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打到他妥協

bookmark

府谷折家。

“傳陛下敕令:永安軍節度使折德扆即刻整兵備戰,領府州之兵,聽候調遣,與朕共聚麟州。此後府州、中原一體相連,往來自由。”

折德扆恭恭敬敬的作揖接旨,親自將使者送出府衙,讓人領他下去休息,準備酒食款待。

這一回到府衙,折德扆眉頭不由微微皺起,說道:“去將大郎叫來!”

不多時,折御勳快步走進大殿。

折德扆將手中聖旨遞給了自己的兒子。

折御勳看着聖旨內容,也是眉頭緊鎖,拿定主意,說道:“父親,孩兒去一探麟州?勸說義兄歸順中原……”

“陛下以雷霆之勢出兵,定是想打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戰,以震懾天下。漢國唯有依仗契丹,方有活路。可契丹在燕地大敗不久,折損了不少兵馬,短期內還能集結多少兵士來援?”

折御勳口中的大哥就是麟州楊家家主楊重訓。

當年楊弘信爲了效仿折家在府州的政策,親自前往府州拜訪。

當時還是後漢劉知遠的天下。

折德扆、楊弘信皆是漢臣,兩人領地相鄰,俱是地方強豪,自是強強聯手。

年幼的折御勳與稍長的楊重訓在彼此家長的見證下結爲了異姓兄弟。

楊弘信去世的早,楊重訓年紀輕輕就當上了麟州楊家的家主。

後來楊家因劉繼業的關係倒向了北漢,但折家在折從阮的影響下,一直存着大義,爲中原守着國門,抵禦契丹與黨項,不屑於認契丹做爹的北漢爲伍,就算是孤懸北方,周邊皆敵,也苦苦撐着,奉中原爲正統。

兩家立場不同,可私下裡的往來卻很密切。

尤其是定難軍封住折家與中原道路的時候,楊家暗中給了折家不少的支持。

反正折家出兵去進攻党項、契丹的時候,後方空虛,楊家從未動過主意。

同時契丹給折家襲擾的不勝其煩,打算跟北漢一起合擊府谷的時候,折家總能第一時間得到消息,做好一切防備。

對此劉承鈞並非不知道,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

他心底清楚,若不是朝中有一個劉繼業,麟州楊家跟府谷折家一併鬧起來,就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

楊家對摺家有大恩,但羅幼度對摺家一樣有大恩。

折從阮的私人恩情不說,當初定難軍發難,意圖吞併折家,斷絕了折家與中原的聯繫。

同樣是羅幼度出的面,勸說郭榮給予定難軍壓力,啓動了各項制裁,逼着定難軍解除了封鎖。

不然折從阮的遺體都無法安全運到府州。

何況羅幼度現在是中原之主,奉中原天子是他們折家的宗旨。

不論大忠小義都容不得他們拒絕這道聖旨,可他們實在不願與楊家動手,唯一的辦法,就是在羅幼度大軍抵達麟州之前,說服楊家投誠。

“陛下好算計呀!”

折德扆焉能看不出這就是羅幼度聖旨的真正用意?

聖旨中的共聚麟州,可以理解爲一戰,同時也能理解爲和平會師。

折御勳也看懂了其中的關鍵,笑道:“這樣不是更好,周主遺憾早逝,這繼任者若無實力能耐,只怕天下又將陷入兵災混亂中去了。我們府谷後山那一座座墓碑豈不是白立了?只有中原一統,纔有可能打到上京去,一雪契丹入主中原之恥。”

折德扆笑道:“大郎說得在理。爲父也不希望府谷兒郎生下來就以弓馬爲伴,也想他們能夠如中原的孩童一樣,走進寬敞的學堂裡讀書……去吧,此事由你做主了。”

“去麟州嗎?我也想一起去看嫂子了,帶上小妹?”

門口探出一個腦袋,笑嘻嘻地看着父親與兄長,正是折賽花。

折德扆沒好氣的道:“你現在好意思去了?”

