜,經濟和人口發展也大爲遜色幽州,另外一方面就是大同雲州南邊有一個北漢作爲緩衝地帶。

中原王朝不管是誰,只要進攻北漢,契丹必將支援。

這就是所謂的將戰場拖到別人家門口去打。

雲州也不會受到威脅,也就不受重視了。

可隨着幽州的失陷,雲中的地位一下子得到了提升,成爲了西北至關重要的要塞。

耶律璟回到北方後,立刻收到了耶律屋質提升大同雲州地位的急信,也得到了睡皇帝的認可。

耶律敵烈是大同雲州的第一把手,得雲州地位提升,最大受益者是他。

結果他還未享受幾日,一個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郭宗訓”、趙匡義等人,鳩佔鵲巢,霸佔了雲中,還拆了自己的府衙,改建皇宮。

耶律敵烈內心極度不平衡,但又不敢在耶律屋質面前發泄。

他這個冀王,在耶律屋質面前什麼也不是。

耶律屋質的官職是北院大王總管山西事務。

北院大王掌契丹五院部兵馬,總管山西事務,又管着山西漢人,那是契丹西方的王中王。

耶律敵烈道:“這皇宮也弄個太奢侈了!”

耶律屋質笑道:“就當給陛下建的,他們住不了多久。”

他說着將手中的地圖遞給耶律敵烈,說道:“明日你讓人去白登山、採涼山、寧武山、恆山去探查詳細地形,尋找可以駐軍的地方。”

耶律敵烈起身肅然道:“大王,這是要打仗?”

耶律屋質搖頭道:“不是要打仗,是準備打仗。南京的落陷,給了我很大的感觸。看他們的準備!我們輸得一點都不冤枉。別笑蕭思溫不知兵事,換作你我,面對這樣的對手,未必討得了好。‘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中原的羅幼度了不起呀。立郭宗訓,會給他們帶來麻煩,只會削弱他們的實力,不會改變大局。”

“終有一天,他們會到達這裡。我們必須先一步準備,依山而守。”

耶律敵烈不服氣道:“我可不信,這中原厲害,我大遼勇士也不遜色他們。”

他嘴上拒絕,但耶律屋質的安排,他還是聽從的,正準備下樓,耶律敵烈忽然回頭,問道:“那個大王……郭宗訓,真的是郭宗訓?”

耶律屋質問道:“爲何如此問?”

耶律敵烈說道:“我不信檄文說的什麼奸相妖后,郭宗訓跟趙匡義應該是仇人。可他們的關係太好了,郭宗訓也不像六歲的孩子……”

耶律屋質沒有解釋那麼多,肯定的道:“他就是郭宗訓!”

此刻在他的袖子裡還藏着一張趙德昭的通緝令呢!

但那又怎麼樣?

趙匡義說他是郭宗訓,他就是郭宗訓。

是真是假無所謂,需要他是真的,他就是真的。

**********

汴京,朝堂。

議論咒罵聲絡繹不絕。

討賊繳文,郭宗訓的招降令,還有陳思讓的書信,逐一依照地位高低傳了下去。

看到三封信的人或是沉默,或是咒罵,義憤填膺。

除了知道內情的符皇后、羅幼度,大多看到繳文、招降令、書信的人都相信這個郭宗訓是真的。

畢竟說詞太契合了。

符皇后說遇到了賊人,失散了,趙家唯一逃跑的趙匡義就帶着郭宗訓出現在了契丹。

完美解釋了原委:郭宗訓爲趙匡義所擒,給他帶到了北漢,再由北漢投奔了契丹。

一切都是那麼合情合理的,沒有半點毛病。

當然繳文上的說詞無人相信,畢竟郭宗訓不過六歲,知道什麼又懂得什麼?

這檄文內容還不是讓契丹人、趙匡義隨意拿捏的。

可就算這樣,無可更改的一個事實,郭宗訓是大周唯一的合法繼承人。

郭榮生前只冊封了郭宗訓一人,郭宗讓、郭宗謹、郭宗誨皆未封爵。

這一下滿朝文武尷尬了,這大周的天子在大同雲州建立了新朝廷,那他們這夥人算什麼?

檄文上說符皇后是妖后,羅幼度是奸相,那他們呢?

他們又是什麼?

二臣賊子?

最尷尬的是魏仁浦。

魏仁浦是最忌憚羅幼度的存在,想着法子要限制他的擴張。

他怕羅幼度尋找郭宗訓不盡力,暗地裡大把撒錢,將這些年積攢下來的俸祿全部都用來找郭宗訓了。

只是一點消息也沒有,魏仁浦甚至懷疑是不是羅幼度將皇嗣藏起來了。

直到今日才知道,郭宗訓給趙匡義拐到了燕雲十六州的大同雲州去了,還成爲了契丹的傀儡。

這一下主客倒轉,自己好端端的混成了二臣賊子了?

