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驅馬衝陣

bookmark

面對羅幼度的命令,康再遇、康保裔雖然不解,但欣然領命。

看着康再遇、康保裔熟練地指揮着兵士推着三輛雲梯車上前。

羅幼度表情嚴峻,他必須給瓦橋關製造壓力,這樣才能吸引住蕭思溫的目光,給舒元創造機會。

後世有人常問,犧牲一人, 還是犧牲多人。

在後世或許沒有答案,但在這個時代,羅幼度幾乎每一次打仗都會遇到這樣的選擇。

沒有對與錯,只有是否值得。

雲梯車是分爲十數個部件,隨船帶來的,在前線進行組裝, 大大的減少了重新制作的時間。

康再遇、康保裔率領的宣威軍對於如何使用雲梯車很有心得。

這種簡易的雲梯需要八人推運,左右各三兵士, 中間還有兩人。

中間兩人有云梯擋板保護,不用懼怕弓箭。

但左右六人是暴露在敵人弓箭之下的,故而每一個推運兵士的身旁都有一名持着大盾的兵卒保護。

一衆人配合無間,步步推進。

隨着三輛的靠近,城樓上跟着箭雨如下。

密密麻麻的箭矢射在雲梯車上,射在大盾之上,但憑藉雲梯車自身的防禦效果,推運雲梯車的兵卒並未受傷。

“孃的!”

見弓箭無效,蕭隗因來到一旁的大型守城弩前。

瓦橋關與中原很近,爲了以防萬一,關樓上配備了兩張大型守城弩。

這玩意幽州城樓上有很多,蕭隗因當年圖新鮮經常玩,射過馬射過牛,是個熟手。

很麻溜的讓人轉動絞盤,將十五斤的巨弩矢裝了大型守城弩上。

蕭隗因勉強地移動着守城弩,正欲瞄準。

突然!

蕭隗因耳中傳來“咔嚓”的聲響。

蕭隗因正覺奇怪, 但見守城弩的一根粗壯的弩身出現了裂痕。

裂痕越來越大,猛地斷裂開來,受到了力量的反噬,弩弦帶着弩身向後甩了出去。

正好砸在了一名契丹兵的胸口,將他整個人都砸飛了出去。

蕭隗因臉上一陣慘白,罵了一句:“見鬼了!”

他暗自猜測,必然是因爲姚內斌消極防守,沒有給這守城弩做日常維護,才使得守城弩受不住絞力。

不過這時雲梯車已經到了近處,蕭隗因也無暇追究責任,招呼兵士準備迎敵。

砰!

雲梯車的二段梯子在兵士的拉扯下,壓在了城樓之上。

宣威軍的兵士並沒有急着進攻,而是先派出了三隊強弩手,依仗弩箭之力,對城樓上的兵士進行壓制。

就在對方縮頭的瞬間,訓練有素的宣威軍趁着這短短的幾個呼吸間,以最快的速度順着雲梯衝向關城。

蕭隗因縮着腦袋,聽着弩矢的破空之聲,嘴裡不住抱怨大罵。

這完全是器械壓制。

遼國現在不是沒有掌握強弓勁弩的製造方式,當年耶律德光將這些圖紙都帶回了契丹。

只是他們習慣了騎射,不夠重視勁弩。另外契丹連年內亂,經濟大受影響,一年也造不出多少強弩、守城弩、攻城弩,壓根輪不到小小的瓦橋關。

更讓蕭隗因鬱悶的是對方三輛雲梯車,自己這邊的兩輛已經架上了城樓。

而姚內斌負責的半段城樓的雲梯好像是推進了坑洞裡,出不來了……

早知道就選那邊了!

這情況緊急,蕭隗因也無暇多想,只以爲自己瘟神上升,該死的事情都讓自己撞上了。

“殺!”

蕭隗因也顧不得抱怨,看着衝過來的周兵,他猛地一刀劈砍了過去,將對方劈退了兩步,腳下一空,衝雲梯上掉了下去。

雙方戰在了一處。

開始了登城戰尺寸地間的肉搏!