折賽花頗爲尷尬地一笑:“楊家兄長都娶了別家姊姊了,還有什麼不好意思的。”

折御勳笑道:“讓小妹去也好,她與義兄的夫人崔氏向來交好,指不定能幫上忙呢。”

折德扆很早就在培養折御勳的自主能力,對於他的意見大多都會同意,也不再說什麼。

府州與麟州相隔不過數十里地,折御勳、折賽花皆在馬背上長大,騎術精湛,不到半日,已達麟州。

因羅幼度大舉入侵,麟州戒嚴。

折御勳、折賽花卻不在戒嚴之內,很輕易地就進了城,見到了麟州楊家家主楊重訓。

“義兄!”

“兄長!”

楊重訓笑着將折御勳、折賽花迎入府中,說道:“見到你們來,爲兄這心裡就踏實了。”

折御勳明知故問道:“義兄何出此言?”

楊重訓笑道:“少跟我揣着明白裝糊塗,你們要是不來,來的就會是中原的兵馬了。這麟州可不是你們府谷,依山而建,又是懸崖又是黃河的,還有斷頭山峰。劉家天子明顯是要死守晉陽城,放棄周邊城池,等待契丹支援,跟中原打消耗戰。麟州要是遇襲,晉陽看都不會看一眼。我若不識趣一些,楊家將毀在我手裡。”

“再說了,識相一點,還能談談條件,真打上門來,連談條件的資格都沒有。”

折御勳問道:“義兄有什麼要求?”

楊重訓頓了頓道:“也沒別的,只是希望中原天子能夠寬恕我兄長,饒他性命。”

折御勳道:“這有何難?就兄長那一身本領,只要他願意歸順,誰能不愛?”

楊重訓苦着臉道:“要是如此就好辦了,問題就在於兄長受劉氏大恩,怕是不會輕易妥協。”

一直沒有說話的折賽花,突然冒出了一句話:“那就讓陛下打到他妥協就好了。”

折御勳、楊重訓你眼望我眼。

好像有點道理。

**********

晉陽城南門外。

今早穿過團柏谷後,只用了不到半日,羅幼度就來到了晉陽城下,看着面前高聳的晉陽城。

羅幼度不由地頭皮發麻。

這晉陽城的堅固程度只怕比幽州還要強上三分,連汴京都比及不上。

羅幼度甚至覺得汴京跟這個晉陽城比起來,那就是一座小歘歘。

他苦笑道:“難怪世宗當年折戟於晉陽城下,這城真要強攻,只怕空有十倍之兵,也得磕壞滿嘴的牙吧。”

李筠心有餘悸,當年的那一仗他也有參與,一點破城希望都沒有。

他說道:“這晉陽城足足由六個城匯聚起來,當初我們只拿下了最簡單的東城,便再無力攻伐了。”

巨大的晉陽城,不只是一城,由裡三層外三層的結構修築。

北齊時期,高氏政權把晉陽城作爲別都,在汾河東岸新建大明城;隋開皇十六年,隋文帝楊堅築倉城,隋大業三年,隋煬帝楊廣建晉陽宮城,在晉陽城西北形成一個以晉陽宮城、大明城、倉城形成的品字形宮城區域。

唐貞觀初年,長史李勣又築東城。武則天長壽元年置北都,幷州長史崔神慶建了中城,跨水聯堞,將東、西兩座城池連爲一體,至此,在太原盆地北部形成一個內三城:倉城、新城、大明城;外三城:西城、中城、東城的龐然大物……

一個巨城裡裡外外六城相互依存,想要徹底攻佔,得一城城的去啃……

只是想想就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難怪歷史上趙匡義對晉陽怨念那麼大,又是焚城又是水淹,還削龍角、釘龍脈,硬生生地將這偉大的傑作,千年古城毀於一旦。