羅幼度眉頭也皺了起來,郭宗訓的真假在這一刻已經不怎麼重要了。

這檄文不是說給笨蛋聽得,而是說給願意相信,願意從中取得好處的人聽得。

趙匡義這一手,玩得真漂亮。

看着氣得都發抖的符皇后,他站出來道:“契丹蠻夷就是記吃不記打……”

他正想說話,安慰符皇后。

符皇后卻打斷了他說話,道:“羅相公退下,本宮說幾句。”

符皇后起身道:“逆臣叛亂,本宮無力護住陛下子嗣,令得我大周皇儲爲賊人所擒,爲賊寇擄至北疆,成爲危害我中原之利刃。”

“本宮實在愧對大周先祖,愧對陛下,愧對諸位,愧對大周千萬子民。”

她目光掃視殿下文武百官,一字一句說道:“今日蠻夷能扶持我兒稱帝,明日就能讓我兒若石敬瑭、劉承鈞一般,認契丹酋長爲父,自認兒皇帝,隨意欺辱。”

“我大周國可滅,但中國天子,不可受蠻夷而辱。”

“本宮寧爲玉碎,不爲瓦全!”

“陛下皇嗣失散多日,本懷一線希望,日夜乞求上蒼垂憐。能夠失而復得,重新繼承周氏血脈。”

“如今卻成就了宵小之輩,以不知真假的帝胄後裔,行禍亂天下之事。”

“今有契丹蠻夷立宗訓,明日難保沒有心懷鬼胎之人,胡亂尋一人,以爲宗讓、宗謹、宗誨,打着周皇嗣之名起事作亂,禍及天下。”

“皇嗣失散,帝胄絕嗣,許是天意。”

“本宮順天意而行。”

“天下不可一日無主,中原不可一日無君。”

“今當着諸公之面,本宮效仿堯舜禪讓有德之士。”

符皇后一字一句,說得鏗鏘有力。

羅幼度都嚇到了。

這自古以來。

權臣逼迫帝王禪讓的不在少數,這自動禪讓的真的少見。

“聖人不可!”

羅幼度最先站出來反對。

符皇后道:“那羅相公有何法扭轉乾坤?”

羅幼度無法應答。

魏仁浦此時站出來道:“鎮國公出將入相,銳於進取,定西蜀,平江淮,收南平,取幽燕,德威遠著,功高卓越,可爲天下之主。”

魏仁浦妥協了,正如符皇后說的,今日是郭宗訓,明日就可能是郭宗讓、郭宗謹、郭宗誨。

這找不到真人,沒關係,隨便找一個,怎麼分辨?

心懷叵測之人可以隨便找,大周朝廷還能隨便找嗎?

這種情況,唯一之法,就是與契丹對着幹。

將中原大旗都換了,郭宗訓拿在手上,還有何用?

郭宗讓、郭宗謹、郭宗誨還能如何?

讓魏仁浦搶先一步,王溥腸子都悔青了。

想也不想,大步邁出,高聲道:“臣……”

他這一說話,響起了五六人的聲音。

一個個都恨自己不是第一個,想出來搶第二的。

亂七八糟的聲音聚在了一起,莫不是一個意思。

鎮國公羅幼度有德有威有功有能,可爲天下之主。

韓令坤、石守信兩人看着眨眼間十幾位文臣都站出來表態,有些傻眼了。

隨着趙匡胤的誅服,這兩人加上一個高懷德現在是羅幼度最倚重的左右臂膀。

韓令坤、石守信私下裡喝酒的時候,就說過此事。

“如果陛下皇嗣一直尋不得,那該怎麼辦?找誰繼承?”

韓令坤想來想去,想不到人選。

郭家讓劉承祐一套亂殺,人丁極其稀少。

郭威直接絕嗣,以養子郭榮繼任。

郭榮的子嗣又全數失散,哪裡去找合適的繼承人?

倒回去找郭威的外甥李重進?還是郭威的女婿張永德?

石守信當即就說了,“找駙馬、使相,不如讓羅兄弟來當。”

韓令坤、石守信愉快地達成了一致。

還想着兩人能夠獲得勸進的首功,咋一眨眼,這功勞屁股都沒有了?

韓令坤趕忙站了出來,“末將只服羅相公。”

石守信、曹彬、潘美跟着出班表示。

韓通左右看了一眼,好像就剩自己了吧!