**********

瓦橋關打的並不算激烈,但是聲勢很大。

羅幼度足足安排了十五面大鼓,五隊擊鼓手輪番敲響戰鼓。

鼓聲驚天動地,遠在瓦橋關後方的蕭思溫都能聽到那陣陣巨響。

營中大多契丹兵將皆爲那鼓聲吸引。

舒元便在這個時候,悄悄地來到了契丹軍營的西北方。

這裡沒有樹林藏身,但地勢較高,有幾個上下起伏的丘陵可以藏身。

舒元並沒有急的進攻,而是大膽地帶着三五人藉着丘陵地勢,依仗着地上的長草,匍匐而行,偷偷摸摸地靠近了一些。

看着契丹軍的軍營,舒元想着自己應該從那邊進攻最爲合適,探頭瞧了瞧,忽然發現在契丹軍營不到一里之外有一片牧羣,圈養了不下萬匹馬。

看着那成片的馬羣,舒元眼中越來越亮。

悄悄撤了回去。

來到兵士面前,舒元看着有些疲累的兵士,說道:“弟兄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剛剛我發現了近萬援兵,接下來可不是我們三千衝陣,而是一萬三千。”

“在我們的正南方有一個契丹的馬羣,將你們的外衣脫下,等會當作引火之物,驅趕着那萬餘馬,直衝敵營。”

“不要心疼一件衣服,統軍在行動前說了,此戰得勝,我們當記一大功。”

“莫說是一件衣服,十件二十件都有。”

“目標敵方馬場,誰衝在我前頭,我私人補貼一貫通寶!”

舒元最擅戰前鼓動士氣,每次戰前都能激發兵卒的鬥志。

兵卒們嗷嗷叫的衝向了契丹馬場。

蕭思溫耳中聽着震天響的鼓聲,心底莫名覺得有些不踏實,不住地派人打聽瓦橋關的動向。

結果都是處於焦作狀態……

忽然營外一陣驚呼咒罵。

蕭思溫心底涌現不祥的預感,大步跑出帳外,但見兵士亂作一團,數以千計的契丹馬向他們衝來。

受驚的契丹馬橫衝直撞,將一個個手足無措,四散而逃的兵卒撞倒撞飛,然後給塵土掩蓋。

在馬羣之後,還有震天的喊殺聲。

蕭思溫腦袋一片空白,他想不透這敵人是哪裡來的。

怎麼可能避開他們佈下了斥候軍?

不過此時此刻,他也來不及多想。

蕭思溫儘管酷愛中原文化,本質還是一個契丹人草原人。

草原人最大的特點不是驍勇善戰,而是逃跑。

李世民有一句形容突厥人的話用在契丹人身上一樣適用。

突厥所長,惟恃騎射,見利即前,知難便走,風馳電卷,不恆其陳。以弓矢爲爪牙,以甲冑爲常服,隊不列行,營無定所。逐水草爲居室,以羊馬爲軍糧,勝止求財,敗無慚色。無警夜巡晝之勞,無構壘饋糧之費。