這趙家老三,還真不幹人事。

當時的皇帝劉繼元都投降了,還要弄這麼一出,然後花費鉅額財富重新建一座太原城……

這操作,脫褲子放屁,簡直絕了。

羅幼度暗自慶幸,還好自己不準備攻城。

不然非如趙匡胤一樣,磕得滿頭包。

瞬息之間,羅幼度已經在腦子裡閃過了一個問題。

“如果劉承鈞死不投降,那該怎麼辦。”

看着巨大的城池,想着窮得叮噹響的北漢朝廷,羅幼度腦中漸漸浮現出了幾種方案。

晉陽城城樓。

劉承鈞眯眼向南眺望,臉色有些凝重氣惱,隨即卻笑道:“對方就這麼一點兵嗎?就這點兵,還想打晉陽?圍城都不夠吧!”

郭無爲看出了問題凝重道:“他們的目的不是奔着晉陽城來的,這支軍隊是爲了防止我們分兵去救援諸州。我們中計了……對方是這是打算將周邊諸縣一一奪取,收我們之糧,圍點打援。”

劉承鈞大笑道:“都說羅幼度用兵了得,我看不過如此嗎!分兵攻城,意味着需要分兵而守,他們有多少兵馬可用?對面差不多三萬左右。多算他翻一倍,六萬,給他八萬好了。河東那麼多州,他要逐一而守,還剩多少?我們晉陽城有三萬兵,大同雲州方向也有五萬之多。遼只要隨隨便便派個三五萬來,足以將對面碾壓了。莫要看一座座城池陷落,待遼援兵到來時,摧枯拉朽的便能將所有城池收回來,保不準還能全復整個河東呢。”

郭無爲大讚:“陛下英明!”

劉繼業見兩人一唱一和的安定軍心,不免暗暗古怪,劉承鈞、郭無爲的問答並非胡說。

羅幼度內部不穩,剛剛登基,不可能將京中禁軍全部調來:他憑什麼覺得自己能夠一挑二?