長嘆一聲,跟着站了出去。

第十六章 羅虞朝廷的太子第一百六十五章 可願入宮?第二十章 生活零碎第三十七章 多才多藝第八十二章 各有算計第五十二章 大魚落網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場軍事會議第六十章 降了吧!第一百二十九章 給小覷了第二十一章 給醜醜選伴第673章 叛徒“耶律休哥”第二十八章 進擊的符清兒第二十五章 暈闕第三十四章 西北局勢第十九章 翻個牌子 找點事幹第八十六章 洞察先機第三十三章 治將第九章 卒雖少,可用矣!第十七章 小勝第十七章 小勝第682章 不畏死的康家父子第十三章 薅石守信羊毛第二十七章 窮慣的好處第一百章 韓德讓的志向第六章 驅馬衝陣第四十一章 妄自尊大第四十九章 四面楚歌第一章 去其靈魂第六十六章 各方算計第一百五十五章 爲羅天子所擄第二章 古都感懷第一百六十七章 佈局東南第五十八章 老天送的大禮第四十二章 納妃 夜襲第九章 議降 奢靡第四十七章 致命的殺招第十章 壯烈第七十五章 文德殿夜第八章 委屈的趙匡胤第709章 願爲陛下舞上一曲第一百六十一章 通知第四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十二年第三十五章 榮耀與尊嚴第十一章 燈謎 與民同樂第三十三章 禁軍逆行第三十二章 意外事件第657章 十面埋伏第一百零一章 鳳凰出洛,玉璽現世第一百八十五章 明日決戰!第六十九章 畏虞如虎 五載籌謀第二十五章 兩全其美第678章 三軍北上第三十七章 稽首九拜第三十九章 大理權臣高方第三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五章 耶律賢第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三十章 心服口服第九章 知己第667章 敵衆我寡第四十五章 挑事第三十二章 南唐諸將第三十四章 相互試探第十七章 審問(第六更)第四十三章 老三的逆襲第一百四十一章 活得通透敞亮第三十四章 鴻門之宴第九章 升官第十九章 張雄起義第四十四章 五代冠首第六十六章 量大理之物力,結中原之歡心第四十五章 截斷後路第七十五章 趙普入相第四十八章 深謀遠慮第三十三章 陋室第十四章 朕之子房第四十九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五十章 荒唐 建言第七十一章 針鋒相對第四十五章 挑事第七十九章 回京第一百八十三章 死咬不放第二十章 收編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學第七十九章 殺手鐗出第十八章 舉國震恐第四章 穩如老狗第十七章 小勝第687章 契丹滅 東北歸附第678章 三軍北上第683章 城破第二十章 小太監秦翰第688章 倭國消息 耶律賢逝第二十三章 小事引起的巨浪第三十九章 大理權臣高方第三十六章 何須開戰理由?第五十章 送枕頭的趙匡義第653章 奇襲的前奏第667章 敵衆我寡
第十六章 羅虞朝廷的太子第一百六十五章 可願入宮?第二十章 生活零碎第三十七章 多才多藝第八十二章 各有算計第五十二章 大魚落網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場軍事會議第六十章 降了吧!第一百二十九章 給小覷了第二十一章 給醜醜選伴第673章 叛徒“耶律休哥”第二十八章 進擊的符清兒第二十五章 暈闕第三十四章 西北局勢第十九章 翻個牌子 找點事幹第八十六章 洞察先機第三十三章 治將第九章 卒雖少,可用矣!第十七章 小勝第十七章 小勝第682章 不畏死的康家父子第十三章 薅石守信羊毛第二十七章 窮慣的好處第一百章 韓德讓的志向第六章 驅馬衝陣第四十一章 妄自尊大第四十九章 四面楚歌第一章 去其靈魂第六十六章 各方算計第一百五十五章 爲羅天子所擄第二章 古都感懷第一百六十七章 佈局東南第五十八章 老天送的大禮第四十二章 納妃 夜襲第九章 議降 奢靡第四十七章 致命的殺招第十章 壯烈第七十五章 文德殿夜第八章 委屈的趙匡胤第709章 願爲陛下舞上一曲第一百六十一章 通知第四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十二年第三十五章 榮耀與尊嚴第十一章 燈謎 與民同樂第三十三章 禁軍逆行第三十二章 意外事件第657章 十面埋伏第一百零一章 鳳凰出洛,玉璽現世第一百八十五章 明日決戰!第六十九章 畏虞如虎 五載籌謀第二十五章 兩全其美第678章 三軍北上第三十七章 稽首九拜第三十九章 大理權臣高方第三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五章 耶律賢第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三十章 心服口服第九章 知己第667章 敵衆我寡第四十五章 挑事第三十二章 南唐諸將第三十四章 相互試探第十七章 審問(第六更)第四十三章 老三的逆襲第一百四十一章 活得通透敞亮第三十四章 鴻門之宴第九章 升官第十九章 張雄起義第四十四章 五代冠首第六十六章 量大理之物力,結中原之歡心第四十五章 截斷後路第七十五章 趙普入相第四十八章 深謀遠慮第三十三章 陋室第十四章 朕之子房第四十九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五十章 荒唐 建言第七十一章 針鋒相對第四十五章 挑事第七十九章 回京第一百八十三章 死咬不放第二十章 收編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學第七十九章 殺手鐗出第十八章 舉國震恐第四章 穩如老狗第十七章 小勝第687章 契丹滅 東北歸附第678章 三軍北上第683章 城破第二十章 小太監秦翰第688章 倭國消息 耶律賢逝第二十三章 小事引起的巨浪第三十九章 大理權臣高方第三十六章 何須開戰理由?第五十章 送枕頭的趙匡義第653章 奇襲的前奏第667章 敵衆我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