蕭思溫壓根沒有反抗的意思,直接找來自己的馬開溜,兒子也顧不上了。

第五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十三章 四方亂局第三十一章 成都,朕來了!第658章 風水輪流轉第二十四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十八章 人性算計第三十八章 朱元來訪第685章 美夢第707章 壓力反轉……第五十八章 老天送的大禮第一百六十四章 蕭綽的靠山第四章 賄賂第二十一章 陣前反叛第一百六十九章 兵抵西域第五十六章 步步受制第七章 演戲第三十章 哭了!是嚇得?還是感動?第七十八章 自作自受 西方平定第二十三章 暗盟 惦記”趙子龍“第三十八章 舒州城落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趾亂起第四十二章 毒煙、猛火第七十六章 殊死一擊第十九章 見好就收第四十五章 真正的目的第九章 夜談第十四章 誘敵第二十四章 古有孫十萬,今有孟國主第五十八章 周小妹跟蕭小妹第一百五十八章 調戲聖女第十五章 夜郎自大第三十九章 大理權臣高方第691章 回宮第二十章 羅幼度,黃口小兒,欺朕太甚第四十三章 痛揍第二十九章 御下第四十章 錦囊妙計第六十九章 羅幼度的決心第五十章 送枕頭的趙匡義第四十六章 戰事焦灼第二章 亂其軍隊第五十四章 死,還是降!第六十八章 威壓江南第三十五章 前有李谷,後有羅幼度第十八章 舉國震恐第四章 兵臨城下第十三章 四方亂局第一百五十一章 浴火第六十三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一百六十三章 哪敢說一個不字?第684章 報仇 中原的弱點第十一章 不死不休第三十九章 製造戰機第三十五章 見李重進第四十三章 老三的逆襲第三十六章 何須開戰理由?第七十章 摧垮士氣第五章 耶律賢第八十九章 駕崩第六十五章 虎口奪食第七十八章 老子就是王景第二章 一統南方的訊號第九章 議降 奢靡第六十八章 折賽花入宮第四十九章 定北伐第六十章 教子 道理第三十八章 登基大典第二十九章 再次內卷第二章 南北異動第一百三十三章 交趾定第六十三章 契丹撤軍第二十四章 短視?遠見?第七十三章 馬帥威武!第一百零七章 死戰 最後的希望第四十六章 羅幼度治軍第二十四章 小小的誘惑第二十七章 順應民意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賣,就搶第一百四十章 劉鋹的禮物第六十七章 全線潰敗第七十六章 殊死一擊第一百零八章 原是內鬼!第十五章 冒險第十三章 劉彥貞的輝煌事蹟第一百七十七章 向西求援,發動聖戰第706章 晾一晾第四十五章 遊擊第八章 何嘗不想生生世世生在中國?第一百四十一章 活得通透敞亮第四十九章 誰敢不服,找他來辯第一百四十八章 也是可以的……第五十七章 死第二章 活下去第五十一章 出得來,回不去第九章 幽州招討使第七十四章 借道討伐第四十八章 下手輕點……第七十四章 借道討伐第七十章 發機飛火第三十四章 鴻門之宴
第五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十三章 四方亂局第三十一章 成都,朕來了!第658章 風水輪流轉第二十四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十八章 人性算計第三十八章 朱元來訪第685章 美夢第707章 壓力反轉……第五十八章 老天送的大禮第一百六十四章 蕭綽的靠山第四章 賄賂第二十一章 陣前反叛第一百六十九章 兵抵西域第五十六章 步步受制第七章 演戲第三十章 哭了!是嚇得?還是感動?第七十八章 自作自受 西方平定第二十三章 暗盟 惦記”趙子龍“第三十八章 舒州城落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趾亂起第四十二章 毒煙、猛火第七十六章 殊死一擊第十九章 見好就收第四十五章 真正的目的第九章 夜談第十四章 誘敵第二十四章 古有孫十萬,今有孟國主第五十八章 周小妹跟蕭小妹第一百五十八章 調戲聖女第十五章 夜郎自大第三十九章 大理權臣高方第691章 回宮第二十章 羅幼度,黃口小兒,欺朕太甚第四十三章 痛揍第二十九章 御下第四十章 錦囊妙計第六十九章 羅幼度的決心第五十章 送枕頭的趙匡義第四十六章 戰事焦灼第二章 亂其軍隊第五十四章 死,還是降!第六十八章 威壓江南第三十五章 前有李谷,後有羅幼度第十八章 舉國震恐第四章 兵臨城下第十三章 四方亂局第一百五十一章 浴火第六十三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一百六十三章 哪敢說一個不字?第684章 報仇 中原的弱點第十一章 不死不休第三十九章 製造戰機第三十五章 見李重進第四十三章 老三的逆襲第三十六章 何須開戰理由?第七十章 摧垮士氣第五章 耶律賢第八十九章 駕崩第六十五章 虎口奪食第七十八章 老子就是王景第二章 一統南方的訊號第九章 議降 奢靡第六十八章 折賽花入宮第四十九章 定北伐第六十章 教子 道理第三十八章 登基大典第二十九章 再次內卷第二章 南北異動第一百三十三章 交趾定第六十三章 契丹撤軍第二十四章 短視?遠見?第七十三章 馬帥威武!第一百零七章 死戰 最後的希望第四十六章 羅幼度治軍第二十四章 小小的誘惑第二十七章 順應民意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賣,就搶第一百四十章 劉鋹的禮物第六十七章 全線潰敗第七十六章 殊死一擊第一百零八章 原是內鬼!第十五章 冒險第十三章 劉彥貞的輝煌事蹟第一百七十七章 向西求援,發動聖戰第706章 晾一晾第四十五章 遊擊第八章 何嘗不想生生世世生在中國?第一百四十一章 活得通透敞亮第四十九章 誰敢不服,找他來辯第一百四十八章 也是可以的……第五十七章 死第二章 活下去第五十一章 出得來,回不去第九章 幽州招討使第七十四章 借道討伐第四十八章 下手輕點……第七十四章 借道討伐第七十章 發機飛火第三十四章 鴻門之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