------題外話------

謝亮仔六六與數字書友的五百賞,謝謝支持!今天小爆發一下下,晚點還有兩更。

第十五章 餓極的猛虎第一百二十二章 騰位子第四十九章 算你狠第六十七章 要爭,便爭吧!第三章 滋生野心的環境第七十六章 垂拱而治第三十八章 朱元來訪第八章 口不對心(一)第三章 破敗國都第四十四章 甘願爲死第一百五十一章 拜師第四十九章 菜雞互啄第四十九章 誰敢不服,找他來辯第七十七章 可怕的內卷第三十九章 潘美歸來第680章 一邊決死 一邊過節第三十七章 人情世故第五十一章 絕對公允第八十章 開海之功第九十三章 如此君臣第二十九章 再次內卷第六章 兵不血刃下南平第三十二章 四個月第六十章 教子 道理第六十二章 黃金家族的由來第一百三十八章 盡心服侍第六章 兵不血刃下南平第四十三章 汴京見!第三十一章 捅破天第二十八章 囂張跋扈第一百十一章 就這???第五十七章 蕭家姐妹第八章 口不對心(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通知第八十三章 孔明燈第一百五十五章 爲羅天子所擄第十六章 洞房花燭夜第八十五章 演戲的羅幼度 豁出去的趙匡胤第五十四章 死,還是降!第一百零六章 潛移默化 再見奇葩第四十一章 青樓見聞第三十九章 潘美歸來第五章 江陵城亂第一百四十七章 盛世景象第三十二章 大雨傾盆第二十章 小太監秦翰第一百五十九章 沒得選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蕭綽的靠山第六十六章 各方算計第七十三章 唯一的路第七十九章 回京第三十五章 水桶大戰第九十一章 符皇后的決定第十三章 嚴寬並舉第二十三章 亞歷山大的魏仁浦第六十九章 大飽眼福第四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早熟 信任第六十二章 黃金家族的由來第一百三十四章 帝王心第五十六章 步步受制第五十七章 死第二十七章 指揮內行的外行第三章 問計第二章 羅天子愛民第二十五章 殿試第655章 追擊第五十一章 絕對公允第七十五章 文德殿夜第一百六十七章 佈局東南第一百六十五章 可願入宮?第十四章 自作聰明第五十四章 巢湖水寨第一百八十二章 開門紅第二章 一統南方的訊號第四章 誘其腹心第一章 捷報不斷第十七章 致命錯誤第二十六章 府谷折家第五十三章 你來我往第六十四章 淮水列陣第二十四章 欲語還休《憶相思》第三十八章 朝聞道,夕死可矣第三十一章 入宮受封第二十一章 更無一個是男兒!第658章 風水輪流轉第五十三章 不留一人一地第二章 活下去第五十五章 攻取渝關第一百四十章 “些許錢帛”第十五章 大婚之日第六章 麟州楊家第四十三章 戰艦爲橋第二十章 羅幼度,黃口小兒,欺朕太甚第四十一章 甩手節度李處耘第六十章 功利第二十三章 娥皇入宮第三十九章 大理權臣高方第十一章 灌酒第十章 醉酒遇名將
第十五章 餓極的猛虎第一百二十二章 騰位子第四十九章 算你狠第六十七章 要爭,便爭吧!第三章 滋生野心的環境第七十六章 垂拱而治第三十八章 朱元來訪第八章 口不對心(一)第三章 破敗國都第四十四章 甘願爲死第一百五十一章 拜師第四十九章 菜雞互啄第四十九章 誰敢不服,找他來辯第七十七章 可怕的內卷第三十九章 潘美歸來第680章 一邊決死 一邊過節第三十七章 人情世故第五十一章 絕對公允第八十章 開海之功第九十三章 如此君臣第二十九章 再次內卷第六章 兵不血刃下南平第三十二章 四個月第六十章 教子 道理第六十二章 黃金家族的由來第一百三十八章 盡心服侍第六章 兵不血刃下南平第四十三章 汴京見!第三十一章 捅破天第二十八章 囂張跋扈第一百十一章 就這???第五十七章 蕭家姐妹第八章 口不對心(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通知第八十三章 孔明燈第一百五十五章 爲羅天子所擄第十六章 洞房花燭夜第八十五章 演戲的羅幼度 豁出去的趙匡胤第五十四章 死,還是降!第一百零六章 潛移默化 再見奇葩第四十一章 青樓見聞第三十九章 潘美歸來第五章 江陵城亂第一百四十七章 盛世景象第三十二章 大雨傾盆第二十章 小太監秦翰第一百五十九章 沒得選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蕭綽的靠山第六十六章 各方算計第七十三章 唯一的路第七十九章 回京第三十五章 水桶大戰第九十一章 符皇后的決定第十三章 嚴寬並舉第二十三章 亞歷山大的魏仁浦第六十九章 大飽眼福第四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早熟 信任第六十二章 黃金家族的由來第一百三十四章 帝王心第五十六章 步步受制第五十七章 死第二十七章 指揮內行的外行第三章 問計第二章 羅天子愛民第二十五章 殿試第655章 追擊第五十一章 絕對公允第七十五章 文德殿夜第一百六十七章 佈局東南第一百六十五章 可願入宮?第十四章 自作聰明第五十四章 巢湖水寨第一百八十二章 開門紅第二章 一統南方的訊號第四章 誘其腹心第一章 捷報不斷第十七章 致命錯誤第二十六章 府谷折家第五十三章 你來我往第六十四章 淮水列陣第二十四章 欲語還休《憶相思》第三十八章 朝聞道,夕死可矣第三十一章 入宮受封第二十一章 更無一個是男兒!第658章 風水輪流轉第五十三章 不留一人一地第二章 活下去第五十五章 攻取渝關第一百四十章 “些許錢帛”第十五章 大婚之日第六章 麟州楊家第四十三章 戰艦爲橋第二十章 羅幼度,黃口小兒,欺朕太甚第四十一章 甩手節度李處耘第六十章 功利第二十三章 娥皇入宮第三十九章 大理權臣高方第十一章 灌酒第十章 醉酒遇名將